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 第242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第242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书名: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作者:一只橘猫压海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3-09 03:34:01

“李炎,大长公主和折老将军派你前来的时候还说过什么?”

“第一请太上皇和郭将军马上从中原调拨粮草、被服、燃料等物资,第二点兵贵神速,第三关于契必部,关于契必部……”

说到一半,李炎的眼神闪烁了一下,最后咬着牙说道。

“大长公主和折老将军认为,草原上的所有异族,都是喂不饱的狼,畏威而不怀德!”

“所以,大长公主和无论是进攻也好,安抚也好,挑拨也好,必须要快,要果断,要用刀来开路!

“要杀就将契必部屠戮殆尽,让他们血流成河!要安抚,就要按照草原上的规矩,将所有车轮以上的男子全部杀掉!”

“如果要让契必人成为回鹘的内乱之源,就把契必部所有成年男子以外的人全部屠戮殆尽!”

“要让他们知道大唐的刀是会杀人的。”

这几句由李炎转述的话听得郭戎是内心发颤,头皮发麻,这已经不能简简单单用一个狠字来形容了,

这整篇内容,基本就一个意思,杀,杀得血流成河,杀得人头滚滚,杀得那些异族听到大唐两个字就会不自觉地尿裤子……

无论是折云谷或者大长公主李璇,两个人都在草原上待了整整二十年,他们对于草原的了解要远远超过自己这些人。

瞅了瞅旁边,很显然,这个理论让很多人非常心季,刘禹锡、白居易异常的震惊,其他人也面色有些不善……

平心而论,郭戎相信折云谷或者大长公主李璇的判断,郭戎也不是不能接受这种杀戮,毕竟杀的又不是唐人,而是回鹘人,只不过……

挥刀容易,可是有些东西一旦切下来,再装回去可就难了,就算装回去了,也未必好用!

比如良心!

郭戎手中这支以长缨军为核心的禁军,说实话,是以大唐的府兵为模板,以兔子为目标,加强训练、荣誉培养、思想教育、加上兴庆宫和泾州两场血战的底子锻造出来的新军。

而这种单纯的屠杀,是没有任何荣誉感的,一旦习惯了干这种货,那这支军队就很麻烦了,除非意志力非常坚定,否则这样的杀戮就是一个败亡的开端。

虽然有点又当又立的嫌疑,但是郭戎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一支军队成为这样一个杀戮的机器。

矛盾啊,一般情况下,如果自己有处理不了的事,郭戎习惯性地瞅了瞅坐在上首的太上皇李诵,然后郭戎发现李诵只是笑着看向自己。

“还记得出征之前约法三章么,朕只是来观光旅游的,主帅是你的,计划是你的,手下的兵也是你的兵,最后拿下的战功还是你的,这事朕可不管!”

“需要干什么你自己定,需要的物资你就从中原调拨,朕的休息休息了,自从来到这冰天雪地里面,身体确实不行了,哎,要来顿火锅补一补。”

一边说着,李诵裹了裹身上的棉衣和胡裘,招呼着白居易跟自己一起离开,嘴里还没停下。

“这草原的黄羊和关内的羊肉确实不太一样,异常的鲜美,尤其是在这冰天雪地,郭戎、梦得、中文,还有李炎,商议完了记得去找我们一起赏雪品尝火锅,嘉轩今天据说刚刚研究出来了一种调味品,据说蘸上羊肉之后美味无比……”

郭戎:我tm……

太上皇突然一个甩锅的表态,郭戎骂街的心思都有了,说得就跟真的一样,就好像这大唐都是自己的一样……

可是又能如何,总不能把太上皇吊树上吧……

而且某种意义上说李诵说得不错,当初约法三章的确实是自己……

带着一种作茧自缚的感觉,稍稍琢磨了一下,郭戎大概猜到了李诵为什么再次撒手不管了。

如果自己这支兵马没来,那么白灾之后,明年包括回鹘人在内,大规模的入寇不可避免,不过现在既然在自己的坚持下,一支大唐最精锐的唐军已经来到了漠北……

看似左右为难,其实左右都可以,之所以会有困境,某种意义上自己还是带着后世那种人命关天的感觉。

既然想通了这一点,郭戎也就释然了。

大长公主和折云谷只是说了必须把回鹘人杀到彻底丧失勇气,并没有说一定要让自己的长缨军来动手,也就是说让回鹘人动手也是可以的。

当然,也可以让长缨军动手,毕竟总有一些人的性格异常的坚韧,或者有一些人天生心理bt。

就比李锐手下那个喜欢用刑的檀明明,还有对砍异族的人头有特殊爱好的袁震,李锐的那两个部下可都是妥妥的bt。

而且,郭戎知道自己的这支新军中一直缺少一个冷兵器时代的常备部队,督战队!

