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武侠 > 飞絮如渊 > 第十一回 形影相吊(4)

第十一回 形影相吊(4)

书名:飞絮如渊 作者:水寒之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09-16 05:46:06

此时尸体周围周围已经被四人的灯笼照的十分明亮。姜仁赤穿着岐山派的蓝白交错的衫子,俯趴在地上,头卡在墙边的花纹凸起处,看不到面上表情。从背后来看,没有说什么明显的伤口。

杨真蹲在尸体面前,眉头紧锁。背后是几个掌门,根据衣着大概辨别出来是哪个门派。几个祁山弟子围在周围,有的低头低声啜泣,有的看着杨真,希望他立刻察觉凶手。

王连依从祁山弟子身上扫过,没有看到慕名而来的李岩和他的红颜知己红娘子。

杨真从上到下仔细打量了好几圈,右手在姜仁赤背上从上到下划过,姜仁贵的衣衫应声而破,却没有伤及他的肌肤。他无意间展示了这么一招,周围之人纷纷赞叹。只是面对姜仁赤之死,不敢明说。

只见姜仁赤背上光滑洁白,完全不像个五十多岁的人,看来祁山内功果然有其独到之处。

杨真仔细的从上到下都看了,还是没有察觉任何异常。虚明道:“似乎是有人按着姜兄的头撞在墙上。”

另一个青衣道士道:“姜兄武功高强,能做到这点的人天下也没几个。这个要比杀了他还要难得多。”只见他身材甚高,头发花白,面容白净,看不出多大年纪,从衣着来看,当是峨眉派之人。

一个雄壮汉子道:“神心道长所言不差,除非姜兄被人封住穴道,任人宰割。”只见他五十多岁的样子,身形伟岸,样貌堂堂,声如洪钟,把周围之人也吓了一跳。

神心道人补充道:“唐掌门所言极是,也有可能是中毒。”

原来此人竟是唐门掌门唐啸,可谓名如其人。

神心道长话音刚落,众人脸色都是一变,正法道:“阿弥陀佛。如果是公孙施主,这可就难办了。”

杨一心问道:“正法大师,你说的公孙施主是谁?”

唐啸道:“杨姑娘,大师口中的这位公孙施主乃是倚楼听风雨的多闻天王公孙幻。此人精通易容变装之术,还有许多致幻毒药,让人产生错觉,诡计多端,防不胜防,说不定已经藏在我们之中。”

他声音极大,远远的传了出去,所有人都惊疑不定的看着周围,生怕下一个死于非命的人就是自己。

杨真道:“大家也不必人人自危,此人既然敢来,自是做了充分的准备,要下手也是各派长辈。”他这话饱含内力远远传出去,让所有人安心。

杨真一面说着,一面如电一般的眼光在祁山派弟子脸上一一闪过。

此次祁山派前来,是姜仁赤带队,下面都是二代弟子,和姜仁赤关系最好的应该属于他的大弟子周义。

杨真缓缓走到周义面前。周义吓了一跳道:“杨大侠,我是真的周义,我不是公孙幻。”

杨真不答,一掌拍向周义面门,周义如何能够躲开?不想杨真这一招出手极快,收手更快,在周义面上轻轻一抚,又收回来。周义只觉双腿之间一股滚烫,竟被吓得尿了裤子。

杨真道:“周兄,十分抱歉,刚刚只是试探而已。”周义惊魂未定,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杨真转过身子,大声道:“诸位掌门,请大家辛苦,各自清点本门弟子。杨某邀请大家,本想借着机会大家好好聚聚。如今出现这种情况,是杨某准备不够周全,就劳烦各门各派聚集而坐,待大会结束再叙旧情。”

正法高呼佛号,虚明也道:“此次主要是商议如何对倚楼听风雨斩草除根,正事要紧。这才是真正的义气深重。”

现场就以他三人武功最高,名望最响。他三人表了态,其他门派自不敢反对。

各掌门纷纷告罪去查验本门之人。有些江湖游侠,若追根溯源,也能找到门派,但大多已脱离数代,早不算门中之人,杨真安排手下十八般兵器一一核实。

王连依和杨一心跟着杨真来到中堂。

虽然已是深夜,中堂还是灯火通明。堂中摆着十一张太师椅,每张太师椅背后都挂着一张鲜红的旗帜。中间的旗帜上写着“天正”二字,自是杨真所坐。左边依次是少林、峨眉、青城、唐门、华山,右边依次是武当、忠义、昆仑、天山、祁山。

