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农家小女福满园","copyright" > 第167章 诗词来历

第167章 诗词来历

书名:农家小女福满园","copyright" 作者:花幼离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07-31 00:18:46

杜义是把莫紫菀的诗稿夹在中间后给到梁守行的,他就是不想让冯盛荣见到。

要想看一个人丢人现眼,千万不要着急,要有耐心才行,因为这样才能看到最大的笑话!

梁守行拿到诗稿就翻了起来,在翻了两页后就看到莫紫菀的名字,看见后脸上不由的就露出了笑了,心里也把杜义狠狠的一顿夸,夸他会做事。完全忘了自己刚刚心里可是想着要是这一轮没看到莫紫菀的诗稿,一会准找个机会把杜义喊出去教训一顿,甚至还想着这么没眼色,这个月的薪水也别想多要了。

祝玄一看身旁人的动作,头也不由的偏了过去,看到他停顿就大概知晓,再一看名字脸上也露出笑来。

一首诗就那么几十个字,且莫紫菀写的还是五言诗,短短二十个字,梁守行一眼就看完,看完归看完,可这二十个字凑在一起给他的震撼却比第一次还要大。

虽说有了第一次的惊讶,震撼,这一次便有了心理准备,可准备的再好又有什么用,这样的诗,不管谁看了都会受惊,更何况还是一个孩子写的!

两首诗,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时间虽短,可写出来的东西却足够震撼人心!

祝玄虽是偏头在看,但是因为梁守行并未全部翻开,只翻了一个角,在梁守行的角度能一下看全,可祝玄的角度看去,也就只看到了写在侧角上的名字,中间的诗因为梁守行的手臂遮挡看得不全,谁着急想看,总不能过于侧着身子去看,或是拿了诗稿过来,若是这样可就失礼了。

心里和梁守行想杜义一样,要是这老小子不懂事,可就别怪我下来给他找事。

好在梁守行懂事得很,自己看完后就马上激动地把莫紫菀的诗稿给换在了最上面来,然后还体贴地把诗稿往祝玄的位置上移了移,正好放在了两人的中间。

评委讨论诗词再正常不过了,两人就这样光明正大地品起了莫紫菀的诗来。

祝玄在把梁守行移过来的《江雪》看完后,比第一次还激动。看完江雪又转头看向自己面前,第一轮选出来的写得比较好的诗就放在他面前,而最上面的也是莫紫菀的诗稿,两首诗放在一起看,一起比较。

第一首的主题虽是写‘风’,可她的诗写的却不单单是风,是‘风雪’,充满寒冷,萧瑟,孤独的风雪之夜。

第二首写‘雪’,也不仅仅是写‘雪’,在千山万径,人鸟绝迹,漫天飞雪的寒冬中,独自一人寒江独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孤寂?又是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着他忍下这孤寂?

两首诗都充满了萧瑟、孤独之感,且都以漫天的风雪来衬托出诗中人的孤独,这样孤独诗竟是出自一个四岁小娃!

激动之余看向莫紫菀的眼更是多了很多探究和沉思。

作诗不难,学院的学子几年下来,谁都能做出几首诗来。但要想把诗做好,可不容易,像她这样的,仅四岁就做出这么好的诗来,古往今来更是从未见过!

转头看向身旁的老伙计,梁守行和他差不多,本就满脸的褶子,这会更深了,看得出来,他和自己一样都想不通!

不但想不通,且还各自扪心自想了一会,自己十年寒窗,且还有良师教导,可要说做出来的诗和这两首相比,这意境上和情感上也是差了许多。

与自己比较一番后,也就更好奇她是怎么想出这两首诗来的。

陈向晚来的时候,比赛已经是第三轮了,前两轮是以‘风’和‘雪’为题,诗词里学生们最拿手的,最擅长的也就是以‘风’‘花’‘雪’‘月’为题的诗,现在已有两轮出题是大家最擅长的,两轮简单题目过后也算是缓解了大家初进比赛场地后的紧张。

接下来,杜义也未在让台上的评委们出题,按照之前定下来的题目,说出了第三轮的主题,以‘志向和抱负’为题。

莫紫菀看向了台上,就只听这题目就觉得难!

不过马上也释怀了,书院里岂是只教‘风花雪月’那些诗词,不说‘风花雪月’的诗词有什么不好,这些是人在顺境中拿来陶冶情操的,一些高雅的玩乐!不能作为主学,主学的还是孔孟之道,治国之策,其中便是少不了立志展抱负。

自己虽觉得难,但这些都是他们平日所学,不一定就难了!

