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憋屈历史毁灭者 > 第三十四回 打土豪、分田地(下)

第三十四回 打土豪、分田地(下)

书名:憋屈历史毁灭者 作者:老猫三千问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57:33

*** “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为什么要抓你们?”

梁山大帅府,也就是檀州城元内,彭毅诚坐在一张平平的木床上,这就是契丹人的“椅子”,他看了看自己面前跪了一地的地主士绅。

喝了自己让人按现代做法炒出来的清茶,淡淡地道:“原因很简单,我出去的话,就要做到。从今天起,檀州城周边百姓,都要做到耕者有其田。所以,这里有一份儿自愿向梁山大军捐献土地的文书,只要你们签了,今后就算和契丹人彻底划清界限。然后就可以回家,老实呆着,没人再找你们麻烦。”

完,他摆了摆手,立马有一个亲兵走了过来,抱着一大摞早就准备好的土地出让文书。

然后按照各个乡绅地主的名字,分发了下去。

“各位放心,我不会白要你们的地,我梁山会按照市场价用铜钱赎买你们的土地。同时,还会按你们家中的人,每人给你们保留三十亩,我想这些钱还有剩下的土地,应该足够你们衣食无忧的活一辈子了。”

彭毅诚端着茶杯,一边喝着茶一边道。

“宋指挥使,要是鄙人不签呢?”站在最前面的李金文满脸愤怒地道。

钱再多也不如地好,这是华夏人千百年来留下的老理,也被每个地主乡绅奉为圭臬,现在梁山要把他们的地收走,就算这辈子不愁吃喝,子孙后代却难保不会饿死。

这在李金文这种人看来,就是要把他们逼上绝路啊。

“不签?非常好。我敬你是条硬汉,就不剐了你了,拉出去看头。家中一应亲属,男的去矿山做奴隶,女的都发给我梁山军士做女婢。你看这样如何?”彭毅诚眉毛都不动一下。

他也来这这水浒传世界好几个月了,可不是一开始杀个人就吐得稀里哗啦的扑街写手了,而是翻手之间,就能决定无数人生死的大军统帅,哪里会对这些勾结契丹人欺压汉人百姓的人手软。

“果然是一班流匪贼寇出身,你们这群强盗!”

李金文满脸悲愤的怒骂道。

“把这个欺压汉人百姓的家伙拉到广场,让檀州百姓揭发他的罪行,然后把他的罪行写成布告,贴到城中四门上,然后就砍了他,叫人去抄他的家。”彭毅诚轻描淡写地道。

周围亲兵听了,立马就要上去抓那李金文

“我签,我签!”李金文看到彭毅诚要动真格的,吓得跪在地上喊道。

“现在反悔了?!我可就不欣赏你了,给我带到广场,让人揭发他的罪行,然后剐了他。”彭毅诚冷笑着。

随后,他身后的亲兵也不管李金文怎么哭喊,两人架起他,就往外走去。

彭毅诚看着面前被吓到瑟瑟发抖的地主乡绅们,冷笑道:

“在场的人都给我听清楚,这两天我梁山大军已经从契丹人那里,把你们的罪行闻得一清二楚,不要心存侥幸。

据我所知为了你们这不到200家地主,就控制这檀州及周边97万亩的土地。你们每一家,最轻的都勾结契丹人,抢占过汉人百姓的土地。

还有十几家,更是被欺男霸女无恶不作。

之所以现在不杀你们,只不过不想造太多杀孽,毕竟你们也是我汉人血脉,还不算无药可救。

所以不要自以为委屈,我现在把你们杀了,也都是死有余辜。”

完,他又招了招手,亲兵把笔墨给现场所有地主乡绅都发了下去。

其中一个胆的,立马趴在地上,哭喊道:“宋指挥使,我愿签字,我愿签字。土地我不要钱,都献给您!”

“不是给我,是给檀州的汉人百姓。”彭毅诚很严肃地反驳道。

当然,这些地主们是不管献给谁的,反正他们知道,自己的地是保不住了。

有了第一个带头服软的,又有李金文这个刚刚被杀掉的“猴子”,彻底没有地主敢再反抗了。

很快所有人都在土地出让的文书上签好了自己的名字。

整个檀州,家里土地超过千亩的大地主,一共二百三十一名,一共出让了总计97万亩耕地。

这个数字实际上已经占到了檀州总耕地面积的一半了。

如果再加上彭毅诚手中,此前没收的契丹贵族的田地。

目前,梁山在檀州拥有的田地面积已经超过了总耕地面积的一半。

“宋指挥使,如今梁山众将士估计都能分到不少土地了,更加死心塌地跟着您了吧!”

一个乡绅签好字之后,满脸嘲讽地道。

可以,在这些地主心里,彭毅诚所谓的“耕者有其田”不过是个借而已,古往今来,能给老百姓减免赋税徭役,已经是圣君仁主了。

谁见过有人把抢到手的土地分给那些苦哈哈的贱民啊。

最终还不是被自己和手下人都分掉了。

在这些人想来,彭毅诚如今来这辽国,不提宋朝,不徽宗,凡事必提梁山,根本没有效忠宋朝的意思。

估计是想依靠梁山这支强大的军队,在辽国自立了。

任何朝代更替,或者军阀自立,都肯定要给起家的将领大量的土地作为封赏。

不然谁会跟着你卖命啊。

“分土地?你以为我们是什么人。我们梁山大军是替天行道的义军,你们献出来的这些土地,都会分给檀州的百姓,我们梁山的军将一分地也不拿。”