武林中各大门派以少林、武当为尊,其次就是峨眉、昆仑。忠义帮异军突起,位于武当之下,虽然全江湖的人都知道邓承峰不会来参加这个盛会。

每个太师椅旁边都有一张小圆桌,上面放着一些茶水和瓜果,圆桌背后还有个侍女,随时为各掌门斟茶倒水。

此时十一张椅子都是空的,杨真站在门前,神色凝重,一言不发。

过了许久,杨真才道:“冰玉,这公孙幻神出鬼没,说不定会伪装成小厮或是丫鬟,我还要一一查过,你和王少侠去保护你的母亲。”

王连依道:“杨大侠,属晚辈直言,这样查下去不是办法。以公孙幻之能,完全可以不断的变装。”杨真道:“这变装比女子化妆要麻烦的多,不是那么快就能做到。”

这时,忽听得祁山派那边喧嚣,杨真快步走去。王连依犹豫一下,还是跟了上去。杨一心看他上去,也跟了上去。

只听的周义喊道:“你是什么人?为何冒充我祁山弟子?”只听的另一人道:“师兄好!在下李岩,乃是师尊莫仁青的关门弟子。”

王连依微微一愣,李岩为何这时才到。

周义道:“胡说八道,我在祁山派三十年,哪怕是今年刚收的弟子我都认识,怎么从未见过你?”

李岩道:“师父云游天下时,机缘巧合,弟子才得以拜在师父名下。这些年弟子一直随侍师父左右。这次师父回祁山,弟子本欲跟回,途中遇到意外,转道江南,这才没有拜会诸位师兄。”

莫仁青虽然还挂着祁山掌门之位,但多年来已经不理门中之事,祁山派这么多年来,多是姜仁赤处理,只有每年祭祖时,莫仁青才亲自率众。

有祁山弟子道:“杨大侠来了。”岐山弟子纷纷让出一条路。

杨真大步上前,李岩抱拳道:“晚辈祁山派李岩拜见杨大侠。晚辈今日能得见杨大侠,三生有幸。”

杨真道:“能见到优秀的江湖后辈,确是人生一大快事。但此次大会乃是为对付倚楼听风雨而来,为避免敌人潜入,杨某还要试探李公子一番,请不要见怪。”

李岩道:“在下只为见杨大侠而来,今日已经见到杨大侠,已是三生有幸,就此别过。”

周义喝道:“魔楼贼子,休走!”说着长剑出鞘,一招“六出祁山”从旁边刺到。

杨真也大步上前,一掌攻向李岩面门,另一掌却攻向周义。

周义吃了一惊,急忙收剑回转。不想此招虽猛,却如清风拂面。却是杨真担心眼前之人武功高强,周义吃亏,索性先将他逼退。

他不到一刻钟,连续两次遭遇此招,一次是试探他,另外一次是帮他试探,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李岩大吃一惊,右足在地上一点,左足向后勾起,已经跃起丈余,身子平平向后飞出。这招“子午奇谋”,关键是藏在身后的左足,进可攻、退可守,乃是祁山派身法中的绝招,配合祁山派的剑法和拳法,变幻莫测。

周义也吃了一惊,这一招是正宗的祁山派身法。比自己不知道高明了多少。

杨真蹂身而上,一掌一掌拍向李岩,天正神功光明正大,一招既出,绝不回头。李岩不敢怠慢,拔出背后长剑,封住身前要位,左手祁山拳法虚虚实实应对。

二人在空中连着交手三招,这才落地,杨真做手一挥,喝道:“且慢!”抱拳道:“李公子祁山剑法、拳法都十分高明,杨某佩服。刚刚无奈动手,请李公子见谅。”

李岩道:“杨大侠光明磊落,在晚辈佩服。”

杨真道:“如今大敌当前,杨某尚不知对手是谁,如有李公子相助,那真是如虎添翼。”李岩拱手道:“有杨大侠在,哪有过不了的难关。在下就不献丑了。告辞!”

