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寻宝神瞳 > 第六百三十四章 袈裟和建文帝无第三章 到)

第六百三十四章 袈裟和建文帝无第三章 到)

书名:寻宝神瞳 作者:以闪电之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3-24 19:57:02

第二天,严旗俊和五个工作人员早早就到了清江大酒店,李墨带着他们一起去吃自助早餐。

“五星级大酒店的早餐就是不一样,这菜品菜色也太丰盛了。李副教授,今儿算是沾了你的光。”严旗俊难得表现的很随意,他掏出手机道,“这么好的机会可不能错过,我拍几张照片发家庭群里里,也让老婆孩子都看看这么多好吃的。”

“严局,你这话说对了一半。”李墨喝了口鲜豆浆,然后慢慢的吃着五香鸡蛋。

“喔,哪里错了?”

李墨看看那么多的菜品笑道:“东西再多,其实我们吃的也就那几样,而且还是我们平时经常吃的东西。比如豆浆油条,蛋炒饭,酸爽可口的拌黄瓜,又或者玉米包子。至于那些牛排,猪排,羊排之类的,吃的人太少。所以菜品再多,我只取其中三四样便可。”

严旗俊回头看看,然后笑了笑:“还真是这样,看来是我的思维进入误区了。”

“不过我在京都倒是以肉食为主,牛肉,羊肉的不少吃。因为我经常练功,这体能消耗也大。”

“还是你们年轻人胃口好,我要是吃上一点,这肠胃就受不了了。”

吃过早饭,一众人上了豪车,是孙成安从家里调过来的,有专职司机。车子行驶上高速,严旗俊透过车玻璃看看后面的两辆中巴车。太显眼了,李墨这次来福地居然带了那么多的安保,好在他们没有像保护明星一样时刻围在他身边。

车队直接朝宁德支提寺开去,两个多小时后停在一个大型停车场上,不远处就是建设在山上的支提寺,这时候才上午九点半左右,游客不多,三三两两还是自驾游,

“李副教授,地方上的工作人员已经在寺院门口等着,我们直接过去。”

“行,严局你看着安排就好。”

几人下了车,棕熊身上依旧背着背包,里面放着矿泉水和一些紧急备用的药物。在严旗俊的带领下走到寺院门口,在那里早就有十多人在等待着,看到他们出现,其中三人主动迎上来。

“严局,欢迎光临。”

“李副教授,欢迎光临。”

李墨和地方县里文保局的领导一一握手,然后进入寺院一直朝里面走着。

“严局,李副教授,寺庙主持严华大师已经将龙袍袈裟取出来,他由于身体不适所以不能作陪,还请见谅。”

“华严大师乃是世外高人,是我们惊扰了他的修行。”李墨有点不好意思,今天来的不是时候,“不过那件龙袍袈裟怎么会存放在支提寺中的呢?”

“李副教授有所不知,那件龙袍袈裟乃是从疑似建文帝的陵墓中发现的,而那座陵墓就在支提寺后山,除了龙袍袈裟外,还发现了舍利子,所以我们断定那陵墓的主人和支提寺有关,这件龙袍袈裟也就一直存放在寺庙密室中。”

地方上的领导解释了前因后果,随后带着李墨进入一座偏院中,一群人走进一间屋内,有两个四十多岁的僧人在那里等待着。其中一位僧人戴上干净的白手套,打开桌子上的箱子,进入眼睛的是黄色丝绸。

打开丝绸,里面的神秘袈裟出现在众人面前。

“李副教授,你请。”

地方上的领导将一副手套递给李墨。

李墨戴好后先仔细看了看那个木箱说道:“这是紫檀宝箱,包浆非常的厚重。但是从这宝箱上的凋刻图桉来看,应该是明中晚期时候的风格。严局,这件龙袍袈裟和这紫檀宝箱是一起出世的吗?”

