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美食从和面开始 > 第996章 东安鸡【大章求票】

第996章 东安鸡【大章求票】

书名:美食从和面开始 作者:糖醋虾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3 13:35:17

东安鸡是一道源自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的传统名菜,跟永州血鸭是老乡。

不过跟血鸭不一样的是,东安鸡可是国宴菜,能在国宴上镀过金身,身价自然不是凡俗菜品能比的。

比如有好事者把湘菜中最受欢迎的八道菜命名为八大湘菜,这个称号其实挺有争议,因为大家就哪八道菜最受欢迎一直争论不休。

但不管如何争论,东安鸡一直都排在第一位。

这就是国宴镀金身的好处。

不过东安鸡除了有国宴菜这层金身之外,本身的味道和口感也非常扎实。

资料上介绍说是:此菜色泽鲜艳,肉质鲜嫩,酸辣爽口,肥而不腻,食多不厌;有壮腰健肾调理,贫血调理,气血双补调理等功效。

食疗食补效果到底如何暂且不知,光前面几点就挺吸引人的。

连徐拙这个没吃过的人都被这些形容词所吸引,想尝一口解馋,更别说那些湘菜的拥趸了。

各个菜系中,都有一些名不副实的名菜,网上各种黑料层出不穷,但是东安鸡这道菜不管怎么在网上搜,都搜不到任何相关的黑料。

所以东安鸡能列为八大湘菜之首,不光有国宴的镀金,本身的实力应该也非常强。

当然了,能上国宴的菜品,实力绝对都是一等一的。

特别是在淮扬菜当家的国宴上,东安鸡这道湘菜能在里面杀出一条血路,这本身就能证明了菜品的品质。

现在袁德生主动要教这道东安鸡,再加上潜心好学技能已经能够使用,徐拙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为了能够学得顺利,徐拙不仅在网上查各种东安鸡相关的资料,甚至还特意在微信上请教了一下老爷子。

毕竟是当年一块儿在国宴后厨打拼过的伙计,老爷子应该对袁德生了解很多。

结果这一问,老爷子洋洋洒洒的发来一大段话。

刚开始徐拙以为老爷子又跟往常一样,聊起别的菜系就各种鄙视。

结果这次却没有鄙视湘菜,反而让徐拙好好跟着袁德生学习。

“小拙,这道菜可是袁德生在国宴后厨的成名作,几个领导人都非常喜欢,你一定要好好学,把这道菜学会、学精、学透!”

嗯?

怎么突然夸起袁德生了?

不是该各种鄙视吗?

徐拙没回老爷子的话,而是缓缓打出一个问号发了过去。

很快,老爷子又发来了一段话。

这段话解释了让徐拙好好学习东安鸡的原因。

话说得很多,但是总结起来就四个字:为了装逼!

老爷子的观点很有意思,袁家没人继承袁德生的手艺,而徐家的手艺却没失传。

假如现在徐拙能把袁德生赖以成名的菜品学到手,等下次再见到袁德生时候,老爷子就可以好好奚落他两句了。

这老头当年跟田承润走得很近,有点瞧不上老爷子。

所以,趁着这个机会,老爷子自然会好好得瑟一把。

徐拙不是很懂这群老头之间的恩怨,也不知道当年国宴后厨到底是怎样的血雨腥风,总觉得他们都很有故事。

或许,这就是大人的世界吧?

第二天下午三点左右,徐拙和于可可带着拍摄的设备下楼,前往袁德生家。

不过今天跟上次去拍摄视频不一样,上次去拍摄有大G坐,有袁康跑腿。

而现在袁康因为担心被袁德生骂,这几天一直没有露面。

这会儿去袁德生家里拍视频,他更不会往前凑了,甚至还特意把交代徐拙,拍摄视频的时候别提他的名字,省得加深袁德生的印象。

徐拙叫了个网约车,和于可可一道前往袁德生家里。

再次见到袁德生,徐拙发现这老头跟上次拍视频时候有了很大的改变。

上次拍视频时候,虽然袁德生的心情也不错,挺开朗的,但始终都觉得他有心结。

而现在,明显感觉他整个人轻松了很多。

大概是因为三层套鸡热卖,觉得自己拯救了湘菜?

