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明匪军 > 第三百一十一章 洋和尚

第三百一十一章 洋和尚

书名:大明匪军 作者:冷俊驰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56:52

由于草原上的情形渐入僵持阶段,刘天宇决意率周二牛等人北上巡行诸堡。..cop> 吴云庭在西线,杨书亭在东线,刘天宇准备从新平堡出关,往集宁堡方向巡视,然后折而向西,往小黑河堡去。

从王家庄出发时一百来人,抵达新平堡时已经有诸多的人手汇合,人数达到了三百余骑。

当刘天宇出塞不久,军情司内小五满头大汗,对众参谋道:“看来最危险的不是小黑河堡,而是集宁堡。”

“集宁堡?”

“对。”

小五身后站着几个参谋,每个人都是一脸焦急,几个年轻参谋举着一张图,上面密密麻麻的画满了箭头。

“我们现在所筑的军堡几乎形成了两条锁链,虽然我们兵力不足,但两条线上的堡垒已经驻守了战兵和辎重兵,甚至还庇护了不少草原上的汉人,民夫也有一些在其中,人手够,我们战兵又强,北虏无法无视这些军堡军台,从各堡硬攻,北虏并无这般实力,如果南下断我们的补给,背后两路军堡的威胁又太大,是以他们前一阵看起来进退失措,毫无办法,现在看来,东西两路的北虏只在隐忍,他们真正的目标是破集宁堡。”

小五说着,指向地图上的一点,说道:“西路大黑河堡,小黑河堡,一路抵新平堡的军堡很多,东路是从大青河堡,向南是兴和堡,二龙河堡,也是一条蜿蜒向南的线路,两条线路都有一个共同的交叉点,那便是集宁堡。..co果打破集宁堡,我东西两线就无法交叉配合,两路配置的战兵会被隔断,北虏将不必再担心与我们战兵的会战,因为我军无法从容调集会合,将会被分割阻断,时间一久,各军堡也会因缺粮而崩溃,我们立足不住,北上战略自然失败告终。”

一名参谋官问道:“司长,北虏有调兵的迹象吗?”

小五道:“暂时还没有,若是有的话怎会叫大人先去集宁堡。这也只是我们推演出来最危险的局面,而且北虏再是愚钝,迟早会明白过来,如果不攻下集宁堡,北虏就会彻底被咱们困死,败亡是早晚的事情。”

小五一脸焦急之色,道:“目前集宁堡驻军十分薄弱,因为军政司和军情司考虑此堡在中段,又偏南,现在保中只有李守义率领的一个营的兵力,还有一些辎重兵和农夫,总人数不到千人,现在担心的是北虏集结主力攻堡,并且长期断绝给养。”

“要不要去追回大人。”有参谋担忧的道。

“恐怕大人已经想到了集宁堡的问题,不然的话就不会选择先去集宁堡。”小五一脸羞愧的道。

此次北上,刘天宇知道自己很可能被困,但别无选择。

整个战场已经是一条大的锁链,集宁堡就是锁链中间的那把锁头,锁住了,北虏只能游骑南下,或是骚扰宣府地方,对大同一线没有任何办法,延绥那里的套寇闹事频率较高,就算再南下也没有大碍,朝廷不会因此而震怒。

现在刘天宇就是要锁住北虏,困死那些蒙古人,所以维持整个战线的完整,至关重要。

等到来年,新修的军堡军台形成了更牢固完整的防御体系,新军大量编练,骑兵加强,炮兵增加,那时候就是会战之时。

这一段时间,只能防守住各堡,先一步站稳脚跟。

“大人。”刚到新平堡,周二牛从侧前的道路上策马过来,禀报道:“从张家口那边的官道上过来一群泰西的和尚,我们盘问了一下,说是孙元化指引他们来王家庄投效大人的。”

孙元化早已离开王家庄去了京城参加大考,这些泰西人通过孙元化介绍来的,自然应该是从京城过来。

想到这点,刘天宇说道:“既然这般巧遇,将他们带过来吧!”

侍卫和骑兵们在大道上散开,警戒行人中可能有的刺客。

不过刘天宇本人对于这一点并不在意,寻了一个茶棚,带着周二牛等几个侍卫坐到里面。

过不多时,一群十来人的泰西人被带了过来。

这些泰西人没有骡马,也不曾坐车,待侍卫们盘问过,才知道这些人一路上要么走,要么搭车过来,走了七八天才从京城到这里。

山西到宣府这里是内陆地方,百姓见识不广,信息较为闭塞,地方官对泰西人了解也不深,一路上军堡又多,这些人没少被仔细盘查,还好领头的人中有一个叫汤若望的,在京城按规矩开了路引,不然一路更加麻烦。

到了新平堡这里,汤若望等人十分疲惫,又有些失望。

他们感觉这里不大适合做传教的工作,同时也感觉王家庄未必如孙元化说的那样先进发达。

半路上巧遇刘天宇,汤若望便对众人说道:“如果那位刘大人与我们此前听闻的不同,我们只能就地回转,倒也省了些道路。”

其中一名教士说道:“我们万里来到大明,不能因为小小的挫折就放弃。”

闻言,汤若望一笑。

这名年轻人的传教士像他和前辈的传教士一样,年轻时都有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一众传教士被引领到刘天宇的面前,众人欲按大明的礼节,躬身行礼。

“不必多礼,诸位请坐吧!”刘天宇坐在凳子上,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些传教士。

明清之季,大量的教士进入中国,有一些是真正的苦修士,不仅传教,还成立善堂,养育弃婴,成立医院,救治贫苦,成立学校,收容贫民子弟入学,然而清季时中国国力衰弱,教士中有人开始在中国作威作福,抢掠中国财富,奴役中国人如奴仆,为了发展教众而使信教者凌驾普通百姓之上,引发地方矛盾,清末义和团时,传教士很多被杀,山西这里,不少都是家被杀,十分凄惨。

此时大明国力尚强,远超过欧洲诸国在亚洲的势力,葡萄牙,西班牙,还有荷兰诸国试探性的进攻都被击败。

明朝南方的督抚就可以解决掉不怀好意的侵略者,在几次小规模战事后,欧洲人不得不承认大明也是一个强盛而闻名的国度。

不少传教士写下了极度赞美大明的文章,眼前这些传教士的态度就十分恭谨。

搜更新最快,最全的书,请记住蚂蚁阅读网w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