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武侠 > 飞絮如渊 > 第九回 聚散如是羁旅孤(2)

第九回 聚散如是羁旅孤(2)

书名:飞絮如渊 作者:水寒之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09-16 05:46:06

那声音断断续续,好在他如今功力深厚,耳聪目明,也听得清楚。走了约莫一里,这才远远看到一团黑影在地上,那声音正是那人发出。

他快步上前,低头来看,不由得吃了一惊。只见此人面色惨白,双目无神嘴边、身侧到处是血,紫色的衫子大半被染红,竟是沈吟吟!

王连依吃了一惊道:“小小,是谁害了你!”他虽知她大名是沈吟吟,但还是习惯叫她小小。

沈吟吟本已等死,听到王连依的声音,又睁开眼睛,看着他,脸上挤出一丝笑容道:“怎么是你?”王连依忙道:“是我!”沈吟吟道:“你……你从南京……追我……到这儿……现在好了……我终于死了……你……你也安心了。”

王连依莫名其妙道:“我……”却在此时,忽的感觉背后有人攻来,急忙转过身子一掌拍出,喝道:“什么人?”

话音刚落,对方掌力已如同惊涛拍岸攻至,急退一丈,勉强稳住身子,回头看时。只见此人站在一株树梢之上,双手背后,一身青衫,面上用黑布遮着,看不出长什么样子,只露出一双阴冷的眼睛。

青衫客不答,身子直直的从树上飘落。王连依吃了一惊,无暇登萍渡水的轻功已经足够骇人听闻了,此人竟能从树梢如此垂直降落,岂不是任何悬崖峭壁都可以如履平地?

青衫客双掌抱于小腹,缓缓向上抬升至胸口,猛地双掌一番,向王连依拍到!地上的枯枝败叶夹杂着劲风席卷而来,沈吟吟也被裹挟着飞起,如同秋天的落叶,向他攻至。

王连依不敢怠慢,双掌如刀,高高举起,运起“间间刀”的手法,大刀阔斧一般从上劈下。气墙被刀锋所斩,裂成三块,仍不停歇,翻滚向前。

王连依急忙向后飞身而起,跃到最近的一株树枝上,便听到第一株树被气墙所推,拦腰而断。王连依不敢停留,借势后飞,来到另一株树上,跟着纵跃,跳到第三株树上。气墙终于在第二株树附近停下。

沈吟吟直接撞在树上,全身骨头寸寸裂,不可能活了。

王连依定睛一看,却见青衫客已经翩然而去。这一掌本意是要杀沈吟吟,只是防止他救人,才将他逼退。

王连依只觉一身冷汗,此人武功之高,恐怕只有邓承峰甚至是无暇才是他的对手。在树梢上连着喘了许久,心绪才渐渐平静,飞身而下,来到沈吟吟身边。

沈吟吟全身上下没有一段骨头是完整的,已经死的不能再死了。

王连依叹口气,将尸体敛了,就近挖个坑将她安葬。取了一段树干,从中劈开,简单做个墓碑。

与她一路走来,一面猜忌一面关心,一面提防,一面照顾。她身上的谜题还没有完全解开,就阴阳两隔了。

思前想后,用或非剑刻了十二个字“妹沈小小之灵位——兄王连依立”。

王连依就在墓碑前坐了一晚,天亮时,用香囊唤回冰蟾,口哨唤回银雀。又向西去。

不多日,来到了九江。

九江以湖汉九水入彭蠡泽而名之也,古称柴桑、江州、浔阳,在此赏庐山之俊秀,鄱阳湖之壮美,不失为人之乐事。

王连依牵马沿着湖面而走,不多时便看到一座高耸的酒楼,酒楼牌额上有苏东坡大书“浔阳楼”三字,却是《水浒传》中宋江题反诗之处。

信步走来,看门边朱红华表,柱上两面白粉牌,各有五个大字:世间无比酒,天下有名楼。他《水浒传》看的囫囵吞枣,是否真如书中所言,也不知晓,只觉古意非凡,韵味十足,忍不住心中暗赞。

