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 第272章 意料之外的跳反者

第272章 意料之外的跳反者

书名: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作者:一只橘猫压海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3-09 03:34:01

事实上,郭戎很想带着骑兵,沿着那条华夏的母亲河一路向东,在所有人反应过来之直接杀到胶东,问一问李师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对大唐是不是有贰心。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大队兵马,哪怕是再不惜马蹄,速度也绝对不可能比单人独骑的斥候或者信使的速度更快。

问题是,郭戎所带领的是长缨军所属的一个标准骑兵团,外加一个经过加强之后实现驮马化的大唐重步兵团,总人数相加超过了八千人,另外还有两万多匹战马或者驮马、

以这样的规模,在人口密集到了一定程度的黄河流域,想要不被人发现,几乎是痴人说梦。

至于郭戎所带领为什么不是少数亲卫或者一两个连的轻骑兵,而是整整八千人组成的庞大队伍,那是因为……

郭戎知道,自己身上所肩负的是太多人的托付,是安西军老头子们的希望,或许还有大唐未来几十年的命运。

郭戎知道,为了眼前的一切,自己的对手们肯定进行了长久的密谋,自己所面对的是一次是敌人你死我活的残酷战争。

郭戎知道,如果放在一个更大的场景之下,自己的对手其实不仅仅只有河北三镇这已经表现在面上的敌人,还有来自山东乃至大唐各地身份不明的敌人,甚至于来自大唐之外……

郭戎知道,自己所面临的不仅仅只有一场对于河北三镇以及山东野心家的战争,河北、山东之外,还有卧薪尝胆的吐蕃人在虎视眈眈,而吐蕃人,才是唯一一个有资格在同样的擂台赛对战的对手,那是大唐真正的对手。

一切的一切,都告诉郭戎,锚定安西的自己输不起,刚刚开始复兴之路的大唐更输不起。

在寻常时候,哪怕有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但是地不过四州,兵马不过几万的胶东防御使在强大的禁军面前真的不算什么。

但是,在眼下这个自己马上就要和河北藩镇几十万大军开战的节骨眼上,郭戎怎么敢放任李师道这样一个身份、立场、方向都不确定的x因素留在胶州防御使这样一个有可能会影响整个战局的位置上。

沿着黄河的中线没法走,至于黄河以北的北线则已经直接临近了河北叛军之一的魏博。

眼下虽然剑拔弩张,自己和河北三镇对于双方的图谋都心知肚明,李愬甚至已经带兵北上,但是双方终究还没有直接开战。

一个独立的骑兵营或许没事,但是自己这样一支近万的兵马直接逼近魏博,很可能直接就会擦枪走火。

在兵马没有到位,隐患没有排除之前郭戎是绝对不敢如此冒险的。

所以,郭戎实际可以选的路线就只剩下了南边。

相比较局面比较混乱,局势比较紧张,民生凋敝的北线,南线的淮阴地区无论是局势还是环境都要好很多。

更何况,南边唯一一个或许有威胁的,就是那个已经失去了绝大多数主力的淮西节度使吴少项。

毕竟仅仅两年之前,自己上一次带兵突袭蔡州城下的时候,淮西军已经被自己抽掉一空,其主力十不存一。

在这种情况下,重建淮西军无异于凭空建立,而凭空重建一支强大的军队,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一千多年更难。

这既需要时间也需要财力,就算两项就算都有了,也需要有着足够的人去训练、去领导才行,想要一蹴而就等于痴心妄想。

至少郭戎相信,此时的淮西,也绝对没有时间让他训练出来一只强大的部队,成为自己的威胁。

这样就意味着自己就算被发现了,而且吴少项贼心不死,郭戎相信吴少项也没有能力干掉自己,甚至连送信都要通过如今宣武军以及兖海防御使的辖区。

当然了,走南线的淮阴地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便利条件,那就是补给,毕竟自己这支人马比例为一比三的队伍补给可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郭戎专门派韩湘去给韩弘送信,并且特意的提到出兵反向包括淮西,实际上就委婉的提醒韩弘是否可以给自己提供营地和补给。

以韩弘的智谋、眼界和认识,郭戎相信韩弘绝对能够猜到自己的进军方向以及目的,在宣武军的南侧提前准备一些粮草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如果韩弘真的没有准备物资以及人员的补给,也不会过于担心。

