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武侠 > 家师太彪悍 > 第一百四十一章 第一道门槛

第一百四十一章 第一道门槛

书名:家师太彪悍 作者:头大似铁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09-08 14:51:14

第二天一早,李青石再次来到老君山。

他特意洗了个澡,把自己收拾的干干净净,换了身洁净衣衫。

老君观收徒应该不会在意这些,毕竟前来拜师的都是习武之人,大多不拘小节,李青石这么做,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重视,以及对老君观的尊重。

守在山门的依旧是昨日那几个老君观弟子,李青石率先施礼,何清流回礼后说道:“祝你好运。”

李青石笑道:“谢谢。”

在微凉晨光中,举步登山。

何清流目送他身影在山道走远,撇了撇嘴,小声嘀咕:“又不是相亲,打扮那么好看干什么?再打扮能比得过我?”

道士师兄不知何时来到他身后,踢了他一脚:“人家哪里打扮了?把自己拾掇利索些,这是最基本的礼貌。”

朝李青石背影看了一眼,挑眉道:“再打扮都比不过你?说这话不觉得昧良心?”

何清流干笑两声,显然心里承认这话确实是昧良心的,只不过打死他都不会嘴上承认,忽然猛拍大腿道:“坏了!”

道士师兄吓了一跳:“一惊一乍的,怎么了?”

何清流脸色凝重道:“我说世间怎会有这么标致的男人,才回过味来,这小子八成是女扮男装!”

道士师兄愣了愣,回想那张脸蛋,一时竟也有些拿不准,骂道:“你个白痴,男的女的都看不出来?”

何清流梗起脖子道:“这咋看?人家要铁了心装男人,能有啥办法?还能扒了裤子看看有没有鸟儿?”

道士师兄听他言语粗俗,忍无可忍,抬脚踹过去:“我看你就是欠揍!”

何清流躲过一脚:“师兄冷静,咱老君山声名在外,注意形象,注意形象。你别着急,那小子是男是女,咱们看不出来,杨师叔还能看不出来?”

道士师兄瞥眼看见又有人来,忙把脚收回,脸上一瞬间云淡风轻,山风一吹,衣袂飘飘如谪仙人。

嘴唇不动说道:“要真是个女的,你就等着挨杨师叔收拾吧!”

何清流撇撇嘴,偷偷嘀咕:“那你也跑不了。”

……

老君山通往山顶的台阶全部由白石铺成,规规整整,大约五米宽,向山上蜿蜒而去。

山道两侧古木参天,层层叠叠,放眼望去一片青翠。

李青石一路走去,昨天忙着赶路,无心欣赏山中风景,现在已经知道自己肯定能迈过老君观收徒的第一道门槛,心中安定,脚步便不似昨日那般匆忙。

老君观收徒的第一关,共有两种过关方式,其一就是由老君观仙师查验根骨,这种方式不看年龄,只要根骨资质达到标准,就都能进入下一轮。

只是这个“标准”,没人知道具体如何,只凭观中仙师一言而决。

第二种方式,洞开大窍六十以上,且年纪不超过二十岁。

只靠第二种方式,李青石过第一关已是板上钉钉。

他觉得哪怕第一种方式,自己过关应该也没啥问题,老刘说过,重塑根骨后,他的根骨资质世间已无人能及。

就算这话有水分,但只凭他快到不可思议的修为进度,起码根骨资质也属于出类拔萃那一拨。

李青石这么想一点没错,说起来自从老君观开宗立派,立下这收徒的第一道门槛,第二种方式便如鸡肋一般,从来没用到过。

因为不超过二十岁年纪就洞开大窍六十以上,能做到这一点,根骨资质必然不凡。

之所以有这条规矩,是因为老君观起初查验根骨资质的手段并非万无一失,有这条规矩在,就不会遗漏人才。

然而即便最初查验手段不够完善,这第二种方式也从没用到过,不知是因为二十岁前就洞开大窍六十以上的天才人物,根骨资质好到根本就不会被遗漏。

还是老君观其实已经遗漏过某些天才人物,毕竟很多人在来老君观拜师前,还不曾开始修行武道,更别提洞开大窍。

时至今日,老君观查验根骨资质的手段经过无数次改良,已经能够保证绝不会出现一条“漏网之鱼”,只因这第二种方式是先辈所立,即便已成为彻彻底底的鸡肋,也没被废除。

板上钉钉能过今日这一关,李青石一身轻松,叮咚山溪从石阶一侧流过,溪水清澈,溪底鹅卵石上停留的游鱼一目了然。

转过一个弯,远处有气势磅礴的瀑布飞流直下,轰然砸入幽潭,水汽氤氲,宛如仙境。

不知走了多久,山路中间出现一座小亭,造型古朴,亭上挂匾,上面写着“醒神亭”三字。

要想继续登山,就要穿过这座亭子。

李青石走进小亭,向亭中两个值守的道士施礼,昨日他就是走到这里,从两个道士口中得知老君观收徒门槛后,折身下山。

亭子后面的山路变成两条,左边那条是拜师的路,右边一条通往山顶三清殿,游人香客由此路上山。

李青石走上左边山路,约莫半个时辰后,来到另一座山峰峰顶。

老君山其实由数座山峰组成,并非只有一个山头,收徒相关事宜都是在这座山峰进行。

峰顶有座广场,广场最前方摆放一张木椅,木椅前已有数十人的长队,队伍里都是前来拜师的人。

李青石没想到有人比自己来的还早,站到队伍最后,抬头看了看天色,此时不过卯初时分,距离开始还有一个多时辰。

虽然负责查验根骨的仙师还没来,但已有老君观弟子在场维持秩序,现在场间人数不多,这些老君观弟子无事可做,便三三两两站在一起闲聊。

李青石到来时,好几人目光落在他身上,确切的说,是落在他背负的那把破烂长剑上。

来老君山拜师的人,大多会顾及颜面,江湖人靠什么撑门面?首先当然是武器。

实在窘迫,买不起一把好武器,那便干脆不带,像李青石这种把这么一把破剑带上山的,不能说没有,可他这剑实在太“个性”,两个破木片充当剑鞘,未免太过随意。

看归看,身为老君观弟子,在人前当然要注意气度修养,所以不管心里怎么想,脸上绝不会表露分毫,言语中也没人去议论。

但排队的那些江湖武人就不一样了,并不掩饰脸上的玩味表情,这等行径,要么是真正特立独行,要么就是故作特立独行博人眼球。

之所以表情玩味,是因为江湖上真正特立独行的人并不多,更多是故意做出一些标新立异的行为,以彰显自己与众不同。

他们显然把李青石归为这种人。

不过碍于老君观弟子在场,所幸并没人出言嘲讽。

随着时间推移,排队的人越来越多,临近辰时,李青石粗略估算,至少已有五百人。

老君山每日查验根骨,辰时开始,申时结束,只要是在这期间,什么时候来都可以。

只是为表重视,大多数人都会在辰时之前提前到这里等候。

尚未开始就已经超过五百人,假设一天就以五百人算,一个月是多少人?一年又有多少人?

与大仁王朝人口相比,看起来并不多,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习武。

武道攀登,不是上嘴唇碰下嘴唇那么容易,期间要下多少功夫?吃多少苦头?

即便那些天资卓绝的人,半途而废者亦不在少数。

何况在大仁王朝,整座江湖都被朝廷镇压,武人地位一直不高。

所以在习武与读书之间,更多人会选择读书,毕竟练武练出名堂并不比考取功名容易,甚至更难。

这时,有三个一看就家世显赫的富家公子登上山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