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六十五章 军权的丢失(定时发布错误,重新换了内容)

“既然误会说开,事情以后谁都不要再提,你们几兄弟下去吧。”朱棣冷然道。

什么事吓得朱棣失控,朱高炽想要和朱棣聊一聊,看能不能拾遗补缺。

自己虽然不知道细事,但是知道未来历史大概的方向,说不定能提供帮助。

不过看了眼莫长史,知道有外人在,不是说话的好时机,只能先忍住,领着弟弟们离开。

“是谁污蔑本王?”朱棣平复了性情,竟然镇定自若起来。

见朱棣神色,莫长史眼睛微眯,单论心性,燕王城府在他二哥秦王之上。

此人的确是大敌,而且此人的实力,又是当下藩王最强的,看来自己所想没错。

“凉国公。”

听到这个名字,朱棣控制住了自己的心情。

蓝玉本就与他们不和,敢污蔑自己,寻常人不敢,唯独蓝玉有这个胆子,符合自己的认知。

“晋王。”莫长史轻轻的吐出一个名字。

听到还有三哥,朱棣怔怔的看向莫长史,内心一片空白,大脑是懵的。

三哥会跟人说自己想当皇帝?

他知道这是要人命的话吗。

“咳....咳”葛诚咳嗽两声。

安静到吓人的客厅,让葛诚的咳嗽声,在人们耳朵里听起来更加的刺耳。

“有时候编造谎言,是会掉脑袋的。”朱棣一语双关。

“凉国公曾经向太子说,其于北征还军时,到北平见过燕王。燕王的宫廷器物很有僭越之嫌,其车舆仪仗几乎与皇上一般无二。”

“凉国公又说,燕王府常聚些不知来历的人,来去无踪甚为诡秘。又有道者说‘燕王有天子气’,‘燕王府上空时有紫云出现’。”

莫长史说的详细,不像是作为,满脸的忧虑:“外臣不敢不提醒殿下,需预先防备,以免后患呀。”

“咱这里有僭越之物吗?”朱棣指了指客厅的布置。

莫长史随意看了两眼,并没有认真,有些敷衍之态,意思表现的很明白。

“重要的不是王爷有没有,而是人言可畏,有多人少相信,信的人能不能上达天听。”

朱棣摇了摇头,强压下内心的不满,此人姿态虽然惹人厌,但是他说的话的确有道理。

难怪能成为二哥的亲信长史,大小事都交给此人去办。

沉吟了一阵,朱棣无奈道:“蓝玉和咱从来不和,大哥不会相信蓝玉的。”

莫长史知人性,不认可朱棣的话。

“太子殿下往日心胸宽广,对王爷们深信不疑,自然不会亲信小人之言。但今时不同往日,在病重之际,难免疑神疑鬼,以前不信的事,可能开始怀疑起来,只要怀疑就解释不清,此乃人之常情。”

朱棣无言。

对莫长史的才能,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态度也重视了起来,以他的地位和品性,早就不再纯以自己的喜好来判断一个人。

此人某方面的才能,的确令人惊叹,寥寥几言让自己看清了形势。

大哥真的会怀疑自己吗?

朱棣不再坚定。

“前番外臣带领名医入京,发现京城有种言论,提燕王暗连朝鲜使臣所图甚大,外臣有些好奇,仔细探究发现是晋王的人,不知燕王信不信外臣呢。”莫长史眼睛深处满是笑意。

“多谢莫长史的好意,本王心领了。”朱棣严肃的说道。

“不敢当。”莫长史连连摇手,解释道:“前番府里人胆大妄为,竟然敢在北平府掳人,燕王大度不计较,遣返了他们,但秦王顺利返回西安,得知后大发雷霆,怒斥说:‘容不得此等离间我等兄弟之情的小人。’”

“所以这几人的确被埋杀了,本来应该带上人头,不过此等微妙之机不好声张,不过燕王府可以派人去验证。”

秦王就是在藩地乱杀人才惹了一身骚,刚回来藩地又固态萌发,不过更为小心谨慎。

莫长史的话,朱棣和葛诚都没有怀疑。

以秦王和此人的心性,哪里是在意下面人命的人,不会费心思来遮掩。

“秦王年长,在西安心念燕王,常提起小时候兄弟玩闹之事,太子病重人心惶惶,无数流言蜚语伤人,秦王说不会让外人欺负弟弟们,让燕王不用担心京城之事,秦王自会关照。”

朱棣动容。

“幸有二哥在,否则咱被人暗害还不自知。”

“秦王不会让此事发生,燕王安心。”莫长史笑道。

“莫长史回去帮咱告诉二哥,二哥刚回西安,有什么事需要咱出手帮助,只需要派人来通传一声,咱绝不推辞。”

“善,燕王深明大义。”

莫长史大赞。

朱棣见莫长史没有其余的话,这才吩咐道:“来人啊,送莫长史歇息,不得慢待。”

门外。

走进来几名小黄门。

莫长史告辞了燕王和葛诚,心满意足的离开。

……

“晋王不会吧?”葛诚终于开口说话。

他上回就发现莫长史善于看透人心,屡屡被此人用话语拿捏,所以此次轻易不说话,不给此人琢磨自己的机会。

听到葛诚的话,朱棣没有认可,反而有些失落,良久,幽幽的开口道。

“这些年来,三哥是记恨咱的,因为咱比他能干,每次咱打了大胜仗,三哥派人来祝贺咱的次数越来越少。”

“去年咱和三哥共同出击塞外,咱大胜而归,三哥无功而返,如此清晰的对比,恐怕三哥心里多少怨恨上咱了。”

“所以那人所言之事,并不是空穴来风胡编乱造,有七成的可信度。”

葛诚一脸的为难。

为什么人言可畏,因为流言无法解释。越是去用力解释,反而越会解释不清。

只要在人心种下怀疑,流言就成功了,这就是流言的威力与可怕。

人心又敏感和善变,最不值得信任的就是人心,特别是在皇家,从来就没有信任可言。

“咱接下来什么都不能做,巡视各卫的事情,让给北平都司吧。”朱棣郁闷的说道。努力了这些年,他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实权,竟然这般拱手让出去,他很不甘心。

实权没有条条框框清晰的划定,只有谁强谁就多占据些,北平府的军权也是这般。

两者都有权利管控军权,但是谁说话的声音大,下面的人听谁的,就要看谁的手腕更强。

例如云南的沐府和都司。

云南未来的两百多年,可以说是两者之间的争斗史,后来还加入了宦官。

例如去年大军出征,军中大将军虽然是傅友德,但实际领军的却是燕王。如果朱棣性弱,傅友德强势,那就又会有变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