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 > 第115章 带不动,真的带不动

第115章 带不动,真的带不动

书名: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 作者:龙战将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9 18:01:05

日军以血祭了一个中佐情报官为代价,加快了筹备浙江作战的速度。

日军的动作越来越快,京沪区获取的各种有关的情报也就越来越多,随着越来越多的情报汇聚,张安平反倒是越来越安定。

历史上浙赣会战输得一塌糊涂没错,但这不意味着这个时空也会输!

现在战前日军频繁的动作都被自己截获——这等于是己方开着全图在打仗,不至于像原时空那样,连第三战区的司令部驻地都丢了吧?

而且这一次张安平觉得跟以前不一样。

过去的多次会战,**是多方面处于劣势。

这一次则不然。

空军、陆军方面己方是占优的!

空军方面,己方此次却有盟军的轰炸编队、战斗机编队,还有**的空军,空军方面己方占据一定优势。

陆军方面,兵力是数倍敌方,虽然整体素质弱于敌人,但三倍于敌方的数量不是看的吧?而且马上就进入梅雨季节了,**控制区域多山,日军不管是行军还是作战,都严重受干扰。

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俱在己方!

还有一点,张安平执掌的京沪区,可以为己方提供详实的情报——这好比玩游戏,己方开全图、兵力占优、还有地理优势,敌方不仅是进攻方,且兵力还只有己方三分之一。

优势在我,怎么输?

只要这一次守住三战区的防区,以后对日本本土轰炸就成为了常态,工业区要是隔三差五被轰炸,已经【网贷逾期】的日本鬼子到时候的日子一定比原时空中更艰难。

想想都让人觉得舒坦。

……

日军在绍兴组建了作战指挥部,并且将浙江作战的规格升格为浙赣作战。

获取情报的第一时间,张安平就增加了情报上报力度,通过局本部直接开始将重要的情报往侍从室送,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只负责向第三战区司令部提供情报。

还别说,侍从室挺重视来自京沪区的情报,看日军将浙江作战升格为浙赣作战,侍从室一方面开始加强第三战区的力量,另一方面则向第九战区下令,令第九战区做好跟第三战区的协同准备,关键时候第九战区可以向第三战区派兵挺进。

而第三战区这边,面对着越来越多的日军调兵情报,决意复刻第九战区薛长官著名的天炉战法,以此来重创日军。

总之,一切都给人一种时代要变、日寇药丸的感觉。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张安平自上海带出来的部队完成了整编,由计生委员会(JSWYH)授与了番号:

新编八十七师、新编八十九师。

这里要提一嘴——**的新编X师番号,其实现在才到49,抗战结束前,累计才55个新编师。

之前刘新杰带着起义的伪军自上海杀回到第三战区,这支部队在二十多天的转战中,多次跟日军交手,从上海撤至第三战区,沿途过来大小几十战,颇具铁军风骨。

侍从长觉得这支部队既然是从上海杀出来的,而此前的淞沪会战,八十八是他的王牌师之一,所以便将八十八师这个番号给了这支起义部队。

故而有了新编八十八师的番号。

而在张安平又一次将近三万人从上海带到了第三战区后,便顺理成章的将八十七、八十九这两个番号给予了新建的两个师——要不是新编36师的番号已经给出去了,估计也就没有新八十九师,而是新36师。

可惜此时的新八十八师已经赶赴了云南,但因为没有赶上远征军的出征,便作为预备队留守在了国内。

否则三个师完全可以组建一个独立的军级单位。

由于新编的八十七、八十九两个师才完成组建,还没有配属到军级单位,计生委员会便将这两个师配属给正在重新组建的第25集团军,囤兵缙云。

这也是**应对日军筹备的浙江作战的而做出的应对措施之一。

其实此时的张安平,觉得防守终究是被动的,应该想办法趁着日军集结的时候,抢占各种战略要地,争取到战略主动,而不是被动的等待日军的进攻。

但他人言轻微,大兵团作战他这个小小的军统少将除了提供情报支持外,压根就没有多少发言权,一句你懂个屁就能让他闭嘴,所以张安平在建议无果后,老老实实的当他的情报官,负责情报支持。

