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 第477章 敕令的余威

第477章 敕令的余威

书名: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作者:一只橘猫压海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7-29 05:52:22

第五轮虽然出身关中豪族,但是并非主支,也没有什么资源,拼搏半生也不过一个胶东镇将。

然而,一切的变化都从他所跟随的李师道叛唐开始。

为了叛唐,李师道做了太久的准备,整整十年的准备,整整十年的酝酿,整整十年的铺垫。

十年磨一剑,当李师道真正迈出那一步之后,那是无往不利。

两年的时间不到,

李师道成为了岛国的太上皇,掌控了岛国的军政大权;

李师道扶植已经彻底衰落了的高句丽,让灭国百余年的高句丽复国,成为了高句丽的掌控者;

他架空了新罗、百济的国王,掌控了土地贫瘠,但是地理位置相当重要的朝鲜半岛;

他占领了富庶的辽东腹地,成为了事实上的辽东之主;

渗透,影响,掌控了辽东诸部,将大半辽东纳入了自己掌控范围,成为了整个大唐东北部地区的无冕之王。

如果单纯的看这些,叛离大唐之后的李师道俨然已经成为了可以和大唐、回鹘、吐蕃并肩的庞大势力。

在当时,李师道和他的追随者们认为,他们已经强大到可以和看起来强悍的李唐分庭抗礼。

作为李师道的追随者,第五轮的地位和权力自然也水涨船高。

如今的第五轮执掌偌大的辽东,麾下民众数百万,麾下战兵数十万,周围所有的国王、女皇、首领在他们的面前瑟瑟发抖,权势之盛远超曾经那个默默无闻的胶东镇将。

如果只看这些东西,第五轮显然已经达到了人生的一个巅峰,应该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

但是,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看起来很美好的东西,只有真正接触了才会知道。

对于第五轮,宝宝心里苦,但是却没有人可以诉说心中的苦闷。

对于韩信来说,成也萧何败萧何,如果放到第五轮身上,成也叛唐,败也叛唐。

………………………………

作为李师道的心腹,第五轮很清楚,巅峰时期的李师道有多么的强大。

在强大的实力之下,李师道自然滋生了太多的想法,其中就包括搅乱大唐,霍乱中原,图谋李唐的天下。

但是,那只是曾经。

和其他嘴炮相比,李师道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干,而且是说干就干。

事实上,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李师道到底都干过什么。

引狼入室,

勾连异族,

屠戮百姓,

背叛大唐,

窥探中原,

举世攻唐,

……

这一桩桩,一件件,每一件单独拉出来,都足够抽筋扒皮,凌迟、车裂,满门抄斩。

可以说,李师道曾经做过的事情加起来,将丧心病狂这个词展现的淋漓尽致。

第五轮知道,昔日,信心满满的李师道根本就没给自己留下哪怕一星半点的退路。

然而,实际的情况却并没有沿着李师道的规划行进。

举世攻唐的态势形成了,但是也仅仅是形成而已,更重要的是举世攻唐的态势形成之后一切就脱离了李师道的掌控。

举世攻唐的主力还有开始和唐军交锋,自己经营了很久的胶东却提前出现了问题,而这就是一个灾难般的开始。

费尽心机运送到大唐的岛国兵马直接被唐军剿灭,

苦心经营的青州防线崩溃,

积攒了十几年的胶东水师覆灭,

河北叛军大举南下,结果中原决战失败,

唐皇御驾亲征,唐军大举北伐,河北叛军溃败,

吐蕃-南诏-剑南联军出兵,但是寸步难行之后选择了溃退,

……

每当有一个新的消息传来,李师道的情势就恶化一分,李师道所掌控的力量就削弱一分,直到现在。

此时此刻,李师道还牢牢掌控着岛国,虽然还遥控着半岛,虽然还掌控着富庶的辽东,但是,无论是李师道还是李师道的亲信们都已经明白了情况恶化的程度已经不是他们所能掌握的了。

