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火头将军 > 第两百一十九章 停尸未寒,束甲相争

第两百一十九章 停尸未寒,束甲相争

书名:火头将军 作者:楼台风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2 21:35:49

古人云,官场如战场。

但在有的时候,或者有的场合,官场的血雨腥风,比战场更胜一筹,可谓是真正的杀人不见血!

一个不慎,就会身首异处,死于无形。

对于安禄山的这一班大臣来说,虽然在早些时候,大部分人都倾向于立郑王为储君,暗中也与他互通往来,好借着日后郑王登基之时,自己也来个鸡犬升天。

可眼下的情况却不同了。

安禄山已死,而且是死于非命,郑王又不知所踪,李猪儿一口咬定乃是郑王所为,无疑是留下了一桩无头公案在此。

安禄山的随身宦官李猪儿,还有千牛卫大将军严庄,都一口咬定是郑王下的手,虽然事情的真相或许并不简单,但就眼前而看,郑王却已经处于了舆论和事实的下风。

史朝义心急如焚,他忧虑的是郑王的去向!

虽然他有种不好的预感,郑王怕是遭了毒手,可是要真是当场解惑,只怕自己的说辞会显得苍白无力!

毕竟晋王已经去了同罗!

安禄山只有两位嫡子,如今郑王失踪,还背上了一个杀父弑君的罪名,晋王虽然去了北边,人不在朝中,但在此时此刻,看上去却是储君的不二人选。

所以当初支持郑王的那些大臣们,此刻却暗自在心中盘算着,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应对,才是两全之策。

他们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贸然倒向晋王,客将来郑王假如回来了,而且又有史思明父子的支持,无疑还可以东山再起!

可如果郑王回不来了,自己应当何去何从?

所以一时之间,范阳城皇宫的这一班文臣武将们,出现了两种状况,确切的说应该是三种!

一种就是继续支持郑王的,他们咬定郑王不会是杀父弑君的凶手,这其中的关节之处,还有许多疑点,单凭李猪儿的一面之词,很难断定事情的真相!

另一种,就是持模棱两可态度的,他们既不为郑王辩解,也不替史朝义开解,更不提晋王安庆绪的事情,只是说从长计议!

第三种声音,就是悄然偏向晋王的,他们的言辞里,颇有支持严庄和李猪儿的意思,而对于史朝义带兵进城,颇有微词。

而这场争论的焦点和中心人物,已经不是死去的安禄山和失踪的郑王以及北边的安庆绪,而是以史朝义和严庄为中心。

因为这两人手里都有兵权,而且兵力旗鼓相当!

严庄和史朝义对峙着,两人也都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两人都没有必胜的把握。

史朝义心里知道,自己和郑王都是中了晋王和严庄的圈套,自己带兵进城,虽然事实上是勤王护驾,但终究是与千牛卫开了战,见了血,武将带兵入皇城,这是更古未有的先例,所以史朝义难免落下令人非议的口实。

而严庄心里也犹豫着,且不说自己不一定能够将史朝义和他的手下人马全歼于此,就算能够将其击败,甚至当场斩杀史朝义,但他背后站着的史思明却不可忽略,若是惹火了那只老狼,不消怀疑,他肯定会龇牙咧嘴地朝自己扑过来。

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因为可以听见皇城外面和皇城里面都响起了细碎的脚步声,还有抖动盔甲兵器的声音!

不消说,这一定是两方人马,暗自聚集,准备火拼的前奏!

目前的场面既尴尬又紧张,安禄山的尸首还摆在那里,而他自己手下的人马,却准备展开一场夺嫡之争,事情比较诡异的是,夺嫡的两位关键人物晋王和郑王都不在场,反而是他们的支持者在这里剑拔弩张!

要是安禄山还活着,估计又会被气死过去。

现在其他大臣们也不敢开口了,生怕自己说错了一句话,就站错了队,而站错了队的下场,就跟摆着的安禄山是一样的,指不定刚开口,下一刻钟就会变成永远不会说话的家伙了。

他们的心里陡然想起了一个典故,这就叫做停尸未寒,束甲相争!

就在此时!

宫门外跑了两个侍卫,看其着装打扮,一人正是千牛卫,,而另一人则正是外城巡防的人马!

两人跑进宫门,各自对着自己的主子说了一句。

严庄和史朝义颇有默契的对视一眼,严庄先声夺人,率先开口说道:“史将军,自古便是武将不能将兵入城,而你今天不仅犯了大忌讳也就罢了,可你现在竟然调兵遣将,将外层的巡防人马全部调进内城,敢问一句史将军,你意欲何为呀,莫非真要来个改天换日?”