原本他还在和美方代表筹划第三次对日轰炸,原本预设的轰炸日期是5月中旬,但随着日军的频繁动作,轰炸不得不暂时停止,全力为接下来的会战做准备。

在张安平不断的情报支持中,时间来到了5月14日夜。

此时日军在浙赣路东段布置的是第13军,按照目前的情报来看,13军尚未完成大集结,理应还有数日的时间才会发起进攻作战,但在14日夜,已经集结的日军第13军,未等到大集结完成,便于当夜出动。

其中70师团于15号黎明在奉化溪口方向大规模出动;

22师团沿着曹娥江南下,突破**在章镇的阵地,兵锋直指嵊县、新昌;

河野旅团则于绍兴出动,兵锋直指诸暨;

15师团则从萧山出动,渡过浦阳江后直插浦江;

另有16师团、33师团,兵出富阳,向桐庐进攻。

此前第三战区寄希望于在金华、兰溪跟日军决战,以此挫败日军摧毁浙江、江西机场的意愿,但侍从室却否定了这个决意,认为在金兰决战的话,日军此时兵锋正盛,不利于我方。

而侍从室认为在衢州附近决战合适。

因为这个方略,第三战区应对日军的准备是:

以安华(诸暨以西、靠近浦江和义乌。)至长乐线为第一阵地、以兰溪金华为第二阵地,经这两个阵地消耗了敌军后,在衢州进行决战。

第九战区负责西线作战,确保三战区不会受到南昌方向的日军攻击。

面对日军发起的进攻,三战区依照预设的决战思路,先在第一阵地分头阻击,消耗敌人的力量、迟滞敌军行军速度,为接下来的衢州决战做准备。

这样的思路也说不上问题——战略方面很多时候其实是不会出错的,但战术的执行上累积的错误,却最终会影响到战略方面。

浙赣会战便是这样的例子。

三战区希望第一阵地能消耗敌人的力量,可现实却是:

第一阵地线上,多支部队均是一触即溃!

不仅没有达到阻击敌人的目的,还损兵折将、丢失了大量的物资。

日军基本是15号才开始行动的——但并不是直接交战,期间是要进行行军的。

可是,17号诸暨就沦陷了。

而这也只是开始。

19号,桐庐沦陷;

20号,东阳沦陷;

21号,义乌、永康沦陷;

22号,建德沦陷;

23号;汤溪沦陷!

这个沦陷时间表,可以看出来一件事,靠第一阵地线阻击、迟滞、消耗敌人的设想就是一个天大的玩笑!

面对着一城接一城的快速沦陷,战区司令部那边什么反应不知道,但张安平就一个想法:

小鬼子行军的速度,都赶得上彼时起义军在浙东纵横的速度了!

可第一阵地线,明明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构建用来消耗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呢?

一触即溃!

日剧只需要走路、走路、再走路,到达一地就能占据一地。

此时的**只能寄希望于在金华、兰溪这预设的第二阵地来阻击敌军了!

因为前线败得太快太快了,根本就没有给衢州决战做好准备!

三战区命令死守兰溪、金华,并决意在金华方向采取内外线夹击的方式来粉碎敌人对金华的合围。

可是,外线的部队大多数是从第一阵线退回来的,早就被日军的兵锋吓破胆了,根本没有跟守城的63师、86师配合,甚至日军完全就可以当他们不存在。

金华守城的两个师最终的结果是独力面对日军的进攻,尽管在防御作战中他们依靠工事坚守了数日,可最终却不得不因为阵地的大量被毁而放弃阵地,向北山突围。

金华保卫战中,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在作战中,15师团的师团长酒井直次踩雷身亡——消息是张安平送来的,三战区司令部因此狂欢不止,可酒井的身亡并未改变金华的结局。

28日,兰溪、金华同时沦陷!

这一阶段的进攻中,诸暨、桐庐两条战线完全就是纸糊的、泥捏的,一触即溃,尽管浦江一直在坚守,但并未影响到大局!