长缨军之所以不需要督战队,那是因为在长年累月的思想教育之下,长缨军打仗根本就不需要动员。

精神和教育不是万能的,饶是如此依旧不能排除依,有人在作战的时候因为畏惧而临战畏战,但是,长缨军军纪森严,一旦战死更是有丰厚到让人羡慕嫉妒恨的抚恤和待遇,而逃兵不仅没有,还会背上一个永远洗不掉的骂名。

泾原之战,第一次真正对战的时候,面对吐蕃人疯狂的进攻,巨大的压力和威胁之下,不止一个人被吓得尿裤子,也不止一个新兵当场崩溃,哭嚎溃逃。

然而当这些家伙冷静下来之后,只要考虑过后果,无一例外,全部都会重新冲上前线。

原来郭戎以为督战队这种东西,长缨军不需要,但是现在看来,自己确实太想当然了,就算是子弟兵也要有干脏活累活的,更何况现在还不是自己所处的那个时代。

一个契必部顶天了三万人,总不能让这两万人每人杀一个吧。

借助这个机会,在全军范围内,寻找一些心理素质比较好,或者心理比较bt的家伙组成一支行刑队、督战队甚至督查、纠察一类好像并不算坏事。

确定了自己的想法,郭戎看着眼下大帐之内的一众军校,虽然并不都是长缨军或者禁军,但是长达两个月,穿越草原和大漠,基本上已经没太大差距了。

“你们说我们要不要组建一支新的兵种?”

“????”

“就比如,我们大军开进契必部之后,契必部发生了叛乱,或者需要……”

郭戎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是在场都知道郭戎没有说出来的内容是什么,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片寂静,几乎是几十息的冷场指挥,李锐轻轻开口。

“郭戎你是想临时抽调组建,还是另外组建……”

“当然是正式组建一个新的兵种,这支新的兵种平时负责纠察军容、军纪,战时负责督战,在特殊的时候执行特殊使命,必要的时候充当行刑队!”

其他几军的军校还有些茫然,但是,长缨军的军校们很快就明白了郭戎的意思,而且稍稍思考就知道,成立这样一支包括了执行纪律在内诸多职能的兵种的意义何在。

“我支持!”

“同意,严肃军纪确实有必要!”

“我也同意,长缨军在军纪、军容等方面一直执行得很好,但是其他三军对于内务条例的贯彻有问题的,王彤,张龄权,你们几个不用脸红,这不用脸红。

“长缨军和其他三军成立的环境不一样,跟朔方等军成立的环境更不一样,长缨军本就是在郭戎的主导之下由兴庆宫一战的老卒为骨干成立,在郭戎的要求之下,从一开始就把军纪、军规、军容放在头条,这些是其他各军比拟不了的。”

“不过,我认为成立这样一支有多功能的辅兵是必要的,不过,关于这支新的部队,你有什么计划吗?”

“职责就是我刚才说的,平时纠察,维护军容风纪、维护军队秩序、维护军队声誉和军人权益,战事督战,必要时协助地方维护治安,执行临时性警备勤务,比如行刑、比如执行军规。”

“当然,在战事进入危急关头,既可以当督战队,也可以当敢死队!”

“至于规模,我感觉以军为单位,设置千人左右的营为宜,另外调檀明明和袁震到这支成立的部队的郎将如何?”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yeguoyuedu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檀明明和袁震?可以,他们两个也该出去了,名字呢?”

“名字我想想,就叫宪兵如何?”

“宪兵?感觉很奇怪?”

“那就叫纠察吧!”

“李二牛!”

“在!”

“侦察营的情况如何了,契必部最近两日有什么动向吗?”

“没有,连续三天的大雪,随后是三天的小雪,虽然雪的厚度比我们大营附近稍微小一点,但是也已经基本与膝盖平齐。”

“从确定了地方主帐开始到现在,整个契必的主帐没有任何大规模的行动,既没有派出信使,也没有大规模的清理附近的积雪。”

“前进营地选好了吗?”

