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憋屈历史毁灭者 > 第十一回 计划正式开启(4K )

第十一回 计划正式开启(4K )

书名:憋屈历史毁灭者 作者:老猫三千问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57:33

*** 上回书到:那高衙内被林冲活剐在梁山大旗之下,彭毅诚大排筵席,请那高太尉压惊。席间,高太尉宛若无事,和众头领推杯换盏,很快就醉了。

……

次日一早,彭毅诚打开直播后,又在忠义堂中大排宴席,招待高太尉。

不料直播刚刚打开,就有3、4万观众涌了进来,这些都是这几日已经变成彭毅诚粉丝的忠实观众。

他们一看直播画面上,又是满桌子酒菜,一屋子梁山好汉大吃大喝。

忍不住吐槽起来,大呼:这穿越直播,都快变成美食直播了。

酒过三巡,高俅心看看彭毅诚,试探道:“宋头领,这招安之事,宜早不宜迟。现那高衙内已被林教头伏诛。不如就送我返回汴京,早早禀报圣上,好派人前来招安。”

彭毅诚笑道:“高太尉才来山上不到一月,我们兄弟还没好好招待,怎么能放高大人回去。”

高俅吓得赶快回道:“招安大事,刻不容缓。等众头领归入朝廷,国家重用,我们再相聚饮宴不迟。如我回的晚了,恐怕有人在圣上面前,摆弄是非!误了梁山招安的大事啊!”

彭毅诚听了高俅的话,只是笑笑,也不话。

高俅立马又道:“头领如不信高某之言,可留下闻焕章等人为质。”

彭毅诚看高俅急地冒火,也不逗他了,笑道:“太尉乃朝廷重臣,一言九鼎,当然不会言而无信!也不用留下闻焕章等人。只是我梁山历来兵士稀少,这俘虏的官军军士,却不能放归,还请高大人见谅。

在这高俅眼中,那些普通军士,就如草芥一般,哪里会管他们死活。

立马就答应道:“被宋头领看上,也是他们的福气。高某做主,便将他们俱归梁山麾下。”

彭毅诚点点头,这高俅果然是个识相的。

如果是过去的宋江,对高俅这种行为,定是痛心疾首。

但对彭毅诚来,他从没想过要跟着宋徽宗混,当然希望朝廷里,高俅这样的奸臣越多越好。

这样才方便他从中谋取利益。

因此,他也不再为难高俅,当即同意第二天就送他和一干官军将官下山。

只把那几万官军的水军、陆军留下,编入梁山各寨。

吴用本来还想遣“圣手书生”萧让、“铁叫子”乐和二人,和这高俅一起返回汴京。

彭毅诚却知道,这高俅是个转面忘恩的人,这次梁山不但打败他统帅的十五万军马,还在他面前生剐了高衙内。

他面上不,心里却恨死梁山众人了。

放他返回汴京后,他虽然不敢再来征缴梁山。但必然也不肯自打嘴巴,去宋徽宗面前,保奏梁山招安之事。

萧让和乐和二人,可是梁山为数不多的读书人,彭毅诚以后还有大用,可舍不得让他们去汴京冒险。

吴用看出彭毅诚并不相信高俅,干脆又劝道:“哥哥不如选两个能言善辩的机灵人物,多带金银,前去京师,探听消息,打通关节,把那高俅连败三次的事情,禀报当今圣上,让高俅那厮,隐瞒不得,他才肯真心助我们招安。”

彭毅诚点点头,唤出了燕青、戴宗两人。

这燕青去年跟着宋江,曾在汴京闹了一场,他和那京中名妓李师师,关系最是亲近。

那徽宗赵佶也最喜这李师师。

要是能让李师师在徽宗面前,些梁山的好话,必定管用。

派燕青去京中打通李师师的关系,最为合适。

至于戴宗,他原本就是个在官场厮混过的。

彭毅诚安排他到汴京,不管其他,专去找那太尉宿元景。

昔日梁山攻打华州的时候,就曾放过这宿太尉一马,对他算是有恩。

而且彭毅诚还在直播间观众的提醒下,了解到这宿太尉恰恰属于“元祐旧党”一派,和蔡京、高俅等这些自命“新党”的奸臣,素来不睦。

找这宿元景,让他将梁山愿受朝廷招安一事,上奏给徽宗,才算万无一失。

这边彭毅诚给戴宗、燕青吩咐了一番,就带着众头领,送这二人下山去了。

直播间的观众,看他没跟着去汴京,都闹腾了起来。

他也想跟着两人前去汴京,见识一下那《清明上河图》上的繁华景象,看一看艳传千古的李师师是何等美貌。

只是朝廷招安就在眼前,山寨里还有许多事等他处理,又怎么能轻易离开梁山。

这边戴宗和燕青日夜兼程,不过二三日,就赶到了汴京城中,两人分别寻到了李师师和宿太尉。

这两人皆对梁山好汉有些好感,因此不过几日,便高俅兵败和梁山愿受招安的事情,报给了徽宗。

赵佶知道了童贯、高俅三翻四次败于梁山之手,损了无数兵将,高俅自己还被梁山抓了去,还是那梁山贼寇放他归还,才侥幸保下性命,当下大怒!