整个江淮地区相对安定,民生安定,百姓相对富庶,随着占城稻的推广,粮食产量暴增,整个的江淮地区在大唐经济版图中的重要性在原有基础上大幅度提升。

而经济基础的提升也就表明,江淮地区可以轻松的为这支兵马提供补给。

相反,以长缨军、左武卫的主力沿着既定的道路前行,吸引大多数人的注意力,同时派一支小部队去接管李愬的防区,至少看起来,无论于情于理都是最适合最适合的方式,也是最合理的方式。

有着两路兵马,足够将绝大多数人的目光吸引住,从让自己从容的从南线绕行。

当然了,郭戎也做了第三种准备。

那就是吴少项顶风作案,敢于作妖……

不过,这也不是问题,自己又不是如同逃回长安的时候一样孤军深入,身边一个三千骑兵的骑兵团,一个包括五千步兵的步兵团。

再加上自己通过韩湘向韩弘提出的要求,韩弘至少会派遣一万精锐的宣武军南下。

而在长缨军中,无论是步兵团还是骑兵团,都是有至少一个工兵营的,这也就是意味着长缨军具备很强的攻城能力!

事实上,当初第一次借助大势压迫吴少项的时候,如果不是太上皇李诵给了郭戎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要求,当时郭戎就想把他干掉。

如果,现在,吴少项敢于作妖,郭戎不介意直接平了他。

然而有些东西终究是无巧不成书的。

虽然地处河网密布的江淮地带,眼下这支队伍的规模也是超过了八千人,饶是如此,在长缨军相对完备的侦察和进攻体系之下,整个队伍依旧走出了让郭戎相当满意的速度——每日平均八十里。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长缨军向南行进两天,然后开始折向东,完成折返之后,开始一路绝尘直奔着宣武军和淮西军交界的地方而去。

在郭戎的计划中,已经被解除了武装之后的吴少项,面对宣武军的威胁,应当显出一种相对弱势的态度,退避三舍,抱城而守才对。

毕竟,手里没兵,就应该老老实实低调装孙子,否则孙子装不好,脑子可是要掉地上的。

从而以这种方式,为自己腾空一条相对僻静的道路。

然而就在一切顺利,郭戎的队伍距离宣武军南下的部分不到三百里的时候,来自宣武军的信使却带给了郭戎一个颇为意外的消息。

原本应当老老实实等待命运的吴少项却罕见的硬了起来,面对大军压境的宣武军,不仅没有示弱的想法,相反吴少项开始从整个淮西抽调兵马,直接硬生生的挡在了宣武军的面前。

紧接着,淮西军的兵马开始源源不断的从后方向前线集结,而且那严阵以待的架势让毫无防备的宣武军非常的迷茫。

如果仅仅严阵以待也就罢了,更让人吃惊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淮西运送而来的兵马变得越来越多,数量从最初的两万增长到接近五万兵马。

以至于原本只是骚扰和转移注意力的一万多宣武军局势变得非常不利,因为淮西军大有凭借兵力优势直接对宣武军进行包围的趋势。

当整整4万精锐被摆在面前,当确定对方的兵力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料之后,韩弘明白这是自己失误了,一个大敌竟然在不知不觉间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长大!

面对这突变的局势,韩弘不得已亲自带领兵马从汴州向南移动,直到宣武军的兵马达到近三万人。

很快基本形成了均势的双方开始在宋州、亳州、蔡州展开了大规模的对峙。

原本,在没有开始对峙之前,无论是郭戎还是韩弘,甚至于在长安的李诵都没有把吴少项当成一个真正的问题。

整整两年没有关注过淮西的变化之后,此时此刻,吴少项的突然爆发,给郭戎和和韩弘都带来的巨大的震撼。

一年多之前,陈宏志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从山南道抵达淮西,想要看一看曾经天下头号反贼的淮西是否还有贼心。

然后,陈宏志意外的发现,在朝廷解除了对淮西的封锁之后,刚刚恢复实力的淮西镇就开始重新的悄悄的,不引人注目的征召兵马。

仅仅通过这一点,陈宏志就确定一点,吴少雄这个志大才疏的家伙,野心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大。