他把马让小二牵去喂了,信步上楼。

自到了九江地界,便觉心绪十分沉重。这时更觉每上一阶梯,便觉脚步更重一层,心也跟着下沉。

寻得一处雅致之所,正对鄱阳湖。店小二道:“客官真是好眼力,这个位子乃是欣赏这江面美景绝佳之处。”

王连依问道:“不知这宋江题的反诗还在这墙上吗?”店小二忙道:“客官说笑了,那只是小说家之言,本店千年老字号,最是遵规守矩,岂敢做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王连依道:“好吧,那就随便上些酒菜吧。”店小二应了声,匆匆离去。

坐在窗边,只见江面广阔,波光粼粼,鸢飞鱼跃,不亦乐乎,心也为之一宽。

这时,小二端了满满一桌子酒菜上来,王连依指着远处密密麻麻的联排屋舍问道:“小二哥,那里是什么地方?”小二道:“客官,那里您可不敢去,那可是九曲迷踪寨的地盘。”

王连依之前已经打听到了,故意问道:“这九曲迷踪寨有何可怕之处?”小二道:“这九曲迷踪寨有九水十旱十九寨,绵延数十里,背靠庐山,面扼长江、鄱阳湖水面。那片水域本就千港湾叉,更兼寨主巧夺天工之设计,寨与寨连环呼应,如同重峦叠嶂,难以辨明出路。不枉这迷踪之意。”

王连依笑道:“这话你和谁学的?”小二道:“客官,这我可就不知道了,说起九曲迷踪寨,每人所言各不相同,但这迷踪之意,却无不啧啧称奇。”

王连依道:“若真的如此迷踪,怎会有如此多的人知道?还能说出来?说明这迷踪之意,说不定是吓唬人的。”

小二正色道:“客官万不可如此托大,纵使你武功再高,陷入这迷踪寨中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最后只能困死在这寨中。”

王连依道:“听说这九曲迷踪寨的寨主乃是一个年轻女子,可有此事?”小二道:“客官说的不错。这九曲迷踪寨上万人马,却都听一个小姑娘的话。听说那小姑娘长得身长丈二,头大如斗,双眼如灯,满口獠牙,只是看她一眼,三魂七魄都要被吓得丢了两魂六魄。她若瞪你一眼,黑白无常便在路上了。”

王连依听他信口雌黄,忍不住心中暗笑,心中的阴郁也烧了一些,丢给他些碎银子道:“多谢小二哥了。”

店小二忙将银子手下,道:“客官,你可万万不可去那九曲迷踪寨。那寨主已经长成那样了,却精通勾魂之术,不少男人拜倒在她的勾魂夺魄之下,不然的话,数万男子怎会乖乖听她一个小丫头的话。”

王连依看他越说越离谱,再说下去,沈幽絮估计就成什么妖祟转世了,摆摆手让他离开。

王连依取了两个酒杯,都倒满了,道:“幽絮,我还有些事情没做完。待我做完了,我就去寨中找你。”说着饮了一杯。

面对着远处的寨子,想着沈幽絮就在那里,却不能去与她见面,不由得悲从中来,想起王子安《滕王阁序》中一言“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向另一边望去,暗想:“那里应当是滕王阁所在之处,不知当年王子安凭楼相望,是否也是今日之心情。”忍不住吟道:“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这是《滕王阁序》结尾的诗词,讲的是时光飞逝,壮志难酬。

随着一杯杯酒下肚,王连依也忍不住悲歌道:“浔阳江畔浔阳楼,江宽水阔鸣箜篌。飞鸢朝鸣九曲寨,江豚暮入迷踪游。孤云潭影难成雨,独月天街不曾流。寨中佳人今如何?对饮交杯几时酬?”

店小二凑上前道:“公子好雅兴!何不挥毫泼墨?”王连依斜眼看他道:“你刚刚不是说没人题诗吗?”店小二忙道:“是小的没说清楚,小的本意是无人题反诗,这临江抒怀的诗那可不少。”

王连依道:“好!取笔墨来!”店小二匆匆跑下楼去,很快就端了文房四宝来。王连依提笔,沾满了墨汁,走到墙边,却不知如何下笔。这首诗是他随口所做,并无题目,想和李商隐一般写个无题诗,又觉满腔热情无法释怀,忽然灵光一闪,题曰:依栏思幽。

看到这个名字,心绪如决堤之水,喷涌而出,因随意动,内息也跟着流转,如行云、如流水、如苏丝、如蜀锦,一气呵成,毫无滞涩。待最后一笔如流星坠地般落下。王连依忍不住哈哈大笑,道:“他日成婚,必来此沓下此文!”

