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科幻 > 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 > 第二百三十一章 无奈的海长安

第二百三十一章 无奈的海长安

书名: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 作者:Loeva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1-08 16:01:41

海长安本名常安。他与周家其实没有什么过节,只是受到了家族的牵连。

常家与周家的恩怨,可以追溯到先帝时期。

那时候周太后还是周皇后,她所生的嫡皇子,本该是储位的不二人选。然而当时宠冠六宫的是常贵妃,另外几位妃子亦有圣宠。她们膝下都有皇子,资质不一,但其中最令人瞩目也最得先帝宠爱的,就是常贵妃所出的纪王。

先帝曾不止一次在公共场合里对心腹臣子说,可叹纪王不是从皇后肚子里出来的,否则定会立他为太子,然而皇后有子,又没有过错,家世德行皆无可挑剔,按照祖宗家法,储君只能是皇后之子,他再不舍,也只能选择放弃纪王了。

然后周皇后所出的嫡皇子就不明不白地死了。

表面上看,嫡皇子之死只是一个不幸的意外。可很多人心里都清楚,那完全是一个阴谋。至于凶手到底是谁?有很多猜想。考虑到他死后,纪王立储的呼声最高,后者作为既得利益者,自然是嫌疑最大的一个。但其他妃子、皇子也有过行为可疑的举动,这就让周皇后没办法判断出准确的凶手人选了。

周皇后,或者说周家所有的子女,都被教养成了讲规矩讲道理的性子。若没有明确的证据,他们是不会罗织罪名将嫌疑人置于死地的。最终,她也只是选择了一个幼年失母、背后没有母族支持、才干资质都还过得去的成年皇子,将他推上了储君之位,令常贵妃等一众妃嫔以及她们所出皇子的野望彻底破灭。

这便是德光皇帝了。

然而,德光皇帝继位后态度大变,对周太后不再孝顺恭敬,对周家也多有不满和猜忌。周家人心里自然难免会生出不平——若非自家皇子外孙被人谋害了,他们何须挑选这么一个白眼狼?!

可惜,常贵妃虽然殉了先帝,却也保住了儿子。纪王等皇帝的兄弟们都活得好好的,虽然从未掌握权力,但多年来始终养尊处优。皇帝身体不好,却面临无皇嗣可继承大统的危机时,他们还能跳出来显示一下存在感,让皇帝烦心。而在这个过程中,纪王及其背后的常家,常常都处于主导地位。

周家远离朝堂,冷眼旁观京城这些年来发生过的事,越发觉得常家深不可测,更象是谋害了周太后之子的幕后黑手。他们对常家怨恨越深,常家子弟在他们眼皮子底下的处境就会越差。常安父子在长安生活了那么多年,自然是体会甚深。

然而,就算是常安父亲在世的时候,他能明显感觉到周家人的敌意,也从来没有周家人故意伤害、陷害过他。真正让他伤心难过的,反倒是家族那边施加的压力。

他本是常家上一代最优秀的子弟,却因为是旁支出身,被家族踢出来做了牺牲品。常家指望他能代家族承受周家的怒火,兴许还能成为家族反告周家的工具人,可他却在长安好好地活下来了,不但升了官,结交了不少当地朋友,连儿子也健康养大了,甚至可以进入卫学读书,与周家子弟成为同窗……

这可不符合常家的利益,于是常安之父只能不甘不愿地“病死”了。

可在“病死”之前,常安之父把儿子托付给了好友海西崖,海西崖又在周家的默许下,收养了常安,为他改名换姓,还带去了边城,从此与常氏家族断绝了联络。海长安没有落入家族之手,成为他们攻击他人的工具,而是平平安安地在边城长大了,娶妻生子,生活幸福。

他知道自己是个雷,随时会被常家利用来攻击周家。他清楚自己家族血脉自带的罪孽,并不怨恨周家对自己的戒备,反而很感激,一直以来,周家都对他父子二人足够宽容。因此他自打回了长安,就非常自觉地深居简出,低调行事,力求不让周家人感到碍眼。

只是这么一来,正值壮年的他,便空有一身本领,却只能投置闲散了,未免令人觉得惋惜。

镇国公发话,让他去做长安后卫卫学的射科教习,不但能发挥他在射箭方面的专长,还能让他光明正大地在人前活动。这比当年放他进入卫学读书,意义更加重大。因为这意味着,周家已不再视他为仇敌与威胁了。哪怕常家再找上门来,他也不会再受到周家的猜疑。

海长安心里怎能不感激呢?他只觉得镇国公周老元帅,论德行论为人,都比常氏家族的当家人强一百倍!

而他也想好了,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回报镇国公的宽容与好意。

马氏见义子高兴,也同样为他高兴:“老元帅的为人自然是没说的,周家的门风一向正直。他们才不会无缘无故迁怒无辜呢!你和你爹都与当年的事不相干,又不曾沾过那个贵妃的光,反倒是被常家害得很惨。周家怎会因为你们姓常,就觉得你们是仇人呢?真正的仇人还在京里咧!冤有头,债有主。要报仇,也该是冲着正主儿去!”

海长安低头笑笑,又抬头道:“既然要去卫学做事,儿子就该准备起来了。不知我们家在长安后卫可有熟人?儿子当年不是在那边读书的,不认得他们的训导、教授,也不知同僚们是否好相处,学生中是否有刺头,课程又是如何安排的。”

胡氏忙道:“我婶娘娘家的侄儿,就在长安后卫执役,兴许知道些卫学的事。我明儿就去找婶娘,看她能不能帮着打听打听。”

马氏也在回想:“老爷从前也曾去长安后卫帮着盘过账,他们的指挥同知好象是当年指挥使的侄儿还是外甥的,也算是有几分旧交情。待我找人打听打听去,得了信就来告诉你。”说着她又嘱咐胡氏,“到外头寻个好裁缝,替长安好好做几身新衣裳,冬春装都要,还有弓箭也要多打几副,马最好也换一匹。明年年后他就要去上差了,这些行头都要照着长安的规矩重新置办,不能让他在同僚与学生面前丢了脸!”

没有家族支撑的小官养子,架子必须撑起来,才不会被那些出身显贵的将门子弟轻视。尤其海长安又是常家后人,在长安有许多人都清楚他的身世,这不是他顶着一个“海”姓,就能掩饰过去的。

胡氏连忙答应下来。海长安却道:“马就不必了,如今我也用惯了旧的弓箭,换新的未必能适应。衣裳有一套能撑场面的即可,平日里教学,穿旧衣反而行动更方便些,没必要浪费钱。我是去做教习的,只要有真本事,谁还能看轻了我?边军没有那等势利的作风。”

马氏与胡氏却根本不理会他,径自商量着要做什么样的衣裳,找哪家作坊打新弓箭,还要给他的马弄个新马鞍,务必要把海长安打扮得光鲜体面不可。最好他在长安后卫卫学一出场,就能震住所有人,从此无人敢在他面前无礼……

海长安几次想插嘴却插不进去,只得放弃,无奈地转开了头,正好瞧见侄女海棠在旁偷笑。

他顿了顿,也忍不住偷偷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