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亮剑之独立大队 > 第六百章 金枪

第六百章 金枪

书名:亮剑之独立大队 作者:爱唐朝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28 04:43:56

这一次战斗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总共用了一个小时四十分钟时间,八路军也伤亡了30多名官兵。不过这个代价是值得的,通过这一次攻坚作战,他们学到了相应的战术,并且也使得部队得到了实战锻炼。

这一次战斗过后,特战队员们仍然只是补充了一部分弹药和5000大洋,其余的全都给了新四军的官兵们。

第9支队一下子获得了这么多的武器弹药,还有大量的财物,同样有了暴发户的感觉。他们的士气极其高涨,不顾疲劳,又跟着徐大龙等人打退了前来增援的一路日伪军,再次歼敌200余人,缴获了100多支枪。

按照徐大龙的统一部署,第9支队对根据地周围的日伪发起了攻击。他们的学习能力很强,再加上有特战队帮忙,一口气拿下了六个据点,扫荡了日伪基层组织,歼灭日伪军1600余人,根据地迅速扩大,动员了1000多名青少年加入了新四军。

与此同时,第12支队和第9支队互相配合,消灭了两个支队根据地结合部之间的日伪军,两个支队的根据地彻底连在了一起。

经过了这一系列的战斗,孙副处长和第9、第12支队的新四军官兵们对徐大龙等人十分佩服,对于接下来的战斗也充满了信心。

接下来徐大龙就开始部署第二阶段的战斗。

日军守备第六师团连续遭受沉重打击,现在无力侵犯新四军的根据地。徐大龙就提出抓住机会,向西面的苏州方向发展。

在徐大龙等人的帮助下,新四军第12支队、第9支队连续取得了几场大胜,孙副处长、黄水根等人对徐大龙都很信任。可是他们看了看地形,对于徐大龙主张向西发展的思路还是有些不太理解。

孙副处长说道:“徐大队长,苏州方向地处平原地带,交通发达,人口稠密,如果能够在这一带占有一席之地,就能够获得大量的人员和物资的补充,对于新四军的发展十分有利。

可是也有很大的困难。首先苏州一带驻扎的是日军第四师团,这可是一支野战部队,他们的战斗力要远远超过了日军的守备第六师团。不仅如此,那里的水路交通更加发达,对于我军的作战行动不利,再加上还有清凌河的阻隔,如果我军贸然越过清凌河,进入苏州一带的平原地区,一旦遭遇日伪军的围攻,要想退回根据地来十分困难。

你坚持这么做,必然有你的道理,能否为我等解惑?”

听到这里,第9支队长说道:“我们的确有一支200人的水上大队可以接应部队度过清凌河,可是清凌河河道相对狭窄,我们也不敢贸然进入,如果被日军堵住了河道的两端,水上大队恐怕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第9支队长以为徐大龙有了渡过清凌河的想法,是因为第9支队有水上大队做后盾,他不得不将实际情况告诉徐大龙,提醒他要想渡过清凌河,是指望不上他们的水上大队的。

面对着众人投来的疑惑的目光,徐大龙面带微笑,说道:“孙副处长提出的问题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这种谨慎的态度,我十分赞赏。不过情况和你们想象的有一些区别。

首先我就要谈一谈日军的这个第四师团。

众所周知,日军排名靠前的八个师团,是日军陆军老牌的师团,战斗力对日军的守备第六师团完全可以进行碾压。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唯独这个第四师团是一个奇葩的存在。”

接下来徐大龙就介绍了日军第四师团的情况。

第四师团成立于1888年,士兵主要由菜贩走商组成,是日军中的资格最老的师团之一。这支部队下辖四个联队,配备了一流的武器装备,堪称日军“精锐”。然而它成立没多久,“窝囊废”的名声就传遍了整个日军。尤其是第四师团的核心部队——第八联队,因为在日俄战争中屡战屡败,获得了“败不怕的八联队”绰号。

