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抗战之泣血残阳 > 第四百六十三章 寒冬

第四百六十三章 寒冬

书名:抗战之泣血残阳 作者:泪跑的牛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57:45

♂? ,,

1938年11月8日,立冬;南昌的第一场大雪终于落了下来,满城都是白茫茫的一片,鹅毛般的大雪遮挡了这片城市的所有肮脏和罪恶,让一切变的如同婴儿新生一样的雪白;富贵人家的太太和老爷穿上了各种皮毛大衣,带着小孩子疯狂的在雪地里玩耍,尽情的嬉戏;而那些穷苦人家,大人们忙着堵住房子墙壁上的破洞,让寒风不至于传堂过户的掠走最后的暖气,小孩子缩在破烂的棉被里面冻的瑟瑟发抖......

在长沙的第九战区司令部,里面烧着火盆,满屋子都是暖和的空气;让在这里忙碌的战区司令部不至于那么寒冷,可是在薛长官和吴参谋长的心中还是冷的害怕;第九战区军队的军需供应并没有解决,很多战士们的步枪只有枪膛里的五发子弹,机枪子弹平均下来更是剩下了不到一百发;炮兵的装备更是没办法整补,整个第九战区各种山炮和野炮加起来不到一百门,炮弹就更少的可怜了;

“薛长官,各军的军长催促整补的电文每天就没停过;而后勤部那边也在催促军政部,可是军政部现在也没有存货;难办啊!”吴参谋长苦笑着说道,

“是啊!从1937年7月抗战大规模爆发以来,武器弹药消耗巨大啊。战前我们积攒的家底能够支撑到现在还是拿人命换来的;现在是冬季,鬼子不可能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他们可以趁着寒冬整补兵员和装备,南昌现在就在鬼子的嘴边了,我们能否得到充足的武器装备就成为决定战局的关键了;而我们的武器来源有两个:进口和自己生产。自己生产嘛!就不说了,军事工业基础薄弱,兵工厂的水平是比较低的;不仅生产不了飞机和坦克,而且连最基本的枪支和子弹的生产能力也满足不了现在战局的需求。一直以来,政府一直坚持进口,进口武器装备的重要性已经在前两年的作战中现象出来了,装备精良的德械师的战斗力是显而易见的。”

薛长官侃侃而谈,到了他这个阶层;对这些东西当然知道的一清二楚了。

自清朝末年起德国就是中国最重要的武器进口来源地,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38年。抗战前中国就通过进口德国武器装备组建了大量的德械师,从德国进口武器装备所需资金主要用钨矿砂、锡、锑、桐油等物资支付。1937年7月抗战爆发,中国加大了德国武器的订货量。但是在日本的强烈抗议下,1938年5月德国宣布停止对中国出口武器,最后一批武器于8月份运抵中国。

现在欧美各国对于日本侵夺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略行为采取“不承认主义”和“不干涉”政策。前者反映了欧美各国和日本的矛盾,因他们不愿放弃其在华的既得利益;后者反映了欧美对日绥靖。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武装占领了部东北三省并威逼南窥中原。日本的野心和侵略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也威胁和沉重打击了美英帝国主义在华的殖民利益。1932年初,美国国务卿史汀生照会日本外务省,郑重表明:“美国政府不能认许任何事实上的情势的合法性;也不拟承认中日政府或其代理人间所缔订的有损于美国或其在华国民的任何条约或协定;

美国在经济危机过后,对日的废旧钢铁出口每年都在增长,其贸易额是中国的十倍以上;而在日本的投资更是高达五亿美元以上;日本也一直在麻痹和诱骗欧美各国;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先后与德国、英国、法国、美国等等欧美传统强国达成协议,停止对中国出口武器;

1937年8月21日,国民党与苏联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由于地域的特殊性,苏联并没有接受日本的条件,便开始以贷款的形式向国民党提供武器装备,贷款由中国用矿产和农产品偿还。苏联对国民党的武器供应持续到苏德战争爆发。而这个进口武器的唯一途径还被英国和法国限制,1938年法国在日本政府的压力下,扣押了从苏联运抵越南的军火,后来滇缅公路也被英国人切断,直到欧战爆发,日本开始入侵东南亚,这一情况才得到了缓解,中国的处境才好了一点点。

1938年开始,中国就进入了抗战的寒冬;武器弹药缺乏,产粮区被日本鬼子大量占据,税赋的主要来源地江浙一带也被鬼子占领;除了瘦弱的士兵之外,中国的抗战一无所有;

国抗战的形势如此严峻,而目前中国的执政党国民党内部也不得安生;以汪兆铭为首的投降派开始活动,1938年9月,武汉会战正到关键时刻之际,周佛海的代表梅思平与日本首相近卫的代表松本重治在香港谈判,日方提出“不要领土、不要赔款,两年内撤军”,支持汪兆铭的和平运动。

1938年10月,汪兆铭在接见海通社和路透社记者时都表示“未关闭停战之门”,他置轰轰烈烈的抗战于不顾,醉心主和。后梅思平携密件回重庆呈汪。汪在家为梅设筵,当送梅出客厅时陈璧君催促汪下定投敌的决心,说:“梅先生明天要走,这次要打定主意,不可反悔!”汪精卫连声说:“决定了,决定了!”

而抗战到了目前的阶段正是考验整个国家和民族韧性的时候;对此,蒋介石深信不疑,在9月,欧洲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标志着欧美的绥靖政策到达顶峰,而日耳曼民族对于领土和海外权益的争夺**逐渐显现,世界大战为时不远;而中国一直以来苦苦坚持等待的就是欧战爆发,汇同世界的力量对抗德日法西斯。

而这个时期的美国,孤立主义在国会盛行,并渐渐的到达顶点;他们严守中立,拒绝承担国际义务,对于交战的双方实行强制性的武器禁运;但是原料缺不在此行列;这让工业基础薄弱的中国雪上加霜,而对于日本来说就完无所谓了,他们不缺乏生产武器的能力和技术,缺少的正是各种原材料。

免费小说,无弹窗小说网,txt下载,请记住蚂蚁阅读网w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