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从四合院开始的平淡生活 > 第10章 信托商店

第10章 信托商店

书名:从四合院开始的平淡生活 作者:我去偷塔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09-08 06:12:52

现在周文亮还要当放映员呀,郭大婶就更高兴,这个事个肥差,油水多。

虽然条件很好,想的也很好,但周文亮不同意,打哈哈:“郭婶子,我现在还小,没到结婚年龄,现在不急。”

郭大婶早就考虑好了,满不在乎的摆摆手:“嗐,这有什么,乡下没人看这个,城里你们先定亲,定亲后住在一起,到结婚年龄去领个证就行了。”

她还真没说错,这时候还真没人看这个,乡下有的人十五岁就结婚了,城里虽然不会这么早,但十**岁结婚的大有人在。

这时候民不举,官不究,没人较真,毕竟刚从封建社会过来几年呀,很多老旧规矩还在。

周文亮不同意,所以就婉拒了,嗯,有点生硬了。

周母也不同意了,之前是儿子没工作,现在不一样了,她想找给儿子找个更好的。

郭大婶一脸不高兴的走了。

周文亮瞅她样子,往后这老娘们等着说他小话吧。

从诊所下班,母子俩出来,慢悠悠往四合院走,周母要去买菜,周文亮就没跟着,因为他看到前面有个信托商店。

信托商店,京城都称呼为委托商行,后世叫典当行;解放前称为当铺。

信托商店遍布四九城,像东单、天桥、西单、北新桥、菜市口等等。

这些店铺天天顾客盈门,这时候人特别喜欢逛信托商店。

因为东西便宜,而且价格公道和保真!

信托商店一般都分为两部分——售品部和收购部。

售品部负责展示和出售,收购部负责收购和寄卖。

按照信托商店的规矩,无论是来出售还是来委托的人,都得带上户口本等身份证明,如果是卖自行车这种贵重物品,还得带上自行车执照。

这是为了防止不法分子利用信托商店销赃,万一物品出现什么问题,也能找到本主儿。

而且信托商店属于特殊行业,由公安部门监管。

如有来路不明物件送来,那绝对是一个招呼一声,警察马上就到。

至于为什么说这里价格公道呢。

那是因为解放前后,四九城街头巷尾一群走街串巷收旧货的,因为边走边打小鼓要喝。

俗话说:“买仨、卖俩、当一个。”

这句话意思是,一个物品,用三个钱买来的,急用钱,想卖了,只能卖两个钱。

若当,只能当一个钱!

这说的就是当时那些走街串巷收各类旧货的小贩,他们从低买高卖,从中谋取盈利。

这群人走街串胡同时,不停地敲打手上捏着的小圆鼓,发出“梆、梆、梆”的声音,故称其为“打小鼓儿的”

而且这还有门道,小鼓分硬鼓儿和软鼓儿。

从事软鼓者,就是收破烂的。大多是以物换物,穷人家用破锅烂袜子,换块胰子(肥皂),有孩子上学的换根铅笔,再不济也能落盒洋火。

从事硬鼓者,就是收文玩字画。

这群人有钱,其次是眼力准,识货,懂行情。同时,还能瞬间揣摩卖家的心理,心思灵活,成交率高。

特别是民国时期,众多八旗子弟断了俸禄,以及一些官宦之家,急等着变卖家当维持生活,但又碍于面子,放不下身价,只好将“打小鼓的”请进家中,不声不响的完成交易。

所以,这些做收旧货买卖者,往往抓住卖主的心理,拼命压低价格,从中牟取暴利。

到了49年,这群打鼓儿的,只要没有前科的,都被信托商店收编了,那些拼命压价的打鼓儿人也就没了。

这群人眼力强,识货,客户拿来东西能看的准,所以在信托商店如鱼得水。

主要这里东西不要票,所有东西价格低。

再加上人们工资不高,商品匮乏,凭票证供应,有钱不见得就能买到东西。

但这里不会,只要有钱,可以享受敞开供应的购物快感。

周文亮也是第一次逛四九城信托,前世只听过,没来过。

进了北新桥信托商店,嗯,也是四九城最出名几家信托商店之一,这里为啥出名呢,因为这里自行车最多,出售各种二手自行车和自行车配件。

店里昏暗,大白天也要亮着灯,进来闻到一股子发霉的味道,像是呢子大衣发霉或者是旧皮衣腐朽的味道。

柜台过道都摆满了自行车,两排,各种型号的都有,都是二手的。

后面货架上、柜台里摆放着各种各式的旧家具、瓷器、铜器、服装、皮货、钟表、自行车等老旧玩意。

商品不像百货商场那样整齐规矩,店堂里的氛围感觉很灰色。

很有年代感。

人不少,来这里看自行车的很多,周文亮也想买一辆自行车,转悠一圈,东摸摸西看看,最后拍了拍一辆八成新的永久自行车车座子,问道:“同志,这辆车子多钱?”

售货员小伙趴在柜台上,懒洋洋抬头瞥了一眼,说道:“八十。”

就跟简短,现在就这态度。

周文亮也不在乎,瞅了瞅,一辆永久13型自行车,现在新的要160多,还要工业券,一般人真买不起!

周文亮确实需要一辆自行车代步,要不去哪都腿儿着,难受。

“这辆车子加上磨砂灯和车篓多少钱?”

“车子80、摩电灯15、车篓3块,一共98……”

“装上……”

售货员一看他这么敞亮,也不墨迹,吆喝一声门口的装车师傅。

这位老师傅管自行车组装,维修,补胎,手上活儿没得说,几分钟装好。

周文亮摸了摸车篓,看了眼摩电灯,这玩意现在算是高科技了,到了晚上,一掰车把子,电轮子和车轱辘产生摩擦发电,骑的越快,车灯越亮。

当下非常方便实用的发电机。

回到柜台交了钱,看了看玻璃柜内摆放的手表,指着一块问道:“这块多少钱。”

“罗马半钢手表,这块180,表身表带全新……”

周文亮咋舌不已,一块破瑞士手表这么值钱,二手的都这么贵。

“这块呢?”

“这块梅花表60……”

周文亮一乐,“拿出来我看看。”

售货员打开柜台玻璃,从里面拿出手表递给他。

周文亮瞧了瞧,表身银明,内部精致,金针和蓝针配饰,皮质表带柔软,拿在手里有点分量。

“不错,就这块了。”

周文亮给了钱,直接带着表走了,出门推着车子,看到路口周母买菜回来,连忙招了招手。

周母一脸茫然,拎着菜篮子过来,“儿子,这,这车子哪来的,你借谁的呀。”

“什么借的,咱家买的。”

“买的?我没给你钱呀!你哪来的钱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