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三国:李氏大魏 > 第310章 刘备出兵,江东谋划

第310章 刘备出兵,江东谋划

书名:三国:李氏大魏 作者:寂灭魔法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8 00:23:08

郯都

王宫大殿上

糜竺再次向刘备提出了进攻彭城的建议,田畴虽然觉得此时进攻彭城,胜算渺茫,但是坐以待毙,只会被曹操吞并。

刘备的眼光看向田畴,示意自己的三弟提提意见。

田畴思绪有点乱,但还是站出来,说道:

“启禀大王,我们如果要进攻彭城,一定要加强琅琊郡的防御,现在曹操已经有了成为中原霸主的趋势。

诸如臧霸、陈珪这些半独立势力,必然争相依附,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看着田畴和糜竺都主战,刘备便下了决定:

“孤决定亲征彭城,由关羽为先锋,田畴为军师,陈到、糜芳、士仁、曹豹护持中军,周仓为后军,糜竺留守郯都。

动用,步骑八万,进攻彭城!”

“臣等遵旨。”

刘备在徐州,通过糜家和部分士族的支持,也是极限招兵,拥有了十万兵马,其中有一万骑兵,并且大举打造弓弩和攻城器械。

此番刘备出动八万兵马进攻,在下邳留了五千守军,郯都留了一万守军,开阳城也留了五千守军。

次日一早

东海军,浩浩荡荡的向彭城进发。

与此同时

校事府也将东海军出兵的消息,送到了彭城交给了那里的主将曹洪。

曹操为了防止自己南下的时候,刘备从旁边使坏,故而给曹洪增兵。

目前彭城有三万守军,吕县有五千守军。

为了应对刘备方面的威胁,曹洪又给吕县的李典和冯楷送去了五千援军,以确保吕县的安全。

吕县和彭城,就同合肥与寿春的情况相似,由合肥作为要塞,抵御南边的敌人,寿春进行支援和养兵养民。

梁国在占据彭城郡后,也将彭城打造成了综合性的基地,而吕县则是前线堡垒,驻军无民,专为抵御东边的敌人。

不过,区别也是有的,徐州以平原为主,吕县抵挡步卒,而骑兵还是可以绕过吕县进行短途突击和劫掠的。

以骑兵的耐力,足以绕过吕县,骚扰彭城一带的发展。

不过,大部队绕过是不可能的,因为吕县挡住了东海军主力的粮道。

吕县

李典和冯楷接手了曹洪送过来的援兵,吕县经过李典的建设,已经称得上一座要塞,即使是以数倍兵力攻打,也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冯楷站在城楼上,感慨道:“梁王打了大胜仗,袁术算是废了,想必不久之后,便是徐州了吧。”

“嗯,”李典擦着自己的佩剑,说道:“徐州刘备乃是我大梁侧翼最大的威胁,徐州不平,大梁难安。”

“情报上说刘备这次可是动用了八万大军,我们挡的下来吗?”

冯楷有些不安,吕县的城防虽然经过了加固,但是毕竟只有一万兵马,彭城更需要驻防,曹洪估计是不会再派兵增援了。

李典却十分自信:

“我经营吕县数年,城镇军备充足,大梁城父大胜,各部士气高昂,刘备若来,吕县就是他东海军的埋骨之地。”

李典深明大义,不与人争功,尊敬儒雅,尊重博学之士,有长者之风,负责吕县防守绝对是绰绰有余。

也正因如此,曹操才将他调到了抵御刘备的前线。

“冯将军,加紧布防,将重弩、滚木垒石、火油,全部准备好,城门封死,接下来会有一场硬仗。”

“诺。”

李典虽然认为己方占据优势,但是并未小瞧刘备的东海军,而是做了充足的准备。

只要他守住吕县,就能阻击住刘备的主力军,除非刘备敢把自己的粮道暴露在敌军的兵锋之下。

否则仅仅作为袭扰的一万骑兵,根本不可能对彭城造成多少威胁。

曹操军令,三令五申,坚守不出,拖延刘备,以待变局。

变局自然就是等曹操攻破寿春。

寿春城下

徐荣和张济带着的援兵,也已经抵达,与曹操合兵一处,近十万大军,推着各式各样的攻城器械,对寿春昼夜猛攻。

其中,在曹操到了淮南后,前来投靠的谋士刘晔献上了一大利器——霹雳车的制作图纸。

霹雳车其实就是改造后的投石车,虽然比不上沈括打造的新型投石车,但也是领先于这个时期原本的旧投石车。

曹操得到后,自然是大喜,并将刘晔列为上宾,等消灭袁术后,再行封赏。

城内,面对的梁军的猛攻,原本低落的士气,影响就更大了,所有人都是人心惶惶。

另一方面,在江东建业,孙坚召开了朝会,准备谋划江北的地盘。

“吴王临朝~”

孙坚坐在王座之上,下面百官稽首行礼。

看着下面的文武官员,孙坚心里非常爽,当初他不过是一个世家看不上的豪强。

凭借军功起家,但不满于现状,就像一个赌徒一样,先后背刺了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后来参加讨董,抵御二刘,割据江东,被封吴王。

现在的孙坚,麾下十万大军,他想要的东西更多,想要去窥视,天下至尊。

而渡江,就是第一步。

孙坚沉声说道:“仲氏叛逆袁术已经被梁王曹操击败,孤意亲征袁术,协助梁王平乱。”

“儿臣附议。”

孙策最先站了出来表示支持,自从前些年击败刘繇,击退刘表后,江东一直以休养生息为主,期间虽然和山越交手,但都是小冲突。

最大的一战,就是由孙策带兵,消灭严白虎的势力。

此战让孙策在军中的威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目前在吴国朝堂上,孙坚的儿子中,孙策和孙权,无疑是最有可能成为太子的人。

虽然孙坚才四十岁左右,也不急着立太子,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手下的人有想法。

孙策显然是最有资格即位的,但是他的性格是个大问题。

孙坚在当上吴王后,越来越发现自己的政治能力不足,而孙策随他,带兵打仗是一把好手,但是政治能力也不强,没法妥善处理江东士族的问题。

而自己聪慧的小儿子孙权,虽然军事能力不强,但是表现出来的政治能力绝对是顶级,足以制衡淮泗派和江东派,使孙家在江东长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