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三国逐鹿志 > 第四十六回 夏侯尚匿名赚百越 韩元嗣引身间什方

第四十六回 夏侯尚匿名赚百越 韩元嗣引身间什方

书名:三国逐鹿志 作者:北晴长壑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57:37

且说高定、雍闿仓皇退回南中,闻报孟获失城之事。获惊曰:“董荼那引军,尚在岷阳之地,朱提既去,岂有全身而退之道也?”俄而速提大军,以勇将忙牙长、金环三结为先锋往击之。

却说董荼那闻朱提已失,计其部众,尚有三四万余,乃谓左右曰:“此生死存亡之大计也!能奋死一战者,则可破朱提,返南中,若贪生吝命,则必败也。况南中王孟获之援军,已在道中,吾等焉能以败军之素服见之乎!”南军本无心机,亦知不胜既死之道,乃皆请于董荼那曰:“先是,战CD之夏侯渊也,先败后胜,不宜壮乎?但士卒用命,万众一心,则无不能成之事也!”遂浩浩汤汤,直抵朱提城外,凭外水而营。夏侯惇闻讯,乃召众将以议。惇先曰:“董荼那之来也,归心似箭,朱提小城,笼城坚守盖无所益,不若以书信辱而躁之,分军夜袭,破之可期。”参军韩浩对曰:“吾闻用兵之道,孙子所谓以治待乱,以静待哗,以近待远,以佚待劳。董荼那虽败于CD之下,然士卒齐心。齐心者气盛,气盛者不可轻折,此固陈胜之敝木拾石所以锐于秦卒之坚甲铁兵也。都督踊跃进击,诚然可敬,然倘不利,则军心有碍也。且其远道之行,必然轻装,攻城当不利,此都督不得不查也。”惇对曰:“元嗣所言,诚然有理。今引军出城而战,胜负犹未可期;然孟获大军,已然动发,若受其合围,辄陷必死之地也,此譬如狼落陷中,自断其尾以活也。况董荼那所恃不过蛮勇,何足道哉?”乃令部将曹彰引军三千,往外水之上,收编船务。并使使者传讯雍闿,晓以华夷大义,期其能降。

未数日,曹彰归报曰:“岷之两岸土民,多与南军有故,其舟船之属,多不肯出,或为其所获,隐匿不可察者无数。且计其存者,皆不足以用。纵董荼那坚守不来涉攻,吾军亦不能击之矣。”使者亦见辱而归,面皆被墨,如若徒隶。夏侯惇拍案而起,怒曰:“安敢如此无礼哉!”军师毛玠曰:“都督不必惮之!今毛玠有一计在此,可破南军。趁其民众皆向之,则吾等可遣军士,佯为土民打扮,于其立浮桥而助之。董荼那舟少,必然用之,而吾等可以败竹朽木,待其军发,中游破之,岂不妙哉!”夏侯惇大喜,乃择数千精细军士,使夏侯尚为其首者,一应做土民打扮,携酒肉往董荼那处劳军,并言其怨曹军之来也。董荼那自然不疑,酒过三巡之际,夏侯尚谓董荼那曰:“洞主力挫夏侯渊,足见勇武过人,江河上下,皆苦曹军久矣。吾亦闻洞主苦舟排不足,不能发兵,然此地盛产竹木,吾等皆以此为业,可作浮桥使洞主乘夜飞渡,岂非天馈洞主之大功乎?”董荼那喜闻之下,乃资以钱粮用具,使其伐竹而作。左右或疑之,董荼那略有不安,尚闻之乃请曰:“工期浩淼,恐独力难当,尚望洞主能调拨一千士卒与共。”南军依其言,而往者皆其赤心之士,见夏侯尚筑桥兢兢然,愈安其心。

浮桥将成,夏侯尚复谓董荼那曰:“浮桥本当设诸水上,然吾虽为草莽下民,亦知用兵必秘。可预筑之于陆上,积而不连,可称为竹盾。发兵之时,吾等复来组系之。”左右或有人疑曰:“用兵之道,此下民岂得虑之?恐怕蜀中贼党伪耳。”董荼那不疑,诘曰:“吾等上下承心,是以众人百虑。况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此虽乡党厮斗亦知之,谈何伪乎?”乃与之期曰:“两日之后,夜间二更,汝来筑之可也。”尚退而遣人告诸曹军。惇乃诫三军曰:“两日之后,吾等必破南蛮。然用灶用旗,皆服其常,慎勿变起居之法也。”又命韩浩领三千兵马,留守下游,截杀溃兵。浩曰:“孙子云归师勿遏。今吾等逆其归路,更兼敌众吾寡,恐怕恶战也,分兵者,忌也。”惇笑曰:“此必胜之战,何必多虑!”浩谨诺而出。

是夜,夏侯尚引其亲众,节其桥于岷上。董荼那亲引大军,悄然缘桥而济,见曹军营中,声势如常,心中暗喜。岂料兵众方渡过三成之数,曹军营中火炬陡起,光如白昼,乱石檑木如雨,不绝之闻。董荼那方知中计,乃令后队作前队,退回对岸。桥上前后进退者,互不相闻,一时拥塞。忽然上游浮来数十根巨木,其首皆嵌铁钉,顺水而下,势不可当,撞于浮桥之下。只听喀喀之声,不绝于耳,系桥之绳尽皆崩断,数十米之浮桥,分做十余节,顺水而下,桥上南军惊呼落水者不计其数。时董荼那之婿云中洞主乘马立于桥上,指挥左右勿乱,白浪骤来,坠而溺死。存于北岸未渡者急而不可援之,董荼那左右止有千余人,岂能当之。曹彰见其英勇,止其从者,奋马而出,单搦之来战。二将相交,战了五十余合,曹彰一刀砍死董荼那座马,猿臂长舒,乘势将其生擒过马。南兵会水者甚众,抱竹木顺溜飘下,意可得幸;却教韩浩于下游支起数十张大网,尽皆俘获,方晓夏侯惇之先见。

