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二百六十一章 燕王父子的争吵

第二百六十一章 燕王父子的争吵

书名: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作者:键盘战斗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8 18:59:42

第244章 燕王父子的争吵

秦王的死,谁也不知道会闹出多大的动静,结果令人们再一次的意外。

朱元璋在应天府,命礼部尚书任亨泰定丧礼谥“愍”,仍认为秦王死有余辜、德行不良。

赐其谥册说:“哀痛者,父子之情;追谥者,天下之公。朕封建诸子,以尔年长,首封于秦,期永绥禄位,以籓屏帝室。夫何不良于德,竟殒厥身,其谥曰愍。”

朱樉死后,余恨未消的朱元璋下令削减其葬礼规模,在其祭文中写到。

“自尔之国,并无善称。昵比小人,荒淫酒色。肆虐境内,贻怒于天。屡尝教责,终不省悟,致殒厥身。尔虽死矣,余辜显然。”

在这种环境下,秦王的丧礼办的并不隆重。

许多人因此松了口气,无论别人怎么想,朱高炽关心的是中华重工引导的商团,在陕西的发展有没有达成目的。

他特意叫来周世丰,命他亲自去往陕西,拿回中华重工对商团的控制权。

“要不要等几个月,不然传出去,怕对名声不太好。”周世丰一脸的谨慎,想笑又不敢笑的样子。

当初,他可是“灰溜溜”的从陕西狼狈离开。

“时不待我,当初二伯能做出抢弟弟的东西,那就别怪侄儿不讲情面。”

山西的晋王就要脸,虽然贪婪钱财,可手伸的不长,属于朱高炽能接受的地步。

至于秦王,不但要财,还要所有,只打算给自己留点清汤寡水。

趁他死要他所有。

他做初一,朱高炽就敢做十五,谁也不要笑话谁。

周世丰见小王爷的模样不似临时起意,态度坚定,他也就不再装模作样,开始分析起陕西的局面。

“之前的陕西,秦王势大,现在恐怕官府势力抬头,同样不好对付,如果我们动作大了,以那帮官员的德性,恐怕会跳出来反对。”

中华重工引导的商团进入陕西后,先是得到秦王长史府的帮扶,后来被长史府打压。

弱势的中华重工,和不少地方官员有了联系,双方共同有联手的迹象。

可这种办法并没有起到作用,地方官员更多的是利用中华重工,而不会真的下力气支持。

所以周世丰认为,现在陕西形势变了,打压中华重工的,从秦王会变成地方官府。

朱高炽明白周世丰的担忧,但是周世丰忽略了一点,所以提醒道:“在皇爷爷眼中,官员就不是个好东西。”

没有理会周世丰愣愣的眼神,朱高炽说道:“皇爷爷的前半生,见惯了官员为非作歹,谋害百姓,因此皇爷爷的一生,可以说对官员非常的苛刻,力求制定严格的制度,用来约束官员的行为,从来不信官员们的德性,更信制度的约束。”

“二伯的突然离世,皇爷爷虽然没有要牵连的想法,但官员们是聪明人,现在这种时刻,陕西的官员们是不敢跳出来的,你放心去陕西吧。”

周世丰不敢非议圣人,不过有了小王爷的保证,于是他带着一帮人如狼似虎的重返陕西。

这就叫有自己的人。

朱高炽只要发下话,就有人按照他的命令去行事,不会在意其他方面的因素。

没有自己人的上位者,就算是皇帝也不过是个傀儡。

而自己的人多,哪怕不是皇帝,权利也比皇帝大。

换句话说。

正如铜锣湾扛把子意气奋发的所言,我没什么了不起,就是我的兄弟多而已。

现在朱高炽手里要人有人,要枪有枪,要钱有钱,应有尽有,这就叫掌握了权利。

所以朱棣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的无奈,谁让朱高炽是他的儿子呢,他还能动真格不成。

只能生气的叫来朱高炽,当着几名官员的面,质问朱高炽。

“你这是翅膀硬了,咱让你最近不要多事,伱仗着手里有点人,指挥的动,就不把咱的话听在耳朵里是不是。”

此时的朱棣,眼眶臃肿,明显是哭了不少。

朱棣的确当着不少人的面痛哭,哭他的二哥,他的行为获得了不少人的好评。

这红肿的眼睛,就是最好的证明。

朱棣是位有情有义的王爷。

“陕西铁道建设商团,耗费了百万两银子,多少人的心血投入其中,儿子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停摆吧。”

朱高炽一脸的委屈。

“你的行为传出去,会引起人们的指责的,难道你愿意背上一个不在乎亲情的名声?”朱棣指着朱高炽痛心的说道。

“唉。”

朱高炽叹了一声,幽幽道:“为了诸民的心血不付诸东流,儿子只能勉为其难。”

两父子是真做戏还是假做戏,真真假假,金忠是看不下去了,上前摇头说道。

“铁道建设商团的投入巨大,牵扯不少人,的确不容疏忽,小王爷的安排情有可原,请王爷息怒。”

