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件事情原本只是当做是玩笑话,当做京城权贵子弟的饭后笑料。
都在嘲笑着一群从外地来的穷书生不知天高地厚,自讨苦吃。
可是没想到,这件事很快就传开。
起初他们并不在意,可是这件事传着传着味道就变了。
京城的权贵子弟通过特权,拿到了非常好的名次,而其他地方来的学子,出身普通的学子却因为家里无权无势也没有银两可以打点,所以最后只能落榜,十年寒窗苦读就此白费。
这还不足。
这一次考不上也就算了,大不了再花三年,可是京城里的权贵子弟却还将人家全给弄到大牢里去了,还扬言要让他们在里面呆一辈子。
随着这些传闻传扬而起的,还有梁启他们平日里作的一些文章,以及赵旭哲等人平日里的文章。
虽然大多数百姓都看不出个高低,可是就他们会看得出来这些字写得好看不好看。
从字体上来说,赵旭哲那些人的字东倒西歪的,梁启等人的字则非常工整,一看就是下过苦工的。
除却百姓,京城里还有不少其他书生,以及的各方官员。
这会儿才放榜,从各地而来的书生也都还没来得及离开,这会儿看到这些对比,再听着关于科举舞弊的猜测,这些书生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百姓们要是自己家里可以出一个读书人,那可是十分高兴的事情,这些出身普通的书生,也让他们轻易地代入到自己的情况。
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会读书的孩子,孩子也有这个能力可以考上一个好名次,结果最后却被这些权贵子弟给顶替了,那得多痛心啊?
原本正在后宫好好享受着的楚玄瑾也因为这件事被闹得不得不上朝。
看完呈递上来的奏章,楚玄瑾一脸的不耐烦向左邺问道:「太师,你怎么说?」
左邺朗声说道:「禀陛下,臣觉得这些书生只是因为自己考不上理想的名次,所以才恶意散播谣言,如果放任他们,朝廷的威严,甚至于陛下的脸面,都将被他们给踩在脚底,所以臣以为,绝不能姑息,必须严惩!」
楚玄瑾闻言颇为赞同地点了点头,又向丞相程议问道:「丞相,你觉得呢?」
程议听到这件事的时候,不由晃了晃神,想起自己当年也是从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步步走到今日的位置。
只不过,看了看楚玄瑾,又看了看左邺,权衡利弊之后说道:「臣以为,这些书生确实有错,但是臣以为,只需给他们一点教训即可,严惩,还是不必了,总得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左邺淡声向他问道:「丞相大人,如果人人都可以像他们这般挑衅朝廷威严,那么以后朝廷的威信又该如何建立?日后百姓还如何信服朝廷的处置?!」
程议紧紧皱着眉,心里不太认同对这些书生严惩,可是心里更是知道左邺的话的分量有多重,于是,默默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不再争辩。
左邺见程议还算是识时务,唇角微微扬起,对楚玄瑾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事应尽早处置,如此才能尽快安排殿试,尽快为陛下,为大周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为朝廷效力。」
「既如此,那就依着太师的意思,大理寺、刑部,你们去将那些质疑、闹事的书生都给抓起来,具体的处罚……」话到此处,楚玄瑾的命令卡住了。
下意识看向左邺,无声地询问:应该要给什么处罚比较好?
左邺向他行了个礼,说道:「臣以为,他们如此不将朝廷威严放在眼里,应当剥去他们所有功名,流放边疆,永世不得回。臣相信,有他们做例,便再无人敢挑衅朝廷的威严。」
大
殿里的众人听到左邺的这个处决,心里纷纷一跳。
这太狠了!
这科举里面的水分有多大,他们都非常清楚,这些人说的其实并没有错。
剥除他们的功名,对他们寒窗苦读多年的学子来说已经是非常狠的一个处罚方式。
还要将他们流放边疆,永世不得回,这,这实在过于残忍。
群臣们不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能从彼此的眼神里看到相同的不忍心。
可是,却没有一个人敢反驳左邺的意思。
程议听闻后的第一时间,震惊地看向左邺,最后却欲言又止。
「既然众卿都无异议,那么就依着太师的意思去办。」楚玄瑾摆了摆手说道。..
