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天唐锦绣 > 第一千九百四五章 愚顽不灵

第一千九百四五章 愚顽不灵

书名:天唐锦绣 作者:公子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4:28:43

高侃面无表情,左右环顾,见考场之内依旧有人探头探脑,遂大声道:“还有谁与此人一样不愿考试?可以由考场之内出来,与我详谈,莫要影响其他考生。”

院内的几个考生顿时精神一振,官军这是要服软了吗?

果然俯首帖耳是不行的,越是听话、朝廷就是得寸进尺,之前又是丈量田亩、又是加重商税,如今更是通过科举考试掘断江南士族赖以传承之根基,若是继续绵羊一般唯唯诺诺,怕是迟早被朝廷敲断脊梁!

这么闹一闹,朝廷果然害怕事情搞大!

一位相貌俊朗的青年考生振臂高呼:“诸君当知我江南士族已到了生死存亡之时,不可畏惧、不可退缩,当仗义执言、勇敢无畏,彰显我江南士子之风骨!”

左右几人亦齐声大呼,鼓励考场之内的学子一起出来,向朝廷施压。

当即又有几人受其鼓动,自考场之内走出,即便监考官员连声呵斥,却无动于衷,昂然阔步走到院中,与那几名考生站在一处,俱是神情激动、与有荣焉。

高侃冷眼漠视,询问身边的萧瑀:“那名考生何许人也?”

现场杂乱,但那名振臂高呼的考生犹如鹤立鸡群、极为瞩目,显然是考生之中的领袖人物,这样的人,平素断然不会默默无名,否则难以具有这般强大的号召力。

果然,萧瑀看向那考生的目光充满怜悯、无奈,喟然道:“此子名叫陆彦远,其父陆柬之当年曾任崇文馆侍书学士,以书法著名,陆柬之舅父虞秘监……陆彦远乃其幼子,年未弱冠却已名动江左,不仅学问精湛、聪慧敏捷,尤其是书法造诣精深、天赋极佳。”

高侃眉毛一挑:“吴郡陆氏子弟?家学渊源啊!”

他虽是武将,却也知道“虞秘监”既是虞世南,凌烟阁上二十四位功臣之一,太宗皇帝潜邸之臣,极为著名的书法大家……不过这些都算不得什么,并不能成为陆彦远的护身符。

“正是。”

“呵呵,”高侃冷笑一声:“很好。”

一旁瑟缩如鹌鹑的萧守规脊背发寒,心中惴惴。

谁人不知吴郡陆氏与房俊之间的恩怨?传承几近千年的豪族门阀差一点因为房俊而断绝血嗣,主支死绝只剩下一些旁支苦苦支撑,若老老实实安分守己也就罢了,以房俊今时今日之地位未必赶尽杀绝,可此番跳出来公然反抗科举,高侃又是房俊麾下之鹰犬,只怕陆彦远凶多吉少。

想着往昔之交情,萧守规奓着胆子,刚想开口求情,便见到自家祖父冷眼扫视,顿时吓得一个激灵,仿佛心中私密无处遁逃,一声不敢吭。

心中却是焦急,绸缪此事的时候大家一起商讨,可现在即将出事,难道自己要明哲保身、出卖朋友?

高侃又问:“其余几人是何出身?”

萧瑀并不认识其余几个小辈,看向萧守规。

萧守规咽了口唾沫,小声道:“有些名气的有会稽贺氏贺默、吴郡张氏张正、吴郡朱氏朱垣……余者皆无名之辈。”

“名贺默者,可是贺德仁之后?”

“正是。”

贺德仁与其堂兄贺德基皆南陈国子监祭酒周弘正之弟子,尚有其余六位堂兄弟,皆一时俊杰、名动江南,被时人誉为“贺氏八龙”。贺德仁入唐之后与隐太子李建成相交莫逆,直至“玄武门之变”后告老致仕、归隐江南,贞观一朝拒不出仕。

“吴郡、会稽……此皆江左豪族,怎地不见江南侨姓?”

江南士族乃是统称,内部亦是派系不同,有吴郡四姓、会稽四姓,这是江东的本土派,以及当年南渡而来的侨姓四家王谢袁萧,当下闹事的有吴郡四姓、有会稽四姓,却独独不见江南侨姓……

很难让人不产生一些阴谋论的想法。

萧瑀面色不变,摇头道:“老夫看似名望甚重,又被吹嘘什么‘江南领袖’,实则也就侨姓世家还能听老夫说几句,其余无论吴郡亦或会稽等等江东门阀,却未必领受老夫面子。”

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且合情合理。

高侃似笑非笑:“现在这等情形,宋国公如何说法?”

萧瑀无奈道:“无论如何,扰乱科举考试,罪不容赦。”

顿了一顿,道:“既然陛下有意让老夫整顿江南,不妨让老夫劝一劝这几位青年考生,若能使其了解帝国抡才大典不容破坏,主动认罪,或可使得整个江南学子心服口服,否则若一味予以严惩,恐激起群愤,影响国家大计。”

高侃颔首道:“那就有劳宋国公了,不过若是劝解不通,这些考生执迷不悟,末将只能施以雷霆手段。”

萧守规吓得一哆嗦,什么是“雷霆手段”?

