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83,从养猪开始 > 第62章 交猪

第62章 交猪

书名:重生83,从养猪开始 作者:无色非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17 12:39:03

第62章 交猪

10月24号,霜降。

潘春梅坐在缝纫机前,看着手里的信。

这是熊贵清写给她的回信。

白天师傅在,她不敢拿出来看,只有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才仔细的看了起来。

“潘春梅,你好:

来信收悉,得知你的近况,我很高兴。

你走之后的这段时间,我和何献超于慧勇一起上山拉柴火,刚忙完。我们都很好,勿念。

知道你刚进城就进入了角色,这么快就上手了,我们都替你高兴。

潘春梅,你不明白为啥你穿的衣服卖得快,我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这是消费心理。

当一个女孩穿着漂亮的衣服时,同样认为自己不输于人的姑娘们就会纷纷效仿,用来证明自己也很优秀。

所以,当她们看见漂亮的你,穿着更漂亮的衣服,就起了争强好胜之心,她们不想承认自己比你差。

至于到底能不能真的超过你,她们根本不在乎。

可能我说的不一定对,这只是我自己的分析,请你酌情参考吧。

对了,豆包已经长大了不少,等你回来的时候,来看看它的变化。

我一切都好,勿念。

祝学习进步,工作顺利。

熊贵清,10月17日”

望着信纸上刚劲有力的字迹,潘春梅心里暖暖的。

好像熊贵清就在眼前看着她。

一连看了三遍,才拿出纸笔来,想要写回信。

可她又犹豫了。

等一等吧,如果马上就写回信,是不是显得自己心急了。

她想了想,提笔给家里写了一封。

把自己这半个月的经历和感想汇报了一下,主要是想让爸妈放心。

给熊贵清写信的时候,她就想给家里写了。

可想想自己刚到,一切都是未知,马上就写信会让爸妈更担心的。

现在写信正合适。

至于给熊贵清的回信,再等等吧。

写完给爸妈的信,她折好放在了枕头底下,又摸出了一本杂志。

这是她前几天偷偷跑去她吹头发的理发室,跟人家央求了很久,才花了三毛三买回来的。

《大众电影》1982年第9期。

看着封面上那个女孩的衣着,潘春梅痴了。

她把自己想象成画中人,穿着一模一样的服装,一样的打扮。

熊贵清应该也是喜欢的吧?

-----------------

熊家。

一家人还没有休息。

老爸老妈都坐在炕上,熊贵清坐在凳子上,围着小炕桌喝着开水,聊着天。

“今天霜降了,再过几天就算入冬了,咱家这猪也该出栏了。”

老爸熊长禄摸出自己的“葡萄”,在烟盒里摸了一阵,愣是没抽出烟来。

熊贵清眼尖,知道老爸没烟了,起身去窗台上,拿过来一把烟屁股。

见儿子这么有眼力见,熊长禄也不说话,从炕上的小笸箩里拿出一张撕好的小纸条来,直接摆在炕桌上。

接过儿子递过来的烟屁股,一颗一颗的撕掉外皮,把烟丝撒在纸条上。

四五颗烟屁股勉强在这张小纸条上撒出一个长条来。

熊长禄低头认真的卷了起来。

待卷成一头大一头小的烟卷后,伸出舌头舔了舔,把结合部粘好。

这才把大头的纽子揪掉,把小头塞进嘴里。

他抬头看了眼媳妇儿。

余秀华一脸不耐的拿出火柴来。

熊长禄满脸笑意,划了根火柴,把烟点着。

吧嗒吧嗒抽了起来。

“爸,我觉得差不多了。我估了一下,应该有150斤以上了。”

“再过几天,一入冬月就卖吧。”

熊长禄说道。

“我还得跟王主任说一声,他交代过的。”

“嗯,那你过两天跟他说吧,四头猪怎么也得有个车才行。”

“分场应该会统一安排吧?”

熊家屋里温暖如春。

透过玻璃窗的灯光,把屋外飘飘洒洒的落雪暴露了出来。

夜空漆黑,无星无月。

从天而降的雪花悄无声息。

一点点掩盖着世界的真相。

第二天一早,熊家猪食棚子就在厚厚的白雪堆里,冒出了一股青烟。

灶坑里闪烁的火苗把周围的寒气驱散了不少。

熊贵清蹲在灶坑口,伸着手烤火。

昨晚的这场大雪,再一次拉低了气温。

如今已经在零下七八度了。

院子里的泥地被冻得硬邦邦的,踩上去都硌脚。

吱呀一声,熊家的房门推开了。

老妈余秀华探出头来。

“儿子,快回来,把棉袄棉裤换上。”

“哎,马上。”

他用铁锹在猪食锅里拌了拌,热气四溢,被寒风裹挟着远去了。

他又填了根木头,这才搓着手往家跑。

一进屋就带进一股寒气来。

老爸已经起来了,正在穿着棉裤。

老妈手里拿着一把笤帚疙瘩,使劲的抽打着一件棉袄。

“打打穿更暖和。”