徐拙不是很懂老年人的心思,不过只要心情好就行。

关于老年人的心思,徐拙是真不懂,所以那个开导袁德生的任务,他到现在都没做。

要搁其他任务,徐拙肯定会去试试的,毕竟有奖励拿。

但是这个开导老年人,他是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说一些你要看开点之类的空话套话?

徐拙自己都知道肯定是没用的,要是有用的话也轮不到他来说。

微信上中老年人天天转的那些养生类的文章,可比自己说的漂亮。

这任务根本毫无头绪,所以徐拙只好听之任之,反正没有惩罚,等日期过了直接结束就算完了。

见到徐拙,袁德生连声表示感谢。

“小拙,感谢你帮忙宣传啊。

现在湘满楼的三层套鸡每天都早早就卖光了,其他湘菜馆里的三层套鸡也很受欢迎,这真是出乎意料。

我们最近正在制定这道菜的评判标准,到时候公布出来,省得一些无良商家以次充好。”

站的角度不一样,考虑的问题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饭店的老板,估计只会想着趁着这股热度好好挣一波钱,但是袁德生他们这些湘菜大师们,考虑的却是如何让生意做得长久,甚至重拾传统湘菜的招牌。

当然了,制定评判标准自然不会十全十美,肯定还有人能钻空子。

但好歹也算尽一份努力。

把设备弄好后,袁德生开始教徐拙做东安鸡。

东安鸡作为湖南地区广泛流传的菜品,做法其实并不算太难。

难的是对火候和味道的把控,这是这道菜的重中之重,也是一个湘菜师傅能够出师的评判标准。

东安鸡的配料除了作为主料的嫩母鸡之外,剩下的就是仔姜、花椒、葱段、红辣椒、小米椒、鸡油、鸡汤以及食盐白糖等调味品。

介绍用料的时候,袁德生重点讲了一下仔姜和鸡油。

“仔姜炒出来的辣味儿比老姜更好,更容易渗入到鸡肉中,吃起来也更加辛辣爽口,让人回味无穷。

而用鸡油,则是为了增加鸡的鲜味儿和香味儿,做出来的菜品会更好吃。”

顿了一下他又说道:“当然了,没有仔姜的话用老姜也行,毕竟菜品并没有太严格的规定,至于鸡油,也可以用猪油来代替。”

中餐不像西餐那样有着严格的规定,中餐更加灵活多变,所以想做好,除了食材之外,经验也很重要。

东安鸡的做法,分为煮制和闷炒两个部分。

煮制东安鸡这一步徐拙很熟悉,因为和粤菜中的白切鸡很相似,都有三起三落的步骤和要求。

锅里烧水,里面放入一些花椒葱段姜片。

水开后先熬煮五分钟,让香料的味道浸入到水中。

接着锅里倒入一些料酒,等到酒气蒸腾而起的时候,袁德生抓着嫩母鸡的鸡脖放进了锅里。

停顿几秒钟之后再提出来,把腹腔中的水倒出来,然后如此反复三次之后,再把整只鸡放进锅里,同时把火调小,煮五到八分钟。

煮制的时间不能太长,那样会把肉煮老,再做闷炒的时候,就没法让鸡肉变得滑嫩美味了。

基本上把肉煮到七成熟就行。

所谓的七成熟,也就是用筷子插进鸡大腿最厚的部位,里面没有血水渗出就算成功。

锅里的鸡煮到七成熟之后,从锅里捞出来放进冷水中。

接着,袁德生又往水里放了一碗冰块进去。

他对徐拙说道:“鸡肉想要嫩滑好吃,冷却这一步不能少,而且冷却得越快,鸡肉的口感就越好,所以现在饭店里基本上都会用冰块降温。”

