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容易。”傅玉辰一口答应,铺开纸笔,当即给傅雪辰写了封短信,不过他还是给傅雪辰泼了盆冷水。
“我们国子学的学生,对功课之外的书籍,除去话本,就数关于野史的文字颇受欢迎,专门去寻来观阅的人很多,关恩铭张初阳他们都曾经去找有趣的史书来当话本看过,我们都没听说过的话,估计这书是真没有了。”
傅雪辰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三国志》的作者是西晋人,生活在三国末期,在她的前世时空,三国归晋之后,历经东晋西晋,接下去便是五胡乱华,但不管历史怎么样,《三国志》都很好的流传下来了。
这个时空却大为不同,三国归晋没有了,曹操死后,到魏明帝没有多少年,东北就有大燕国崛起,其后铁骑南下,席卷中原,取代魏国建立了大燕帝国。
她看到这段历史的时候,曾经极度怀疑,这个崛起于东北的燕国开国国主,也是个穿越时空的奇人。
跑题了!总之,不同的历史,造成了《三国志》这部着作不一样的遭遇,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几乎淹没在各种各样的历史文献堆里了。
国子学的层次还是稍微低了点,傅雪辰感觉,假如国子学藏书里没有的话,或许就剩下国子监藏书、或者皇家藏书里有了,再不然就仿佛前世《红楼梦》手稿那般,流传在少数私人手里,找都找不齐全。
国子学里武勋子弟非常多,国子监则相反,那边是文人的天下,武勋子弟里能弃武从文考核进去的凤毛麟角,不管是傅雪辰还是傅玉辰,都跟那边没关系、没人脉,想在那边故纸堆里找藏书,几乎没可能。
难道,要去求助六皇子,从皇家的藏书阁里寻找不成?
傅雪辰不由暗暗的犯了难。
事情真的不太顺利,转天傅安就将国子学那边张初阳的回信递了过来,信中张初阳很遗憾的告知好友玉辰,国子学里并没有《三国志》这套书籍。
傅雪辰心情郁郁,好几次望向六皇子,都感觉有些开不了口。
皇宫内的藏书阁,又不是后世的图书馆,可以供人随意借阅,那是皇家的书库,除去供应君臣调阅之外,其附带的功能更接近后世的国家博物馆些,专门收录有史以来幸存于世的各种有价值的经典和文献善本,且从不负责对外展示。
那里有专门的内府机构负责书库的保管维护,主官更是由翰林大学士兼任,副手由司礼监派员出任,日常出入的勤杂人员,除去寥寥的几位翰林、史官、高品级内监之外,就只有一群负责洒扫之类杂活的太监。
作为皇子,玧祚若是提出要去那里看书学习,只要得到皇帝首肯,应该是没什么难度的,可是傅雪辰要的是把书借出宫外啊!这真的能行?
玧祚对待学习的态度还是很认真专注的,该用功的时候,轻易就能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跟傅雪辰印象里的后世某些学霸学神很有一拼。
因而直到上午的课程结束,大家都在等候午膳的时候,玧祚才后知后觉发现了傅雪辰纠结苦恼的样子。
“玉辰可是遇到了什么难事?”玧祚关心问了一句,并且十分有义气的表示:“若是在我的能力之内,我乐意相助。”
傅雪辰望着他,想了想,道:“几年前,家祖父在世的时候,曾经跟我讲过几段历史故事,嗯,是关于魏蜀吴三国时期的故事,其中有一位人物,家祖父对其推崇备至,其人姓诸葛,单名亮,字孔明,号卧龙,乃是蜀国的军师丞相。”
玧祚一听,来精神了,傅玉辰的祖父,他知道啊,那是已经过世的靖国公,元安帝背地里曾经说过,那位可是曾经指点过元安帝军事兵法的厉害人物,用兵如神,在军中颇有军神之名。
其人外形儒雅如文士,实则手段厉害,计谋深远,可惜身子骨着实有些羸弱,又在战场上负了伤,只协助了元安帝短短十年时间,便在天下大定之前离开了人世,元安帝即便与之没有师徒之名,也对其极为尊重。
也是因着这份情谊,据说是军事才能只算中庸的靖北侯才能在一等侯爵之外还在五军都督府里都掌了一定的实权。
那么连军神都推崇备至的古人,自然也得是那个历史时期的厉害人物啊!
“诸葛亮?蜀国的军师丞相?”玧祚连忙追问:“那是什么样的人物?我都没听说过,先靖国公为何对其推崇备至?”
傅雪辰便道:“那自然是有原因的,家祖父说了一个关于他的小故事,那是在北魏曹操率领大军南下,准备一举灭掉蜀吴的时候,蜀国为了联吴抗曹,便派出军师诸葛亮出使东吴,在东吴主帅周瑜的帐下听令。”
“周瑜性情自负骄傲,并不觉得东吴需要联蜀抗曹,即便听闻诸葛孔明的卧龙之名,也没有把他放在眼里,于是有一回,当手下来禀报,军中箭支有缺口的时候,他便借机询问诸葛亮,能否负责箭支的督造一事。”
“他的想法,是利用诸葛亮不能如期交箭的事由,用军法或斩首、或驱逐,彻底断了这联蜀抗曹的联盟,而使人不能如期交箭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预备缩短给予的工期,比如减少造箭的工匠,比如让工匠拖延交工日期的等等。”
“然而,当周瑜假惺惺询问诸葛亮,造箭一共需要多少日子,诸葛亮却出人意料的给出了一个令所有人大跌眼睛的限期——三天!”
玧祚一下忍不住了:“什么?!三天,这怎么可能呢?这除非是召集了超过三百名工匠日夜赶工才能办到的吧?!”
“不不不!当时周瑜只给诸葛亮预备了五十名工匠!”傅雪辰笑吟吟的伸出右手,给玧祚翻了翻巴掌,以作强调。
玧祚瞠目结舌:“五十名工匠,三天造十万支箭,这诸葛亮在寻死吗?!”
“嗯,周瑜也是这般想的,他心中暗喜,立刻让诸葛亮当场立下军令状,言明如果诸葛亮不能日期交箭,便要负起军事责任,诸葛亮十分庄重的答应了:军中无戏言,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