第四师团进入华夏战场之后,表现也十分奇葩。只要一打仗,官兵中的病号就会激增,很多时候居然病号能够超过一半,以至于他们的指挥官都不得不亲自坐镇医务室,来监督士兵们是否在装病。打起仗来这帮家伙更是贪生怕死,稍微不顺利掉头就跑,战斗力根本不值一提。

但是这帮家伙也有长处,那就是善于做生意。他们不仅经营走私物品,而且基本上对做生意的对象也没有什么限制,很多违禁物品,甚至出现在果军那里。

徐大龙笑道:“这样的部队纯粹就是纸老虎,看上去张牙舞爪的,实际上根本就不堪一击。”听到这里,众人不由得都笑了起来。

黄水根钦佩地说道:“徐大队长,想不到你对日军的情况了解得这么多。”

孙副处长和新四军两个支队的其他指挥员们也都有些纳闷,他们实在想不清楚,徐大龙远在山西,竟然对这里的情况也如此了解,不由得暗暗称奇。

徐大龙却并没有就这个话题继续谈下去。

他说道:“现在我来说第二个问题。根据你们提供的情报,清凌河的平均宽度为60米,平均水深1.8米左右,这样的水深的确会妨碍我军的行动,不过只要我们稍微加以改造,就完全可以进行徒涉。

清凌河紧靠着莲花山,山上有的是石块,如果从山上采集石块投入河水当中,将河床抬高一两尺,就可以进行徒涉。”

听到这里,众人恍然大悟。

第九支队长激动地说道:“这可真是一个好主意啊!咱们可以在清凌河上多铺出几条水下通道,外表根本看不出来,我军却可以迅速地渡过清凌河。这样的话,清凌河不仅不会成为障碍,铺在水底的石块反而能够形成暗礁,阻挡日军的水上部队进入清凌河。一举两得。”

众人也议论纷纷,都表示这个办法可行。

孙副处长感慨地说道:“徐大队长观察细致入微,思维敏捷,难怪你们经常能打胜仗呢。现在我没有任何疑问了。”

指挥员们也纷纷表示同意徐大龙提出的向西发展的作战计划。

经过了三天时间的准备,新四军的官兵们利用夜间在清凌河铺设了四条水下通道,又进行了一天时间的准备,调动了四个大队3200余名官兵,在次日的凌晨渡过了清凌河。

接下来的战斗跟徐大龙预料的一样,日军第四师团在战斗中表现得极为糟糕,几乎是一触即溃。

经过了三天时间的战斗,新四军连续攻克了三座县城,攻克了数十座日军的中小据点,扫荡了日伪的基层组织,总计歼敌2600余人,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经费和物资,动员了1300多名青壮年参加了新四军。

日军第四师团行动十分迟缓,整整用了六天时间,才集结了大量的兵力进行反扑。此时新四军官兵们已经顺利地渡过了清凌河,返回了根据地。

过了两天,新四军的官兵们利用夜间再次渡过了清凌河,向日军发起了攻击,歼灭了日军一个步兵大队,伪军一个营。

日军第四师团遭到了打击,不得不向苏州方向收缩。苏州东面四个县的广大乡村地区,从此成为了新四军的新的游击区。

转眼之间,徐大龙等人在这里已经停留了20天了。按照计划,他们准备再待十天。

孙副处长和两个支队的指挥员们十分珍惜这十天的时间,跟徐大龙等人商量,计划再发动一次规模较大的进攻战役。

正在这时,从太岳军区发来了电报,要求徐大龙等人尽快回山西。

徐大龙微微感到有些诧异,原来他已经跟司令员说好了,要在这里停留一个月的时间,此刻时间未到,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催着他们现在就回去?不过他也没有多想,接到电报之后就向新四军的官兵们辞行。

