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大宋医相: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 > 第二百九十三章 武学和武举!

“文人学武!一派胡言!”

“我等乃是圣人子弟,又岂能如同粗鄙武夫一般上阵厮杀!”

“术业有专攻,文人为官,武人为将,此乃自古以来的习俗,如果让文人从军,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

满朝百官一片哗然,纷纷怒斥范正。

在他们看来,范正此举简直是无赖。

就好比说,你们文人不是以文制武,既然如此,干脆让你文人自己出征算了。

就连赵煦也忍不住抚额叹息,他就知道只要让范正出方,定然会有邪方出现。

范正摇头道:“范某并非胡言乱语,也并非是指桑骂槐,当年狄青狄将军立下的功劳不少,却和功劳相当的韩琦相公的待遇相差甚远,曾经感叹:少一进士及第耳。”

百官纷纷默然,因为范正所言乃是事实,当年文官就是如此排挤狄青。

“武人庸碌不堪,则不能保家卫国,武人奋勇杀敌,则备受朝廷猜忌,朝廷既想让大军所向披靡,一边又排挤武将,这本就是悖论,根本不可能实现。”范正摇摇头道。

苏颂微微一叹,他明白范正所言正中大宋要害,然而文人习武怎么听怎么离谱。

“一介书生根本无缚鸡之力,如何与敌交战,此策根本行不通!”赵煦摇头道。

范正换一种说法道:“我那就让武将学文,如此一来,武将明白圣人之道,自然会效忠朝廷。”

满朝百官不由鄙夷道:“武将粗鄙,又岂能领会圣人之学。”

范正摊摊手道:“既然文臣不通武艺,而武将不通圣人之道,范某提议可以将两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方可彻底解决大宋重文轻武的弊端。”

“此话怎讲?”赵煦问道。

“微臣曾经担任过平夏城监军职位,专掌功罪,赏罚的稽核,发现监军往往是临时派遣,战前派遣、战后离开时间虽短,但是却不可或缺,微臣认为可以监军的作用可以更大一些,比如说将监军常驻军中。”范正郑重道。

“监军常驻军中!”

满朝百官不由一愣,他们没有想到范正竟然提出如此不可思议的建议。

范正郑重道:“朝中认为文官忠诚、武将善战,不若就在军中形成双长官制度,在军中常设将军和监军一职,将军由武人担任,监军由文人担任,二人平起平坐。”

“不可,天无二日,军无二主,如果军令不一,必将酿成大祸。”曾布率先反对道。

其他文人也纷纷皱眉,他们虽然信奉以文制武,但是也知道打仗并非儿戏,如果军中有二主,定然会引起纷争。

范正解释道:“当然并非是军有二主,将军和监军虽然是平级,然而其分工却不同,将军自然是一军之长,主要负责作战部署和筹划,以及训练将士;而监军的任务则是负责军事生活,培养将士的战斗精神,宣称将士效忠官家,保家卫国,以及军中的赏罚之事,确保这支军队既有极强的战斗力,又在朝堂的掌控之中。”

朝堂百官闻言不由议论纷纷,交头接耳讨论常设监军的作用。

然而众人议论良久,却发现这可能解决以文制武弊端的唯一方法。

“如果军中监军和将军意见不一又该如何?”吕大防皱眉道。

“很简单!只要是军事方面的皆听将军的,其他方面的则是监军负责。”范正直截了当道。

其他百官又将心中的疑问一一道来,范正皆一一回答。

“或许此策可行!”苏颂率先点头赞同道。

大宋奉行以文制武,就是害怕武将造反,如果军中常设监军,和将军形成双官制度,足以最大程度的限制武将造反,又保证军队武力。

其他百官也纷纷心动,一直以来,监军都是宫中太监担任,如果能够换成文官担任,那自然让文官的权力更进一步。

然而范正接着道:“然而范某所说的文人习武并非是空话,想要监军让全军将士归顺朝廷,仅仅凭文才根本不够,必须要文武双全,会武艺,懂兵法,平时和将士一起训练,否则手无缚鸡之力,如何服众!”

“遇到战时,监军也必须以身作则,为朝廷效死命,将军战死,监军顶上!避免出现主将战死全军崩溃的局面。”

范正郑重道。

赵煦眼睛一亮,在战争期间,主将的作用可以说全军的主心骨,历史上主将阵亡,全军落败的案例比比皆是,有了监军的存在,足以让军队的有了双重保险。

“除此之外,武将学文也可以齐头并进,大宋既需要英勇善战的将才,自然也需要忠君爱国的帅才,微臣建议扩大武学规模,重视武举!”范正提议道。

“重视武举!”

满朝百官不由一凝,大宋并非没有武举,然而在以文制武的思想之下,武举大多以考校兵法居多,武力反而是其次,一直以来,武举几乎荒废,和军中悍将相比差距甚远。

而范正提议常设监军一职,让武举有了用武之地。

“除此之外,还需从军中提拔优秀的年轻将士,送入武学学习兵法韬略,学习忠君爱国,日后军中诸将皆出自于武学和武举,诸将文武双全,方是我大宋征战四方的基石。”

范正昂然道。

“文武双全!”

赵煦不由心潮澎湃,就在此刻,他终于明白了范正所言的文武合一的意思。

军中诸将文武双全,既可以南征北战,又忠君爱国,同时还有将军和监军双长官制度,相互监督、相互配合,如此一来,以文制武的弊端将彻底医治。

“诸位爱卿认为此刻是否可行?”

赵煦环视众臣,朗声问道。

“可以一试!”章惇凝重道。

他知道这一次的变法军事,可比之前的保甲法和将兵法还要重大,保甲法和将兵法仅仅是对大宋军制的小修小补,而设置监军,诸将文武合一将会大大影响朝廷重文轻武的国策。

众臣对视一眼,缓缓点头。

赵煦当下大手一挥道:“传旨,朝廷再开武举恩科,广招文武双全之良才,传令青塘,让姚雄驻守青塘,种朴带领此战有功之将士,前来开封学习武学。”

“官家英明!”

范正恭声道。

朝堂上下从对种朴姚雄的武将的打压,改为令诸将进入武学深造,已经从以文制武向文武合一而转变,这将是大宋改变弱宋格局的一大飞跃。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