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三国:李氏大魏 > 第258章 魏王国初建

第258章 魏王国初建

书名:三国:李氏大魏 作者:寂灭魔法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8 00:23:08

夜幕降临

李府的众人也在几日前搬入了王宫。

原本的李府则是闲置下来,里面的东西也都搬去了王宫,现在里面不住人,只是派专人定期打扫。

李福则是被任命为王宫大总管,宫内的宦官和内宫暗卫都由他统领。

另外,以于谦兼任中领军,赵融为中护军,在军中挑选精锐,组建六千羽林卫,负责王宫的戍卫。

魏王宫·上阳宫

明月朗朗,李烨坐在亭子里,弹着古琴,琴声中,夹带着金戈铁马的霸道。

乔莹伴随着李烨的琴声起舞,有身孕的乔婉则是靠在李烨身边。

一曲终了

李烨深呼吸一下,说道:“生疏了,到底是琴技不佳。”

乔婉一脸柔情的说道:“夫君弹的已经很好了。”

“嘻嘻,”乔莹也坐到李烨的身边,“夫君平时也不怎么练习,能弹成这样已经不错了。”

乔婉将剥好的橘子递给李烨,“朝瑾,给。”

“谢了,”李烨接过橘子,尝了尝,“有点酸,也有点甜,还可以吧。”

“报,”一名宦官走了进来,躬身说道:

“大王,甄夫人来了。”

“那个甄夫人?”

“是甄姜夫人。”

“知道了,让她进来。”

“诺。”

小宦官立即走出去传令。

很快,甄姜就在两个侍女的陪同下走了进来,三人对李烨行礼:

“妾身拜见大王。”

“奴婢拜见大王。”

“免礼吧,阿姜,你有身孕,坐过来吧。”

“谢大王。”

甄姜缓步走到李烨身边坐下。

“你怎么来了?”

“妾身想大王了,便来这上阳宫拜见。”

上阳宫是李烨的住所,其他的妻妾也都有自己的宫殿。

通常,李烨想去谁那里,都是自己去她们的宫殿,有时也会直接召她们来上阳宫。

“最近身体怎么样?”李烨关心了一下。

“妾身无恙,谢大王关心。”

亲疏有别,李烨与乔婉和乔莹属于是从小在皖城就开始的自由恋爱,虽然是脚踏两条船,但这里可是古代。

至于甄宓、荀采、蔡琰、甄姜,李烨只是馋她们身子和现实的利益需求,感情都是婚后培养的。

“妾身特意做得鸡汤,还请大王品鉴。”

甄姜带着的侍女,其中有一个托着托盘,上面有一个瓦罐。

“让你费心了,端过来吧。”

“诺。”

侍女将装着鸡汤的瓦罐和一只碗放在桌案上,打开瓦罐的盖子,一股香气扑鼻而来。

“闻着确实不错。”

李烨用勺子舀出一块鸡肉,放在碗里,有添了几勺汤。

以李烨现在的内功修为,可以规避九成九的毒,况且这里可是王宫,能出厨房的食物,都会有专人检查。

李烨拿起筷子,夹起鸡肉,尝了一口,又喝了一口汤。

“鸡肉炖的很烂,汤汁鲜美,你做的不错。”

“大王您喜欢就好。”甄姜微微一笑,听到李烨的,她也是非常开心,想要征服一个男人,就要先征服他的胃。

而且更具甄姜得到的情报,美食也是李烨的爱好之一。

有了李烨这样的地位,根本就不需要自己去攻略美女。

在这天下,只要李烨有想法,那么没有哪个女人可以活着拒绝他。

“小中子,过来一下。”

一旁的小宦官立即走了过来,躬身行礼:

“大王。”

李福担任王宫大总管,自然不可能时时刻刻陪在李烨的身边。

而李烨身边,自然也都有几个好用的宦官使唤。

李福也算是高瞻远瞩,提前培养了五个忠心又身怀武艺的十几岁小宦官,以东西南北中命名。

“这么大一罐,我也吃不完,拿几副碗筷来,你们分了吧。”

“奴婢拜谢大王。”

小中子找来碗筷,进行分发。

李烨把他的那一碗吃完,也就没有多吃了,乔莹也吃了些许。

乔婉并没有吃,毕竟她怀有身孕,还是非常注意的,每天的餐食都是由太医负责。

当晚,由于乔婉和甄姜不方便,而乔莹正好在这里,于是乎李烨就把乔莹给留了下来。

次日

李烨一早就起来了,今天早上,要召开魏王国的第一次朝会,必须得重视起来。

乔莹帮李烨整理冕服,享受着乔莹细心的照顾,李烨却抱怨道:

“称王以后可真是麻烦啊,服装都繁杂多了。”

以前李烨都是以便服为主,连官服都很少穿,现在的魏王冕服,可得经常穿了。

“还好吧,这可是我和姐姐设计的呢,而且已经按照夫君您的要求简化了。”

历代的皇帝和诸侯王,服饰都不一样,改变也没什么不好的。

花了半刻时间,在乔莹的帮助下,李烨整理好服饰,在几个随从的簇拥下,离开上阳宫,前往召开朝会的甘泉宫。

甘泉宫内

文武百官已经左右分里

门口的宦官小东子扯着嗓子喊道:

“大王驾到!”

李烨按着龙渊剑,缓缓走入大殿,从文武官员的中间,走上了上放的王座。

越过王案,李烨在王座上坐下。

下方的文武官员皆稽首行礼:

“臣等拜见大王!”

“众爱卿平身。”

“谢大王。”

“诸位,我魏国新立,百废待兴,然天下诸侯环伺,乱世之中,唯有变法强国,只此一道,进,可平乱诛贼,退,可保境安民。

沮授,我大魏新法,便由你来宣读吧。”

作为文官之首,沮授站了出来,拱手施礼:“臣,遵旨。”

沮授拿出一本装订好的册子,念道:

“自光武帝以来,汉制百余年,至桓、灵二帝,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足见其不适应于当今天下之大势。

故而,当效仿秦之商鞅,展开变法,以图自强。

于政,当新立三省九部制度。

三省,分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九部,分别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农部、商部、医部。

以中书省,掌管机要,发布政令,总领百官;

以门下省,职掌为侍从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外出,则侍从参乘;

以尚书省,又称尚书台,统领九部,负责执行诏令;

设立御史台,负责检查文武百官。

九部之职责,如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