夏侯惇见董荼那,笑谓之曰:“汉人有言:半渡击之。汝安然渡河,受束于岸,得服哉?”董荼那怒曰:“不服!此浮桥间,必有诡诈也。何以秘筑浮桥,而尔等知之?随波浮木,岂非汝等之谋乎?”惇佯怒曰:“汝之所以败者,不可谓不智也。”乃对曰:“倘以堂堂之阵而败,必不敢抗,惟有伏天命而已。然今日之败,良非合应。士可杀不可辱,可先见汝于黄泉之下也!”夏侯惇令左右解其缚,逸之不截。荼那异之,慌忙抢过一匹马来,飞身而走,俄而顾目,见其后略无一追及者,始得慰心。遗北岸之众,闻其主帅见俘,副帅溺于水中,军心大乱。惇乘势引军北渡,绝其四面,宣以善策而去之。曹彰曰:“此愚钝之民,不知所以为恩者,纵之辄复聚众为乱,无益耳。不若徙入西陲,以禁其勾连裨合。”夏侯惇曰:“欲致长途者,不汲一时之速。其乱也固速,然其魁首既服,其下皆恩随也,不足为虑。”

孟获方过越嶲,见董荼那孤身来见,俱言其信土民、断竹桥、骂夏侯、见放归之事。获心有疑虑,然亦知用兵在即,不当以猜度杀大将,乃弃之为押粮官。复闻探马回报,夏侯惇引轻军数千人弃朱提而下,已至其西数十里处下寨,旗号鲜明,衣甲服色俱盛。获怒曰:“夏侯小贼,安敢造次!北地之将,不识地理;新纳之兵,不谙人和。此二者皆不备,尚敢悬军轻进,岂不欲死而求其速耳!”乃令罪将高定、雍闿二人,引南军五万,使其两路夹击,必求破之。

高定、雍闿二人,本不相能,况高定自为南人,心计旷辽,而雍闿乃什方侯雍齿之后,性多特异,下视南蛮之憨直,南人亦不屑其谋略。先是,乱讯始报曹操之际,郭嘉曰:“用盟者有三。其至上曰意合,盖心念相通,其系若无翳之坪,不可间之。然意合者惟市井之屠夫游侠能有之,国者泱泱,不能合于意。其次者曰利合,盖其用兵之道,或可同焉,相争则两损,相助则两荣。是以秦晋能共攻郑,齐楚能同御吴。利合者弱,可以轻入其隙,以绝其盟。至下者曰势合,盖形势所迫,合则存,分则亡,不得不合耳,唇齿虞虢者是也,合纵抗秦者是也。然势合者尚不如利合,朝相共,暮可散,诚不足道也。今雍闿、朱褒本俱汉人,踞其北进之路,所以于孟获者合,盖不合者必为获所平也。”操对曰:“孤亦知之。然身为中土之臣,委于南蛮相叛,不齿也。况南中之地,平略无用,犹得以南将治南中耳,然此二人必杀之,以得其位。”左右悚然而诺。

二将至曹军阵外,见其营中空虚,自两侧杀入,放起火来。曹军如梦方醒,不及披甲攫枪,已然刀斧加颈,慌忙伏地轻降。守将韩浩,持刀于高定虚战数合,亦降之。二人复掠其金钺华冕之属,意气满满,解其俘者归见。

孟获见之,谓曰:“汝等如何肯来降乎?吾闻夏侯惇、夏侯渊中原人皆谓用兵如神,今日观之,不过尔尔。”韩浩对曰:“吾韩浩也,假其名耳。此中有秘传之务,尚蒙雍侯间听。”获忿然曰:“吾孟获是也,汝等不尝闻之乎?”韩浩亦变色,乃曰:“吾所以降者,以其什方侯之后也,非汝蛮人耳。今落入汝手中,死不足惜,惟此重任不能授命,可谓恨事!恨事!”孟获舒然徐曰:“汝不必惶恐。尔曹擒吾上至洞主,下及徒兵,尽皆放回,获虽禽兽,亦知衔肉报恩,何必杀汝乎?况两国交兵,本各为其主,盖无私憾。雍闿乃吾之臣,汝降雍闿,亦既降吾。”韩浩闭目不答。获乃使雍闿近前试问之,雍闿伏拜曰:“此贼言辞咄咄,必然疯癫,所谓什方侯之后云者,皆其伪造,意陷老朽也!大王明辨!”孟获曰:“吾何尝信之乎?但试言之耳。”韩浩乃谓雍闿曰:“事已至此,空谈何益?可叹君侯非时运不济,不能平蛮破彝,皆付东流耳!”雍闿愈恐孟获之信疑,抽出刀来欲砍韩浩。孟获慌忙拦住,谓之曰:“此狂徒耳。若欲离间吾与雍太守,何得其言外出如此乎?”乃令左右将韩浩放回,复以金帛美女重赏雍闿。闿知其心疑,然恐拒之则愈不信,只得收之叩谢。

却说韩浩既归,俱禀其事。郭嘉曰:“雍闿为人,诡诈多疑,有豺狼之色。若能是一说客往劝之,必绑孟获来见。是可以乘机责其不忠,而后杀之。”乃举目诸僚臣,只见一人越众而出,谓郭嘉曰:“某愿往!”欲知此人是谁,且看下回分解。

免费小说,无弹窗小说网,txt下载,请记住蚂蚁阅读网w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