怕是要血流成河。

此间汇聚了整个江南之青年才俊,可谓江南士族之未来,若是一股脑都给杀了,怕是彻底掘断江南士族之根脉,纵然一时间尚能苟延残喘,也一如冢中枯骨、败落乃是迟早之事。

所以一旦高侃在此大开杀戒,江南士族断无忍气吞声之理,恐怕整个江南都将沸反盈天、高举反旗,从此烽烟处处、尸横遍野……

那将是何等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之惨状?

而一手造成那等惨祸之人,又将如何被天下人唾弃、如何被史书记载、如何面对自己的良心?

……

萧瑀负手而行,一身锦袍面容清癯,腰间玉佩摇晃,浑身上下毫无半分曾经官至极品的威严,笑容浅淡、和蔼温煦,仿若邻家老翁。

一众闹事的考生赶紧噤声,然后恭恭敬敬的施礼:“吾等见过宋国公。”

江南士族同气连枝,内部固然有矛盾,但更多还是彼此牵扯、互为一体,各家之间来往频繁,自然都认得这位年高德劭、威望绝伦的“领袖”。

萧瑀笑容温和,目光在几人面上扫过,颔首道:“不愧是我江南士子,既有满腹文采、又有不屈风骨,足以延续家族荣耀、江南文脉。”

几名考生都激动起来,此等赞誉足以使得他们名扬天下,贺默慨然道:“宋国公也赞同吾等罢考、以示抗议吗?”

若有“江南领袖”之支持,必然闹得愈发声势浩大,或可逼迫朝廷更改科举考试之试题,甚至由此更改章程也未可知!

萧瑀却摇摇头,笑容淡下来,问道:“汝等因何闹事?”

陆彦远身边一少年愤然道:“朝廷不公,明经科试卷之中居然夹杂数学题目,此乃对吾等儒学子弟之侮辱,更是对儒学之亵渎!若不能愤然反击,岂非助涨此等气焰?假以时日,吾儒学倾颓矣!”

萧瑀蹙眉看过去:“汝乃谁家子弟?”

少年肃然道:“学生张正,家父张济。”

萧瑀恍然:“原来是吴郡朱氏之嫡支,只是你在此闹事,汝父可知晓?”

张正道:“事发突然,自是来不及请教父亲,只能遵循所学,拨乱反正!”

萧瑀不置可否,默然片刻才语重心长道:“吴郡张氏乃军功世家,几百年传承,出了你这样一个文华种子殊为不易,想来汝父也耗费了极大之心血,你若因此丢了科举考试之资格,多年培养一朝丧尽,岂非可惜?”

张正慨然道:“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萧瑀点点头:“汝等自诩儒学子弟,可科举考试之试题乃朝廷汇聚天下名士编纂遴选,其中便有孔颖达、颜师古等大儒,他们尚且将数学试题放置于考卷之中,汝等何以叫嚣不公呢?”

儒家子弟因考卷之中出现数学试题,进而愤然罢考、指斥不公,这一点他能够理解。

因为他们不会……

儒学之本质乃人文、政治、道德伦理之阐述,而将世界分割、量化的数学几乎与其相悖,自然不被推崇接受,甚至连天文学在儒家看来亦是“异端”,因其从根本上破坏“天人感应”之理论。

如果天体之运行、四季之交替被证明有迹可循,灾难之生灭皆自然运转与人力无关,儒家又将如何挟制皇权、掌控人心?

只是君王发自本心不愿相信“天人感应”压在头顶,希望星象运行乃自然之规律,并非君王施政之对错而生意象,天文学才能在皇权与儒学之夹缝当中得以延续。

故而,垄断了教育资源、千年以来代表了知识水平最高、智商最高的儒家子弟,却并未出现几个天文学、数学方面的天才。

这不是儒学的错,而是人之错。

两汉以来,为了迎合统治者、为了持之以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者不断对孔孟之学说予以阉割,再不复儒学肇始之时的兼容并蓄、开拓进取,而是成为一门钻研统治、掌控人心的哲学。

现如今之儒学,不允许改变、不允许开拓,恨不能画地为牢将所有人困囿其中,沦为统治者的牛马。

即便如孔颖达、颜师古这样的当世大儒认知到自身之局限,试图皆有科举考试打破儒学之桎梏,引入其余学科使得儒家子弟走出圈禁,但长久以来形成的枷锁却非是一朝一夕可以打碎。

陆彦远闻言,愤然道:“孔师、颜师乃儒家泰斗,然则身在长安,必然是受到皇权欺压,不得不含羞忍辱、任凭欺凌,吾等少年血仍沸腾、不畏强权,愿意不惜此身、以死明志!”

萧瑀喟然长叹,转过身,对高侃摇摇头:“老夫已经尽力,此等愚顽心志已失,该如何处置,便如何处置吧。”

高侃手摁腰间横刀,向前两步,目光睥睨,一股杀气瞬间凝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