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1983:我把老婆宠成首富 > 第423章 提出新农村建设

第423章 提出新农村建设

书名:重生1983:我把老婆宠成首富 作者:铁匠打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3-10 21:49:19

在建阳县,金科瓜子厂就与农民签订过葵花子收购协议。

具体做法是金科瓜子厂为愿意种植向日葵的农民免费提供种子,县里牵头,乡里出面,以村为单位,由村干部落实到户,瓜子厂与农民签订协议,约定农民种植向日葵的最低土地面积,瓜子厂回收的保底价格。

江晓白将建阳县的做法讲述之后,张市长道:“这个模式完全可以在整个青州复制,你做个方案,我们市政府可以组织专班落实。”

江晓白道:“那我就把涉及面做广一点,不仅是黄豆,凡是我产业里需要的农副产品都涵盖在里面,包括农林牧渔的相关单位。”

张市长欣喜的道:“这样更好。”

当即两人商议起细节,在农业方面,主要是黄豆、向日葵、花生三种农作物;在林业方面主要是黄桃、猕猴桃、雪梨三种果树,以及花椒、胡椒、八角、桂皮、香叶等树木;在牧业方面主要是猪、羊、牛、鸡、鸭的散户养殖,鼓励办专门的养殖场;在渔业方面除了利用现有的清江河划水域养鱼之外,江晓白还提出人工挖池塘养殖,包括鱼、小龙虾和大闸蟹。

如此多的品种,完全可以惠及全市的农村,各乡各村可以因地制宜的选择,只要规划好了,青州市的农民都能脱贫致富。

当然,江晓白只负责提出方案,以及产出以后的回收,前期如何发动农民,如何推广等具体的工作,都交由政府工作人员去做。

付德正一直在旁边听着,他感叹的道:“这个方案落实后,青州的农村必将打开新局面,一个全新的农村面貌即将出现。”

江晓白听了,心里一动,道:“张市长,社长这话说的好,我们就把这次的方案叫做青州市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

张市长眼睛一亮,忍不住拍手叫好。光是这一个提法,就必将在他的履职上增添光辉的一笔,更何况新农村建设必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好!老付,今后你们报社和电视台都要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

“没问题,我可以开辟一个新农村建设的专版!”付德正一口答应。

江晓白看了张市长一眼,笑着道:“张市长,您这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烧到农村了。”

张市长哈哈一笑,举杯道:“这也是托了你的福,来,我敬你一杯,代表市政府和全市农民感谢你。”

“不敢!不敢!”江晓白举起豆奶瓶,谦逊的道:“都是社长思路清奇,您英明决策,我就是借您的东方赚点小钱的商人。”

张市长笑得更欢。

江晓白略微沉吟,道:“张市长,新农村建设不仅要让农民赚到钱,让农民手里有钱,还要他们的生活得到实实在在的改变才行。”

张市长犹如被浇了一瓢冷水,凝声道:“你有什么想法?”

江晓白道:“改变就是要让人看得见,不然一块肥肉蒙在饭里面吃了,岂不可惜!”

张市长点了点头,这话深得他的心。

农民要得到实惠,他作为施政者,也要看得出政绩。

江晓白继续道:“要致富先修路,富不富就看屋,张市长您可以从乡村公路和农民住房上进行,全面推行新农村。”

张市长眼睛一亮,发展经济解决的是农民的吃穿问题;大兴交通修乡村公路是解决出行问题,同时也可以为农副产品交易服务;房屋是解决农民的居住问题。

他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发展农村经济,修建乡村公路,推动农村新房建设,一下子就齐全了。

张市长目光深沉的看向江晓白,这家伙不仅做生意是一把好手,就连行政也很有远见啊。

简直是个妖孽!

他也放下架子,虚心问道:“对乡村公路和农民建房,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江晓白也不推托,道:“交通方面,力争三年内村村通公路,公路家家到户!”

张市长和付德正都是一惊,张大了嘴巴。

这个工程未免太浩大了吧!

江晓白一见两人的表情,心中了然,道:“现在修路是成本最低的时候,只要政府出面组织,按照以往大集体时的做法,让农民出工,农民也是愿意的。”

顿了顿,道:“如果过几年,农村经济发展起来了,再组织农民做义务工那就难了,修路占山占田不仅要给补助,还要支付大量的劳务费用。”

对未来的趋势,张市长本身也有所判断,江晓白的话在他看来确有几分道理。

他剑眉紧蹙,沉吟许久,咬牙道:“你说的没错,现在修路的确成本最低,那就发动全市人民艰苦奋斗三年,大力发展本地交通,不敢说公路家家到户,但村村通公路必须做到。”

江晓白笑道:“大兴交通,大量修路,水泥必然需求量大,市里的水泥厂可能供应不上,张市长您可要早做准备。”

张市长愣了一下,看向江晓白,道:“怎么,你想再办一个水泥厂?”

江晓白急忙摆手,“我就不参合了,还是政府出面,要么扩大现在的青州市水泥厂的规模,要么再创办一家水泥厂也可以。”

开玩笑,村村通公路是政府主导的,以现在青州市的财政,根本没有多少资金购买水泥。

他才不去当这个冤大头。

而如果是国营的水泥厂就不同了,不管左边口袋还是右边口袋,都是政府的钱,所以水泥厂根本不需要考虑利润的事。

利润,就是市政府花出去的修路的钱!

水泥厂的存在价值,就是帮助市政府达成村村通公路的宏伟目标。

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水泥厂的规模一定不会小。

如此大规模的厂,在青州大兴交通修路的时候,只用管生产,不用考虑销售,肯定红红火火。

但是……

一旦青州的村村通公路工程完工了以后,水泥厂的生产能力越大,面临的销售困难就越大。

到时候,水泥厂只有两种结果。

一是打开销路,一飞冲天,发展成未来超大型的水泥生产厂家。

二是滞销,生产车间关停,工人下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