彭毅诚笑着拿过一大摞土地文书,有了这些土地,他就能把檀州打造成一个铁桶,成为梁山大军未来发展的基本盘。

当然,他也不会把这些土地直接分给所有老百姓。这些土地的所有权依然属于梁山,但是所有汉人老百姓都能来租种。

每个成年人最多可以租15亩土地,每年种出来的粮食,只需要缴纳1成给梁山,其他的都归百姓所有,这个标准永远不改变。

但是这15亩土地的耕种权不允许转让,不允许买卖,只能自己种,或者自己雇人来种。

这样以来,就不用再担心老百姓手里的土地,被别有用心的人人兼并侵占,而且免除了老百姓头顶上所有苛捐杂税,每年只需要支付1成的收成给梁山就行了。

这种方式,几乎就把所有农民的利益,都和梁山绑在了一起,只要梁山大军在,农民就能有自己的土地,每年只需要交一成的租子就行了。但要是契丹人、地主乡绅、宋朝朝廷来了,那可就不一定了。

你问如果有人要强迫老百姓转让土地,缴纳更高的租子怎么办?

“那就造的反啊!”

彭毅诚站在攻城时,破城军在南门外造的箭塔上,手中拿着个大纸筒,对着塔下檀州四里八乡来的汉人老百姓们高喊道。

“任何人,哪怕宋朝的皇帝来了,只要有人想夺走你们的土地,提高你们的田赋,你们就可以造他们的反。

也许,你们会问,这土地不是你们梁山的吗,为什么是我们的。

我告诉大家,这土地是我们梁山的,但我们梁山把它分给大家,永远不再收回,永远不提高租子,永远不允许任何人从你们那里夺走。

这三个永远,我会教人刻成石碑,树立在每个村的村头,每个城门的门,有任何人敢违背,不管是谁,我梁山大军斗将和你们站在一起,消灭他们。”

彭毅诚从那些地主手里拿到了土地之后,立马派出天道军就把檀州每个村里,都叫来35个代表来到这南门外,当着他们的面,把他新制定的土地租借条例公布了出来。

他不允许中间有人传话,就怕有人在里面做手脚。

只要梁山一个州府、一个州府这样打过去,相信不用多久,整个辽国都会被这些分到土地的农民们占领。

以后,这些土地永远属于梁山,却不属于任何个人。

梁山则保证永远以一成地租给老百姓,而且取消所有田赋,剩下百分之九十的收归农民自己所有。

于此同时,彭毅诚还答应给农民们提供便宜的粮食种子,便宜的农具,便宜的耕牛、牲畜。

有多便宜呢,战略模板里生产这些东西需要多少资源,彭毅诚就收老百姓多少资源。他一点也不多拿。

可以,这样以来,首先保证了只要不遇到大灾大旱之年,农民就都可以吃饱饭、穿暖衣。

在这样一个年代,能吃饱、穿暖,养活家人活下去,就是老百姓最幸福的事情了。

彭毅诚的话刚刚完,南城外数万百姓都跪在地上,黑压压一片人头,给箭塔上的彭毅诚磕头。

百姓们齐声高呼:“谢宋指挥使!谢梁山,谢梁山!”

震得整个南城都在颤抖。

彭毅诚这样的直男,看到这种场景,也忍不住心头一酸,留下眼泪。

他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保证农民对梁山的忠心,那些获得了土地的农民,是绝对不会允许辽军再打回来的,同样也不会接受宋朝的统治。

因为他们都知道,一旦辽军打回来或者宋朝来统治这里,他们就又得重新回到给当牛做马干一年的活,还养不活一家老的日子。

他们就会发自内心、竭尽力地帮助梁山大军,保证他们这些只要交一成地租的土地。

当然,彭毅诚敢于只收一成租,也是因为他有战略模板,可以开外挂爆粮食,不然连军队的粮饷都凑不够,还提什么横扫天下啊!

彭毅诚宣布完新的土地租借条例,就下了箭塔,吴用走上来,担忧道:“指挥使,虽然你这方法很好,但等我梁山大军离开檀州,往辽国腹地北征的时候,那些地主乡绅肯定会反扑的。”

他是得知彭毅诚对土地士绅开刀后,特意跑来劝他的。

其实不是他一个人,梁山众头领里,也不是没人想过裂土封侯的事情。

如今彭毅诚把土地都分出去了,哪来的土地给梁山的将士封赏啊!

当然,吴用也承认,彭毅诚这种方法,对拉拢民心非常有用,在辽国境内,梁山大军想站稳脚跟,必须有当地百姓的支持,不然很快就会被辽国大军围剿。

看看那些发疯一样,拥挤在南门外,争抢梁山军士发放的土地租借条例的老百姓。

吴用就知道,这些老百姓以后肯定是梁山在辽国最坚定的支持者。

一张张出租土地的桌子前,争抢着按手印的老百姓就知道了。

但这样做的弊端也很明显。

不但梁山头领里,有些人因此产生了某些想法,以后再辽国征战过程中,辽国的汉人乡绅地主一定也会拼死抵抗。

更加危险的是,宋朝朝廷那边,如果听了梁山在辽国境内搞这些事情,那些言官们、家里有大量土地的官员们,必定会群起而攻之。

到时梁山就处于宋辽两国之间,腹背受敌啊!

……***

免费小说,无弹窗小说网,txt下载,请记住蚂蚁阅读网w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