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明匪军 > 第三百八十三章 北上开垦

第三百八十三章 北上开垦

书名:大明匪军 作者:冷俊驰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56:52

大明匪军正文卷第三百八十三章北上开垦张慎言喟叹一声,说道:“郑巡抚上奏说是拓地百里,朝廷为之欣喜,不过并没有太当回事,招募一些流民出口屯垦,亦是无人想到是这般规模。如果学生为此上奏,朝廷必定又起纷争,老实说,学生没有出口去亲眼看,也不好说他们隐瞒事实。”

张慎言和洪承畴并不是傻子,他们在新平堡这里住了三天,借口是张慎言身体不适,在此休养,其实就是在观察冲口这边的情形,结果不仅发觉了大量百姓拖家带口的出冲口,还发觉了新平堡地方的异常。

官府的作用几乎忽略不计,在组织百姓出口方面洪承畴和张慎言只看到和裕升的人,那些穿着青色吏袍的和裕升中人肯定不是官府的人,然而这些人组织能力之强,叫洪、张二人感觉就是一群进士出身的官员,或是积年的老吏才有的水平。

和裕升在沿途有登车的车站,人们凭着木制的对牌上车,核对好人员籍贯姓名后车子装满额定人数就出发,另外在道边有茶水和食物供给,还有医疗点,头疼脑热什么的可以随时医治,也并不收费。

每隔一段时间,就可以看到一小队骑兵或步兵与出口的人流一起向北方行进,这些士兵都是气质雄壮,身上铠甲坚实,手中兵器明显制作精良,更难得的是每个士兵脸上都有昂扬奋发之气,他们在百姓两侧,明显负担着保护的责任,在普通人随着人流步出长城之后,难免都会有心慌意乱的感觉,而有了士兵的保护之后,想必百姓的心情会安定很多,也能杜绝被意外伤害,比如零星的马贼,或是狼群一类。

除了这些,在好几个冲口外都有桌椅,青袍吏员们端坐执笔,不停的记录出冲口的人员名单,似乎是在做核对工作,洪承畴注意到几乎每个吏员都能熟练的做好自己的份内事,在文案上头没有任何困难,这也是很叫人惊奇的事,而更叫他惊奇的就是每个点都有士兵在帮手,那些士兵也能执笔而写,并且翻录档案核对人员姓名,一两个士兵识字还不算奇怪,可这几天在洪承畴眼里,最少临时抽调了几百个士兵,却是人人都能书写阅读,这就叫人感觉十分惊奇,甚至是有一种诡异的感觉了!

大明的识字率肯定没有明确的统计记录,不过后人估算是在百分之五左右,由于中国人重视教育,识字的人总会赢得几分尊重,如果能熟读书籍,能书能写,就算不是童生秀才也就很难得,很多穷人家把子弟送到商行当学徒,所求的不过就是能书写和计算而已。

想到这里,洪承畴轻笑一声,说道:“这一次学生也真是长了见识,没想到一个商人,能将地方经营到如此模样。”

张慎言大为皱眉,半响过后才轻声道:“只盼他真如自己奏对中所说,书香门庭,世代忠良,绝不会有异志。否则的话,以我看会比现在的奢、安之乱还要厉害的多!”

奢安之乱已经闹了很久,叛军一攻成都,再攻贵阳,都是两省的省会,可想而知叛军起事之初给地方带来多大的扰乱,现在南方明军才刚开始调集,以大明地方官员和明军的效率,还不知道要几年才能平安下来,而以张慎言的评价,张瀚的实力恐怕还在奢家和安家这两个千年的土司世家之上,一旦生乱,恐怕要祸及整个西北和北方了。

“学生见解亦是如此。”洪承畴低声道:“朝廷派学生和老先生前来,当然不是要逼反张瀚,而是要镇之以静,变有事为无事,若能成功,则国家多一良臣和良将,北边有张瀚这类人防备,北虏套寇均无计可失,现在朝廷南有奢安之乱,东边则有建虏为患,实在也不能再生事端了。”

张慎言随身带着有信,是他临离京时叫徐光启手书,上面是左光斗在天津屯田需要助手之事,孔敏行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农学专家,主要是这两年来孔敏行在大同做出了很多实绩,名声因此远扬至京师,现在朝廷因为有百万以上的辽东难民流离失所,对地方和朝廷都是极大的负担,因此左光斗和张慎言等人畅言在天津一带屯田,后世的天津是特大城市之一,在此时却只是一个普通的港口,而且因为多年没有经营,一直不曾设立地方官府,天津一带地广人稀,加上京郊的一些土地,安排一部分辽东难民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仔细想了一想,张慎言感觉自己还是为了孔敏行好,安插辽东难民,并且大规模屯田垦植这是朝廷层面都支持的事,主持其事的是东林党的实力派人物左光斗,孔敏行如果入了左光斗的法眼,又做出实绩来,以举人身份几年内升任四品或五品的地方正印官也不是难事,放着正途不走,在这里替一个商人和武臣操持屯田的事,大好前程也耽搁了。