余秀华把棉袄递给熊贵清,嘴上唠叨着,“得回昨天让你老弟带上了棉袄棉裤,不然这小子得冻死。”

熊贵清把身上的毛衣毛裤脱了,把老妈拾捣好的棉袄棉裤套上。

在外面又套上外衣外裤。

棉鞋也准备好了。

熊贵清的这双棉鞋是老妈手工做的。

要是都买可买不起。

家里只有熊长禄穿的是农田棉胶鞋。

帆布面毡里高腰,一双六块六毛七。

他在猪号上班,不穿这种鞋不行。

穿家里做的布棉鞋几天就造碎了。

余秀华做的棉鞋,鞋面是用黑色的灯芯绒,绷着布革巴。

里面是棉花和小花布或者白布。

用棉线钉好。

鞋底就是五六层的布革巴粘在一起,蒙上白布底。

用粗棉线纳底子。

最后把鞋帮子和鞋底缝在一起。

这就是一双布棉鞋了。

以前农村家家户户都这么做。

农场的很多职工也是从农村来的,所以也把这个带来了。

有的家庭人口少的,双职工的,家庭条件宽裕的,嫌自己做棉鞋不好看,也没那个时间,于是就买鞋穿了。

在东北农场,冬天基本就是农田棉胶鞋。

当然不干农活的人,干部,教师这样职业的,就穿棉皮鞋。

“呐,把袜子穿上。”

夏天,熊家是不穿袜子的。

光脚穿鞋。

可到了冬天,不穿袜子就受不了了。

这袜子也是旧的。

“妈,现在就这样有点早吧?”

“早啥?早穿早暖和!你爸都穿上了。”

说着话,指了指地上的一双农田棉胶鞋。

这双鞋补着补丁,鞋里还塞着白色的毡袜。

毡袜是套在棉鞋里面的一种毡子做的棉袜子,是用来补充棉鞋的厚度的。

这可能是东北地区特有的东西了。

棉胶鞋由于厚度不够,在寒冬腊月里根本就不耐寒,为了增加棉鞋的保暖性,在棉鞋里再套上一双毡袜,这样就更保暖了。

熊贵清也不再争论这些,穿上了老妈做的棉鞋,在地上跺了跺脚。

“妈,棉鞋真暖和!”

“暖和就好。”

熊贵清赶紧跑出去拌猪食,饱食度早就黄了。

喂了猪,他带着豆包进了屋。

熊家开饭了。

豆包趴在桌下,吃着馒头。

“我刚刚看了下,肥猪好像又胖了。”

熊贵清说道。

“你眼花了吧,还又胖了。”

老妈有些不信。

“我还是早点去办公室吧,也好早安排。”

“嗯,你去吧。”

熊长禄说道。

“过了年还不知道咋整呢。”

熊贵清饭后就出了门。

老妈翻出了一顶棉帽子来。

“把帽子戴上,你不冻耳朵啊?!”

余秀华埋怨道。

“呵呵,妈,没有那么冷。”

“戴上戴上。”

这是一顶非常时髦的棉军帽。

学名“八一式,草绿华达呢面,羊剪绒帽”。

售价八块三毛三。

这是去年冬天买的新帽子。

熊贵清拿过来拍了拍,一股子汗味飘过来。

闻着这味他就知道,这是自己的帽子,没错。

帽子往脑袋上一扣,他就往外走。

刚走了几十米,脑袋就冒汗了。

他摘下帽子,把两边的耳朵折上去,在顶上系个扣。

这才又戴上。

这回不热了。

脖子和脸蛋子被冷风一吹,凉飕飕的。

昨晚落雪了,又降了温。

太阳出来有点惨白,没有啥温度。

马路上的行人很少,偶尔走过一人也是脚步匆匆。

认识的打声招呼,不认识的低头就过去了。

快到办公室了,地面上的脚印多了起来。

远远的就见办公室后面的锅炉房,高耸的烟囱开始冒烟了。

“今年锅炉烧的有点早啊!”

他心里嘀咕了一句。

锅炉房的门打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人,挑着扁担。

那人弯腰往筐里搓媒,而后又挑了进去。

熊贵清走进了办公室的走廊。

一股热气扑面而来。

他一下子觉得自己的脸蛋子一麻。

皮肤有些紧绷。

这冷热猛然交替,皮肤都反应强烈。

王福林正在办公室忙活,见熊贵清来了,就问道:“有事?”

“主任,我的猪可以出栏了,啥时候送收购站?”

“是吗?”

他放下手里的文件。

“再等几天,我跟收购站联系一下,他们出车来拉。”

“好,谢谢主任。”

见王福林正忙,他告辞出来。

他琢磨着,如果这几天就能交猪了,那自己手里的那几张存单也就能动了。

这会儿的存单都不要求实名。

因此很多人存钱的时候,都会临时取个名字。

银行也是认单子不认人。

只要有存单或者存折就能取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