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天唐锦绣 > 第一千九百四七章 分崩离析

第一千九百四七章 分崩离析

书名:天唐锦绣 作者:公子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4:28:43

高侃面色沉静,不以为然:“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任谁也不能游离于中枢管辖之外,中枢制定之政策必须举国奉行,无人可以凌驾于国策之上。”

这番话说得铿锵有力、杀气腾腾,但萧瑀不得不承认,在世家门阀接连遭受重创、实力大损的局势之下,早已无人可以如同以往那般划地而治、与中枢分庭抗礼。

“皇权不下乡”的形势一去不复返。

谁敢抵制中枢政策、继续以往盘踞一地划地而治之旧习,就将遭受雷霆万钧之打击。

高侃看着萧瑀,道:“末将此来金陵,就是干这个的。”

萧瑀知道高侃乃是奉命行事,仍想着从其余角度奉劝其勿要下手太重:“无论如何,江南士族之底蕴非是一两个士子被禁考、除名便能抹煞的,考场之中的士子绝大部分都是江南士族子弟,江南仍是江南人的江南。将军前程远大,若有江南士族之支持,未来登阁拜相也未尝不能,何以自误呢?”

若有事发生,你手下留情、网开一面,江南士族会记着这份情谊,未来必有报偿。

高侃不为所动,沉声道:“那宋国公还是祈祷不要出事为好,无论哪一家胆大包天,所承受的必将是灭顶之灾。”

萧瑀长叹一声,面对这样一个油盐不进的将领,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当天考试结束,萧瑀返回城外别苑,派人给江南士族逗留金陵的主事人送信,召集于别苑商议要事,必须对这些门阀予以约束,否则一旦高侃大开杀戒,江南之地必将生灵涂炭。

……

江南三月,细雨微微、草木葱葱。

敞开的窗户可见院子里花树山石、美轮景致,烛台高照,烛光照在地板上水一般柔和、光可鉴人。

萧瑀穿着一身常服,席地而坐,面前十余位江南士族的主事人,陆彦远跪坐一侧,垂头丧气、神思不属。

萧瑀想要责骂一番,但想到如此年轻俊彦彻底断绝出仕之途,心中不忍,叹气道:“何必这般鲁莽?科举考试乃举国之策,吾等可以表达不满,但真正的目的在于政策对江南士族有所倾斜,斗争的真谛在于斗而不破,汝等此等抵制科举考试,难道就没想过后果吗?”

陆彦远垂头不语,心若死灰,

在他身旁,一位蓄着短髭的精干中年人愤然道:“陛下受奸贼蒙蔽,‘除名勒停’也好,‘追毁出身以来文字’也罢,较之秦皇之暴政亦是不遑多让!”

萧瑀无奈:“又玄啊,慎言!”

此人正是豫章县尉陆玄之,乃陆柬之之弟、陆彦远之叔父。

江南士族因游离于中枢之外,所以如萧瑀这般名列宰辅、执掌大权的并不多见,大多是陆玄之这样担任一地之县令、县尉,看似官职不高,实则这些官职几乎沦为士族内部祖辈相传之禁脔,以此确保自家之利益。

可现在时代变了,固然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内,江南士族主导江南的格局依旧,但科举考试却将这些祖辈相传的官职予以断绝,以往父辈致仕,只需举荐自家子侄便可接任,现在却要经受科举考试这一程序,且所有官职由吏部委派,从中运作的余地极小。

陆玄之道:“陛下既然做得,吾等难道说不得?朝堂里奸佞横行,房俊、刘洎等把持朝政,视我江南士族如眼中钉、肉中刺,吾等当奋起反击,不可唯唯诺诺。”

会闹的孩子有奶吃,若是一味忍让,只能使得中枢得寸进尺。

在他对面,谢偃有些不满:“你所谓的奋起反击,便是在毫无知会的情况下勾连吴郡世家大闹考场、抵制科举?”

陆玄之蹙眉:“吾江南士子傲骨铮铮,面对不公自当挺身而出,有什么不对?”

谢偃不与其争辩。

事实上,谁看不出陆氏在搞什么把戏?

私底下勾连吴郡世家,在科举考试之时站出来闹事,以此提振声望,作为吴郡世家之首,陆氏这些年每况愈下、破败衰落,亟需足够之威望振兴家门,否则长久衰落下去,难免沦为其余门阀分而蚕食之猎物。

只是未能想到朝廷的打击来的太快、太狠……

他不屑与之争辩,谢文华却忍不住,开口道:“陆氏子弟大公无私、傲骨嶙峋,以一己之力展现世家门阀坚贞不屈之意志,可谓求仁得仁,令人钦佩。”

这话放在平时自然是夸赞,可此等局面下说出来,无异于贴脸嘲讽。

陆玄之顿时大怒:“吾家子弟为了江南士族之利益挺身而出,遭受极其不公正之处罚,汝等自当同仇敌忾、共同进退,一并上书朝廷请陛下收回成命,岂能在此冷嘲热讽?着实令人齿寒!”

