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1983:我把老婆宠成首富 > 第771章:海南黄花梨

第771章:海南黄花梨

书名:重生1983:我把老婆宠成首富 作者:铁匠打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20 09:21:50

江晓白听林嘉军问古画值不值钱,不由一笑:“你这不是废话吗?”

林嘉军摸了摸鼻子:“我的意思是,古画有没有这些家具值钱,能不能也卖几个亿?”

江晓白笑道:“你错会了我的意思,我并不是说这屋里所有的家具都值钱。”指着那张海南黄花梨的太师椅道:“就这张椅子,以后就能卖几个亿!”

林嘉军一声惊呼:“我滴个天,你说这一把椅子就值几个亿?”

他快步走了过去,如同看稀奇一样的看着眼前的太师椅。对浮雕、镂空雕这些雕刻手法他是看不懂的,但也看得出这张椅子做工考究,背板上透雕的蝙蝠、鹿、葫芦、如意等图案栩栩如生,牙板上浮雕的卷草云纹灵动逼真。

“看起来是不错!”

即便他不懂老家具,但华夏人的审美有很多共同之处,他还是认可的。

江晓白笑着道:“这张椅子的工艺确实是一流的,时间也好,是清早期的。”

“但他最大的价值还是木料。”

这张太师椅的木料是海南黄花梨,如此的大件那就难得了。

江晓白记得,后世一个清代海南黄花梨的禅凳就拍出了一亿多的天价。

无论是从成品的大小,还是工艺水平,或者就从木材本身,他现在的这张太师椅都远远胜过那个禅凳。

“木料,不就是海南黄花梨吗?”林嘉军仍是怀疑的问道:“海南黄花梨有那么值钱吗?”

江晓白笑了笑,拿出几张卫生纸将椅子扶手部分的尘灰擦去,指着干净的部位说道:“你看,从这些略带紫红色纹路的地方看,随着岁月的沉淀,这种老的海南黄花梨已经形成了半透的明琥珀质感,温润如玉。”

林嘉军仔细的看,确实如他所说。

江晓白又道:“你凑近一点闻一闻,还有一阵海黄独有的香味。”

林嘉军闻了一下,没闻出什么味道,不禁道:“什么味道也没有。”

江晓白笑了笑:“你烟抽多了,嗅觉都被烟味掩盖了。”

林嘉军不乐意的道:“你又不比我抽得少,我就不信你闻得到。”

江晓白讪讪一笑,确实,他也闻不出。说道:“不说香味了,我们闻不到是自己的问题,反正香味就在那里。你看看这些纹路。”

海南黄花梨的纹路有鬼脸、鬼眼、狐狸脸、婴儿面、老人头、麦穗纹、虎皮纹、蟹脚纹、蜘蛛脚、山水纹、竹丝纹等。

这些纹路很多木材也都有,但海南黄花梨的纹路比其他木材的纹路更加自然,花纹有粗有细,每一条都很清晰,不显乱,有流线的,有弯曲的,甚至有直的。

这么多纹路中,鬼脸是最受人追捧的。

海黄的鬼脸鬼眼是由疤瘤形成的,也就是黄花梨树在生长过程中向外冒新芽的树疙瘩。

这种树疙瘩往往一出现就是一排一排的,非常密集。

江晓白之所以如此看好这张太师椅,就是因为这张椅子的纹路大多都是鬼脸的,只有一小部分是山水纹的。

林嘉军轻呼一口气:“好吧,我知道了,海南黄花梨是贵重的了。”

江晓白笑笑,指着那张架子床道:“这是小叶紫檀木的,价值不逊海黄。”

林嘉军再次张大了嘴巴,惊呼道:“那这张床可比那把椅子大多了,岂不是好几个亿?”

江晓白摆摆手:“一件古董的价值,并不是只看大小的。”

说罢,就给林嘉军科普起来。

通常来说,古董的价值有多方面,以家具为例子,除了木料本身,还有工艺、时间等。

这其中还涉及到谁用的问题。

比如,皇帝御用、文臣武将官用、民用等,也都决定了其价值不同。

这有点类似于瓷器中的官窑和民窑的区别,还有文房用品和生活用品的区别。

林嘉军听完,道:“古玩里学问还这么多,还真不是一般人能玩的。”

江晓白笑笑:“这些都是常识罢了,真正难的是鉴定。”

说完,他问道:“你提起字画,是不是想起有什么卖家?”

林嘉军道:“我有一个朋友,他父亲就是一个比较出名的画家,也爱收集古画。”

江晓白顿时来了兴趣。

“是吗?”

“找时间去你朋友家拜访一下,看看他家收藏的画。”

林嘉军撇了撇嘴,揶揄道:“算了,我怕你去了又要买人家的房子。”

江晓白哈哈大笑。

说来也是,第一次本来是去侯老家买老酒,结果酒和房子都被买了下来。

这次又是一样。本来只是看老家具的,结果还是老家具和房子一并买了。

一共就跟林嘉军去买过两次东西,结果两次都如出一辙,也难怪他这么说。

笑过之后,江晓白追问道:“什么时候能去看看?”

林嘉军无奈道:“等回去后,我打个电话问问吧。”

听他这么说,江晓白只好点头同意。

走到当中那张花梨大案前,案上有不少名人法帖和十来方砚台,以及各色笔筒。

之前,他都没仔细查看。

这会儿有了时间,他便想着选两本帖子带回去。

女儿江珊和侄女江婷都在学书法,用得上。

翻看后,见这些帖子都是临摹的,其中一本临摹钟繇书法神作《得长风帖》。

众所周知,钟繇的书法代表作是《尚书宣示表》,被誉为天下第一小楷。

而《得长风帖》却是很少有人知道。

一般来讲,一幅书法作品都是以一种书体为主,要尽量避免风格上的出入。因为如果各种书体都写在一起的话,处理起来难度非常大,看起来也会比较乱。

但钟繇的《得长风帖》,和常规作品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集楷行草三体于一帖,楷行草三种书体并用,且搭配的非常自然,没有一点突兀的感觉,看起来非常舒服。

这本《得长风帖》虽然是近代的临摹本,但颇有魏晋之风,依然是难得的精品,江晓白当即收了起来。

另外,他又选了一本王羲之的《换鹅贴》,也就是《黄庭经》。

当然,也是临摹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