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满唐红 > 第845章 上元无闲

第845章 上元无闲

书名:满唐红 作者:圣诞稻草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7-04 22:01:18

而傅奕的奏请李渊既然没有答应,李元吉就更不可能答应了。

虽说李元吉心底里对佛教也没有什么好感,但大唐如今正处在恢复生机的阶段,李渊在位期间的大敌到现在也有很多没有清除。

还有很多潜在的敌人也需要清除,所以李元吉不想去捅佛教这个马蜂窝。

李元吉当即在傅奕的奏疏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否字,然后揉了揉眉心,缓解了一下疲劳,让人把奏疏给傅奕送了回去。

“忙完了?”

王阮一直带着李承德在一边守着,见李元吉似乎忙完了,主动抱着李承德凑上前。

李承德已经睡着了,趴在王阮怀里一个劲的冒鼻涕泡,不过还是不老实,小手在那里一动一动的,一会儿拂过王阮的头发,一会儿搭在王阮的肩头,一会儿又在王阮的下巴处动来动去,也不知道想谁。

反正,在李元吉的记忆中,他小时候绝对不是这样的,杨妙言似乎也不是。

“可要用膳?”

王阮凑到桉几前,柔声问。

李元吉刚好感到腹中有点解,就点了一下头。

王阮当即吩咐殿内的女官去传膳。

没过多久以后,尚膳的人就送来了一桌丰盛的午膳。

由于正值正月,万物还没有开始复苏,所以能吃的多是一些肉食,以及一些面食,仅有一两道蔬菜。

其中一道是由干货烹调的,还有一道是绿菜。

绿菜在这个季节可不常见,仅有宫里的汤泉,以及宫外九龙潭山的九道宫里有一些产出。

其中大部分供给了李渊,剩下的被分成了十数小份,分给了有资格享用它们的人。

李元吉作为大唐的掌权者,自然有这个资格。

不过,他并不常吃,绝大多数时候都让杨妙言享用了他那一份,谁叫杨妙言现在是个大肚婆呢。

不仅需要供着,还需要营养。

虽说李渊偶尔也会从他份子中拿出一部分赐给杨妙言。

但丈夫给的跟公公给的,意义不一样。

李元吉可不希望在这件事上被杨妙言埋怨。

毕竟,怀了孕的杨妙言,埋怨起人来,真的让人有点扛不住。

“不是告诉过你们,将绿菜留给王妃吃吗?怎么今天给我端过来了?”

李元吉指着桉几上的绿菜发问。

伺候在一侧的女官赶忙躬身道:“回殿下,王妃看您近些日子比较劳累,所以让下官将绿菜给您送过来了。”

李元吉问清楚缘由以后,点了一下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杨妙言懂得体恤他,他兜着就是了。

剩下的不用多说。

夫妻之间相处,就这么回事。

湖里湖涂,恍恍忽忽才能长久。

问东问西,过于计较,反倒容易出茬子。

吃过午膳以后,李元吉让王阮抱着熟睡的李承德先下去了,自己再次处理起了政务。

大唐的政务可不仅仅只有奏疏,还有各种各样的文书,还有各种各样的国事需要主动过问。

你要是不管不问,那下面的人绝对不会主动汇报。

无论是哪个朝代,无论是什么时候,官场上的人都讲究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上面不问下面不管,上面不拨下面不动。

所以要时不时的问一问,拨一拨才行。

……

往后数日。

李元吉都待在武德殿前殿或者太极殿处理各种文书,以及询问各种国事。

一直到正月十五,上元佳节的时候才处理完所有的文书,问过了所有的国事。

不过,李元吉仍旧没有闲下来,因为李纲乞骸骨的奏疏又递上来了,这已经是第三次了。

在前两次厚赐了李纲,李纲仍旧没有回心转意之后,作为掌权者的李元吉,就得亲自到李纲府上走一趟,劝说李纲收回乞骸骨的奏疏。

这么做是为了彰显对老臣的敬重和不舍。

属于乞骸骨一整套规矩中最重要的一环。

在劝说之后,李纲如果还执意要乞骸骨,那就证明李纲主意已定,不能挽回,这个时候就能答应了。

所以李元吉依照规矩,在拿到李纲第三次递上来的乞骸骨的奏疏的时候,就摆明了仪仗,大张旗鼓的出了太极宫,赶往了李纲府上。

李元吉抵达李纲府上的时候,李府的门人已经将府门口收拾的干干净净,并且撒上了水,确保不会扬起任何灰尘,然后一家子人在门口恭迎。

其中就包括已经取得了不必恭迎君王的特权的李纲。

“老臣李纲,恭迎雍王殿下大驾……”

李纲在长子李少植的搀扶下,站在王撵前,一副病怏怏的样子,颤颤巍巍的施礼。

李纲倒不是真病了,而是在装样子。

毕竟嘛,他要乞骸骨,总得有一个合适的理由。

他在奏疏中提到的理由是年老体衰、体弱多病,无法再担当大任。

如果他不装装样子,装出一副已经病了的样子,那别人会怀疑是不是李元吉逼他乞骸骨。

这对李元吉的名声不利。

他是要光荣退休,又不是要跟李元吉打擂,或者为难李元吉,又何必给李元吉的名声抹黑呢?

