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科幻 > 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 > 第八十八章 刘恪仁的诉求

第八十八章 刘恪仁的诉求

书名: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 作者:Loeva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1-08 16:01:41

两天后,刘恪仁大人回到了肃州城,亲自来海家拜访谢文载、曹耕云与陆栢年三位友人。海礁借口为师长们煮茶待客,听到了刘恪仁亲口说出的答案。

刘恪仁确实有自己的诉求。

他不象谢文载他们,可以安心在西北待上三十一年,即使遇赦,也没打算回去。他是京城官宦高门出身的世家子弟,是从小养尊处优的皇亲国戚。他本该有光明的前途,富裕的生活,只是被当权者打压,才作为家族的牺牲品,被丢到了这个国家最偏远的城池中。他怎么可能甘心在这里过一辈子?只要有机会,他还是要回去的。

若说他多年来一直没办法回去,是因为受到了皇帝的打压,而皇帝之所以打压他,是为了保护孙贵妃以及她所生的皇子,拿他这个刘淑妃嗣弟的遭遇来封住刘家人的嘴,那如今,这一切基础早就坍塌了大半。

孙贵妃所生的皇子已经死了好几年。她虽然看起来宠爱不减,可皇帝宠幸最多的早就不是她了。如今宫里最受宠的是贤妃,而且贤妃还生下了八皇子,那是皇帝目前唯一还活在世上又拥有皇子身份的子嗣了。

贤妃是谁?是周太后亲自推荐给皇帝的心腹宫人。

周太后的娘家周家,多年来一直坐镇西北。而刘恪仁正好与周三将军相处融洽,只要再帮周家几个小忙,就有把握说服周家拉他一把。

刘恪仁知道,皇帝已经不是他回归京城的最大阻力了,他只需要防备孙贵妃与孙阁老就好。可他的身份,还有他不幸冤死的姐姐与外甥,都是孙贵妃犯下不可饶恕大罪的证明。孙家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让他回到京城去的。

可这并不意味着,他不能离开肃州这个地方。

不回京城也不要紧,只需要是个更繁华更舒适的城市,能让他有向上爬的通道,能让他妻子过得安心一点,不至于经历了一场肃州之战,便夜夜担惊受怕,无法安睡,能让他的儿子可以找到更有学问的老师,可以正常参加科考,能让他的女儿说得门当户对的姻缘,嫁给能真正配得上她的夫婿……

刘恪仁原本还发愁不知从何着手,一听说周三将军与海西崖、谢文载表兄弟俩的谋划后,便立刻自告奋勇,参与进来。

他在高台所期间,十分认真地教导当地军民种植新粮种,顺道在陕西行都指挥使司的诸位将军们面前刷了好感。等到和谈使团来临,高台所周边长势喜人的玉蜀黍也同时吸引到了大楚与胡人双方使团官员的注意力。哪怕大楚这边的高官们并不在意西北边地的人们种的是什么粮食,也会有人将胡人关注新粮种的消息传到他们耳朵里的。

有些东西,京城来的官员们不会在意,可他们不会允许胡人偷偷得到它们。

于是,大楚和谈使团的官员们很快就知道了高台所正在种植一种高产耐寒的新粮种。肃州去年已经试种过了,成果喜人,因此今年甘州也打算试种,高台所只是先走一步。与此同时,刘恪仁也出现在了使团官员们的面前。

他离开京城还不到十年,虽然外表看起来苍老憔悴了不少,但变化不大,很容易叫人认出来。

孙阁老的心腹自然是立刻开始阴阳怪气,但陶岳得知他是从肃州过来指导新粮试种的,便单独召他过去说话,打听了许多肃州城里的消息,尤其是关于谢文载等人的最新情况。

刘恪仁本就有意要向陶岳示好,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他感觉陶岳对自己的态度不错,很有可能会在御前帮他说几句好话。只是没想到,谈话结束不到一个时辰,陶岳就借口想知道更多新粮种的消息,带着自家护卫骑快马离开了高台所。

所有人都被惊呆了。

幸好他带来的随员中,有人私下向使团众官员解释,说他是去肃州询问去年肃州大战的细节,好弄清楚胡人三王子擅自攻楚的罪名,以此作为筹码,与胡人谈判的。众人这才释然,还在胡人使者面前帮着遮掩,没叫任何胡人知道大楚的主使官不在谈判地。

刘恪仁虽然对此十分意外,但由于他在陶岳离开前,就已经与孙阁老的心腹闹翻了,只能继续把戏演下去,装作一副被气走的模样,离开了高台所。返回肃州途中,他与回程中的陶岳再次相遇,两人又谈了大半个时辰,他才心满意足地回来了。

刘恪仁对谢文载、曹耕云和陆栢年道:“这事儿是我对你们不住,事先隐瞒了许多事,所幸如今结果还算不错,你们心想事成,我也有了希望。只要你们肯原谅我,我什么事都愿意做。”

谢文载等人虽然有点意外,却也没生刘恪仁的气:“这有什么?你也是想要自救罢了。况且你肯出这一趟外差,就已经帮上我们大忙了。我们感激你还来不及,又怎会怪你?”

双方把话说开,很快便恢复了其乐融融。

刘恪仁说起陶岳对自己交代的事:“陶南山是鸿胪寺卿,官位虽不高,资历却够老,皇上还一直劝他入阁。他从前没打算再往上走,如今大概是被你们说服了,想要去试一试。回京后,他会借着和谈之功,谋求户部侍郎之位,然后借着新粮种一事,掌握更多的实权……”

陶岳心里还是挺有把握的。他这次前来参加和谈,使团中的一个年轻随员,虽说资历很浅,其实是户部左侍郎的嫡长子,跟来见见世面,镀镀金的。

户部尚书老迈多病,顶多再过两年就要告老致仕了,可户部左侍郎却没把握能升上去接尚书的缺。因为右侍郎是孙阁老的人,哪怕没什么功绩,资历也浅,靠着孙阁老这个靠山,就有可能把左侍郎这个老资格踩在脚下。左侍郎素来看不惯右侍郎,不甘心居于对方之下。倘若右侍郎真的成了新尚书,他就要考虑致仕了。他距离尚书之位就只有一步之遥,自问实力功绩样样不缺,家世还更好些,如何能甘心?

他会把嫡长子送到陶岳手下,也是盼着能借一借这位皇亲的力,请陶岳在御前为自己说说好话。

陶岳本来见那随员机灵,已经打算要替其父亲说两句好话的,而如今,他决定要做得更多些。

他不但打算在皇帝面前为户部左侍郎说好话,力保对方接掌户部尚书之位,还打算把自己也运作到户部去,做个右侍郎也挺好的。到时候他就主张推广新粮种,只要有所成就,下一次户部要换尚书时,他就有资格参与竞争了。

而为了确保他这份功劳不会落空,他需要大量可靠又有才干的官员来辅佐自己。海西崖是他初步定下的帮手,正巧近日还在高台所露过面,他提拔起来,不会有任何人起疑。

陶岳计划先将海西崖调到长安去,负责在陕西境内试种新粮,肃州与甘州两地的新粮事务,就交由刘恪仁接手了。他可能需要辛苦好几年,但有了这几年的功绩,以后他要回京也好,要升迁也罢,路都会走得更加顺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