“选好了,在距离契必部主帐大约六十里,东南方向的一块避风的谷底,而且那边距离大长公主和折老将军的牙帐距离也不到两百里。”

“六十里会不会太近了?”

“到现在为止雪已经下了整整七天,现在总管9组人马,从六个方向,十二个时辰不间断的对于契必部进行潜伏观察,提供绝对预警,而且根据前线的预估,就现在契必部的状态,就算是想要走,没有个三五天的准备也难以完成。”

“侦察营的状况如何,冻伤情况如何?”

问出这句话的虽然是郭戎,但是,这句话同时也是在场的每一个军将最为关心的问题,毕竟相比较回鹘人,在这冰天雪地的时节,天气才是最大的敌人。

“侦察营还好,比起年初在河北要好很多,到现在为止只有不到十个人冻伤,而且比较轻微,现在已经返回了大营修整。”

这句话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异常地震惊。

“怎么可能?”

率领被整编为骑兵营,配属禁军一同出击漠北的朔方军郎将齐德龙甚至惊讶地喊了出来!

他在朔方戍守十载,这种暴雪、极寒的天气之下出塞,冻死三成以下他都要谢天谢地,这里比朔风还要冷上三成的漠北。

虽然知道在防寒衣物上已经做了双倍的准备,但是准备,冰天雪地里潜伏仅仅靠御寒衣物并没有什么乱用,穿着厚厚的棉衣被冻死的人大有人在。

此时此刻,听到李二牛说一个人都没有冻死,他何尝不震惊呢!

“这个,齐中郎,其实并不奇怪,在今年李将军率军突袭郓州的时候,整个侦察营损失超过三成,当时我们就痛定思痛,仔细研究了当时的情况,并且做了更加充足的准备,比如衣物,比如食品等等。”

“第二,相比较当时比较着急的情况在,这一次无论是潜伏的前线有医疗兵,前进营地中都是医疗兵、军医、炊事班的,可以给我们提供足够的后勤保障。”

“第三,根据我们要面对的情况,郭将军提前教了我们一种在冰天雪地里面用雪和冰搭建冰屋的方式,虽然温度不至于像现在这温暖,在冰屋之内可以用碳生火之后……”

“用冰和雪盖房子?还点火?这怎么可能?难道是邪术或者巫术不成?”

一边说着,这名叫做齐德龙的中郎将惊讶地直接站了起来,而他则代表了几乎所有非禁军\/长缨军系列军校的感觉。

“这个,齐中郎,这个其实并不是很什么太高深的技巧……”

看着等着眼睛看自己的齐德龙,郭戎既带着一丝无奈,又有一种无言的自傲,对于雪屋的存在,这些家伙的反应如出一辙,就连太上皇李诵见到雪屋之前也是一百个不信。

直到郭戎带着韩湘、折牧雨等几个亲卫吭哧吭哧花了半天的时间做出一个雪屋之后,并且在雪屋内生火之后,李诵才不得不相信了这有些接近于奇迹的事情。

至于现在,幸好当时为了太上皇专门搭建的雪屋还在,管他信不信呢,见到了实物就算不信也得信。

“韩湘!”

“在!”

“你带齐中郎,到之前我们搭建那座雪屋里面去看看,顺便点上火。”

一边说着,郭戎瞅了一眼跃跃欲试的其他,郭戎继续说道。

“其他将校如果有好奇地也可以同去,看一看并没有什么坏处!”

十几息之后,中军大帐只剩下了一半人的人,人少了一半军议自然也随着暂停,郭戎顺便和自家这些长缨军的军校商议了一下马上要组建的纠察,或者宪兵的细节。

当郭戎和李锐、杨鑫、罗中文等人将宪兵营的编制和结构讨论完毕之后,一大群原本属于其他军的军校才返回大帐,这时候他们看向郭戎的神情带上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敬畏。

“现在,其中郎,还有诸君还有什么疑惑吗?”

看着这些家伙的反应,

“今日之后,诸君可以向侦察营学习一下搭建这雪屋的技巧还有要领,毕竟并不是每一次出征的时候我们都会准备得如此充分,如果是突发情况,这样的雪屋是可以救命的!”

无形之中,刷了一波人气,提升了一下自己的声望,郭戎在心中无奈地吐槽了一句,科学教育的普及任重而道远。

“好了,李二牛你继续吧!”