次日早朝上,因高俅在府中称病,没有上朝,徽宗便叫出童贯质问此事。

童贯还要狡辩,却不想徽宗对这前因后果,尽皆知晓,本要罢免童贯宣枢密使之职。

却有那太师蔡京出班保奏,徽宗才放过童贯这一回。

这蔡京虽被梁山众人劫掠数次生辰纲,后其九子蔡得章,也差点死在梁山头领手中。

但他数次反对招安梁山,却不是为了这些事情。

要知道,蔡京虽是北宋知名的奸臣,但却也是宋神宗、宋徽宗时期,唯一能得到新旧两党同时承认,具有宰相之才的人。

王安石将他列为天下仅有的三个宰相之才之一。

司马光也对他在废除新法时,表现出的行政能力大加赞赏。

可想其才干和能力,在历朝历代的官吏之中,也是个中翘楚。

他难道不知道,招安梁山不但可以节省钱粮,还能立即获得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吗?

他知道。

但蔡京更知道,一旦开了招安梁山这个头,后面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视朝廷法度如无物。

有梁山在前面当榜样,落草为寇不但没有受到惩处,反而只要实力壮大,就能被朝廷招安,摇身一变,成了官军。

这岂不是鼓励那些不法之徒,纷纷落草为寇、招兵买马和朝廷相抗吗?!

只是现在时移世易,童贯和高俅五次打败于梁山的事已经败露,梁山的实力已经不容觑。

如果再派大军征讨,万一有个闪失,恐怕动摇国体,他这个太师也就当到头了。

因此,蔡京此次非但不再反对招安梁山,相反还向官家奏道:

“臣蔡京启奏圣上。臣闻宋江一干人马,平日虽啸聚梁山,但却不侵州府,不掠良民,只待朝廷招安,为国家出力。

只是地方州府,有些贪佞之臣,枉受朝廷俸禄,将此等义士逼上梁山,坏了国家大事!

还请圣上免去宋江等人罪孽,将其招安,使其为国出力,岂不是于国于民,都有大益!”

蔡京平日虽反对招安梁山,但却都是让童贯、高俅冲在前面,自己倒从没在徽宗面前反对过招安一事。

因此,这时这样,倒也不显突兀。

那徽宗见太师蔡京,亦保奏招安梁山人等,心下大喜:“太师所言甚是。不知诸大臣中,谁愿前去招抚梁山泊一班人马?”

那边太尉宿元景出班跪下,奏道:“臣虽不才,愿前去梁山招安。”

赵佶看有人领命,笑道:“待寡人御笔亲书丹诏。”

他话音刚落,自有宦官抬上御案,拂开诏纸。

赵佶走到案前,亲笔写下一封丹诏。

左右宦官,双手捧过丹诏,赵佶一时兴起,也不用国玺,便拿出自己随身的印玺,在丹诏上印了一下。

随后,又命宫中库藏官,取出金牌三十六面,银牌七十二面,红锦三十六匹,绿锦七十二匹,黄封御酒一百零八罐,都交由宿太尉。

又赠了官服一百零八套,金字招安御旗一面,限宿太尉明日就动身前往梁山招安。

这宿太尉从文德殿上拜别了宋徽宗。

第二日一早,就召集差人,扛着御酒,带上金银牌面、锦缎、官服等物,上马出城,打起御赐金字黄旗,在众官相送之下,朝济州进发。

……

宿太尉一队人马,一路如何往济州赶去,暂且不。

在梁山寨中,彭毅诚却正趁着招安前,仅剩的这段时间,开始施行自己计划的第一部分——统一思想,安排家眷。

统一思想,是所有组织和集体,能够生存的保证。

在彭毅诚看来,前世梁山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一个统一、坚定的思想纲领为指引。

没有统一纲领的军队,永远都只能是一只散兵游勇,或者成为统治者的打手。

梁山选择变成统治者的打手,但等朝廷用完了他们,很快就将这个“打手”给废掉了。

但统一思想,却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情。

这梁山108个头领,看似都是忠肝义胆的好兄弟,如同铁板一块。

但彭毅诚穿越来短短几日,就发现这梁山当中,派别之众多,人员之混杂,思想之繁复,世所罕见。

他在直播间的观众帮助下,用了三天,画出一张梁山势力分布图。

在这梁山当中,大的派别就有三个,的派别不计其数。

这第一派,自然就是宋江派,也是梁山中势力最大、威望最高的派系。

这一派的头领有:吴用,秦明,花荣,朱仝,戴宗,李逵,雷横,戴宗,黄信,吕方,郭胜,孔明,孔亮,宋清、柴进等人。

这些人,不是曾经受过宋江恩惠;就是晁盖去世后,第一批投靠宋江的头领。

他们和宋江,也就是如今的彭毅诚,算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对他的话最是听从。

林冲活剐了高衙内之后,他也算是彭毅诚的心腹了。

第二派,便是降将派。

这个派系里,主要是讨伐梁山被降的将领,还有因种种原因被逼上梁山的地方豪强。

卢俊义算是这个派系领袖,下面还有关胜、呼延灼、张清等曾经统军的大将,以及他们手下的将校。

这一派就是梁山最希望接受朝廷招安的。

至于剩下的,统称为江湖草莽派。

其中的代表势力:

有二龙山出来的:鲁智深、武松、杨志、施恩、曹正、张青、孙二娘等人。

少华山的:史进、朱武、杨春等人。

桃花山的:李忠、周通等人。

此外,还有元老派的:林冲,刘唐,阮氏三兄弟,朱贵,杜迁,宋万,白胜。登州派的:孙立,解珍,解宝,孙新,顾大嫂,乐和,邹渊,邹润。奇人异士派:公孙胜、樊瑞、萧让、安道、皇甫端、汤隆。

看到这份错综复杂的势力图,彭毅诚即便是有两个外挂在身的男人,也忍不住感觉心惊肉跳。

梁山这种集体的凝聚力,别和后世组织能力强大的党派相比,估计连一些农民起义军都不如。

也不怪宋江一直哭着喊着要让朝廷招安。

就凭他一个押司出身的吏,要掌管如此复杂的军事势力,当真是如履薄冰、难如登天。

彭毅诚虽然不是什么经天纬地之才,但他不但有系统外挂在身,还有直播间里无数的观众帮忙。

因此,虽然对梁山这一团乱麻,他也没有什么办法。

但直播间里的观众,却帮他想出了很多主意。

首先要做的,当然是加强对梁山众头领的思想控制。

此前梁山山寨,不管是对朝廷的降将,还是对那些被逼上梁山的地方豪强,都是将其一干家,都接上山来。

才能这些人死心塌地的呆在山上落草。

招安之后,如放这些人的家都返乡。

等彭毅诚今后和北宋朝廷翻脸的时候,这些人即便不会立马反叛,但彭毅诚也不敢再用他们了。

因此,他这第一步,就必须先将这梁山上的家眷,都安排在北宋朝廷控制不到的地方,才能没有后顾之忧。

至于迁移这些家眷的理由,观众们也替他想好了。

戴宗、燕青下山后,第三日清早,彭毅诚叫来一喽兵擂鼓,唤来山寨大头领,在忠义堂上齐聚。

他坐在头把交椅上,唤出那金毛犬段景,道:“段景,你和杨林、石勇二人,常去辽国购马。可知那里有一个叫‘九宫岭’的去处。”

那段景转念一想,回道:“好教大哥知晓。那北地地广人稀、民生凋敝,常常百十里,也不见人烟。我等去辽国买马时,出我大宋地界不到百里,便有个唤做‘九宫岭’的地方,常有往来客商,在那里歇脚。那岭中有沃土千顷,山林中飞禽走兽、生鲜菜果不计其数。养活数十万人,亦不在话下。岭外三面绝壁,进出单靠一条山路,易守难攻。是个落草聚义、隐世安居的好去处。”

彭毅诚听了段景的话,即刻令道:“好。你明日便带500军马,昼伏夜出,去那九宫岭探查一番。如谷中已有其他贼寇啸聚,且打散了他们。如谷中无人,便在那安营扎寨,再派几人重返梁山回报。”

旁边的兄弟,听了彭毅诚的话,都摸不着头脑。

等那段景得令去了,旁边的吴用出来躬身问道:“哥哥,不知那九宫岭是个什么去处,要段景带500军马去占它?”

彭毅诚哪里知道九宫岭是什么地方,他只是从直播间观众给出许多个方案里,选出了一个投票最高的而已。

至于占了那里做什么,他心里早有腹稿,起身向众头领解释道:

“我梁山兄弟,多年来与奸臣童贯、高俅、蔡京等人,多有龃龉。如今,这些奸臣在朝中身居高位。如我等接受招安之后,便将各自家眷送还家乡,恐被奸臣所害。”

他这话一,很多原本就不想接受招安的头领,顿时纷纷应是。

那些宋江心腹的头领,自然也唯他马首是瞻,没提出异议。

剩下部分心里有些疑异的头领,看其他大半的头领,都同意了彭毅诚的法。

当下也都不敢反对,只能随声附和。

彭毅诚早就料到了这种情况,笑着继续道:

“既不能将我等家眷送返乡里,而这梁山也不是他们久留之地。我对此时,本也左右为难。

但在昨夜,九天玄女托梦与我。仙子,北邦国有一地,名唤‘九宫岭’,虽不在我大宋地界之内。但就在明年,便会被我梁山大军攻下,归于我大宋朝廷。正是我等安顿家眷的好去处。

故此,我打算在梁山归顺朝廷之后,便将这山中一干老家眷,尽数迁去那九宫岭。不知兄弟们,意下如何!?”

……

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

免费小说,无弹窗小说网,txt下载,请记住蚂蚁阅读网w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