然后葛诚,余逢辰等人都开始为朱高炽说好话,朱棣这才止住了怒意,袖子一甩冷哼离去。

燕王府父子两吵架的事情传了出去,有人嗤笑纯属是脱裤子放屁,有人夸赞燕王父子都是重情重义的人。

总之。

中华重工重返陕西之事,在舆论上,因为争议,没有引起过大的反弹。

但是影响还是有的。

朱棣对朱高炽这两年越来越“放肆”的行为,还是有些不满意的,在徐氏面前抱怨。

因为秦王的丧事,虽然不至于让王府几位公子小姐的婚事耽误几年,仍然延后几个月。

徐氏好不容易操持了几个月的准备,突然又要延后,她的脸上也写满了疲惫。

听到丈夫和儿子的矛盾,徐氏打起精神,安慰起朱棣,作为母亲,母亲的态度当然是儿子是对的,是丈夫小肚鸡肠。

“哪里有老子这么说儿子的,老大做的一些事,不也是你一开始支持的么。”

“你呀你,慈母多败儿。”朱棣没有得到想要的安慰,忍不住骂道,刚说完,心里就“咯噔”一下。

果然。

徐氏眉头微蹙,明显生气了。

夫妻有很多种,相处方式也有很多种。

像朱棣和徐氏,两个人从小一起长大,从相识到相爱,从相爱到结婚。

在正式成亲之前,两人已经相伴了三年,婚后生儿育女。

朱棣现在的七个子女,都是徐氏所生。在朱高炽未成长起来的时候,朱棣离开北平时,北平由徐氏管理。

两人的感情之深,超过了古今中外绝大多数的夫妻。

见到徐氏不爽,朱棣连忙露出笑脸,虽然没有开口抱歉,但脸上的神情已经表明了一切。

徐氏是个聪明的女人,没有开口要拉下朱棣的脸,见到朱棣的态度,只扭过头不理他。

朱棣顺着徐氏坐下,两人挤在一起,徐氏往外挪一下,朱棣就跟着挪一下。

里间的几名嬷嬷丫鬟掩嘴而笑,徐氏抬起头瞪了眼,让嬷嬷丫鬟们不敢明目张胆。

任何时候,徐氏都会为丈夫留下尊严,反倒是朱棣不以为意,笑道:“你跟咱生的孩子,个顶个的孝顺。”

徐氏虽然生了七个子女,不过才三十四岁,不至于人老珠黄,倒是因为兼具美貌与才气,显得端庄大方,在气质上属于超绝。

“可别这么说,回头谁惹你又不开心了,嘴里又变成慈母多败儿,抱怨没跟你生个好儿子。”

“谁说的,咱可没这么说过。”朱棣左望望右瞧瞧,逗得徐氏忍不住笑出声,好气的打了下朱棣的胳膊。

朱棣抱住徐氏的手,突然动情起来。

“人生啊,谁也说不准,以后万一咱不在了,其余的子女咱不担忧,唯独老大的性子有些激进,你要多看顾些,越是聪明人越是容易犯事,你可不能任由他胡来。”

“好端端的,说什么胡话。”徐氏终于生气了,非常气愤的盯着朱棣看。

朱棣笑了笑没有多言,两夫妻就这么亲昵的坐在一起。

正当壮年的大哥和二哥接连死亡,让同样正当壮年的朱棣,对生命感到了茫然,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步入后尘。

陕西。

比朱高炽小两岁,十五岁的秦王长子朱尚炳,在秦王宫戴孝,哭的满面泪流。

朱尚炳的生母不是秦王嫡妻,因为秦王妃被发配“冷宫”的原因,朱元璋斥责了秦王,并赐死了秦王侧妃,也就是朱尚炳的生母。

在朱尚炳眼中,现在唯一关爱他的父王也突然离他而去,而皇爷爷对父王的评价又这么“恶毒”。

哪怕远在千里之外的少年,也感到了寒意,心中有一股怨恨,但又不敢说出来。

秦王活着的时候,官员们和他作对,但是在他的葬礼上,虽然有圣人的盖棺定论,可没有官员们敢继续谩怠。

而长史府的官员们,失去了主心骨一样,再也没有底气和地方官员们分庭抗礼,变得唯唯诺诺起来。

整个秦王府,一夜之间,仿佛变成了一个霜打的茄子般,失去了生气。

而陕西的官府,同样开始小心翼翼,不敢逾越半步,和以往判若两人。

在秦王之前,大明离世的藩王也有,但要不然是夭折,要不然就是无后,像秦王这种留后的是第一例。

一切的决定都在应天府,可圣人对秦王的“恶评”,犹如悬在秦王府头上的铡刀。

总之。

在最有利的环境下,中华重工重返了陕西,没有丝毫的阻拦,靠着蜂窝煤商会,煤炭行业协会,焦炭炼制厂,通过商业手段拿回了对商团的控制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