说起冰块降温,袁德生告诉徐拙,这事儿其实跟郑光耀有关。

当年在国宴后厨,袁德生做东安鸡的时候,郑光耀还以为袁德生做的是白切鸡,所以在鸡出锅后,他端着一小盆冰块就倒进了盆里。

袁德生有些生气,但那会儿郑光耀是厨师长,他也就忍了下来,用这放了冰块的母鸡来做东安鸡。

结果没想到,做出来的鸡肉口感更加嫩滑,所以这个做法便保留了下来。

回忆完当年的事儿之后,袁德生勉励徐拙说道:“烹饪其实就是个各种菜系做法相互碰撞融合的过程。

所以你想要做一个好的厨师,各个菜系都要涉猎才行,千万不能闭门造车。

就拿我们来说,说是某个菜系的带头人,其实对于别的菜系的菜,也基本上都能了解个七七八八。

这就是当年我们在国宴后厨碰撞融合的结果。

不过这方面做得最好的还是你于爷爷,他几乎把八大菜系全都学会了,可惜,他只追求了菜系的原汁原味,没有融合为自己的风格。

孩子,我们都看好你往前更进一步,千万不要让我们失望!”

他话音刚落,系统的提示音就随即而来。

“叮,宿主的优秀表现得到前辈真诚的祝福和教诲,特奖励D级招牌烹饪技能——剁椒制作,恭喜宿主。”

徐拙:……

狗系统现在发奖励怎么越来越不讲理了?

刚得到剁椒鱼头的奖励还没使用呢,剁辣椒的技能居然也到手了。

这是赶上周年庆了吗?

不过这个技能到手还真不错,不仅店里可以用剁椒做菜了,而且还能在网店里进行售卖。

真是两全其美。

趁着给鸡肉冷却的时候,袁德生开始给配料改刀。

首先是仔姜,要切成长长的细丝,这样不仅能够方便炒制的时候出味儿,而且对于不喜欢吃姜的人来说,也可以很方便的从菜里挑出来。

而作为配料的红椒,袁德生去籽后也切成了长丝。

这红椒是配色用的,味道辣不辣其实无所谓,所以一般厨师都会选用颜色红亮的美人椒或者红菜椒。

作为一个地道的湖南人,袁德生自然不会一这种华而不实的辣椒,他选用的是湖南的红二荆条,能把人辣哭的那种。

切好仔姜和红椒后,袁德生又把清洗好的小米椒切成了小段。

这道菜的辣味儿主要来源于小米椒,所以得多准备点。

除了小米椒之外,为了增加辣椒的那种香味儿,袁德生又准备了一点用焙干的干辣椒擂成的辣椒碎。

这种辣椒碎辣味儿不高,但是焦香味儿十足,放入东安鸡中不仅能够增加香味儿,还能增加菜品的色泽和卖相。

至于鸡汤,一般情况下直接用刚刚煮鸡的汤就行,但是袁德生作为湘菜泰斗国宴名厨,自然不会这么将就的。

他提前用好几只老母鸡熬了一锅鸡汤。

汤色金黄,别说做东安鸡了,徐拙觉得随便煮点面条放进去,味道也极美。

至于鸡油,也是袁德生提前买了一些鸡脂肪,用熬猪油的方式熬了一大碗。

配料备好后,鸡肉也冷却得差不多了。

袁德生把鸡肉从水盆里拿出来,控干水分后开始切块。

切块这一步严格来说也有讲究,要把整只鸡切成十六块。

不过现在做菜都讲究效率,越快越好,所以一般情况下只要把鸡肉剁成稍微大点的鸡块就行,并不会严格要求必须十六块。

鸡块剁好,袁德生架起炒锅,锅里放入鸡油。

鸡油化开后袁德生随即抓了一把花椒扔了进去。

东安鸡这道菜要有花椒的香味儿吃着才过瘾,但是吃的时候却不能见到花椒。

所以在花椒炸出香味儿后,就得用细网筛捞出来,免得吃的时候吃进嘴里影响整体的感官。

这就是国宴菜的风格,不仅仅要考虑菜品的味道,还得考虑食客的感官。

花椒炸香捞出后,袁德生把切好的仔姜倒进锅里翻炒,等到锅里飘出仔姜的香味儿便把鸡块倒进去翻炒。

“先把仔姜的香味儿用热油逼出来,这样再炒鸡块,仔姜的香味儿就会渗入到鸡肉中,让人越吃越想吃。”

