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三国:李氏大魏 > 第296章 贾诩谋雍凉

第296章 贾诩谋雍凉

书名:三国:李氏大魏 作者:寂灭魔法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8 00:23:08

承乾宫

提到如何处理西凉那边的问题,几位谋士都陷入了沉思。

西凉那边的问题,确实不好办。

当地民风彪悍,而且还有羌氐作乱,管理难度大。

门外,小西子喊道:“启禀大王,国师袁天罡,携西凉人贾诩,求见。”

殿内

李烨直接站了起来,“咱们去迎迎吧。”

前些日子,袁天罡就传消息到邺城,说他会带着一位大才回来,并且告知了李烨,那个大才,名叫贾诩。

李烨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欣喜,因为贾诩的才能在汉末三国时期的谋士中,绝对是超一流层次的。

这个人善于明哲保身,而且非常的狠,以谋己为优先考虑,却胸怀谋天下之大计。

既然李烨都出去迎接了,其他四个谋士,自然不会在殿内坐着,便一起跟了出来。

殿外

袁天罡见到李烨,立即单膝跪地,拱手拜道:“臣,袁天罡,拜见大王。”

贾诩顿首拜道:“草民贾诩,拜见魏王。”

李烨瞬移到两人面前,将他们扶起来:

“二位辛苦了,我们还是入殿内一叙吧。”

“谢大王。”

“小西子,加两张椅子。”

“诺。”

承乾殿内

李烨、袁天罡、沮授、田丰、刘伯温、郭嘉、贾诩,七个人围在火炉前,围成了一个圈。

“国师,向诸位,介绍一下这位贾先生吧。”

“诺。”袁天罡介绍道:“诸位,这位贾诩先生,字文和,乃是我国安插在董卓内部的卧底。

常年来,为我国提供董卓方面的情报,其自身也是西凉人,熟悉西凉的情况,相信可以为我国在西凉的政策,做出建议。”

贾诩谦虚的起身,拱手道:“大王,诸位大人,诩,确实有定西凉的办法。”

“文和既然有妙招,那就说吧。”

贾诩也说出了自己的分析和对策:

“西凉人彪悍,但却并非不通理,否则当初董卓也不可能在西凉获得极高的声望。

现在董卓死了,西凉群龙无首,也是西凉牛鬼蛇神都窜出来的时候,他们谁也不服谁,长期以往,必生动乱。

大王可以,以魏王诏书,建议李傕,居长安称雍王,继董卓之位,统领雍凉。

届时其余西凉诸侯,必然不服,必然回联合起来,对付李傕,李傕必死。

西凉讲究弱肉强食,要出一个王,就得战,而最终的胜利者联盟,会在短时间内,获得极高的威望。

到时候,大王出兵,剿灭胜者,诛其三族,威慑西凉各郡,在效仿先秦商鞅变法,奖励耕战,让西凉人,可以得到公正的待遇。”

贾诩身为凉州的当地人,知晓当地情况。

即使是在大汉王朝,凉州归属于大汉,但是汉王朝对那里的管理松散,基本上是天高皇帝远。

有野心的人,随随便便就能组织起上千人凉州,然后凉州的百姓,都开始抱团取暖,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小团体。

这些小团体,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个小军阀。

小军阀发展的久了,凉州本地的百姓,也都开始脱离种植,拖家带口的加入劫掠。

本地抢不到什么东西,就得向东打,动静搞大了,当地官员兜不住了,大汉中央派人去打一波,平定一下,能安稳几年。

几年之后呢?

凉州继续叛乱,中央有能力的时候,可以镇压,中央自己不稳呢?

关中百姓就得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故而,处理雍凉的事情,就得狠,有决心,还得公正。

如此来看,唯有效仿商鞅变法,但是也不能完全按他那个来。

众人听了贾诩的建议后,都觉得此人对自己的老乡,够狠啊!

推荐李傕为雍王,是阳谋,因为李傕自己也有野心,而且牛辅已经死了,最大的威胁没了,他不会拒绝的。

放任凉州军阀混战,是在养蛊,等他们打出个结果,凉州的贵族也会消耗不少,贾诩曾经也算是凉州贵族,对自己人下手这么黑,诛三族啊!

最后的凉州变法,就是在挖凉州贵族的根。

沮授看着贾诩,觉得这种人,有些可怕,便询问道:

“贾先生,是否也是凉州贵族出身?”

贾诩点了点头:“没错。”

“可你的这些建议,可都对凉州的贵族不利啊,他们当中可是有你的同乡。”

“同乡吗?”贾诩笑了笑:

“既然诩愿意投靠在魏王麾下,自然要以大魏和魏王的利益为优先,大魏想要一统天下,需要的是一个安定的西部。

凉州的贵族,挡了大王的路,就得除去。”

沮授无话可说,扪心自问,他是没法对自己的同乡人这么狠的,至少诛三族这种建议,他不会随便提。

贾诩已经做出了选择,自然会尽力,而且就西凉那条到处漏水,随时会沉的小破船,如何比得上如今的大魏?

明哲保身的贾诩,当然会作出明智的选择,并帮这条大船,行得更稳。

“对于文和的建议,诸位可有异议?”李烨看向周围的几人。

“臣等无异议。”

“嗯,如此甚好,文和,孤任命你为大魏侍中,负责编纂凉州新法,以此专项用于凉州事务。”

“臣遵旨。”贾诩躬身拜道。

原本贾诩在雍国就是侍中,现在来了魏国,自然不会低了,而且大魏的侍中,权力可比雍国的大。

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同时对尚书台,有管理权限。

但在管理上由尚书省为主,中书省和门下省,就是为了分权而设。

尚书省隶属三省,三省下设的九部。

九部的办公地点就是尚书台,九部也统称为尚书台。

在大魏,尚书省和尚书台,虽然名称相近,但还是存在本质区别的。

随后,李烨对袁天罡说道:“国师,挑拨凉州的战事,还得有劳你费心啊。”

“请大王放心,臣万死不辞。”

搅浑雍凉的水,对他袁天罡,对不良人来说,轻轻松松。

在决定了对凉州未来的安排后,这场小会,也算结束了。

众臣起身,对李烨躬身行礼后,一同退出承乾宫。

李烨看着他们离开,摸了摸桌案上的王玺,眼神深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