嵊县、新昌方向,日军的进攻则不顺畅,哪怕是兰溪、金华沦陷了,哪怕是西路的东阳义乌沦陷,这两地却始终掌握在**手上,再加上这条防线的**往后可以退往天台,算是给三战区挣了一丁点面子。

可惜面子挣得再多也没用,因为随着兰溪和金华的沦陷,日军的兵锋已经指向了预设的决战战场衢州。

亲赴衢州战场指挥的三战区长官在会议上坚定的称:

衢州绝不可以丢失!

衢州,三战区准备了足足二十万大军,其中一个军被安排在城内防守,其余部队在外线呈弧形态势——外线保持着绝对的兵力优势,意欲通过内外夹击,在决战中取得绝对性的胜利!

5月31日,军统南昌方面传来急电。

经过数日之准备,南昌之敌出动两个师团外加两个支队,还有数千伪军协助,拢共约四万余人,于当日强渡抚河,向赣东进军。

一旦南昌之敌占据了赣东,那么三战区的后路就被抄了!

尽管第九战区会负责截击南昌之地,确保三战区后路不会被抄,但三战区顾长官还是感受到了威胁——他认为必须尽快与日军决战,确保争取战略上的主动。

于是衢州及周边的驻军展开了调动,带着一雪前耻的决心,决意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击溃日军,扭转战局。

决战即将到来,张安平自然也不会闲着,将手头所有的力量都派了出去,负责战场情报搜集、战场各地的情报搜集,他拍着胸口表示:

军统的情报绝对会时时更新,请各位前辈不要在情报方面有任何顾虑,如果因为情报而导致哪一部部队出了问题,他张世豪绝对负责到底!

此时的日本人也从**的调动中感受到了**意欲决战的心思,这也符合他们的心意。

毕竟三战区在衢州部下的内外阵地,想要硬啃,他们在主力尚未集结之际是很难啃下来的,相反,**主动出击意欲决战,那他们就能避免强攻造成的巨大的损失。

但日本人也不会让**顺顺利利的达到主攻的目的,他们调派军队,做好了以攻代守、打乱**节奏的准备。

距离6月4日早上决战16个小时,三战区司令部向各部下发了决战准备之命令,次日早上八点,各部按照命令进攻!

张安平作为情报官,将自己的小指挥部设在了第一线,为接下来的决战做好准备——一旦决战打赢,**便能趁机收复失地,而且不少**在之前的战斗中被迫都撤入了山区,一旦日军开始仓皇而逃,这些军队能起到迟滞敌军行动的目的。

再加上依然坚挺的浦江,很可能对日寇来一波关门打狗。

但……

但如果顺利展开决战,那就没有运输大队长这个戏谑的绰号了!

6月3日下午五点,经过数日慎重思考的侍从长做出了一个决定:

今衢之得失,已不关今日之战局成败矣!

此时的缅甸遭遇了重大的失败,日军已经从缅甸向云南进军了,云南的局势比浙江更危险——如果决战失利,那就麻烦大了。

所以,他下令停止即将到来的决战计划。

命令传来,整个三战区一片哗然。

现在到了临门一脚之际,现在裤子都脱了,就剩往前这一步了,结果要放弃决战计划?

三战区立刻致电侍从室,请求继续进行决战计划——此时各部已经就位,如果放弃决战计划转而向浙赣路两侧的山地撤离,那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但回应三战区的却是一封密电,在密电中,侍从长命令:

第三战区应避免在衢州附近与敌决战!

面对这措辞严厉的密电,第三战区只有两个应对方式:

要么兵变,要么服从。

拒绝就是兵变,三战区自然不可能,只能选择服从。

6月4日,凌晨3点,一直未睡的张安平还在整理着各处的情报——他手上的数支精锐力量,携带军统发报员渗透进入敌占区,监控着敌军的动态,他要给三战区的将军们提供准确无误的情报支持,自然不敢大意。

参谋突然急匆匆闯进来汇报:“区座,战区司令部急电!”

“给我!”

张安平一惊,以为是情报方面出了疏漏,一把夺过电文快速看了起来。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然后,他整个人都懵了。

放弃决战?

