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燕藏雪 > 第二十章 怎么选官

第二十章 怎么选官

书名:燕藏雪 作者:萧量白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56:42

*** 孙腾走了,带着一丝不解。因为他们完没有想到贺六浑一句话都没有,也就是没有任何的回复。贺六浑只是给了他一张白纸。当然孙腾觉得有点绝情,但那是自己的兄弟,而且是在这种特殊的情形之下,当然也不会有什么法。贺六浑还可以和他了要去联络独孤信,因为现在不过兴趣,在西城已经混成了黑社会老大。这个也纯粹是在意料之中。有了王爷的支持,有了贺六浑的财力保证,这样的人杰自然会出头。当然独孤信的忠心程度这个就很难保证了,要靠自己去沟通吧。

对于独孤信,贺六浑心里虽然有信心,但还是有点摸不着底。因为在他看来,独孤信跟自己的时间是最短。在草原上收服他之后,实际上你和自己呆的时间就只有在路途中和洛阳的一个多月。潜意识里他相信独孤信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但是最终结果会怎么样,自己也不敢。但是他相信无论怎么样,自己都是播下一个善缘的人,至少这个独孤信会成为自己的一个消息来源。从目前每个月反馈的信息看,他非常的准时面,基本上洛阳的大事都知道,比朝廷下的邸报还更面,而且还一直以下属自居。贺六浑隐隐约约有一种感觉,迟早有一天这个独孤信会有大用的,特别是在对待胡贵妃的这件事情上,独孤信一定会成为自己最有力的杀手锏,因为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武器,其实就是暗箭。

接下来的事情,贺六浑就一直在等崔蒿回来。因为他现现在自己身边真的没有商量的人,其实自己脑子里面是有一个构想。中国古代最成功的官僚制度就是三省六部制度。那这套体制,在这个时代是没有的。所以他现在有了一个初步的思考,就是在武川镇设立吏、户、礼、刑、工五房,而军队这一块单独列出来。因为这是一个边塞,而且是军事为主题,所以对于军队的建设和管理,应该单独,而且必须由自己来把握。对于军队的建设这一块,自己是有一个完整的思考。至于民政这一块,肯定是交给崔蒿。但是现在他很头痛的事情就是选官。日常管理有这几个部门就够了,可是这几个部门的头从哪里来?

三省六部制,其实是和科举制度的新生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的军阵,怎么可能去进行考试选拔人才?在此之前,九品中正制推进。所以造成了,门阀士族,垄断了官场。现在自然而然也有很多的世家大族凑过来,希望能够得到一官半职。但是贺六浑非常清楚,这些人在心底都看不起自己。自己也不可能靠这些人来支撑自己的展,他必须要有人,要有自己的人。从怀朔一直跟自己过来的兄弟已经明显不够用了,因为这些兄弟大部分人都要和自己一起在军队里把控。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个道理是非常明白的,尤其是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之后,贺六浑越的明白,如果没有自己身后这支军队,自己什么都不是。所以现在,正好有了官方的名义,就有了实际的地盘,这个时候如果自己还不能够,建立成一支强军,那就真对不起这个机会了。

吏、户、礼、刑、工五房,自己是有一些思考的。吏房管理所属吏员的升迁调补,下委任状,以及登记本镇进士、举人等在外地做官的情况。吏房是管官吏的,有权有势,在自己直接领导下进行工作。这一块当然是由崔蒿来负责。其实不光是,行政,军队里也是他。

户房,主管镇征收税银,交粮纳税,并把所收皇粮折成银两,然后签点银匠将碎散银两入炉融化铸成元宝,上解朝廷国库。另外,户房还掌管“鱼鳞图册”、钱粮地清册等。如遇灾荒三年,户房还具体经办赈灾放粮等事宜。这一块毫无疑问是由自己的姐夫尉景来担任。涉及到钱这一块的东西,还是自家人更放心,而且自己这个姐夫啊非常的老实,忠厚,也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礼房,主管祭神、祭孔、庆典等事。主管镇将出巡时的仪卫、鼓乐礼房下设柬房,设柬书1名,掌管知县的信件、名片和帖子,以及出示县谕,办理请柬等。这一块,自己脑子里根本就没有数,不知道叫谁来做这件事。而且这个时代,没有什么科举考试,那主要就是一个名牌。

刑房,职责是主管镇民事、刑事案件。这一块,自己就更稀里糊涂了,到哪里去找一个破案高手来。但是这个环节也不能缺人,一旦缺的人,人心就会不稳,这个相当于后代的警察,怎么可能缺少。