孙副处长和两个支队的指挥员们苦苦挽留,希望徐大龙等人再停留几天时间。‘

这时军分区也发来了电报,电报是李云龙、赵刚联合发过来的,他们道出了实情。

原来徐大龙等人出色的表现引起了新四军方面的高度重视。徐大龙这样的人才他们十分欣赏,就有将徐大龙留在新四军的想法。他们给上级打了报告,阐述了新四军目前发展的困难以及对人才的渴求,上级还真的产生了将徐大龙留在新四军的念头。

不过他们征求了驻山西八路军上级的意见,斯令员听到了这个消息,吓了一跳。尽管他是一个有大局观的高级指挥员,心胸开阔,可是徐大龙这样的人才实在是难得,他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放的。

于是他一面向上级请示,说徐大龙对于山西方面的情况更加熟悉,而且跟当地的忠秧军、晋绥军,甚至日伪军方面已经建立起了强大的人脉关系,他能够起到的作用,其他人无可替代,因此还是留在山西更能发挥他的作用,希望上级还是要把徐大龙留在山西。

与此同时,他紧急给徐大龙发了电报,让他赶紧返回山西。张万和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也有些急眼了,他一面给徐大龙发电报,一面也给李云龙和赵刚发去了电报,让他们也发电报催促徐大龙赶紧回来。

孙副处长和第9、第12支队的指挥员们也听到了这个消息,他们极力挽留徐大龙,就是为他们的上级争取时间,来跟八路军方面进行协商,让徐大龙留在新四军。

为了这件事情,山西方面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军方面打起了官司。官司打到了上级,最终上级认为徐大龙留在山西更能发挥作用,婉拒了新四军方面提出的请求。

徐大龙等人真的要离开了。孙副处长、第9支队、第12支队的新四军官兵们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相处,对徐大龙等人已经产生了深厚的友情。他们满怀着遗憾,恋恋不舍地送别了徐大龙等人。

军统方面对于徐大龙等人的安全也十分关心,军统总部通知沿途的军统各部为徐大龙等人提供了方便。不久以后,徐大龙等人就回到了重庆。

回到重庆之后,军统老板亲自设宴为徐大龙接风。他感慨地说道:“大龙老弟,此次南京之行,干得实在是太漂亮了,米国人十分满意,在果府方面,哥哥我也很有面子,你真是哥哥我的好兄弟。感激的话我也就不说了,咱们兄弟干一个。”说完他举起了手中的酒杯,跟徐大龙碰杯后一饮而尽。

在一旁作陪的尤玉坤和林忠民也都十分开心,纷纷向徐大龙敬酒。

尤玉坤说道:“为了表示对大龙兄弟你的感谢,老板特地吩咐给你准备了一份礼单。”说完他掏出了一张用红纸写的礼单递给了徐大龙。

徐大龙看到上面写着很多物资,有狙击步枪、瞄准镜、定时炸弹、烈性炸药以及其他的特工装备,价值绝对不低于六七万大洋。

徐大龙很高兴,说道:“还是老板了解兄弟我的喜好,这些东西可都是宝贝,有钱也买不到,我十分喜欢。”

看到徐大龙高兴,老板也十分开心。

他点了点头,尤玉坤又取出来一个锦盒,放在桌子上,示意徐大龙打开看看。

徐大龙打开了锦盒,盒子里的东西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徐大龙眼前一亮,赶忙取出来在手上把玩着。

这是一支特制的勃朗宁手枪,枪身黄澄澄的,竟然是镀金的。枪柄是象牙制作的,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

这支枪与其说是一件杀人的利器,还不如说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看到徐大龙爱不释手的样子,众人也都十分高兴。

尤玉坤说道:“大龙兄弟,这支枪是米国一位要人送给老板的,他一直珍藏在身边,往常我们想欣赏一下都没这个机会。可是,老板送给了你,你的面子可真是太大了。”

徐大龙望着老板衷心地说道:“谢谢大哥了,这份礼物我会一直珍藏着的。”

徐大龙为人精明能干,善解人意,很得众人欢心。酒宴上觥筹交错,气氛十分热烈。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