接过了郭戎的话之后,李二牛继续说了下去。

“刚才我已经说了三点,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雪屋的存在,在物资没有运抵前进营地之前,我们就是靠雪屋撑过了第一波的严寒。”

“原本潜伏在敌军大营附近是一件非常容易出现伤亡的事情,事实上,在第一批监视契必部的侦察兵在冰天雪地里坚持两个时辰的时候就已经被冻僵。”

“然后其中一组侦察兵就在大雪的掩护下,直接搭建了一座雪屋子,然后在继续不断的大雪之下,雪屋很快被覆盖!”

“前线的侦察兵发现积雪很深之后进行了尝试,结果发现,只要稍稍伪装,在一里之外根本就无法发现雪屋的存在,在白天甚至可以点火而不需要担心被敌人发现。”

“然后,首批六组和接替他们第二批侦察兵练手,在十二个时辰之内,在契必的主帐周围选择合适的地形,搭建了十二座雪屋,在留下了观察用的了望口之后,彻底封锁的对方的营地。”

“夜间虽然因为害怕火光不敢点火,但是温度依旧比室外要高很多,如此一来,可以让所有侦察兵好好睡一觉,交替值守,不至于太过疲劳和那冷。”

“哪怕有一些冻伤,也会在第一时间得到前线医疗兵的救治,而随着后续物资以及两个炊事班的进驻,可以保证随时都能让换防和受伤的侦察兵喝上热汤,吃上热饭,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接受初步治疗,休息半天或者一天后随着后续的运输队返回大营接受进一步的医疗。”

长缨军的一种将校感觉还好,因为从建军开始,无论是装备、补给、后勤、医疗甚至蚕餐食,长缨军享受的就是超一流的待遇。

然而,听到这一切,虽然已经跟随了禁军行军、磨合了两个月,但是听到这种几乎是喂到嘴里的补给、后勤保障程度,依旧被震惊得外焦里嫩。

尤其是齐德龙,整个人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随后,齐德龙向郭戎、李锐、李二牛依次行礼。

“在此次出行之前,范大帅就告诉我过我,此次随禁军出行我会受到极大的震撼,我所需要做的就是多看,多听,多记,多问,多看!”

原本郭戎还很好奇,李诵为什么把朔方、振武、河东等军的兵马都塞进来,现在看来应该是来自范希朝的建议。

范希朝,这位大老可是从一开始就知道郭戎改革的方向,而且一直在鼎力支持,或许也只有他是最明白改革前后两种模式下军队差距的。

提前让麾下的精锐感受一下新编禁军的不同,提前接触新鲜的禁军思路,对于这些马上就要开始改革的边军自然意义重大。

“原本我不以为然,对于禁军长途行军还要带着厨子更是非常不屑,但是直到现在我才知道范大帅的意思。”

“从出兵之前的准备,到提前的侦察,选定路线,预设营地,安营扎寨,设置防御设施,后勤、补给、医疗齐某不服都不行。”

“准备充分到了这个程度,别说现在面对的回鹘人只有三万,就算对方有三十万,我也敢用三千骑兵去冲阵,只不过我还是有一事不明,到了这个程度,这还叫打仗么?”

李诵调范希朝去朔方,是希望配合草原的战略,范希朝最终是要到长安当兵部尚书的,这一点郭戎很清楚。

认真地盯着这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朔方军中郎将,能想到这个级别的问题,这个齐德龙也相当的不简单。

就看现在范希朝的行事和作风,这位很可能是未来范希朝很看好的新的朔方军统帅,既然这位有可能是自己未来的搭档,郭戎也就准多说一点。

“齐将军,你知道打仗打的最后是什么?”

“?”

明显愣了一下指挥,齐德龙老老实实向郭戎拱手请教。

“打仗打的是综合国力,打的是粮食,打的是人口,打的是兵甲,打的是后勤,我大唐并不是没打过败仗,但是我们能输得起……”

“长缨军不是不能打硬仗,泾原一战,已经证明了一切……我们是大唐的军人,我们是大唐的底线,我们的胜利才有大唐的生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胜利!”

“齐中郎,还有诸君,记住两句话。”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啪!啪!啪!”

随着郭戎的声音落下,大帐之外传来了掌声,紧接着传来了太上皇的声音。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说得好!”

元和二年,十一月中旬,抵达漠北草原修整了接近十天之后,名义上由太上皇亲率的北征大军在大雪中缓缓开拔,开始漠北攻略第一步,兵锋:契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