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寻宝神瞳 > 第三百六十九章 陶器与瓷器

第三百六十九章 陶器与瓷器

书名:寻宝神瞳 作者:以闪电之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3-24 19:57:02

教室里的掌声几乎是没断过,李墨虽然和他们年纪相仿,但是知识积累的底蕴的确比他们都深厚,双方不是一个层次上的对比。

李墨回答完关于和氏璧的问题,然后说道:“还有同学有问的吗?”

“老师,我有个小小的请求?”坐在后面的一个长相比较清秀的女生举起手来,她从脖子上拿下一个吊坠,“能不能请你帮我看下这块玉坠是否是真的?”

这是要现场考验他的鉴玉能力。

李墨心道不拿出一点手段来,你们还不服气。他走到后面伸手接过传递过来的玉坠,目光只是一扫,看了眼那女生问道:“这玉坠是谁送给你的?”

“我男朋友,说是他家里祖传的,从民国时候就代代传了下来。”

“你男朋友也会京大的学生?”

“那倒不是,他在京都另外一所大学。”

李墨将那玉还给她说道:“我们一般说玉,有老玉和新玉之分,有好玉和劣玉之分。如果你手中的玉坠真是民国传下来的那就是老玉,也就是古玉,可惜你手中的玉制作完成的时间不会超过一年。”

阶梯教室中立刻响起哗然之声。

“不可能,你看看这块玉坠中还有沁色,我男朋友说要形成这样沁色效果至少需要百年光景。”

女生秀眉一皱,顿时有点不高兴。

“这位同学,你也别急,我话还没说完呢。你玉不但是新玉,而且还是劣玉,品质普通。至于你说沁色,那是人工做上去的。”李墨往回走,边走边说道,“大家都是学霸级的,很多事情你们不了解,但是我点拨下你们就会恍然大悟过来。关于沁色,从物理学角度来说,是一种物质由于分子运动而渗透进玉中形成效果,这种渗透是有不规律性的,越深入,物质分子的渗透效果就越弱,这样的现象大家都能明白吧?”

这讲的很明白了,谁能不懂,这不是在怀疑他们的智商吗?

“请那位女同学再仔细看看手中的玉坠,看看它内部的沁色有什么特点?”

不但她在看,前后左右的同学都伸头想要看看。

“像不像是人为做进去的?”

“还真是,你们看这玉坠的沁色几乎是形成一片一片的,有一定的规律,沁色分布不自然。”

“我去,你男朋友太贼了,拿一块破玉就想套牢我们京都的才女,简直是妄想。”

“学妹,赶快和你男朋友分手,我们京大的才子多得是。”

那女同学神色难看的坐到椅子上,将那块玉坠塞进随身携带的小包里。

李墨回到讲台旁,善意的提醒道:“同学,你那块玉坠中的沁色是一种化学物质,所以表面看起来的效果非常浓艳漂亮,但是佩戴时间久了会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如果你是贴身戴的,可能还会引起皮肤病。当然,如果你心中还有疑虑的话,我们历史系的专家多了去,你可以去请教他们。”

“不用了老师,我相信你说的。这块玉坠我戴了一个月左右,胸口的皮肤一直会出小红点。涂药膏也只是缓解,一旦不涂就会继续发作。现在看来,都是这块劣玉引起的。”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过这个话题。其实我的专项是瓷器,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转回到这个重要话题上来。下一个提问的同学要注意了,不能再偏离正常轨道。”

李墨打开教案,如果没有人再提问,那自己就抛出一两个观点重点讲讲瓷器方面的知识点。

“老师,我能提问一个问题吗?”

在第一排最左边的一个小个子女同学怯生生的举起手来。

“当然,你想问什么?”

“我认识一个长辈,他家里有个唐三彩,找了好几位专家鉴定过,都说是赝品,但是我那位长辈却否认,坚持说自己的是唐三彩真品。而那些专家鉴定为赝品的理由都是一样的,说我叔叔手中的唐三彩是瓷器,而不是陶器。我想问的话,唐三彩到底是陶器还是瓷器?”

李墨大有深意的看了眼那个女生,看来她口中的长辈很可能就是至亲。不过也没打破砂锅问到底,而是回道:“首先我要提醒一下,如果你那位长辈手中的唐三彩是真品的话,那可是价值惊人。在没有最终确认它到底是真品还赝品之前,还是要保护好它。”

“在回答这位同学的问题前,我们首先要了解陶器和瓷器到底有什么区别,他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其实这个问题就算现在不提出,在后期的课程中也会重点讲到。”

李墨打开矿泉水喝了几口,然后说道:“瓷器是源于陶,而精于陶。瓷器和陶器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的烧制温度不同,陶器用的是低温,而瓷器烧制温度必要要达到1200°。低于这个温度的烧制出来的就是陶器,反之则是瓷器。两者因为烧制温度差异极大,使得表面的瓷化效果也有明显的区别。”

“那么唐三彩到底是陶器还是瓷器,目前从出土的样品来看,加上一些文献资料佐证,唐三彩属于低温陶,它是一种陶器,全名是唐代三彩釉陶器。唐三彩的主要釉色有黄,绿,白,褐,蓝,黑,其中以黄绿白三彩釉陶器比较常见。”

“至于你长辈手中的唐三彩是真是假,还需要进一步的鉴定。”

李墨捡漏了那多么的好东西,可唐三彩也仅仅遇到一件,还从京大仓库中翻出来的已经损坏的,十分可惜,但也从侧面反应出唐三彩的稀少和珍贵。

“如果没有继续提问的,那我就顺着刚才的话题继续往下说。”李墨轻轻咳嗽一声,“刚才说到了瓷器和陶器的区别,那瓷器什么时候开始鼎盛的呢?是到了宋朝,宋朝有史上最着名的五大官窑....”

随着他的讲解,所有人都听得很入迷。

时间过得很快,随着铃声响起,一小节公开课结束。

“各位同学,我的课程会在下一周正式开始,如果感兴趣的话可要抓紧报名,下课。”

李墨夹起教案面带笑容走出阶梯教室,在隔壁教室中观看直播的诸位教授老师也走出来。

“李老师,这节公开课讲的不错。记得我当年上的第一节公开课时,那紧张的呀,后背的汗就没干过。”张教授赞许的说道,“你的表现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

“老张,你还好了,我当年上了一节公开课后,在家里躺了一天才缓过神来。”

朱昌平也想到了刚成为讲师时发生的事情,他轻轻拍了下李墨的肩头:“你做的很好。”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