包括第五轮在内,很多人对于自己的命运已经有了预感和考量。

无论是李师道还是李师道的亲信们都知道,李师道已经等于被判处了死刑,根本就不存在被宽恕的可能。

如果是前些年大唐衰弱的时候还好,躲在岛国他们还可以苟延残喘。

但是,如今一波硬抗下举世攻唐之后,一切都已经变了,曾经那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大唐已经被彻底唤醒了。

不仅被唤醒了,而且被唤醒之后的大唐更加的雄壮,更加的强横,更加的凶残,更加的锐不可当。

而,最能表现出这种强横的,就是郭戎从长安出征之前,李诵专门发下的那道敕书。

………………………………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凡唐旗所展,兵峰所至,皆为臣妾!

凡内外诸夷,敢称兵者,皆枭其首,斩其颅,焚其宗,赤地千里!

凡四方胡虏,有敢犯者,必毁其城,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

这一道敕令,

已经不能简简单单的用霸道两个字来形容了,

简直霸道到了极点,

凶残到了极点,

完全不符合儒生们口中泱泱大国的气质。

这一道敕书,

不是中书舍人起草,

不是中书省修改完成,

没有经过门下省的审核、副署,

没有经过秘书台的存档,

没有通过尚书省执行,

所以,李诵下达给郭戎的敕书,永远就只能成为李诵私人下达给郭戎和长缨军的敕书,而不能变成一道正式的圣旨。

理论上,这样一道私人的敕书,郭戎和长缨军是可以拒绝的,是可以不奉诏的。

大唐从来都不缺少聪明人。

聪明人不仅可以看到这条敕令程序和形势上的问题,更可以从战略和大唐态势上分析出这条敕令的问题。

这条敕令太过霸道,太过严厉,对于那些和大唐对立的异族和国家,中间没有留下任何缓和的余地和空间。

自己人听了,纵然是豪情万丈,但是,一旦传导了对方的耳中,则等于彻底断绝了敌人投降的可能。

要知道,华夏本就是一个战争民族,战争游戏自古以来都是从孩童时代就可以萌生。

攻城、围城,围三缺一,这是连孩童都能理解的东西,毕竟断绝了敌人投降的可能之后,孤注一掷之下,属于大唐的敌人们必然拼尽全力。

这无疑会导致战场上,唐军所受到的抵抗的强度这大幅度提高,或许会造成战场上太多变数或许不是那么必要的伤亡。

然而,这样一道经过审核,没有经过副署,没有备桉,没有经过程序,听起来凶残至极,霸道至极的敕令,郭戎和长缨军的将士们不仅接了下来,而且将这条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的敕令奉若神明。

而且渐渐的,从长缨军扩展到了禁军,从禁军扩展到了和禁军并肩作战的地方军,又渐渐的从地方军中扩展到了北地的边军之中

后来更是传遍了千山万水,传遍了亭台楼榭,传遍了辽阔的中原,传遍了爽朗的草原,传遍了梦里水乡的柔美江南,传遍了……

传遍了整个大堂数百万的疆土,传遍了大堂疆土之上数以千万计的大唐子民之中。

整个过程当中,有太多聪明人想到了这些,但是,却没有一个聪明人敢于跳出来逆反这一条正常状态下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出现的的敕令。

哪怕是众所周知的,那些软骨头,软躯干,软体动物一样的儒生和豪门大族,这一次也没有人跳出来指责这样的敕令太过残忍,太过残酷,太过灭绝人性。

聪明人不傻子,

儒生虽然迂腐但也不傻,

至于豪门大族,更是精炼到了极点。

他们都知道,大唐沉沦了太久了。

太需要这样一段,霸气、威武、凶悍无情的一段豪言,成为大唐从衰弱走向复兴的宣言。

普通百姓不会在意,

儒生们不敢介意,

豪门大族不会去触怒,

至于大唐的军人们,更是不会介意,对于他们来说,安史之乱之后,唐军导致整个大唐承受了太多的屈辱。

对于大唐的军人来说,这种屈辱,只能更多的鲜血来洗刷。

………………………………

这样一道敕令,对于大唐百姓来可以提振士气,对于大唐的军队来说,更是一种无法取代的精神支撑。

然而对于和大唐敌对的各方势力来说,这几乎等于是灭顶之灾。

对于李师道以及李师道所掌控的势力而言,他们的命运已经在敕令中被写到明明白白。

“凡内外诸夷,敢称兵者,皆枭其首,斩其颅,焚其宗,赤地千里!”