自己是肯定写不出来的,可不写也不行,所以又在脑中开始过滤起有关于志向抱负的诗来。

为啥要比诗词?要是开展了作文比赛,自己绝对轻轻松松拿大奖,还保证不作弊!

唐诗宋词中有关于抱负,志向的诗词太多,但最令莫紫菀喜欢的还是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僵卧孤村不起,但却毫不为自己的处境感到哀伤,反而心系国家,想要继续为国戍守边疆。

在这样孤独,寂寞,窘迫中还心系国家安危,置自己生死于身外,一心只想为国出力,收复国土,报效家国。

这样的诗抄袭是不敢的,不但不敢,就是连模仿都不敢,一连想了好多都不敢下手!

想到最后也不往古诗词里想了,网络里的高人从来都不少,思想一放开,合适之选马上如滔滔江水一样滚滚而来。

挑挑选选后选了一则宋朝的谚语。默念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肯定不能直接这样写,可以不押韵,也可以有其他问题,但至少也要凑够二十字吧,不然马上露出马脚来。

不过这可难不倒她,不大一会就想好了要怎么改,加动词在中间不就行了。

钱怎么来?挣来的,可不能写一日挣一钱吧!且谚语的意思也主要是体现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锲而不舍的精神。所以这钱应当是一日攒一钱,千日的积累,积少成多后便成了千日积千钱。

前两句想好了后于是下笔就开始刷刷地写了下来,接着再是后两句,有了前两句的例子在,后两句也有了方向,略一想便写下了绳锯可木断,水滴能石穿。

写完后,再连贯地把改来的自己算着诗的诗默读了一遍:一日攒一钱,千日积千钱,绳锯可木断,水滴能石穿。

虽然不押韵,也不工整,但读起来也还顺口,所以也就将就了!自己也就不为难自己,不和在座的正正经经,规规矩矩学了许多的学子们去比了!

要说他们问起来为什么前后写的诗差距这么大?自己都想好了要怎么解释,都是听爷爷说起的,爷爷贩卖山货的时候遇到天黑去别人家借宿时就会想我和奶奶,怕奶奶身子不好照顾不好我!

冬天里的时候,山上的树木光秃秃的,一只鸟都找不到,村里人怕冷,好多都不出门,可是我们家没多的吃的,还欠了债,也买不起肉,爷爷就去河里给我抓鱼,可是太冷了不敢下水,怕冻坏了更没法养我,就学着人家去河里钓鱼,本来想写独钓寒江鱼的,可写了鱼就没雪了,反正我爷爷也没掉到鱼,倒是鱼竿上,身上落了一层雪,像是在钓雪一样。

莫紫菀甚至还想着在解释的时候流几滴泪,一定要说得真情实意,让人闻之落泪的那种!

有了缺吃少穿的经历,这攒钱的诗也就来得理所当然了,再说了穷人家里的钱财本来就来之不易,都是一文一文地攒来的,后面两句也能说得通,谁家还没拿个水滴石穿来教导人?

想好了说词后,大家也都写好了,继续上交后略坐休息便开始了下一轮。

这一次,梁守行倒是没先翻找,忍着好奇先把上面的一份给做了评分后再往下翻去,杜义放的好,第二份就是莫紫菀的。

一下看去,以为自己看错了名字,又看向署名处,清清楚楚地写着莫紫菀,这才又看向诗。

一抹疑问爬上了心头,怎么差距这么大?

两人又看向莫紫菀,见她神情和前两轮并无什么不同,两人的眉头更皱得紧了。

坐在梁守行另侧的冯盛荣一直就注意着祝玄和梁守行两人,两人一直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且这次梁守行没再遮着莫紫菀的诗,倒是让冯盛荣看了个清楚。

看过这个所谓的‘诗’后,梁守行的脸上立马露出了讥讽来,“这叫什么诗?口头禅都拿来凑数,前面写的不会是抄的吧!”

冯盛荣能此想,也能理解,确实一个四岁的娃写出那样的诗来,实在是匪夷所思,让人不敢相信!第三首虽然写得不伦不类,但看着却真实,且也不算差的,四岁的娃能想到如此道理也是很不容易。

可理解归理解,这样口无遮拦地说人家是抄的,而且还是在他们监督之下抄的,这就让祝玄很不高兴了,当即也不给他留情面,“你是说是你眼瞎还是说我们大家都眼瞎地看不到她在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