杨真道:“如此就太可惜了。杨戟,你和周兄送送李公子。”杨戟应道:“是!庄主。”周义面露赧色,看杨戟已经伸手相邀,只好一同跟去。

王连依本欲和李岩相认,看他来去匆匆,显有要事,只是微微拱手。李岩也拱手致意,快步离开。

庄中连番变故,杨真十分不悦,想敌人尚未来攻,竟然自乱阵脚,面色十分凝重。

回到中堂,不一会儿,九大门派之人都纷纷归来,除了只见见过的少林掌门正法、武当掌门虚明、峨眉掌门神心、唐门掌门唐啸、天山派掌门飘雪。祁山派姜仁赤不幸身亡。周义代替。其他的青城掌门尚宫、华山掌门薛骄和昆仑掌门博山。

尚宫四五十岁年纪,脸色白净少胡须。薛骄是个中年男子,颌下少须,温文尔雅。博山是个红脸道士,不怒自威。

杨真请众人安坐,道:“一心,你和王大侠去照顾你的母亲。”杨一心道:“是,爹爹。”

杨真对王连依拱手道:“王大侠!小女自幼娇惯,单纯任性,有劳你照顾。”王连依也拱手道:“能保护杨夫人,是晚辈的福分。”

中堂之人目送二人离开,杨一心愤愤不平道:“爹爹太瞧不起人了。”

王连依拉着她的手快速离开,杨一心脸上一红,任由他拉着。

二人一直跑到小门外,沿着门前小路下到汉江边,四眼望去,没有发现杨夫人的身影。

杨一心吓得花容失色,道:“娘!娘不会真的遭遇她的毒手吧。”

王连依松开她的手,匐地观察,发现一处半圆的痕迹,想来杨夫人刚刚就是在这里修行打坐。回头看向侧门,那里十分隐蔽,一般人无法察觉,尤其是如今深更半夜,只能看到黑乎乎的一片。

这时,忽然背后一痛,“神道穴”被封。“神道穴”乃是督脉中的大穴,因心藏神,穴为心气之通道。

王连依觉得全身酸麻,平平倒了下去,半个身子泡在水中。

杨一心冷笑一声,抓起王连依的后襟,如同抓着一条鱼,拖着来到小门前。推门而入,快速穿过窄巷子,此时所有人都在前厅,此处除了几个仆人和十八般兵器,没有别的人。显然她对此处十分熟悉,巧妙的躲过所有人,来到一间佛堂。

推门而入,把王连依丢在佛龛一边,跟着在胸口又补了两指。

“杨一心”起身来到佛龛面前,窸窸窣窣的不知道做什么,约莫过去一盏茶的时间,“杨一心”低下头。王连依吃了一惊,眼前竟然是另外一个自己,对她这易容的功夫叹为观止!

“王连依”把王连依外面的衣服全部扒光,把杨一心的衣服换下。王连依比杨一心高了一个头。眼前这个“王连依”却身形极矮,她在脚下垫了两个木头块,和一个脚掌模样的撑子相连,将撑子套在鞋上。

“王连依”起身走两步,脚上声音时重时轻,往返十余步,便和寻常走路声差不多了。更让王连依震惊的是,这十余步走下来,他的走路姿势竟和自己也十分相像。

这时,“王连依”低声道:“杨大侠,正法大师、虚明道长……”反复念着几个掌门的大名,只念了十余次,声音已和王连依十分接近,若非十分亲密之人,或是二人同时出现,绝难察觉。

如此折腾了一炷香的时间,一个全新的“王连依”已经出现。

“王连依”在怀中口袋上下摸了半天,忽然摸到怀中的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打开一看,正是关宁令牌。

“王连依”微微一怔,低头来到王连依面前,解开他的哑穴,道:“这个令牌是你从哪里偷来的?”说话语气竟和王连依也十分相似。

王连依道:“是一个前辈临终前赠与我的。”“王连依”道:“总不能是孙督师吧。”

王连依听他对孙承宗十分尊重,道:“当然不是!是孙督师的良师益友。”

“王连依”道:“她现在怎么样了?”王连依黯然道:“两个月前过世了。”“王连依”道:“想来她差不多也一百多岁了。”说着把令牌赛回到他怀里,又封住了他的哑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