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 第4章 凶手何人,深夜求计!

第4章 凶手何人,深夜求计!

书名: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作者:奋斗的熊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8-28 13:11:09

赵钰此话一出,大堂中陡然为之一静。

半晌之后,就当赵钰有些失望时,还是王朴率先开了口。

“小侯爷,不知你可曾知道这些旧事?”

见众人目光望向自己,白袍书生慢悠悠饮了一口茶,方才道:

“大兴十年初,定国公赵宁在府中遭毒杀;大兴十二年十月,河南王赵辅之在归府途中遇刺身亡;大兴十八年九月,宁侯赵邴郊猎时不慎落马,医石无效身亡……以上,皆肃宗在位之事。”

“甘露五年夏,陶国公赵挺身故,年仅三十二岁;甘露九年五月,长沙王赵嘉乘龙舟不慎落水身亡;甘露十二年秋,英国公赵纯遇刺,不治身亡……以上,皆为明宗在位之事。”

“黄凤二年三月……”

黄凤,是如今这位小皇帝在位的年号。

当今陛下年幼登基,由陛下生母,宣德太后垂帘听政,辅国大将军黄景明辅政,至今已有六年之久。

“王先生,不用说了。”

赵钰摆了摆手,阻止王朴继续说下去。

对方这番话犹如暮鼓晨钟,让他瞬间清醒了许多。

坐在一旁的张绣张了张口,最后还是忍不住道:“小侯爷,那贼首临死之前,曾提到‘宫里’二字。”

“莫要说了……”

赵钰有些无力的摆了摆手。

王朴和张绣两人的话语已经几近挑明,想要他安国侯一府全家性命的,正是当今皇权的代表,坐在龙椅上的皇帝,以及,站在皇帝身后的太后!

大楚自太祖于沧龙江以南建国以来,至今已历七世。

第三任皇帝楚武宗于北伐时突发恶疾,最终医治无效,驾崩于军中,时年三十有八,仅留下一位年不满十岁的年幼嫡子。

为保证大楚政权不会因为自己的死亡而产生太大的动荡,在撒手西去之际,楚武宗选择了兄终弟及制,而非嫡长子继承制,将楚国大业托付给了自己的弟弟,也就是大楚第四任君王,楚仁宗。

两人兄弟情深,楚仁宗在位时,对于自己哥哥的幼子还是非常照顾的。

但随着楚仁宗薨逝,接下来的两任皇帝,肃宗和明宗,开始在有意无意间,渐渐疏远起武宗一脉的诸多宗室来。

不仅逐渐削减武宗一脉宗室的爵位,更有甚者,竟然暗中派人对武宗一脉这些宗室下毒手。

这两位皇帝在位的近五十年来,武宗一脉数十名宗室在悄无声息中陨落了个七七八八。

虽然或许有人看出其中的些许端倪,但畏于皇权,并没有一个人敢于将其诉诸于世,更遑论劝谏皇帝了。

而等到如今这位陛下登基,垂帘听政的宣德太后为了巩固帝位,在对付宗室这方面,甚至隐隐和掌控庙堂的辅国大将军黄景明达成了默契。

这六年多来,不仅是武宗一脉,甚至就连仁宗一脉的那些宗室也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压和清洗。

说上一句“最毒妇人心”也不为过!

如今,他也明白了,为何父亲安国侯赵钦会时常长吁短叹,愁容不展。

原来,他早就意识到了这些!

“父亲亡故,钰悲痛欲绝,心神混沌。敢问诸位,如今局势,钰当如何为之?”

望着座中众人,赵钰一脸愁容,出声问道。

只见管家福伯愁眉不展,张绣皱眉深思,惟有王朴展眉宽慰道:

“小侯爷,如今多思无益,不如先办好老侯爷的葬礼,以及上表朝廷遇刺之事,再说其他。”

“如今,也只有如此了。”

赵钰看了王朴一眼,见对方微笑点头,只得叹了一口气,让福伯准备操办老侯爷葬礼的一应事宜。

一应事务商量完毕,众人散去。

赵钰临出门,却见张绣依旧坐于原位,并未起身。

“佑维,你奔波辛劳一夜,还是早点休息去吧。福伯已让下人给你们准备好了房间。”

“小侯爷,在下觉得那位王先生似乎有未尽之言尚未明说。”

张绣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自己的直觉。

自己是凭借那贼首马老三的只言片语,隐隐约约察觉是朝廷动的手。

而那位王先生仅凭蛛丝马迹,就得出了和自己同样的结论,甚至态度上比自己还要来得肯定,可见是有大智慧之人。

这种人,心中若无半点把握,怎会主动前来投效遭逢大变的安国侯府?

“多谢佑维解惑。”

赵钰颇为惊讶的看了张绣一眼,没想到他竟然能看到这一点,只能说是身为武将的直觉了。

在赵钰看来,王朴这样能够在华夏历史上留下赫赫有名的《平边策》之人,又怎可能被自家侯府这点小事难倒。

…………

是夜,一道人影来到王朴休息的房间,轻轻敲了敲门。

随着房门打开,王朴望着眼前之人,拱手笑道:

“在下倒是没想到,小侯爷倒是心急,竟来得如此之早。”

赵钰迈入王朴房间,笑道:

“日有所思,心中有惑,辗转难眠,所以才来找先生解惑。不过钰有些好奇,不知先生以为我会何时前来拜访?”

王朴关上房门,又请赵钰坐定,方道:

“在下以为须到侯爷下葬之后,小侯爷才会来问在下。”

“钰是否认为,先生已经成竹在胸?”赵钰反问道。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岂能事事如人意。”王朴一边说,一边给赵钰沏茶,“小侯爷,请!”

赵钰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肃容道:

“世间之事,不过尽人事,听天命罢了。不知先生可愿赐教,以解钰心中之惑?”

“在下有上中下三策,不知小侯爷可愿听否?”

“还请先生赐教!”

赵钰起身离座,深鞠一躬。

王朴缓缓伸出三根手指,道:“上策,将老侯爷遇刺内幕公之于众,告知天下百姓当今天子无故屠戮宗室,非良君也,尔后起义兵,伐无道。中策,阴结豪雄,暗训兵士,储才养望,静观其变,以待天时。下策,献太和于大梁,求大梁之兵以报家仇。”

说罢,王朴不再多言,静静抿着茶水,等待赵钰的选择。

赵钰蹙眉思索,过了好半晌方才开口道:

“上策对钰而言虽着实解恨,但此计如同火中取栗,着实太险。”

这几十年来,被暗害的赵家宗室不可谓不多,但却并没有一人起兵反叛,由此便可见一斑。

“钰为大楚宗室,生当作楚人,死亦为楚魂,献楚地而报私仇,非赵家子所为也。这下策,还请先生日后莫再提起。依钰看来,中策或有可行之机,但请先生明言,何为天时?”

见赵钰放弃上下两策而选择中策,王朴心中颇为高兴。

自古以来,君择臣,臣亦择君。

这上下两策说是策略,不如说是他王朴对赵钰心性的考验。如今看来,对方的回答让他极为满意。

而赵钰最后的疑问,更是让王朴满意到了极点。

这位小侯爷,显然抓住了最重要的那一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