一直不怎么说话的张济也很是不悦:“江南士族同气连枝,面对朝廷打压自当并肩携手,不可未战先乱、自乱阵脚。”

谢偃摇头,道:“可汝等此番抵制科举考试,事先并未与吾等通过气,现在措手不及,却要吾等跟着你们与朝廷对抗,何曾有这样的道理?”

陆玄之道:“吾家子弟乃是为了整个江南士族的利益挺身而出,诸位不可冷眼旁观、袖手不管。”

他指了指一旁的陆彦远、贺默、朱垣、张正等人:“此皆江南士族杰出之子弟,他日必可独当一面、支撑门楣,怎能使其折损在这一场科举考试之中?”

谢文华不忿,正欲继续争辩,萧瑀敲了敲面前雕漆案几,堂内安静下来,都看向萧瑀。

萧瑀叹口气,看了陆彦远一眼,然后对陆玄之道:“朝廷此番处置之所以这般严厉,目的便是将咱们江南士族摁住,让咱们遵循科举考试之制度。所以即便吾等联合上书陛下,也不可能让陛下收回成命,尤其是这道诏令乃是整个政事堂的意志,断无更改之理,朝令夕改,政事堂之权威如何体现?”

陆玄之沉默片刻,咬着牙道:“若是如此,那吾陆氏便奋力一搏,吾不信陛下会坐视江东糜烂,更不信朝廷会将吾吴中四姓斩尽杀绝!”

陆家主支已经死绝了,顾家甚至比陆家还要严重,再来一波打击,那就真要阖家灭绝、断绝血嗣了,古往今来之仁君,何曾有断人血嗣者?

一旁慢悠悠喝茶的张济闻言,吓得手一抖,滚烫的茶水溢出在手背上,烫得之吱牙咧嘴、倒吸凉气,等到拿帕子将水渍擦干,这才抬起头看向陆玄之:“又玄啊,此等话语岂能轻易出口?吾等吴中世家传承久远,靠的可不仅仅是自身之实力,更在于随波逐流、隐忍屈从,明知朝廷此番决心甚大、手段酷烈,却还要不管不顾的鲁莽行事,此非智者所为也。”

吴中四姓传承千年,彼此之间利益纠葛、盘根错节、难以分割,一旦陆氏作死,其余几家即便什么都不做也难逃牵扯。

谁又愿意跟陆氏发疯呢?

张氏投资大量钱帛在华亭镇盐场,每年获利颇丰,这是长长久久、传承子孙的产业,又购置海船、出海贸易,此项收入更是暴利,如同诸多世家门阀一样,已经逐渐将家族的根脉从土地转移到这些暴利行业。

可无论是盐场,亦或是海贸,都紧紧掐在皇家水师手中,一旦与中枢决裂,所有利益都有可能付诸东流。

与此等庞大的利益相比,吴中四姓彼此之间的纠葛牵扯不足道哉,岂能跟随陆氏一起发疯?

再者,处罚最严厉的乃是陆彦远,其余人等不过是取消三年科考资格而已……

陆玄之怒极而笑:“你岂不知唇亡齿寒之道理?今日吾陆氏为江南士族出头而遭受重罚,兄长一脉‘追毁出身以来文字’,有官职的‘除名勒停’,陆彦远才学渊博、书法精深,却一辈子不能出仕!吾家付出如此之大的代价,诸位却冷眼旁观、无动于衷,只谋算着自身之利益,自私自利、鼠目寸光!自今而后,各有谋算、自扫门前雪,江南士族分崩离析不远矣!”

张济怫然不悦:“此事之起因难道不是你陆家自作主张,为了谋求主导地位而擅自为之?既然你想要获取最大利益,就要承受失败之后的反噬,怎能让吾等与你平摊损失呢?况且高侃大军镇守金陵、威慑江南,水师舰船更游弋于江河水道,顷刻间即可抵达江南任何一处地方,谁敢‘奋力一搏’,与自寻死路何异?你想找死,那是你自己的事,可别连累大伙!”

其余人皆默然,显然都认可张济之言。

有了好处是你自己的,吃了亏就得大家平摊?

没这个道理!

陆玄之怒极,转头看向萧瑀:“宋国公怎么说?”

萧瑀道:“此番陆家损失巨大,大家会斟酌予以补偿,但绝对不会与朝廷撕破脸,那将是吾等不可能承受之后果。其实说到底,科举考试也不过是多设置了一道障碍而已,江南,还是江南人的江南。”

陆玄之愤而起身:“那我就等着诸位的补偿!”

带着陆彦远,拂袖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