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大宋医相: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 > 第一百八十三章 青苗法

第一百八十三章 青苗法

书名:大宋医相: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 作者:将臣一怒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9-08 17:08:40

第185章 青苗法

“青苗法!”

刹那间,朝堂百官不由一滞。

青苗法乃是王安石变法中争议颇大变法之一,朝中对其褒贬不一。

大宋的高利贷利息很高,足足有一倍的利息,有些甚至数倍利息,至于什么九出十三归,砍头息,更是家常便饭。

王安石变法的时候,敏锐的察觉到了高利贷的害处,他趁机推行青苗法,由朝廷借贷给民间急需钱财的百姓,一方面趁机打压高利贷盘剥之害,一方面也可为朝廷增加收入。

“王安石的眼光何其毒辣,青苗法和后世的银行借贷何其相似!可谓是最古老的国家金融。”

范正不禁感叹。

王安石变法被后世极为推崇,就是因为其极具前瞻性的眼光和见识,然而这个时代的金融毕竟太过于超前,青苗法在推行的过程中,自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果然,章惇话音刚落,旧党众人就迫不及待的反对。

吕大防皱眉道:“臣等反对青苗法,青苗法看似良法,实则害民之法,青苗法虽然标榜二分利息,实际上夏秋两税各取二分利息,实际利息高达四分之多。”

苏辙亦反对道:“官吏为了邀功,肆意摊派青苗钱,中饱私囊,若有百姓还不上,则会杖责问罪,百姓苦不堪言!”

“百姓借贷青苗法需要上户作保,下户还不上,则会责罚上户,民怨滔天…………。”

………………。

一时之间,旧党和一众中立派官员纷纷反对青苗法。

章惇顿时脸色难堪。

“青苗法年息不过四分,而民间普遍借贷至少一倍利息,青苗法利国利民。”曾布也皱眉反驳道。

御史杨畏反驳道:“民间借贷固然利息高,反而却相对宽松,而青苗法固然利息稍低,却必须要求限时用银钱还账,极为严苛。”

青苗钱的收益,关乎官员的仕途,官员在征收青苗钱时自然不会在意百姓的死活,为了尽可能收回青苗钱,官员行事极为粗暴。

“借贷还钱,天经地义,民间借贷家破人亡的比比皆是,朝廷的青苗法已经仁至义尽了。”礼部侍郎蔡卞同样加入战场之上。

一时之间,朝堂之上,吵成一片,青苗法阻力重重。

退朝之后,赵煦头疼不已,围着后花园御湖数圈,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他不明白明明利国利民的青苗法为何会阻力重重。

范正摇头道:“官家若想知道为何青苗法阻力重重,民怨滔天,只需分析新党旧党的动机即可!二者的动机皆不存,自然青苗法不可能成功?。”

“此话何解?”

赵煦大为不解道。

范正反问道:“官家可知道旧党为何阻止青苗法,真的是为民请命?”

赵煦摇了摇头,青苗法固然有种种问题,但是总体上依旧是利大于弊。

“旧党官员大多都是地主富户出身,其背后家族乃是民间借贷的主力,青苗法的推行自然损坏了他们的利益,这才是他们反对的原因。”范正道。

“原来如此!”赵煦眉头一皱。

“民间借贷虽有便利之处,但是其利息通常高达一倍之多,九出十三归,砍头息更是常见的手段,百姓苦不堪言,总体来说,却是弊大于利,因此,青苗法就应运而生。”

“而新党呢,他们的确是看到了百姓深受高利贷之苦,然而他们的做法并非是救民间百姓于水火之中,而是选择加入其中,分一块肥肉。”范正再道。

赵煦顿时脸色难堪。

“无论是民间借贷还是青苗法皆是饮鸩止渴罢了,非但不能造福百姓,还让百姓越陷越深,二者看似势成水火,实则一丘之貉,皆为求财。”范正毫不留情的批判道。

“一丘之貉?”

赵煦不由脸皮一抽。

“那以范爱卿之见,应该废除青苗法?”赵煦问道。

“自然不是,急需借贷的百姓如同失血之人的一般急需输血治疗,而无论是民间借贷还是青苗法,皆是可让百姓救急,从这一点,利息较低的青苗法是胜于民间借贷。”范正摇头道。

“范爱卿可有邪……良方?”赵煦眉头一扬道。

范正自动忽略赵煦的口误,而是得意道:“良方自然有,那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赵煦不解道。

范正郑重道:“站在朝廷的立场上,自然要想要抑制民间高利贷之害,民间高利贷之害甚重,然而却有便利之长处,旧党攻击新党青苗法年息超过四成乃是害民之策,既然如此,官家何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直接下令民间借贷年息不得超过四分,否则官府不予承认。”

“好一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赵煦拍案叫绝道。

旧党总是站在道德制高点攻击新法,这一次,他要让旧党哑巴吃黄连,有口难言,同时也可以发挥民间借贷的优势,又尽可能避免高利贷害民。

“至于青苗法看似低息二分,实际上却能翻倍,甚至还有各种名目摊派,让百姓大为不满,固然能够敛财,却达不到救民之目的,想要救民,就必须放弃敛财。依微臣认为,青苗法年息最高一分。”范正正色道。

“一分!”

赵煦不由眉头一皱,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低息,朝廷真的能够赚到钱么?

范正摇头道:“官家有所不知,一分的年息已经不少了,就拿一万贯来说,一年一分的本息一万一千贯,十年本息就能达到两万五千贯!”

这个时代,还没有复利的算法,当范正用复利算一万贯十年的本息的时候,就连赵煦也不禁怦然心动。

“除此之外,上等户作保在民间亦民怨滔天,官家何不让其自愿担保,若是借贷人还不上,再让担保人还款,其也无话可说。”范正再次改进青苗法的强硬担保制度。

“可是如此一来,天下又有多少人愿意担保,青苗钱恐怕也惠及不到真正需要之人。”赵煦皱眉道。

“只要身家清白的百姓,一贯以下无需抵押!一贯以上,农户可以用自己的田地和房产作为抵押!当然借贷青苗钱要少于抵押物的市价。”

范正将后世银行贷款的各种流程,一一道来。

赵煦微微颔首,此法的确新法中的青苗法更加完善,也切实可行。

“即便如此,为了预防青苗法再次出现害民之事,官家可让旧党监督青苗法,新党打击民间高利贷,如此新旧两党相互监督,方可让青苗法成为人人称善的良方。”范正郑重道。

“制衡之道!”

赵煦顿时若有所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