史朝义看着严庄,冷笑一声:“我若真要是逼宫谋反,怎么会不提前准备,召集大量人手?我今天之所以带兵入城,正是为了勤王保驾,可没想到我还是来晚了一步!而你严庄篡改圣旨,妄图协助晋王造反,我可不是为了改天换日,而是要拨乱反正,肃清朝纲!”

严庄面色一凛,然后说道:“史朝义,你真是放肆!如今主上尸骨未寒,你就敢如此胆大妄为?那若是日后新皇登基,你又将如何?莫不要来个范阳封禅,取而代之?!”

两人又是一番激烈的争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面对严庄的质问,史朝义正欲辩解,却不料李猪儿此时说道:“两位将军,不要争了!侍郎大人说的有理,如今主上尸骨未寒,我等不可再自生内讧,以免让唐狗瞧了笑话,咱家有一言,不知道两位将军和诸位大人以为如何?”

现场的气氛正是尴尬和紧张,现在李猪儿出来插上一句也正好避免了严庄和史朝义针锋相对,于是都说到:“李常侍请讲。”

李猪儿面带痛惜之色,看了一眼安禄山的尸首,长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两位将军以及诸位大人们所争论的,不过是两桩事情!这第一嘛,便是主上到底是被何人所害!这其二嘛,便是这立储人选到底是谁!其实要验证这件事情并不难,主上准备立储的事情,众位大人想必也都知道,咱家问诸位大人一句,对于主上要在今日确立储君人选一事,你们是否有疑惑?”

严庄率先摇了摇头,而其余的文臣们对视一眼,也都摇了摇头,最后史朝义沉吟了一阵,也摇了摇头。

李猪儿见状,点头说道:“既然在座的各位都知道主上今日要立储,那么主上肯定理好了立储诏书,是也不是?”

众人都点头。

李猪儿接着说道:“这便是了,既然如此,咱们只要找出主上所写下的立储诏书,岂非真相大白,何须在此徒然争论?”

众人闻言,先前那位刘大人突然不屑一笑,“李常侍是主上的随身近臣,我等又怎能判断主上的立储诏书,是否被你们改过?”

支持郑王的那些文臣们,都点头附议。

李猪儿不慌不忙,淡淡地说道:“那依着刘大人的意思,是有更好的办法喽?”

“这,”刘大人一时无言。

李猪儿看了刘大人一眼,冷笑着说道:“如今主上驾崩,我等不为他打理后事,反而在他的尸骨面前,争论不休,刘大人,你倒说说,这是何道理?这其是臣子之道?”

一句话便给刘大人扣了一个帽子,刘大人一怔,恨恨的盯着李猪儿一眼,才无奈地说道:“本官并没有这个意思。”

史朝义无言,皱了皱眉头,以他的精明,自然是看出了李猪儿所说的这件事情有阴谋。

严庄毕竟要老成持重一些,他心中略微一分析局势,突然仰天一叹,“李常侍说的不错,主上尸骨未寒,我等岂能在他的灵前自相残杀!来呀,传我命令,千牛卫速速撤去,不得与外城巡防兵马发生冲突,违令者斩!”

史朝义一愣,见严庄主动撤兵,心中却高兴不起来。

他如何不晓得严庄这一招,其实是以退为进,做出一副深明大义的样子。

如果自己还要向他动手的话,那自己还真就背上了一个停尸未寒,束甲相争的罪名了!

于是史朝义也朝自己的手下人一挥手,旁边的侍卫领命而去,不一会儿,外面又传来了人马走动的声音,只不过那声音却是像远处而去,说明两方都撤军了。

在场的一帮文臣们见状,无不松了一口气。

要真是在这里打了起来,他们这些文弄墨的朝臣们必定要受到牵连,今日能不能走出这范阳城皇宫,或许还在两说。

这时严庄说道:“史将军,诸位大人,如今主上驾崩,且不论是不是郑王所作,咱们都应该先要请回两位王爷为陛下戴孝守灵,大人们以为如何?”

众人都点头说道:“理当如此。”

这是李猪儿会意地说道:“以咱家看,接下来的事情,当务之急,便是打理陛下的后事,安排陵寝和地宫,另一方面自然是请回两位王爷主持大局!接下来嘛,便是寻找主上的立储诏书,确立新皇人选,稳定局势和人心,否则我大燕国,恐怕会有一场动乱!”

在现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虽然有的人心中有许多疑问,但李猪儿所说,却不失为最好的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