对于李师道来说,这就已经等同于将李师道和他的追随者们的最终结局写满。

李师道和他的追随者们跑不了,而他们所掌控的势力同样逃脱不了命运。

“凡四方胡虏,有敢犯者,必毁其城,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

若是曾经,他们或许还会怀疑大唐是否以后有实践这些霸气言论的实力,但是现在,无论是李师道还是赤苏仁谢都清楚的知道一点。

大唐已经不是曾经那个病夫一样,可以肆意凌辱的大唐了。

如今的大唐,如果他们想去做,那就没有人可以抵抗他们的意志和力量。

漠北之遥远,之荒僻,无法抵挡唐军的兵锋,

吐蕃之高,之远,无法抵挡大唐的兵锋,

辽东之山高路险,酷寒悠远,无法抵挡大唐的兵锋,

至于岛国,大海的惊涛骇浪确实是岛国的天然保护,但是区区这一点自然也不可能逃脱大唐的制裁。

在梦中,有些甚至已经看到,在不远的将来,数不清的大唐海船,承载着数不清的大唐精锐将士,身穿铁甲,手持兵刃,全副武装的登陆岛国,实践那位已经离世的太上皇的敕令。

………………………………

最初,面对唐皇的招安,安宗昱是有犹豫的。

他不想投降李唐!

但是他知道,如果拒绝了招安,光靠他自己,绝对扛不住唐军的进攻!

他扛不住唐军的进攻,但是他也不想死。

所以他一边拖延时间,一边联系了唯一有可能成为他盟友的叛唐势力的第五轮。

作为称兵者,敢犯者,第五轮相信,等待李师道的命运恐怕只有两种,要么凌迟处死,要么五马分尸。

而作为李师道心腹和大将的自己,恐怕也逃脱不了这样的命运。

李师道不想死,所以,李师道把把第五轮派到了辽东,用来阻止唐军的进攻,延长他们的生命。

安宗昱不想死,所以,他投奔第五轮,希望得到第五轮支援之后,抗住唐军的进攻,同样是延长自己的生命。

李师道不想死,安宗昱不想死,跟随李师道叛离大唐的第五轮也不想死。

所以他不仅接纳了安宗昱,而且还竭尽全力的支援,帮助安忠玉稳住白狼山的战局,从而帮助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

刚开始,一切良好。

安宗昱在白狼山一线修筑了完整的防御体系,囤积了大量的粮草和军械,准备凭借这些准备防守辽西走廊。

被反复无常的安宗昱惹恼了的唐皇派遣郭戎带领唐军的主力出兵。

郭戎、安宗昱在辽西走廊西部的白狼山开始了激战。

结果,安宗昱没有任何意外的被郭戎率领的唐军主力打的哭爹喊娘。

于是被郭戎打的哭爹喊娘的安宗昱自然只能疯狂的向第五轮求援。

但是,如果说这中间有什么让第五轮意外的,那就是安宗昱却死死的抵挡住了唐军的进攻步伐,将战线死死的维持在了白狼山一线。

名义上为盟友,但是安宗昱在第五轮的眼中不过是炮灰而已。

如果炮灰没有价值,第五轮不会在安宗昱这炮灰身上浪费哪怕一粒粮食。

然而,虽然被打的哭爹喊娘,虽然每天的伤亡高达两三千人,但是安宗昱这个炮灰却真的挡住了唐军的步伐。

这就是使得这个炮灰在第五轮眼中的价值飙升。

于是乎,为了将安宗昱这个炮灰的价值榨干,第五轮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向辽西增兵。

既要加强柳城的防御,又要支持安宗昱,第五轮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从辽东腹地抽调兵力和资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