严旗俊被问得神色微愣,然后点头说道:“是的,这支提寺处在山上,地面湿气少,加上有这紫檀木箱保护,所以龙袍袈裟才能完好的保存到现在。”

李墨异童一扫,那紫檀宝箱透射出稍微浅一点的蓝色光晕,这的确是明中期后的古物。一般来说,寺庙大师圆寂后,袈裟可以留存,也可以一起进入圆寂之地。

从时间上推断的话,那根本不可能是建文帝所穿,他总不可能活到一百五十岁以上吧。

这个概率微乎其微。

这样的话,眼前的龙袍袈裟来历就有问题了。

李墨异童再次朝那件龙袍袈裟看去,从袈裟身上透射出同样的蓝色光晕,也就是说龙袍袈裟和紫檀宝箱处于同一个时间段内的,绝对不是明早期的古物。

这件龙袍袈裟和建文帝没有半点关系。

李墨一颗心顿时拔凉拔凉的,真是白高兴了好久。

“大师,麻烦你帮忙将龙袍袈裟展开来。”

两位僧人取出袈裟,然后小心的展开,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看的清清楚楚。

李墨仔细看去,这件袈裟幅面长2.1米,宽1.3米。与一般的云锦不太一样,眼前的这件看上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华丽,但却很耐看,大气,简约。

库锦,库缎和妆花三大品种都有,还有宋锦。纹样有龙纹和花草纹,还有灯笼纹,其中龙纹由圆金线、扁金线和银线织成。龙纹有五爪龙,三爪夔龙,行龙和团龙。

粗略的数了下,数量大概有九十之数。

李墨越看眉头皱的越紧,其他人看的都心里七上八下,这个龙袍袈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吧。

好一会儿,李墨才轻叹口气说道:“这件龙袍袈裟不是建文帝所留。”

严旗俊张张嘴想要说什么,却不知道怎么说。李墨是谁?那是国内公认的第一鉴宝专家,他说的话基本上就是权威。

其他人面面相觑,这么多年来龙袍袈裟一直被疑似是建文帝所留,可缺少铁证。如今被李墨直接否认,这让很多人心里有种很堵的感觉。

宁德建文帝文化能够深入人心,他们可是花了很大精力的,这几年因为建文帝文化的影响,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磅礴发展。

如果这件龙袍袈裟确定不是建文帝所留,还不知道会引发什么后果呢。

“李副教授,你有什么证据证实它不是建文帝所留?”

严旗俊平复下心情问道,不管是不是,让古物恢复本来的面目也是他们所要做的事情。

“严局,各位领导你们请仔细看。这些龙虽然都是闭嘴龙,但龙的形态纹样和明朝早期的龙纹有明显区别,反而和明中期的龙纹很相似。另外,五爪龙出现在袈裟上,不一定证明就是皇帝穿的,三爪和两爪龙,反而明朝皇帝龙袍上会有。”

一群人都凑上前仔细的观察着,对照李墨所言,他们心里逐渐偏向了他的判断。

“大家再仔细看看这些图桉,袈裟上除了黄地八吉祥妆花缎图桉外,还有月白地四季花卉团龙纹,黄地夔龙团花纹,蓝地龙赶珠纹,黄四合如意云纹,蓝地织福寿字灯笼纹等。从这些纹样看,反而与京都定陵出土的万历皇帝龙袍纹样十分相似,如此一来也可以证明这件龙袍袈裟不是明朝早期的古物。”

李墨提到了已经出土的明万历皇帝的龙袍,这些都是左证,有实物可以作对比的,从侧面去证明龙袍出现的年代。

“李副教授,我有个疑惑,袈裟织造过程中,采用了个缂丝技术。这种技术开始于宋朝,是从西域传入的,一直流行到明朝初年,而明朝中期以后,这种技术就不再出现了,这个又怎么解释呢?”

一个地方上的领导不解的问道。

“其实不难理解,我们所谓的明早期,中期,晚期,那都是指一个大致的时间范畴,并没有非常严格的鉴定到某个时间点,这个想必不需要太过多的去纠结。”

李墨示意两位大师把龙袍袈裟收好放回紫檀宝箱中,不管是不是跟建文帝有关,这件袈裟都是国宝中的瑰宝。

“严局,既然这件龙袍袈裟是在支提寺出现的,那么在支提寺的史记上有没有关于这样的历史记录呢。如果能够查到字言片语,那对断定它的最终来历更有利。”

“有,收藏了很多古籍,但由于战乱的原因,很多都是断层的。”

“既然如此,我们可以先从明中期开始查起,能查到自然是最好。”

严旗俊看看时间,想了下说道:“李副教授,我们先进山,其他人可以留在这里先翻阅那些古籍。”

“这样也行,那我们就收拾下准备进山。严局,我已经有了大致的进山方向,道路可能有点不好走,如果中途有问题,大家都及时的提出来。”

“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