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楚唐 > 第28章 要你这县令何用?

第28章 要你这县令何用?

书名:楚唐 作者:龙王鲸A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55:37

*** 李宽弄出来的这个百家讲坛有着一整套完整的程序,要在这里做学问,必然要走完四道程序:讲义、明道、辩证以及论述四个阶段。在讲义阶段,不管是谁哪怕是中原来的大儒,都要在楚王府登记在册,备案,并且得到楚王府的承认,凡是在楚王府治下拥有超过一千名传人的学派,都可以推举一位或者多位代表,上台宣讲自己学派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诉求。在这一过程中,任何人不许打断,不许攻击,违者,轻则逐出会场,重则治罪下狱。

这是为了给人一个发言的机会,话的机会。毕竟楚王府早些年是蛮荒之地,这几年才被李宽统一改造,虽然昔日的诸子百家在这里遗留了一些孑存的学派,但是他们非常弱轻易就可能被来自中原的儒家巨头们按在地上摩擦。连话的机会都不给他们?那他们就不可能在发出声音了,而李宽却是非常讨厌那些借助权力和人多势众,就不让人话的家伙,在他心里,那样的做法,跟满清、蒙元的文字狱没有区别。

讲义之后是明道,明道阶段,百家讲坛里的每一个主讲人,都拥有一刻钟时间,接受其他人的质问和追问。时间一到,除非得到论坛的幕后主人李宽准许,不然立刻就要下台,这其实相当于展示自我。

接下来的辩证和论述,其实是一个阶段。在辩证时,任何一个主讲人,都可以点名某个学派,对他们的理念和做法进行质疑,而被点名者若是在场可以选择回应,这就是论述了。

当然,在所有的阶段,李宽都划了红线。在这论坛里什么事情可以,什么事情不可以,都写的明明白白。假如有人作死,那就是真作死了!

在来这个讲坛之前,楚王府这边的有关人员已经把有关注意事项告诉了长安的大佬们,长孙无忌,孔颖达等长安大佬们顿时一惊,“楚王好大的气魄,难不成他想复兴百家不成?”长孙无忌想的是,自己欠这个外甥良多,能帮他就多帮点,而孔颖达等儒家大佬想的是,决不许诸子百家在这西南蛮荒复兴

既然长安的大佬们都想去看这个百家讲坛,李宽正好也想让长安的土包子们知道什么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应了下来,等李二带着他的文群群臣在李宽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来到百家讲坛所在的昆明五华山脚下的时候,随行的褚遂良不由得赞叹,“此山由螺峰叠甫甫而下,端丽庄严,领袖诸山。其下则烟火万家,山川一顾可尽,诚胜地也!!!”文人嘛,到了这样的盛景之地,自然是打算来几首诗来表达自己胸有丘壑,顺便再楚王李宽面前示威一下,你是仙人子弟又怎么样,几个文臣很快就在李二还有李宽面前卖弄起来

“哟呵,看来这些儒家子弟不服啊,我是不通诗词,可是我会抄啊,真以为我奈何你们不得?”李宽心里冷笑了几下,看了下刚才那个想听自己大作的于志宁一下,老东西,我知道你是李承乾的死忠,还是一个腐儒,没想到你来昆明后还这么不识时务,这么快就想打我的脸来为你自己长脸了,我这就让你知道啥叫挂逼惹不得,李宽恶意满满的想到,同时嘴上也不慢“于大人,你是不是以为本王只乃一介武夫,不通文墨?”完了他脸上浮现了一丝冷笑,“不要以为只有你们这些儒门子弟才会作诗,不就是以山为诗么,你听好了:五华之山山上头,俯视东海如浮沤,岂无四万八千丈,亦有五城十二楼。翠渠影落中天晓,玉柱光含大地秋,何日相逢陪仗履,西风林外一长讴!”

李宽话语刚落,跟随李二的那些文武群臣们顿时一惊,他们还以为楚王李宽虽然拜入仙门,并没有受到良好的文教,今日一看完不是那么回事啊,而李宽的手下薛禄徐达等人则是纷纷开为自己的主子点赞叫好,就是李二看着李宽也是一脸的满意,瞧,这娃子是老子的种,怎么样,厉害吧?

不一会儿一行人就来到了李宽搞出来的百家讲坛并落座之后,众人就看到讲台之上走上一人“各位,想要上台演讲辩论的贵宾们请注意,演讲辩论之中不得辱骂,不得人身攻击,若是辩论之中无言以对,不得胡搅蛮缠,这是规矩,不同意的休上这三尺讲台,老规矩,先是主旨演讲,然后是辩论大会”

“果然不愧是百家讲坛,这才多长时间,道门,法家,墨家,纵横家,农家,就连我们认为已经消亡的杂家都在这讲坛之上冒出头来了”孔颖达有些不安的看向正在台上主讲的杂家弟子,看了看跟随他前来昆明的长孙孔惠源,“惠源,不能让人瞧了我们儒家,你上去让他们这些人知道知道谁才是是治国理政的正理!!!”