袁德生一边做菜一边细细给徐拙讲解,生怕徐拙学不会。

其实刚刚煮鸡肉的时候,徐老板已经用潜心好学的技能把东安鸡这道菜学到手了。

不过为了表示对老人家的尊重,也为了更全面的认识这道菜,徐拙一直表现得很谦逊。

没当袁德生主动指点,他都做出一副认真倾听的样子。

印象分拉得足足的。

但他越是这样表现,袁德生的脑海中就越不断的跳出那天袁康提着一兜子馒头的情形。

同样都是孙子,为啥人家徐济民的孙子这么乖巧,而自己的孙子就那么不成器呢?

唉……

惆怅啊!

“袁爷爷,您这是怎么了?”

徐拙发现正在翻着锅里鸡块的袁德生有些走神,便忍不住问了两句。

毕竟这会儿还在拍视频,可不能翻车。

徐拙的话让袁德生立马回过神来,他干笑着说道:“没什么,人老了,就喜欢胡思乱想……咱们接着做。”

鸡块翻炒几分钟之后,袁德生把小米椒放进了锅里。

再翻炒半分钟,准备往锅里倒鸡汤。

不过在倒鸡汤之前,还得先往锅里倒入一些米醋。

这会儿米醋不用放太多,主要是为了给鸡肉去腥增香用的。

倒入米醋后,等锅里的酸味儿升腾而起,就可以往锅里倒鸡汤了。

鸡汤不宜太多,以没过鸡块为准。

先用鸡油炒,再用鸡汤炖,这就是东安鸡好吃的秘密。

当然了,配料和食材虽然很重要,但是火候也是这道菜必不可少的。

鸡汤烧开后,袁德生往锅里放了一些食盐。

食盐不需要太多,因为等会儿汤汁会逐渐收到一点点,放盐太多的话等会儿鸡肉会咸。

炖了差不多有五分钟左右,锅里的鸡汤已经明显减少,袁德生略微翻炒两下,然后把红椒丝倒进了锅里。

翻几下,接着他顺着锅边倒入了半碗米醋。

米醋是东安鸡必不可少的配料,但是什么时候放,这个就因人而异了。

不太喜欢吃醋味儿的就提前放,喜欢吃米醋的酸味儿就最后放。

假如想要醋味儿香醇又不显得那么冲,袁德生这种分为两次放醋的做法最适合。

放了醋之后,锅里会升腾起一股醋的酸味儿。

等到这股味道过去后,袁德生把那些干辣椒碎放进锅里,又撒一点白糖提鲜,翻均匀后就关火出锅。

一道酸辣味美的东安鸡就制作完成。

把东安鸡盛出来之后,袁德生冲徐拙摆摆手:“孩子,来尝尝你袁爷爷的手艺,当年可是连你爷爷都吃得直竖大拇指呢。”

徐拙笑着说道:“昨天我爷爷就说了,这是您的成名菜,嘱咐我认真跟您学。今天见您这么一做,确实地道,光闻味儿就够我馋的了……”

这通恭维让袁德生很受用。

徐济民那老东西终于想起夸老子了吗?

居然还嘱咐小拙好好跟自己学习,这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袁德生有些意外徐济民的态度,刚开始还挺高兴,但是细细一琢磨,就意识到那老东西没安好心。

然后心情就不好了。

这心情一不好,又想到了提着一兜子馒头的袁康……

——————————

感谢V群管理【书虫小桂】打赏的两万书币,让您破费了哇,回头加更补上。本章五千字,希望大家喜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