工房,主管镇蚕桑、织造、修筑署衙庙堂、兴修水利、铸造银两、销毁制钱等。其实更重要的,还有,铸造兵器。毫无疑问,这一个当然是由卢景裕来管理,加上那个憨厚的卓力帆来协助。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做得好。

礼房主管还好,实在不行就是崔蒿兼任,或者找个世家大族的人来决策。而这个刑房就真的很难了。

人才,人才在哪里?贺六浑真的是焦头烂额。其实这个问题不光光是他自己头痛,其实任何一个在边塞的官员都头痛。因为这一次跟随造反的人,太多,整个边塞要被牵走2多万人。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就几乎是四分之一的人都要被迁走。而且这里面有很多人都是整个家族。

看来只有学习曹操了。贺六浑其实心里是非常佩服曹操,陈寿评价曹操“抑可谓非常之人,世之杰矣。”唯才是举、知人善任的用人之道,实在是历史上无人能与其相比的。

所以还没有等到崔蒿回来,贺六浑就认真草拟了一道第一道唯才是举令叫求贤令:“今六镇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者乎?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变得而用之。”。

文绉绉的一大段,就是想你们要帮助把优者推选出来。现在天下难道没有身穿粗衣而怀揣真才干像姜子牙那样在渭水边钓鱼的人吗?又难道没有像陈平那样蒙受“盗嫂受金”污名还未遇到魏无知的人吗?你们要帮助我现那些地位低下而被埋没的人才,只要有才能就推荐出来,让我们能够任用他们。

结果张贴了一周,没有人来。

贺六浑现在有点晕了,我难道根本就不是曹操这样的人杰吗?郁闷之中,卢长贵凑过来一段话道:“将军,你都是要这样的大才,我们六镇偏远,人都不多,哪里有人啊。”贺六浑,一拍脑道:“我真的是搞错了,这里又不是中原地区。”

于是,很快第二道唯才是举令下达的,此令叫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其实是对唯才是举的用人准则具体内容作了进一步的补充,意思是不要苛求才,也不要因品行上的缺点而摒弃有所作为的“进取之士”,有点类似“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意思。

结果还是没有人,贺六浑现在是彻底没有办法了。侯景这时也来了,看着贺六浑的样子,很是猥琐的凑过来道:“将军,我觉得你的方向还是错了。我们这里有的是什么人?主要就是两种,一种是正常人,一种是不正常的人。正常的人就是原地居民,很多都是少数民族,你哪里来一些什么文化,估计连看这个命令都看不懂。那些非正常人就是被送到这里来的很多犯官罪犯。所以你这样求人肯定还要有一个法,就是要把他们以前的罪过都给去掉,这样他有可能来。”

贺六浑哈哈大笑,道:“侯景,你实在是太聪明了,如果这一下子能够有用,一定给你算个头功。”

于是第三道唯才是举令下达,就叫举贤勿拘品行令,昔伊挚、傅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备举所知,勿有所遗。

翻译过来就是古时候伊挚、傅都出身于贱民,管仲是与齐桓公敌对的人,都因为得到重用而使国家若盛。萧何、曹参都是县府的官吏,韩信、陈平曾背过受污辱的名声,有被人嘲笑的耻辱,但终能帮助成就帝王的业绩,名声著于千载。吴起为了作将领,杀了妻子以取得信任,散金银以求官职,母亲死了不回家归葬,但是他在魏国,秦国不敢向东看在楚国,三晋韩、赵、魏不敢向南谋划。现在天下怎么会没有具备极高道德的人生长在百姓中间呢比如果断勇敢不顾一切,遇到敌人拼死作战的习性文俗,才能极高,而气质优异,可以作将领守备的吏背负受污辱的名声,有过被人嘲笑的行为或虽不仁不孝,但有治理国家和用兵打仗的本领的。大家都要推荐自己所了解的人材,不要遗漏。

意思是要求各地方领导,把哪怕他过去背着不光彩的名声,做过让人讥笑的事情,或者不仁不孝,但有治国用兵才干的人,你们都要把各人所知道的这些人都推荐上来,千万不要有所遗漏。

照搬曹操的三次求贤,因为无人能过他。通过多年的不拘一格的选贤任能,曹操手下的文臣武将便人才济济。如谋略重臣荀或比或多两撇、荀攸、郭嘉,每议大事,他们都能与曹操推心置腹、屈膝交谈、知无不言。对于其他部下,曹操也给搭建了各自施展才华的平台,使他们做到各尽其职,尽显其才,不论大官官,都能在自已的职位上做出骄人的成绩。***

免费小说,无弹窗小说网,txt下载,请记住蚂蚁阅读网w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