于是,陈宏志尝试性的给吴少项提了一个建议,然后借着朝廷大规模扩张的契机,以对外拥兵的名义,把小规模征兵变成了大规模的公开训练。

事实上,原本吴少项就贼心不死,在陈宏志主动找上门之后,从陈宏志的口中得知天下仍然有这么多的反唐义士,整个人更是欣喜若狂。

听到了陈宏志的提议之后,吴少项欣然接受,然后整个淮西的军力开始高速的恢复。

随后,更是在陈宏志的邀约之下,将自己的大本营交给了和自己一条线的弟弟吴少雄,而吴少项自己则跟随陈宏志一同北上幽州。

奈何当时郭戎已经带领禁军护送太上皇前往了北方,在没有留下侦查兵的情况下,郭戎根本无从掌握淮西的情况。

当然,这也和郭戎本身没有重视淮西有关,毕竟,长缨军在河北道可是留下了不少侦察兵的,而对于淮西,则是一个不留的全部撤走了。

长缨军侦察兵在吴少项的淮西军被肢解后撤了,而之前一直负责和淮西对抗的韩弘则在郭戎和李诵的要求下也将主要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北方防备三镇的叛乱。

于是,机缘巧合之下,淮西获得了一个没有任何人注意的发展契机,整整两年没有人关注,没有人约束的发展之下,淮西的实力得以迅速的恢复。

跟随陈宏志北上,参与了在幽州的反贼联盟的会商,了解的陈宏志的灭唐大计算之后,重返淮西的吴少聪本信心爆棚。

于是,面对仅有1万多人的宣武军,吴少项向毫不犹豫的将自己卧薪尝胆,积累了两年多的重建的淮西军拉了出来,准备给韩弘一个惊喜。

当韩弘派来的信使将情况告知郭戎之后,郭戎也是震撼。

就这表现来看,郭戎敢跟人打赌,吴少项如果和河北三镇不是一伙的,他就把自己的步槊啃着吃了。

先是辽东、辽西、再是河北、半岛,现在又是淮西,说不定还有胶东和小日子……不,不是可能是肯定,肯定有胶东的参与!

如果没有胶东李师道的的参与,小日子想要参与到涉及整个大唐的战争中太难了!

将韩弘的信看完,郭戎无奈的摇了摇头,虽然自己已经做了很多的准备,但说到底自己还是低估了这一场判断的范围和规模。

就眼前已经暴露出来的内容,有这份魄力,这份谋略,自己这一次的对手真的很厉害,他已经在不经意间把整个大唐周边,有潜力,有资格成为大唐对手的人聚集在了一起。

钦佩之后,郭戎所产生的是和韩弘一样的后怕。

虽然之前思考了很多,但是终究还是轻视了对手,而且郭戎敢断定,这一次主动跳出来绝对不是对手真正某主的计划,而是一次意外。

因为相比较已经知晓的东西,未知的东西以及潜伏在海平面下的冰山,才是最为恐怖的现在。

吴少项的这支淮西军绝对是出乎绝大多数人预料之外的,也可也当成对手一张不错的杀手锏。

如果自己是对方的大脑,自己绝对不会把宝贵的精确武器用到跟宣武军这种兵强马壮的存在对抗的程度,这简直就是浪费。

看看淮西的周围就好,浙江、江西、岳鄂、兖海等地堪称大唐空虚的心腹中心地带,四面出击绝对可以大唐沉重的经济打击。

郭戎不相信一个能组建起一个规模空前的反唐联盟的人,会出现如此低级的失误,不过回头想想,这也算是上天的眷顾吧。

毕竟,自己选择走南线的时候,根本就没考虑吴少项真的会动手,估计吴少项也不会知道宣武军向淮西示威不过是配合自己的要求。

现在,既然敌人的底牌已经全部都被发现了,而且亮了出来,那见招拆招就好了。

既然,吴少项自己第一个跳了出来,那就拿吴少项祭旗好了,顺便这一次彻底将淮西纳入朝廷的直接管辖范围。

吴少项敢于在这个时候大正正大光明的和玄武军对峙,让郭戎和韩弘两位主帅很吃惊。

但是,随军的几位将校脸上却笑感了花,等了这么久,终于要打仗了,而只有打仗才能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军功。

郭戎并没有等待太久,稍稍思索之后,立刻派人向宣武军派出信使,请求韩弘将自己的宣武军继续向南前进,从而给淮西吴少项以最大的压力,使之被迫加强防御,或者继续从淮西腹地调兵。

对于郭戎提出的请求,已经确定了自己未来要入主中枢,基本上已经和大唐利益绑定在一起的韩弘没有任何犹豫直接答应了下来、

随后,韩弘再次从宣武军抽调了一万兵马南下。

两天之后,整整三万宣武军的精锐浩浩荡荡的朝着吴少项的淮西压了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