撤离?

张安平好悬吐血,衢州附近十几万大军全部就位,衢州城内一个军的力量也做好了在几个小时后发动反攻的准备,这个关键节点上,彻底?

就好比两个人要打架,现在面对面都做好了出招的准备,就在要出招的时候,另一方接过转身就跑——一个人可以轻易的跑掉,但一群人呢?十几万军队呢?

“立刻给司令部发报,告诉司令部,日军已经做好全县出击之准备,一旦我军放弃五个小时后的进攻,日军将趁势追击,我部未必能成功走脱,且我军即便走脱,衢州城内之八十六军,必将陷入无援兵之境!请司令部悉知!”

十五分钟后,司令部回电,就一句话:

执行命令!

张安平看着这封命令,久久一语不发,最后走入指挥部内的小房间中,一脚踹烂了一张凳子后,拿着凳子一顿框框乱砸。

淞沪会战就是这样,本来要撤了,要撤走了,指望国联调停,结果撤离行进的部队因为一纸命令,开始了驻扎——撤退最后演变成为了溃败,日军都不敢相信安然度过了苏州河的**,是怎么能被他们追上并击溃的!

南京保卫战也是这样,既然决定不打、既然地形决定了不适合死守,就别忽悠着百姓和士兵去死守,关键时候当官的一跑,前线的部队直接懵逼,最终演变为大溃败——还**连船都不准备!

现在衢州也是这样!

(狗作者写着写着高血压都犯了!)

什么叫军令如山懂不懂?

浙赣不只是重庆的屏障,浙赣是一个战场,多山的地形易守难攻懂不懂?

没了外线的策应,只领到了坚守七日的衢州命令的守八十六军,你觉得他们就能死守到底吗?!

可是,作为一个小小的少将特务,张安平能做什么?

他可以拼了命的为全军提供情报支持,为此他可以将自己的精锐一股脑的撒入战场之中,负责监控敌人的动向。

为此他可以站在第一线,只为更及时的转递情报。

可是,他能做的就只有这些啊!

面对上峰撤离的命令,他能怎么办?

控制了愤怒的情绪后,张安平走出小屋,面无表情的下令:

“情报指挥部,撤离。”

……

三战区准备衢州决战的军队趁着太阳还没升起就开始了撤离,往浙赣铁路两侧的山上撤离。

撤离前,三战区还从衢州调走了一个师,让衢州的守军从一个军变成了两个师……

而就在**准备撤离的时候,日军为了打断**决战主动的节奏,不仅发动了对衢州的攻势,还对几支靠近的**展开了猛攻。

好在这几支部队靠近浙赣路两侧的山区,随着他们冲进了大山,日军也不得不放弃了追击——日本人也都懵了,你们不是脱光了要来了吗?我都做好准备了,你怎么突然转身跑了?

嫌弃我啊?

莫名其妙的大胜让日军得意洋洋,随后则放心的展开了对衢州的进攻。

失去了外线的策应,明明援军就在骤变,可衢州守军却依然陷入了弹尽援绝的处境,不得已,衢州守军于7日凌晨突围。

6月7日,衢州失守!

(这一情况和抗美援朝时候的铁原类似,但是,我军却守住了!)

衢州失守,浙赣路上再无坚硬的防线。

第三战区的司令部驻地上饶,就成了“佛印绝类弥勒、矫首昂视”中间缺少的一句……

1942年6月15日,第三战区司令部驻地上饶,被日军占领!

而张安平苦心经营的机场,早在占领上饶之前就被日军占领——机场、上饶方向囤积了太多太多的物资,本是大后方,结果衢州失守,二十万大军仿佛无一男儿,眼巴巴的看着日军挺进占据了上饶。

尽管在衢州失守前,战区司令部就下达了紧急转运的命令,可**军官时候大多只想着跑跑跑,效率极差,根本没有抢运走多少物资,反倒是张安平安排的特工队伍,不得已的情况下,在上饶沦陷前的两天开始,就开始了大爆破。

可因为各部军官的阻拦,爆破的成果有是有,但并没有爆破掉太多的物资。

这些舍不得被炸毁的物资,最后大多便宜了日本人。

反倒是轰炸编队和战斗机编队,在上饶沦陷前的三天就自顾自跑了,倒是没太大的损失,可为了轰炸日本本土囤积的物资,除了一部分被炸毁外,大多成为了日本人的战利品。

……

“张,我想不明白,为什么你们会将这一场战役打成这样?”