没多久孔惠源的声音在讲坛之上响了起来“治国之策在于德,治民之策在于仁,,德兴而国兴,仁政而民之福也。”孔惠源不愧是孔颖达之孙,儒家的精英,满下来把儒家的仁政治国之策讲的是天花乱坠,让在场的人们都忍不住心悦诚服的点头认同。整个儒家的治国之策讲下来,他满脸涨红,今日他在这百家讲坛主推自己老孔家创立的儒家学的治国之策,当今陛下在场,那自己的治国之策也一定会传到陛下的耳朵中,到时候那他孔惠源飞黄腾达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这是我的愚见,还请诸位指教!”孔惠源一挥自己手中前不久来昆明才得到的折扇,得意的看向其他各家的代表。

“这孔的仁德之政果然够精妙,不过都是大而空的白话,看上去很美罢了。”李宽也不得不赞叹这孔惠源有一定的才华,但是你儒家想在我这里取得和中原的地位,想也别想,他看向自己的手下,“伯安,儒门发难了,给我怼回去”王阳明应了一声,然后起身前往讲台,准备好好会会这个孔惠源,他自被李宽召唤出来的时候,就被李宽给设定成了法家集大成者,与真实历史上那个王阳明根本就不是一个路线了,孔惠源一幅我是真理的样子惹怒了这位大能,得到了自己主君的命令,他自然是乐意的不行,看我老王怼不死你

讲坛上的孔惠源脸上不由得浮起得意的表情,要论治国之策当然还是他们儒家最为高明。法家,墨家,道家什么的那一套早已经过时了,现在想来也翻不起什么大浪了。

“呵呵呵,孔哥儿果然不愧是儒门嫡系传人,这仁恕之道讲的可谓是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啊”王阳明先是上来就给孔惠源捧了个高调,“但是”可是王阳明接下来的这句但是让孔惠源如临大敌。

“孔哥,你刚才的都是你们儒门的大道理,据我所知,你是大唐最高学府国子监的监生,一旦结业最好的任命也就是县令,如果孔哥治理一县之地,某想知道你将如何推行仁德之政。”王阳明被李宽设定成了四十左右的中年人,自然能叫孔惠源这个娃儿一声孔哥。

孔惠源抬头一瞧王阳明,他心想你个法家余孽,虽然你是楚军名将,但是我也不惧你,他想了想就郑重的道:“若我为一县之主,这首当其冲自然是办学!我会县内大举推广儒学,讲授孔圣仁政,三年之后县内必然大治。”

“那要是你治下的地方发生了饥荒,县衙官府的粮食只能赈灾和办学取其一,不知道孔哥儿会如何选择!”王阳明笑了笑问道。

孔惠源心中暗暗鄙视了王阳明,老头儿,你想给我下套没门,谁不知道要第一要务赈灾。他当下毫不迟疑的道:“自然是赈灾!”

“嗯,很好,那我再问孔哥儿,官府掌控的粮食只有三万担,灾民八万八,成年男丁两万七,妇幼老弱六万一,成年男丁每日需食用五两,妇幼老弱每日需食用三两,请问孔哥官府的粮食能够支撑多久。”王阳明神秘的笑了笑追问道。

“啊!”孔惠源顿时傻眼,他没有想到这王阳明竟然会在算学上发难,要知道他在国子监虽然也学算学,但是他从来没有重视过,而且这个王阳明阴险的不行,竟然来个把灾民分为成年人和老弱,加大了计算的难度。

“王大人,你这就问错人了,我乃一县之尊,怎会管些等事儿,这赈灾粮食当然会有专门吏发放。”孔惠源变脸道。

“呵呵呵,还一个事儿,如果不能提前计算好,让耽误了赈灾怎么办?,如果县令不管粮饷,赈灾吏贪污,造成了灾民失去救灾粮,救灾失败那怎么办?”王阳明穷追不舍。

“那自有国法惩治贪污吏。”孔惠源愤然道。

“如果该县的灾民因为失去了赈灾粮活不下去了揭竿而起,你认为你这个县令还能当下去么,是吏的错,还是你的错!”王阳明嘴角浮起一丝讥讽,这就是五谷不分的儒家,这样的人才又有何用呢?

“我我我”孔惠源满脸大汗,一脸的沮丧。仁政施展的再好,那也是建立在太平盛世之上,如果恰好乱世灾年,那这样的县令只会坏事,不能解决实事的县令又有什么用。

“呵呵呵,大道理谁都会讲!”王阳明顿了顿然后环视了四周,“若是孔哥当了县令,王某断定你不是被当地豪族胥吏架空做一个傀儡,就是整日里只会吟诗作赋,折腾你的那啥学问,却拿不出一整套的治理方案来,你能有的不过是嘴炮而已!!!”王阳明半点脸面也没给孔惠源和他代表的儒家留,他径直走向一边的那副巨大的黑板,然后拿起粉笔,蹭蹭的在黑板上奋笔急挥,几下就解出了问题的答案,“也许你还不服,认为这都是吏干的活,那么问题来了,吏都能干,要你这县令何用?”

希望各位看官老爷们相互转告,帮忙广告,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力量!求点击、求推荐、求书评,各种求哇!

本章完***

免费小说,无弹窗小说网,txt下载,请记住蚂蚁阅读网w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