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寒门母子 > 第一千九十一章 本官看好你

第一千九十一章 本官看好你

书名:寒门母子 作者:东方红不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8-28 11:17:11

大宣的书籍,不管是官刻还是坊刻,在内容上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比如禁止刻印、销售边机文字、刑统律、敕文等机要文献;禁止刻印、销售宗教异端等书籍;禁止刻印、销售违背儒家经义的书籍。

甚至还有一种禁,叫做“党禁”,就是在朝廷派别斗争中,禁止刻印、流传反对派的书籍。

不止如此,包括朝廷大臣之奏议,台谏之章疏,内外之封事,士子之程文,机谋密画,均不可泄漏。

更甚的,不经过国子监严格审查,“程文短晷”之类也不可刻印和销售,以防晚进小生“文场剽窃之用”。

换句话说,小宝秋试前的那份“历年真题”,要不是皇帝给开路子,一般人弄不到。

这些规定在楚清看来,一部分是为了防间谍,一部分是党争手段,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在防人民,防人民“肆毁时政”。

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大宣的“政治需求”。

换句话说,你可以像京都百姓那样热议最近粮价涨得让人吃不起饭,但你不能议论朝廷控制不了粮价。

如果某本出版物敢出版这类内容,那就是“肆毁时政、摇动众情、传惑天下”,就要“严行根捉”,从重从严、深挖广掘,力求除恶务尽。

不过,小宝的书,并未涉及大宣的禁止范围,能够与“边机”二字沾点边的,也是在沃斯国境内,比如有插图标明了玉京山、白山、及玉京河的位置和走向。

皇帝和胡恒秋没找到犯禁的内容,却把自己看了个意犹未尽——写得有些少,某些地区的内容可以多写,比如那些沃斯人的生活、生产分工,尤其是那边的教育是怎样的等等。

可是看看书籍最后一页的备注,上面写着:庆德七年。

那时候楚懂应该还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

再翻阅近二三年的书籍,则是一些诗句集锦,还有一些杂记随笔,内容包括异闻逸事、风景记录、日常琐事、有些则是看过某些文章后的读后感。

可以说,这是一个有见地又风趣、有很多奇思妙想的孩子,

“你说,这书是从两个府收罗到的?”皇帝问道。

胡恒秋说:“是,这些书刚运到昌广府和佳兴府,两地的理事处就上报了;而且销售很快,几乎是书坊刚到货一日便被售空。”

皇帝问:“那么好卖?”

胡恒秋:“主要是少,印制的书册发往好多个州府,听说这叫什么‘试销售’。”

皇帝:“就是说,这些书已经被那些州府审查过了?”

胡恒秋:“应该……是吧。”

按规定,楚清的书坊需要得到当地官员的许可、并按照官方规定纳税,才能在那些地方销售书籍。

但是官方许可,这个“弹性”就很大了,比如,出于忌惮永安公,很可能就不仔细审查书籍内容,或是永安公纳税足够多,也不审查。

但皇帝和胡恒秋不知道的是,全国各地都有楚家的书坊,都是这些年中,楚家分散在各地的小子们盘下的店铺。

所以楚清这批书籍的销售,可以说是自产自销。

楚家用的纸张,一直是自产,起因是楚清想弄出适合硬笔写字的纸,久而久之,自家既然有纸坊制造纸张,而且成本低,为何不卖呢?

所以楚家小子收购店铺时,对于书坊的收购从最初的无意识行为变成后来的有意为之。

书坊是印刷和销售书籍的地方,有自家纸坊供应纸张,以及楚家强悍的物流支撑,各地的书坊运营得还可以。

如今有了小宝写的书,自家书坊还能不卖力?

能买得起书的,自然是家有余钱之人,第一次看到彩色图文的书,自然爱不释手,纵使贵,也得买来收藏。

“那么这几天,应该有很多地方都有这些书籍了吧?”皇帝觉得自己说了句废话。

胡恒秋的反应则是:“皇上,要制止吗?”

没有触犯任何禁令,没理由制止,因此皇帝抖了抖书册说道:“由她去吧,这些东西,写得还不错,印制的嘛,也不错。”

转头第二天的朝会,皇帝就同意了工部关于去永安府“考察”造纸和彩印工艺的提请。

这次工部尚书亲自参加的朝会,看只开了个话头,连准备好的一肚子关于“有现成的工艺应该直接借鉴,少走弯路”等理由都没来得及说,皇帝就同意,还偷着庆幸了一会儿。

他是生怕皇帝问:“你们可研究出什么名堂没有?”

关于把多种颜色印刷在同一张纸上,工部不眠不休研究了好几天,可根本达不到楚清印出的水平。

要么图案重影,要么颜色厚薄不均、甚至糊成一片。

“有那工夫,不如直接一张一张手绘了!”这是工匠们的一直结论。

工部尚书回去就找了左侍郎:“黄侍郎,你出一趟远差,去永安府拜访一下永安公,同时参观他们的纸坊和书坊,好好学一下他们的工艺。”

工部尚书温炳铨全部心思都在左侍郎黄照贤身上,使得右侍郎李进急出一脑门子汗——去永安府可是他的主意啊!

领导才不问你是谁的主意呢,领导只看重结果,温炳铨说道:“李侍郎的提议非常好,今日皇上已经同意了;

黄侍郎,这件事交给你去做,重任在肩,希望你能圆满完成任务;

另外,你可去支些银子,多支一些,看看需要给永安公带些什么土仪,自管去准备。”

黄照贤唯唯诺诺地走了,心里觉得简直是赶鸭子上架,他根本都没见过永安公啊!

李进却是急得不行,黄照贤前脚出门,后脚他就对温尚书说道:“温大人,左侍郎公务繁忙,每日还要抽空去各司考察,下官这里倒是早已按部就班,可以替左侍郎跑这一趟。”

温炳铨很欣赏李进的专业性和事业心,因为两个侍郎相比,右侍郎的确对业务更为熟练,于是说道:“李侍郎锐意进取,这份责任心很好;

这样,你既然有空闲,那就把火药改良这一摊担起来,好吧?就这么定了,好好干,本官看好你!”

李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