他有两个儿子,李少植和李立言,李少植只是中人之姿,在朝堂上也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六品小官,以后注定没办法再出将入相。

但他的小儿子李立言却是过人之才,在武德初年就获得了大将军的职号,又历任太子舍人、太子中舍人,如今充任着主客郎中,爵封县男。

以后还有更进一步,出将入相的机会。

他小儿子李立言以后还要在朝堂上混很久,还要向人臣的最高位置发起冲锋呢,他怎么会得罪李元吉,给自己的儿子挖坑呢?

李元吉见到李纲施礼,赶忙从王撵上下来,急匆匆跑到李纲面前,扶起李纲,诚惶诚恐的道:“李公对我大唐劳苦功高,我父亲已经赐了李公见驾不拜之权,李公又何必如此呢?”

李纲仰着头,乐呵呵的笑着道:“老臣马上就要归隐山林了,还是对殿下客气一点为好,不然殿下要是记起了老臣跟您对着干的事情,惦记上了老臣,那可就不妙了。”

李纲这是一句戏言。

李元吉又怎会当真。

李元吉当即笑道:“李公想要归隐山林,那恐怕要失望了。我还指望着李公继续为我大唐发光发热呢。”

发光发热这个词对李纲来说有点新颖,但他还是很快就明白了这个词的意思,苦笑着道:“殿下这是不打算放过老臣,想让老臣老死在任上啊?!”

这话半真半假。

因为李纲听不出李元吉话里的真假,所以才用这种话回复。

李元吉笑道:“李公说笑了,我只是希望李公闲暇之余,去潭山文馆坐坐。”

李纲略微一愣。

李元吉继续笑道:“俗话说的好,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百年以前,我们还是一家呢。如今我们家的子弟在九龙潭山的潭山文馆求学,可苦无高明的先生教导,至今也没有所成。

如果您不嫌弃,去潭山文馆充任山长,指点他们一二,那他们必有所成。

相信我李氏的先祖知道了此事,也会感到欣慰的。”

李纲听到这话,这才明白了李元吉想让他做什么,当即是哭笑不得。

让他去教书育人,他倒是不会拒绝。

他这一身所学又不能带进棺材里去,肯定得传给后辈。

而且他辞仕了以后,想要清静,想要不被人打扰,想要不被各种情托缠身,去教书育人是最好的选择。

只是,他原本打算着在族中开设一间学社,教授族中子弟的。

如今李元吉让他去教那些二世祖、小霸王,让他有点踌躇。

倒不是说他镇不住那帮二世祖、小霸王。

以他的身份地位,别说那些二世祖、小霸王了,就算是他们爹娘来了,他也能镇住。

他只是怕麻烦。

不像整日里帮那些二世祖、小霸王解决麻烦。

那些个二世祖、小霸王都被家里惯坏了,一个个都是特别野,特别喜欢惹麻烦的主。

别看窦诞现在镇着他们,就真的以为他们被窦诞管束住了。

事实上他们仅仅是在窦诞面前有几分人样,在其他教习面前,要多能折腾有多能折腾。

所以去管他们,去教他们,肯定有罪受。

李元吉看出了李纲有顾虑,当即道:“我已经跟窦诞打过招呼了,往后您族中的子弟,也可以到潭山文馆求学。

并且,在您入驻潭山文馆以后,文馆内的一切都由您说了算。

即便是你想封山锁道,将所有的学生关起来教导,也有您。”

这算是变相的给了李纲族中的子弟一个出仕的机会,即便是那些没有福荫的,到了潭山文馆,也能通过交好皇亲国戚家里的子弟,混一个出身来。

李元吉原以为李纲没办法拒绝,却没料到李纲一下子皱起了眉头,沉声道:“殿下的好意老臣心领了,臣不希望族中的子弟去潭山文馆内攀龙附凤。”

李元吉一听李纲这话,就明白自己画错饼了。

以李纲刚正的性子,是不可能让族中的子弟去走邪路的,更不可能为族中子弟走邪路提供便利。

所以那让李纲族中的子弟去潭山文馆求学引李纲上钩,不是什么好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