“学生省得。”心里有了定论,张慎言也不与洪承畴分说此事,只淡淡的一拂袖,说道:“彦演兄,我们已经看清楚这里的情形,不妨继续赶路吧。”

“也好。”洪承畴微笑道:“学生也该先去太原,然后再赶回来主持大同各地学校诸事。”

洪承畴这个提学佥事主要是负责大府各处的秋闱,那是第一等的大事,平时他也可以抽查抽考各地的秀才生员,看看各处的学官和地方官对儒学教导是否出色,提学佥事的职司十分清贵,只要认真做出实迹来,别人就挑不出毛病来,只要不和张瀚牵扯上,洪承畴的任期还是会很愉快的。

当几十个护卫护送着两乘绿呢大轿和马车经过的时候,不少往北方的人流被负责交通管制的军法司的人拦了下来,不管是百姓还是和裕升的车队,或是负责护送的军人都是一样,所有人都停了下来。

几千人行走的道路,一下子就从中间断住了,几乎毫无困难,只有百姓的队列中有一些混乱,但很快也平息下来。

洪承畴坐在轿子里,感觉到外边的一片寂静,他忍不住挑开轿帘,向外面打量了几眼。

看到交通断绝,所有的人流都一下子停住,并且没有陷入混乱时,洪承畴又是忍不住皱了一下眉。

他对张瀚已经完没有了敌意,洪承畴是一个对力量对比感觉很好的人,如果张瀚给他有可乘之机的感觉,那么洪承畴也不介意拿张瀚当一个立功受赏往上爬的跳板,不过到目前为止,和裕升的一切都是叫洪承畴感觉无计可施,有一种人类面对自然时的无力之感,洪承畴隐隐有一种感觉,张瀚所行所为虽然看起来奇诡荒诞,然而却隐含天道,这叫他感觉十分吃惊,也有些抗拒,就象眼前的情形一下,如河流般的人潮突然一下说断就断,就如同人力使河流断流,虽然叫洪承畴吃惊,却也叫他更为抗拒了。

在洪承畴眼前,有一群穿着元青或天青色袍服的人,有几人似乎还做举人或秀才的打扮,他们坐着有琉璃窗子的马车,交通阻断之后,这些人纷纷从马车上下来,站在原地说笑谈天,洪承畴注意到他们的马车里似乎有红色的光芒,再看他们没穿大毛衣裳,料想车子里有取暖的物事,这种车洪承畴在京师里曾经试坐过,知道内里十分奢华,眼前这种人不知道是何身份,除了那几个象读书人的中年人之外,有几个气质明显不是读过书的,甚至有一些粗鄙不文的感觉。

好象感觉到洪承畴的目光,那些人停住说笑,也看向轿子这边,那几个叫洪承畴感觉象读书人的纷纷作揖,另外那些人便是拱起手来。

洪承畴轻轻一叹,摇头道:“唉,荒唐。”

眼前这些人压根没下跪的打算,有功名的就算了,其余没有功名的也是一拱手就完事了,倒是有一个五十来岁的粗壮汉子,被众人围在当中,就算向这边大轿拱手时,那帮人也是对那个汉子一脸尊敬,至于对大轿里的洪某人,也就是打个招呼的感觉,并没有平时百姓看到高官时的那种仰慕和敬畏。

……

向大轿拱手的是灵丘商会的马化先和李大用等人,被洪承畴感觉有些粗鄙的是老蔡,蔡九等人,众人众星拱月般尊敬,被围在当中的当然就是孙安乐了。

除了蔡九从遵化赶过来,老蔡直接从新平堡出发外,眼前这一群人都是自灵丘而来,他们已经算是来的最晚的一群,其余各地的商会成员或是军司中奉命北上的都是早就出发了。

眼前这绿呢大轿和其中的官员并没有引起众人的注意,官员在大同这里真的不算什么了,现在的灵丘县就毫无存在感,几次试探过后,灵丘知县感受到和裕升和商会的庞大实力,已经不敢再做丝毫掣肘,那个知县也就是每天诗酒自娱,地方上的事除了学政仓储这些和裕升不曾插手的事情之外,其余事真是一律不稳,连地方刑名都是交给刑房加地方士绅来运作,反正该有的贽敬不少他的就行。

此消彼长,官员的权威性一旦下降,在人们心中的神秘和强大也就荡然无存,就算眼前的洪承畴坐在绿呢大轿之中,一看就知道是一个高品官员,众人仍然不怎么在意,这也是和裕升长期潜移默化的结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