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清穿后我绑定了上进系统 > 第四十一章 邸报与民报

第四十一章 邸报与民报

书名:清穿后我绑定了上进系统 作者:花明柚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17 11:17:51

胤祥无奈道:“但四哥继位才多久啊,就背上杀弟的名声,别说那些亲贵大臣了,就算是普通老百姓,也有得说三道四。更何况囤积粮食的事,哪有那么容易能定罪?我们都知道是他指使的,但这种事,除非他自己承认,我们上哪找证据去?”

池夏嗤了一声:“不杀名声就能好了?不会的。但凡你触动了他们的利益,他们就不可能夸你好。”

雍正上一世倒是没杀胤禩,也勤政了一辈子。

但他力推了“摊丁入亩”,把丁税改为田亩税,有地的多交税,没地的不交税。

即使这税制更合理,也大大增加了国库的收入,但它直接触动了地主和士绅的利益,让他们多交税了。

这些人不照样罗织了雍正“弑父逼母杀弟”的各种“大罪”么。

雍正换好常服进来,恰好听到了她这一句,微微一愣:“你倒是看得透彻。那你说说,老八该杀么?”

胤祥没想到一个还没劝好呢,这又多了一个。

颇有点头痛地捏了捏鼻梁:“虽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他毕竟是……皇阿玛崩逝才一年,即使宗人府议了斩立决,皇上也要象征性加恩,改成圈禁。”

池夏斩钉截铁:“我觉得该杀。他没杀一个人,但却有那么多百姓因为他的贪念、执念饿死。这样祸国殃民的人,有哪一点值得皇上法外开恩?”

“殿下说名声,古往今来,唐太宗背着玄武门杀兄逼父的名声,武后背着杀子的名声,近一点,明成祖有谋反杀侄的名声,可史书昭昭,对他们也是褒大于贬。”

池夏看了一眼雍正:“皇上整顿吏治、改革积弊、励精图治,百姓能感受到,历史也能记住。功过从来不在一时。”

历史不会辜负有为的人,要不然雍正也不会成为“网红皇帝”。

当然,雍正的花边黑料传闻也确实挺多的。

但都不是主流,这就不必告诉他们了。

“三人办公会”中,池夏一贯是沉默的“技术支持”,这还是她头一回侃侃而谈。

胤祥有点震惊。

雍正说不清心里是个什么感受,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别开眼咳了一声:“老八的事先放放,赈灾粮发得怎么样了?”

胤祥机械地回道:“再坚持一个月是够的,昨天八哥九哥手下的那些粮商里头,已经有人按捺不住,压低了价格悄悄地往出卖粮食了。”

反正刚才已经“高谈阔论”了,如今他们有当着她的面讨论朝政,池夏也就不客气地听了。

她很好奇:“不是天天都在说国库空虚么?咱们有这么多库存粮食么?”

“确实没有,”胤祥并不隐瞒:“但从有人拦车告状的时候,皇上就暗中从江南调拨了库粮,最近都陆续运到了。还让鄂尔泰这个两江总督,问江南粮商“借”了粮。”

池夏:“怎么借?”

红口白牙说借就借了?

商人们觉悟都这么高么?

“你的水稻试验地起了大作用,”胤祥解释:“鄂尔泰把这些粮商弄到京城看了试验地,承诺凡是借粮给国库的,明年优先给他们新稻种。另外他们提供的粮食中,有一半给他们自行处理,让他们在京城高价售卖。”

“一方面给他们赚钱,另一方面给京城那些粮商做个“引导”,好让他们忍不住跟着降价?”池夏一点就通:“那户部为什么还天天哭穷?”

雍正打开了她的食盒:“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老八沉稳,户部若是大包大揽说粮食足够赈灾,他肯定不信,天天一边哭穷一边放粮,他倒是疑心越来越深,觉得我们手里有粮,在诓他入坑。”

胤祥也道:“他们自己没底气,底下人就更收束不住了。最多再有十天,那些粮商都要急着出清库存的粮食了。”

就是打了一波勾心斗角的商业战。

看谁先沉不住气。

池夏眼睛一亮,忽然站了起来:“除了商业战,我们还可以搞舆论战啊。”

胤祥担心名声,这没有问题。

毕竟有个好名声,政策推动起来也顺畅很多。

但好名声不是靠忍让得来的,忍让只能把他们的胃口养大。

舆论是需要引导的。

池夏越想越觉得有必要:“读书人也不是都懂朝政,更何况是平民百姓。他们多数时候可能只是听别人说说,就觉得有道理了。”

“与其让那些贪心不足的地主士绅胡乱编排您的是非,咱们不如自己来做这个引导言论的人。把发声的喉舌掌握在自己手中。”

雍正和胤祥都是头一回听到这个“舆论”和“喉舌”的说法。

但这个说法很形象,他们也都久经朝局的明争暗斗,一听就懂了。

池夏看雍正意有所动,想起他跟曾静隔空打嘴仗的“黑历史”,赶忙道:“不是《大义觉迷录》那样的,那是错误示范。”

他上一世被人罗织了“十大罪名”后,自己写了《大义觉迷录》来辩驳,还非要一意孤行地刊发,辟谣没成功,反倒成了别人攻击他“心虚”的武器。

雍正讪讪闭上了嘴。

池夏补充道:“舆论战,那得是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

胤祥若有所悟:“类似我们明发的邸报。”

池夏点头:“对!就是邸报,但邸报只有官员能看到,我们要发一个更通俗的,只要识字就能看懂的报纸。”

“为了吸引更多人看,我们还可以在报纸上发一些“皇室人物动态”、“文人墨客诗词”,甚至是连载话本故事。”

“对于不识字的人,也可以让各地官府征调说书人,让他们每天定时“读报”、“讲报”。重点是,要把报纸打造成权威、官方,值得信赖的渠道。”

池夏想了想现代的报纸,其实还有很多其他内容。

比如填字小游戏拿奖励,刊登广告实现盈利等,这些也都能在后期完善。

她一股脑地说完,忽然意识到她说的这些已经算不上是“灵光一闪”的主意,而是一个基本成熟的舆论体系了。

作为皇帝的后宫,她说得有点太多了。

一回头果然见雍正认真地看着她,带了审视的目光。

池夏心里一凛,攥紧了手指。

雍正看到她的小动作,忽地一笑:“你紧张什么?”

池夏赶紧跪了下来,不敢吭声。

雍正却问:“你说的很好,如果朕想让你来做这个“民报”的实际操纵者。你可愿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