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宋一把刀 > 第十章 好办法

第十章 好办法

书名:大宋一把刀 作者:顾婉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6-02 18:29:13

那人捂着喉咙,用力点头。

那店家就用了个巧劲儿一拽——

喉咙有异物活动的时候,是很容易引发干呕的。

只听一声呕吐声后,刚才那人吃进去的东西,就全都倒了出来。

一股酸臭味道顿时弥漫开来。

张司九也顾不上臭,先看呕吐物的情况——嗯,食物残渣很大块,显然这个人吃饭就没有细嚼慢咽的习惯。而且基本都是肉类,可见他也不喜欢吃素。有点粉红色,说明有出血的情况。但是颜色很淡,没有大量出血,应该就是轻微的破损。

店家则是顾不上脏污,拎着那一团细麻仔细翻找。

很快,他就松了一口气,脸上有了笑容,从麻团里捏出一根乳白色的东西高高举起:“出来了,出来了!鱼刺出来了!”

众人看着那一根不小的鱼刺,顿时都松了一口气,紧接着就是后怕:“这么大一根!”

“怪不得喝醋没有用!”

“哎呀,吃鱼必须小心才行啊。这么不小心,以后还是少吃鱼。”

一时之间,说啥的都有。

那个被鱼刺卡住了的人脸色惨白的坐在凳子上,捂着脖子也是一阵喘息。

他的同伴递给他一杯清水,让他漱了漱口。

店家无奈道:“这次是弄出来了,下次郎君还是小心些吧。这么大一根鱼刺,多吓人啊。”

张司九他们都听出来了,店家其实是想说:这么大一根鱼刺都能咽下去,你可真粗心大意!

不过的确,这么大一根鱼刺,是不该咽下去的……毕竟但凡是小心一点点,那都不至于发现不了!或者是在嘴里多嚼几下,那也不会吞下去!

那人显然这次也吓坏了,苦笑道:“我以为嚼碎了就没事了。以前吃鱼,也懒得吐刺,都是用力嚼碎咽下去——”

众人一听这话,更加目瞪口呆:好家伙原来不是不小心,而是自己直接咽下去的!

杨元鼎忍不住侧头跟张司九咬耳朵:“他运气可真好。”

这样吃鱼,竟然从来没有出过事,还是第一次!

张司九谨慎道:“兴许是很少吃鱼。”

她对店家的那团麻更感兴趣,上前去攀谈了一下:“店家,您这个取鱼刺的办法,是谁教的?每次都好用吗?”

这种事情,也没必要藏着掖着,教会了别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救下人命,这可是行善。

所以店家根本没有隐瞒的意思,只是让店小二去弄一盆清水,随后就跟张司九道:“是一个老郎中教的。他过来吃饭,钱袋子丢了,所以没钱付账。我看他年纪大了,就让他走了。他临走之前,给我把了脉,开了个方子,然后又教会了我这个办法。还别说,那方子虽然不咋个管用,但是这个办法是真管用。”

他得意道:“每次都取出来了。那些吃鱼的人,也愿意上我这里来。说是放心。”

张司九点点头,又用崇敬的目光看了看那团麻,认真问了句:“那这团麻,您都是用完了洗一洗下次再用?”

“对。”店家乐呵呵道:“新的不好用,就得这种半新不旧的,够软,好咽,而且还够乱,能把鱼刺带上来。”

听了这话,张司九的目光更加敬佩了:这团麻,也属于是兢兢业业的上着班啊!就是不知道味道大不大,这年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人,多不多……

杨元鼎则是后退一步,差点没干呕出声:这和一块口香糖传来传去的嚼有什么区别!

反正两人再回去继续吃饭,看着那剩下的半条鱼,想着那团乱麻,两人都不约而同的又放下了筷子,拿起竹筒猛喝水。

张司九目光甚至都不太敢落在鱼身上:“我吃饱了,你呢?”

杨元鼎的目光也有点飘忽:“我也吃饱了,要不咱们去别处转一转吧。对了,我还知道几家小吃也不错……”

两人迅速结账离开。

走出老远之后,杨元鼎才有了功夫问张司九:“这个法子,真好用吗?好用的话,以后我在家里也备两团。”

张司九实话实说:“得看是什么鱼刺了。如果那种有倒刺的,是拔不出来的。硬带出来,会有撕裂伤。这样很容易形成溃疡。如果鱼刺硬一点,大一点,甚至有可能划破食管。但这个方法,比吞下去要好很多。”

“记住,鱼刺卡住了,千万别想着往下咽。一般刚鱼刺卡住,都是在靠近喉咙的位置,很少到食道。但如果一直强行吞咽,很可能最后就扎在了食道上,那更麻烦。”张司九看杨元鼎一眼:“回头给我磨一个喉镜吧。万一以后遇到这种病人,我还真得用这个才能取得出来。”

最好的取鱼刺办法,还是看清楚之后,直接用镊子夹出来。

杨元鼎若有所思:“鱼刺卡住听说还有死人的,真的假的?”

张司九点点头:“真的。鱼刺如果划破食道,会引起大出血。或者穿透食道后掉进胸腔,扎在肺上,扎在心脏上,那也都是要命的。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危及生命。所以鱼刺卡住,尽量不要自己处理。除非有把握。”

杨元鼎拍了拍胸口:“感觉这个世界好危险。干什么都会死。”

“小概率事件而已。只要懂得处理,还是不会出事的。”张司九笑看杨元鼎一眼:“大可不必如此担心。”

后来,两人又去小吃摊上吃了一些东西,这才慢慢悠悠继续逛。

一天下来,杨元鼎别的没干,光带张司九见识了东京城里的繁华和热闹,以及百姓的生活。

东京城的确是和别的地方不一样。

外卖和各种地摊特别多,多到十几米就能看见一个摆摊的。

除了摆摊的,还有各种流动摊贩。挑着担子沿街叫卖,那也是常规操作。

而街上走动的人,也格外多。衣裳也是各种颜色都有,棉麻锦缎,各色不一。

但有一点,大家脸上,都透出一股安居乐业的幸福感来——这是太平盛世底下,独有的一种生活姿态。

晚上回去,张司九一双脚都走得有点痛——没办法,东京太大了,太热闹太繁华了,忍不住就多逛了逛。

第二天一大早,张司九还没来得及出去买早饭,她们家大门就被敲响了。

来的人,正是朱疡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