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武大郎的逆袭之路 > 第384章 武大郎搞事第三波(裁冗军)

第384章 武大郎搞事第三波(裁冗军)

书名:武大郎的逆袭之路 作者:风行踪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56:44

徽宗也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就武大郎的事最多,别的大臣一个个的都像一个乖宝宝一样。..cop> 而武大郎呢,他就是一个淘气的机灵鬼。

虽然这说法听起来是如此的卡哇伊。

但也可以说是相当中肯的评价了。。

徽宗无语的撇了下嘴,然后说道:“哦,武爱卿有什么事就说吧。”

相对于之前,徽宗的语气明显淡了不少。

之前,武大郎可以说是他的心肝宝贝,现在可能仅仅是心肝结石。

武大郎可不管那么多,马上就说了起来。

“陛下,每年的财政支出臣也有所耳闻,别看税收的收入很多,但支出却是一个无底洞,现在税收又减少了两成,虽然有其他收入补充,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武大郎说得相当的诚恳,好像对于两成的税收制定有些微词,让人听起来有些意外!

许多奸臣都是楞了一下,他们完不懂武大郎又在搞什么,这武大郎是良心发现了?觉得降两成太多,打算降一成吗?

李纲的心里却在哀嚎:老大,你可别这样搞我了,我刚才坚定不移的支持你的决定,你反手就给了我一巴掌,我现在脑袋都晕了啊。..co

徽宗也是一脸懵,然后疑惑地问道:“那么依武爱卿看来,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

“陛下英明,方法当然是有的。”武大郎说着故意吊了一下胃口,然后再次说了起来。

“诸位都知道,我大宋的财政收入一直是独领风骚,就连唐朝的贞观时代,其经济都无法与我大宋相提并论。但为何我大宋每年的财政都有所亏空?为何这种情况一直得不到缓解呢?”

“每个人都有暗疾,很多时候我们很难发现,等到病入骨髓的时候,那已经是药石无灵。”

“同样,一个国家也有暗疾,而我大宋现如今的暗疾就是经济问题。当一个国家没钱的时候,却一直想着搜刮民脂民膏,让百姓家破人亡,让百姓流离失所,让百姓揭竿起义,这样的国家迟早国破家亡。”

余深脸色一变,大声喝道:“武大郎,你这是”

“住口。”徽宗大喝一声,一下就打断了余深的话,脸上阴晴不定,然后看着武大郎,眯着眼睛,咬了一下牙:“武大郎,你继续。”

许多忠臣给武大郎递了一个眼神,示意他别说这些大逆不道的话,虽然这事大家都知道,但公开批判大宋,就相当是在打徽宗的脸,武大郎这是在玩火啊。..cop> 既然徽宗要继续说,那武大郎当然还要说,尽管徽宗的话更像是在警告武大郎。

武大郎视若无睹,继续朗声说道:“古往今来,王朝更替,每个王朝都曾走向辉煌,最终却难逃毁灭的命运,追溯历史,究极缘由难道就不能给我们一点点启发吗?”

“社稷根本在于民,民乃汪洋大海,国家不过一叶扁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百姓安居乐业才是根本。一个国家就算再贫穷,也不能穷了百姓。”

“俗话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收的根本不是压榨百姓,而是通过宏观调控,让百姓的生活过得更好。”

“但我大宋现在做到了?现在做的不过是恰恰相反,这些年你们在做的是,对百姓视若草芥、弃之敝履,试问,这样的国家真的可以千秋万代?”

“你们心知肚明,这样的国家已经独木难支,已经日落西山,但为何没有一个人说,没有一个人想着改变?”

“那么这到底是谁的错,是陛下吗?是你们这些大臣吗?是天下所有的百姓吗?”

“不,你们都没错。错就错我们用错了方法。”

武大郎说到这边的时候,徽宗的神色才有所缓和,他还以为武大郎疯了,后面要骂他昏君来着,没想到来了个转折。

武大郎当然没疯,虽然这一切都是大臣跟皇帝的错,但显然这话不能当着大臣与皇帝的面骂,这样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他陷入危险。

所以,武大郎换了一种说法,前面不过是开胃菜,调动所有人的胃口而已。

而后面这些话才是他要说的根本。

“国家把手伸向百姓,因为国家没钱,国家无计可施,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是一步一步将大宋推向深渊的恶疾。”

“那么,为何我们不思考一下,为何国家会没钱?刚才我就说过了,就算是盛唐时候,唐朝经济都不及我大宋,为何我大宋却过得比唐朝艰难?”

“那么,我们的钱究竟去了哪里?”

“对于此事,我特地找李尚书了解过,也知道这些钱究竟去了哪里。”

(李纲一脸懵逼,武大郎这不是在睁眼说瞎话吗?武大郎哪里有向他问过这个问题??)

“钱的去处有两个,第一个便是军队。”

“军队问题,我也找管尚书了解过了,知道了其中的一些情况。”

(管师仁一脸懵逼,武大郎这不是在睁眼说瞎话吗?武大郎哪里有向他问过这个问题??)

“军费每年都要财政收入的七成以上,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自然给国家增添了许多负担。”

“但问题是,为何每年的军费如此之多,士兵的战斗力却远远没有提升呢?”

“归根结底在于滥竽充数。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军队要的是精兵强将,而不是老弱病残的滥竽充数。”

“所以,我的建议是裁军。”

“军费支出过多,在于军队人数过多,将这些老弱病残裁出军队,有几个好处。”

“第一,最直观的好处就是军费减少了。”

“第二,便于管理、训练,一支军队不是生来就可以打仗的,它需要不断的操练,而老弱病残的队伍,只会拖累军队,影响士气。”

“第三,退伍下来的那些士兵便可以好好的耕作,这样税收虽然降低了,但多了一批收税的人,这无疑又是一个收入。”

“第四,军队战斗力显著提升,一旦战争,便不会吃败仗,不会吃败仗,便不会花费更多的钱,同样节省军费。”

“所以,裁军一事势在必行,军队战斗力提升,国家支出减少,如此两其美的方法,陛下觉得如何?”

武大郎最后来了一个反问。

(本章完)

搜更新最快,最全的书,请记住蚂蚁阅读网w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