他才不想去管这些破事,只管让他们操心就好。
程议的脑海里一直回放着自己当年参加科举时候,遇到的老丞相的画面。
那会儿他只是一个普通学子,去参加会试的时候,紧张得不行。
尤其看到其他京城里的权贵子弟,都有骏马香车,旁边跟着好些个小厮,吃的穿的各种各样都准备得极好,随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他们穿着官服的父兄。
考场的那些官员见到他们都热情洋溢地上前和他们打招呼,然后听着他们的好好照顾的话。
那会儿他便觉得自己能上榜的机会非常渺茫。
但还是秉持着不管结果如何也要努力一试的想法,所以还是非常用心地完成了自己的试题。
后面他幸运地参加了殿试,最后官府的人前来告诉他是状元的时候,他都惊呆了。
他看到榜眼和探花也都是熟知的才华横溢却出身草根的书生时,更为惊讶。
事后才知道,原本他们是不可能名列前茅的,状元、榜眼、探花,甚至是前列的都是那些已经打点好的权贵子弟。
可是当时的丞相上奏,提出科举有人舞弊,抓了一批涉事的官员,而参与了行贿的学子们也被剥夺了功名,取消了资格。
如果想要再获功名,就只能重新一级一级考取。
而失去了家族庇护的权贵子弟们,哪里还能考得上来?
接受完官职之后,当时的老丞相就在大殿的门口,语重心长地拍着他的肩膀对他们说道:「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要守护好这个国家,非常不容易,除了要陛下的英明,还需要各个臣子们的忠心以及一心为百姓的决心和坚定的毅力。」
那会儿他们还能看到被摘掉官帽带走的参与了舞弊的臣子们。
丞相看着他们,眸光深远地说道:「你们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步他们的后尘。科举的设立,是为了让更多有真才实干的能人参与到大周的建设,如果大周的朝廷都是像你们这般有能力的人来维护,那么这将是大周之幸,百姓之福。」
老丞相的这一番话,语速不快,语气淡淡,可是却让他们几个年轻人听得热血沸腾,势要用自己的能力成就一番事业。
程议看着老丞相离开的背影,紧着拳头,他希望,他有一日也能成为老丞相这样的人,一个好官,一个踏实为百姓的好官。
现在,他成功坐到了丞相的这个位置,可是为了保住自己这一生好不容易得到的荣华,他不得不放弃掉一些东西。
当年以为会铭记一辈子的老丞相背影的画面,现在却已经模糊得差不多。
他实在过怕了从前那穷苦的日子,他再不想回到那样悲惨的生活。
只有他留在这个位置上,他才有机会做更多为百姓好的事情,所以,有些事情,他也是不得已为之。
程议纠结了许久,最终还是开口道:「陛下。」
左邺微微眯了眯眼睛看向程议,「丞相可是觉得这个惩处不妥?」
程议说道:「陛下,臣以为,太师的处罚自然没有不妥,只不过,臣觉得,这要处置的人太多,如果等都处置完毕才进行殿试,那么这将大大延误了春闱结束的时间。所以臣以为,不若先将闹事的书生关起来,等春闱结束,再对他们进行处置。」
楚玄瑾听着程议的话,也觉得有理,便向左邺问道:「太师觉得呢?」
「臣觉得丞相所言甚是。」左邺没有反驳,到底还是给了程议这个丞相两分面子。
程议闻言心里松了一口气。
他帮这些学子们晚了几天流放,也算是对得起曾经老丞相对他的教诲。
不是他不愿意救这些学子,而是这些学子犯的错实在太大,他无能为力。
程议从宫里回到丞相府的路上,一直都在这么说服着自己。
关于处决的消息公布之后,坊间彻底炸了。
一眼就能看得出来有问题的科举,学子们不过是说了几句实话,竟然就要割除功名还要流放边疆?
那一个个读书人,一天天的只知道读书,让他们去边疆,那不是要他们的命吗?
大周的朝廷虽然已经被毁得差不多,但是也总还是有那么几个血性的。
也有一些虽然不敢违逆左邺的意思,但是和程议一样,也有些于心不忍。
于是在有人要游街反抗的时候,他们便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反正到时候如果要追究,也追究不到他们的头上,要反抗的是这些书生,又不是他们。
阻止?
他们阻止了,可是架不住这些力量太大,他们人手有限,实在阻止不过来啊。
这件事一直闹到晚上,才稍微消停了一些。
第二天白天,一些曾经是寒门学子,或本就是普通人家的孩子通过科举改变了自己和一家人生活的官员门口,都出现了一床被褥,一些干粮。
这不就是当年他们参加科举时能准备的东西吗?
这些东西一下子将这些官员们已经逝去的记忆给重新勾了起来。
当初他们参加科举,除了想改变生活,何尝也不是抱着一腔报效朝廷的热血,想要给百姓带来更好生活的决心?
他们的被子里还放着一些被关进去的学子的一些会试的考卷。
有些臣子看着看着也忍不住拍大腿直呼一声好,可是等反应过来后,却愣在了原地。
考生们被抓的第二天,京城关于这一次科举的不满声音更大了。
一些之前不敢说话的官员,也终究还是想起了当年的初心和热血,也加入了不满的表达队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