又沾了满满的墨,写道:“苏州王连依酒后狂涂。”兴之所至,笔锋渐紧,却将毛笔末端毫毛嵌入墙内,随手丢一锭银子在桌上,大笑下楼。

取了马,找了间最近的客栈住下,一觉睡到大天亮。

第二天醒来,只觉浑身上下无不快然,本来他功力虽然深厚,但运转并不十分如意,不然的话,前几日与他青衫客也可战个几个回合。他痛定思痛,埋头苦练,却并无十分进展,今日却觉体内真气也“如行云、如流水、如苏丝、如蜀锦,一气呵成,毫无滞涩”。却是大醉之下,竟无意中掌握了气息流转的方法!

他大醉一晚,对沈幽絮的思念彻底宣泄,如今神功又成,更是欢愉。一整日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竟忘了用餐,直到中午十分,才到了一处滩头。

此处乃是一处江岸,江边泊了无数小船,船上的渔夫正忙收拾当日捕获,几个首脑似的人物熟练地分配鱼虾。

王连依着找了个小酒馆点了几样简单的小菜,在店外找了一个方桌。

江西菜肴与苏州、南京菜颇为不同,十分辛辣,王连依开始还不适应,不想连着吃了数日,反越发上瘾,竟有种无辣不欢之感。

这虽是江边小摊,平日主要招待的也是艄公、渔夫、水鬼、鱼贩子之流,难登大雅之堂,味道反十分醇厚,让人闻之生津,食之回味。

正吃着,忽然听得一阵喧哗叫嚷,人头涌涌,不少人吵成一团,跟着砰砰声响,好些人打了起来。

王连依心情大爽,好奇心起,放下几个铜板,走近去瞧瞧热闹。

只见人丛之中,七八条大汉正围着一个老者殴打。那老者一身青衣,下人装束。那七八条汉子赤足短衣,身边放着短秤鱼篓,里面还有活鱼乱蹦,显然都是鱼贩。

只见那老人家以寡敌众,片刻间打倒了三名鱼贩。旁边围观的鱼贩虽众,一时竟无人再敢上前。

忽听得众鱼贩欢呼起来,叫道:“帮主来啦,帮主来啦!”只见江边两名鱼贩飞奔而来,后面跟着一人。那人四十来岁的样子,蜡黄的脸皮,留着两撇鼠须,也是赤足短衣,但步履沉稳,双足有力,在江上如履平地,一眼瞧去,便知武功不弱。想起此处正是浔阳江,暗想:“不知这‘浪里白条’与他相比如何?”

正思量间,那人已经到了岸边,向倒在地上哼哼唧唧的几名鱼贩望了一眼,快速扫过那老人家,道:“阁下是何人,仗了哪家的势头,到我们浔阳帮来欺负人?”

那老家人道:“老夫只是拿银子买鱼,什么欺负人不欺负人的?”浔阳帮帮主向身旁的鱼贩问道:“干吗打了起来?”

那鱼贩捂着受伤的胳膊道:“这老东西硬要买这对白鲟。我们说白鲟乃是浔阳江之灵,纵使捕到了,也会放生。这老不死的好横,非买不可。我们不卖,他竟动手便抢。”

他先说“老东西”,说到气氛处,直接换成了“老不死的”。

浔阳帮帮主转过身来,向那老家人打量了几眼,说道:“老人家,可是如此?”

那老家人一脸倨傲,道:“没错!我家主人不过想吃白鲟下酒,吩咐我拿了银子来买鱼。普天下可从来没有什么鱼能卖、什么鱼又不能卖的规矩?”

浔阳帮帮主道:“阁下愿给多少钱?”

那老人家道:“两尾白鲟,二十两银子,够了吧。”说着从怀中取出两锭十两的银子,随手往地上一丢,甚为无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