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武侠 > 金牌小王爷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 第202章 朝廷是朕的,那不就是秦羽家的吗?

听着魏皇的话。

秦文耀不禁庆幸。

幸好他现在是尚书右仆射,官居二品。

不然他奋斗这么多年,让秦羽用了半年时间就给追上了?

紧接着。

魏皇看向秦羽,又问道:“那你需要多少人手?”

秦羽想了想,沉吟道:“一千人足矣。”

其实,秦羽接下这个官职也是有私心的。

他跟月影楼之间的仇还没了。

若是成立这个部门,今后会跟很多朝中和地方官吏打交道,说不定可以查询出月影楼的蛛丝马迹。

原本细雨楼就在暗处。

秦羽执掌锦衣卫在明,那将月影楼连根拔除的的胜算,就更大了。

而且锦衣卫独立于三省六部之外,即便削弱了一些权力,但现在的权力仍然极大。

这是秦羽清扫暗敌的底气。

他可不想再被人报复。

“好。”

魏皇点点头,沉吟道:“那朕就给你拨一千人。”

秦羽沉吟道:“剩下的服装,兵刃,编制我来安排,到时候陛下您批准就可以了。”

秦文耀听着,不禁眉梢挑起,“你这小子,你真以为朝廷是你家开的?还编制你来安排!”

魏皇却是瞥了他一眼,“你这什么话啊?秦羽是朕的女婿,跟朕是一家人,朝廷是朕的,那可不是就是他家开的吗?”

秦文耀:“......”

魏皇这话,他一时还真是不知道如何回答好了。

好像......

好像还真有点道理。

紧接着。

魏皇看向秦羽,大手一挥,坚定道:“你尽管去做,出现任何事朕一力承担。”

从今日开始,席卷大魏的风暴才算正式开始。

.......

五日后。

金陵城。

十月的金陵城,格外寒冷。

冷的不单单是天气,还有还一些人的心。

白江恒被提审已经过了好几日。

魏皇依旧没有任何动作,就好像将这件事给忘了一般。

但魏皇这般做法,非但没有让这些官吏松一口气,反而让他感觉到了暴风雨前的宁静。

皇宫,永安殿。

睥睨天下的大魏皇帝萧正寒,端坐龙椅之上,不怒自威。

今日,秦羽与萧南两人亦是在朝中。

看着秦羽。

朝中好一些官吏便感觉胆寒。

在上朝时,没有什么是比看见秦羽还糟糕的事了。

魏皇扫视百官,缓缓起身,“今年,我大魏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每一次都差点让我大魏陷入绝境。”

“在这一场场危机中,何人奋不顾身,何人置身事外,何人从中作梗,何人与敌暗通款曲,何人大发国难财,何人等着看朕的笑话,朕一清二楚!”

“你们不要以为朕糊涂!你们不要以为朕不说不管,就是朕拿你们无可奈何!朕知道,即便是范俊良和白江恒两人相继入狱,还有很多人抱着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

“你们记住!从今日开始,你们所有人,有一个算一个,主动向大理寺自首的,朕从轻发落,甚至可以既往不咎!但你们若是等着朕查到你们的府中,朕绝不姑息!”

“今日朕有几件大事要宣布,第一件事就是,中书令一职,你们不用再给朕举荐人选,这人朕是万不会从朝廷中选的,你们的小心思全都收起来吧,朕现在不会再纵容任何人!”

魏皇言之凿凿,语气不容置疑。

听闻此话,文武百官皆是面面相觑。

“陛下说,中书令不会在朝廷中选?这话是什么意思?这除了在朝中选,还能在哪里选?”

“看来这次陛下是来真的,因为粗盐一事,东州,平州和好一些世家都惨遭牵连,陛下狠狠赚了一大笔,还真是风水轮流转。”

“这一切都是驸马爷的功劳,驸马爷的能力是真的强,他真是凭借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不知道陛下这次要如何赏赐他。”

“我很好奇,这位新任中书令大人究竟是谁。”

......

文武百官低声议论。

不知道这新任中书令,究竟是何妨神圣。

但想要凭借一个中书令,改变朝局,还是有些不现实的。

紧接着。

魏皇大手一挥,“传新任中书令觐见!”

御台上,御前大总管福安扯着嗓子高喊,“传新任中书令觐见!”

与此同时。

殿内所有官吏,皆是转头向殿外望去。

只见一两鬓斑白,但精神饱满,儒气贯身,身着绣有五章纹毳冕官服的老者,从殿外踱步而来。

来人正是大魏第一大儒,国子监祭酒张子安。

见身着三品官服的张子安。

朝中百官哗然一片,好一些官吏眼眸中,瞬间噙起敬意。

这朝中有不少官吏,都是张子安的桃李。

“我......我没看花眼吧?张祭酒竟是新任中书令?这怎么可能!当年大魏鼎盛时期,就连先皇都未能请动他入朝为官啊!”

“张大儒是新任中书令!陛下......陛下竟连张大儒都能请动!?这......这根本就不可能啊!?”

“这次朝廷局势是真的要变了,张大儒何许人也?桃李遍天下!旁的不说,光是刺史和都督级别的学生,就有三个!朝中也有不少官吏是张大儒的学生。”

“张大儒,那可是五国论学时,公认的五国儒学第一人!他绝对是近三百年来,儒学造诣最高的一人。”

“这......这该不会是驸马爷将张大儒请来的吧?我宁愿相信是驸马爷请来的,也不相信是陛下请来的!”

........

文武百官望着张子安,皆是惊为天人,倍感震撼。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

新任中书令竟是绝不入朝为官,只在国子监任教的张子安。

他在大魏乃至周围诸国,都是有很强影响力的。

张子安主张有教无类。

所以有几个国家,甚至将皇子送到了国子监学习。

他在儒学界的地位可想而知。

先皇躬身多少次,才只请得张子安入国子监。

安和末年,诸皇子夺嫡之时,大魏到处都是烽火狼烟,明争暗斗。

但张子安坐镇的国子监却是一片净土,保全了不少忠良,诸多皇子无人敢去闹事。

这也是张子安跟魏皇对赌诗会,告老还乡,魏皇没拒绝的原因。

他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

------

求催更,好评和免费小礼物。

烟雨拜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