一直跟着张安平的佐克,对于战局的发展只有一个感觉:

不可思议!

外线的丢失他能理解,金华、兰溪的丢失他也能理解,毕竟,那本来就是准备要丢的地方,唯一的目的是为了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消耗敌人的物资。

虽然没能达成目的。

可衢州的丢失他不能理解。

衢州是上饶的大门,唯一一道坚实的大门,甚至明明都要在此地进行决战了——然后,撤离、衢州丢失,上饶丢失。

好吧,现在航程不够了,除非再研发一款作战半径高达三千公里的轰炸机外,就别想着再轰炸日本本土了。

而轰炸日本本土的意义有多大不言而喻。

这种情况下,居然放弃了决战,导致衢州丢失、导致上饶丢失,失去了轰炸日本本土的支撑——这怎么理解?

饶是张安平难言善变,此时面对佐克的询问,他也是呐呐的不发一言。

【就因为我认为优势在我,所以……输的惨不忍睹?】

张安平脸上露出了一个难言的表情。

消极避战!

这就是消极避战的下场!

军令一日三变、各部指挥官贪赃枉法、兵无战心,战事一起,敌人兵锋还没到呢,部队指挥官就先跑,还有罔顾命令、敌人未至就带队跑路——刚才发生的事,6月16号,日军兵临鹰潭,100军军长带着两个师不战而跑……

虽然是军长怯战所致,但何尝不是长久消极避战导致的恶果?

谁都怕变成衢州的86军!!!

“没事,没事,”张安平强笑着说:“日军占不了多久,我军大部人马都在浙赣线两侧的山区,日军占了上饶也没用,他的补给线注定无法平安。”

佐克纳闷的看着张安平,我跟你说的是这个吗?

可是,张安平又能怎么样?

带不动,真的带不动啊!

**……

**中不是没有敢战之士,但最上面要避战,要消极的抗战,下面的人能怎么办?

上梁不正下梁能正吗?

只能歪!

真的带不动啊……

……

日军打通了浙赣线后,不是没想过巩固现在的战果,但东西两线的日军加起来才十几万,而在浙赣线两线的山上,却有几十万**虎视眈眈,这些**的存在注定了上饶无法久守的结局。

所以,在上饶执行完三光后的日军,于7月28日结束了浙赣会战,随后于八月份开始了撤离。

日军回撤后,除了金华兰溪被掌握在日军之手外,战略对峙态势,基本上恢复了战前之势。

为此,侍从长傲娇的表示:

在**的英勇奋战下,打退了日军贯穿浙赣线的战略企图,经过艰苦卓越的苦战后,重新将衢州收复。

并表示:

浙赣会战,挫败了日本人鲸吞浙江的阴谋,是**又一次战略上的胜利!

只有盟军悄悄的说:

算了,咱暂时还是不要轰炸日本本土了,日本人要是再来一次浙赣作战,咱们又得给日本人送物资了——整的跟运输队长似的,太没意思了!

而在陷入了低谷一段时间的张安平,这时候又“诈尸”了。

“老佐啊,走,我带你去逛逛我忠救军的地盘,战争嘛,不仅仅是正面战场,还有敌后战场——我让你看看我的忠救军是怎么打仗的!”

张安平不这么做不行啊,美国人定的战略本来就是先欧后亚,之前美国人加大援助力度,是因为看中了轰炸日本本土的效果,通过轰炸来削弱日本的战争潜力。

但现在也不搞轰炸了,自然要削减支援,一门心思的支援欧洲战场。

眼见佐克要走,张安平必须“诈尸”。

张安平怒气冲冲的心说:

【马勒戈壁的,带不动的废物,要是害得我美援搞不到,信不信我现在就变明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