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83,从养猪开始 > 第86章 改革浪潮

第86章 改革浪潮

书名:重生83,从养猪开始 作者:无色非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17 12:39:03

第87章 改革浪潮

熊贵清现在更忙了。

以前,他打扫卫生就是做做样子。

现在倒好,不干都不行了。

十几头猪拉屎撒尿,要是一天不清理,那猪圈就冻起一层来。

虽然最严寒的季节已经过去,可三月份的天气依然寒冷。

天空还时不时的飘起雪花。

新猪圈栅栏里的积雪也得打扫,不然那些猪就没有了活动空间。

现在这些架子猪是保命要紧。

反而是那10头小猪,眼瞅着一天天长大,白白胖胖的。

这件事让熊贵清长了记性。

贪便宜要不得!

这就是现世报,超出自己系统能力的事,千万别干。

好在有老爸老妈的协助,不然,累死他都忙不过来。

他算彻底的明白了,自己离开系统,啥也不是。

怪不得别人家只养3头呢!忙不过来。

这几天,老爸还找来了王兽医,几头架子猪打蔫了,得治疗一下。

王兽医给开了点土霉素。

“拌猪食里喂吧,肠胃不好。”

经过十几天的忙活,终于忙得有些顺畅了。

3月18号,礼拜天。

下午刚送走回家扛大饼的老弟,分场的大喇叭就传来了最新的指示,晚上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连家属都得参加。

“啥事啊?”

“不知道啊!”

“这你都不知道?”

“咋的?你知道?”

“嘿,肯定是今年的一号文件!”

“啊!也是哈!”

消息广场已经从室外转移到了室内。

供销社里异常热闹。

熊长禄在供销社耽误了半个多钟头,才拎着酱油瓶子回来。

把听到的消息再次传达了一遍。

熊贵清一听,心里一动。

因为84年的最大动作,就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成立家庭农场。

这是黑省农场总局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搞的大农场套小农场的改革路子。

这个政策初衷是好的,也确实提高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可连年的自然灾害却让很多职工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曾经一度导致农场职工辛辛苦苦干一年,见不到钱的窘境。

农场为了盘活资金,统一管理职工和家庭农场的资金,用于整个农场的经营,使农场成为了一级金融机构了。

每个职工和家庭农场在农场内部都有一个内部账户,农场财务科控制着职工之间,职工与农场之间的转账支付。

想要现钱,必须提出申请,获得批准了,才能支取自己账户上现金。

也就是说,你自己的钱,你说了不算。

除非家里有婚丧嫁娶,购买农资这些大事,否则不给支取。

那些亏损的职工,想用钱只能找别的职工借,两人一起去财务科支取。

反正中间手续繁复,层层审批。

熊贵清知道后面几年种地是亏损的,于是跟爸妈说道:“不管怎么说,咱们跟大流就行,还是要以养猪喂猪,种地是挣不到钱的。”

熊贵清说的是事实。

整个八十年代,黑省垦区虽然每年都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粮食,有力的保障了全国各地兄弟省份的改革开放,可自身却是连年亏损,要不是国家给补贴,垦区就无法正常运转了。

当然,这个原因是复杂的。

既有自然灾害的原因,又有粮价倒挂的原因。

自然灾害致使粮食减产,而价格倒挂导致生产越多的粮食亏损越多。

垦区的粮食生产成本远远高于当时的粮食收购价格,垦区一直亏本卖粮食,广大职工能盈利才怪呢!

虽然熊贵清知道,国家为了让沿海地区尽快的发展起来,只能牺牲部分边远省份的利益了。

果然,当天晚上的大会,宣读了农场的一号文件。

主要就是宣布要实行家庭农场的政策。

还说了家庭农场的运作方式,包括了内部账户的事。

当然初衷是好的,为了减少资金的占用,加快资金的流动。

大家相互之间直接内部转账,不用通过银行,通过农场内部账户即可。

很多人都连连点头。

王福林还在会上点了几个人的名字,问他们有啥意见。

职工们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王福林一一解答。

当然,熊家在三分场属于边缘性人物,也没人问他们的意见。

就算是你提了也没啥用。

人家该咋办还是咋办。

何献超和于慧勇看见躲在角落里的熊贵清,就挤过来。

“熊贵清,你怎么看?”

“你们机务队还能亏?”

“那可不一定。”

于慧勇说道。

“你们先跟着师傅干吧,再说了,你们学员也没资格挑头啊!”

“嘿嘿,也是哈。”

熊长禄和余秀华坐在一边愁眉苦脸。

文件里说的明白。

家庭农场是自愿相互组合。

最佳组合是机务队与大田队的相互组合,成立家庭农场。

当然几个大田队的职工想组合也没人拦着。

不过,所有费用可要职工自担。

以前,所有成本都是农场的,现在变成了个人。

当然,如果盈利了也归个人所有。

前期的种子化肥,农机服务等产生的成本由农场先行垫付,秋收统一结算。

这也是为啥给每个职工设立一个账户的原因之一。

“爸妈,你们有啥想法?”

熊贵清见爸妈的脸色不好,他就问道。

“谁跟咱家组合啊?”

熊长禄暗自摇头。

没人带咱家玩!

“呵呵,爸妈,你们只听见了家庭农场,可文件是也提了家庭牧场和家庭养殖场呢。咱家这情况肯定干养猪啊!”

一语惊醒梦中人。

“对哈!”

“一家也行吗?”

“有啥不行的!”

熊贵清知道,今晚是啥也问不出来的,三分场一千多人开会,会议室挤的满满的,你能问出啥来?

过两天跟王福林好好聊聊,没准有啥好政策呢!

熊贵清依稀记得,好像后来又出了新的扶持政策。

咱不急。

这个大会开的热闹。

会上讨论热烈,散会后,往家走还有人在高天阔论呢。

熊家没人议论,在半路上遇到老潘两口子。

“哟,熊师傅,小熊,刚才人多,没看见你们。”

“呵呵,我们坐在最后。”

“你们对这个政策咋看啊?”

老潘看着熊贵清问。

“这是大势,我们还是养猪。”

“嗯,我也只能干老本行。对了,你说家庭农场我要不要参与?”

“我看再等等,今年的雨水有点大啊!”

两家人在路口分了手。

倪桂花问道:“老头子,这事你也问他?”

倪桂花觉得,熊贵清在有正事,毕竟岁数小,有问他的必要吗?!

“你呀,多听听有好处。”

老潘点上一颗烟,一明一灭的烟头在黑暗里格外的显眼。

“形势变了,咱们也得变。”

-----------------

熊家。

“难道咱们不种地?”

老妈问。

“养猪也是一样的。”

熊贵清回道。

“人家都搞家庭农场,咱们不搞?”

老爸也问。

“爸,别人搞家庭农场是有优势的。比如说,大田队的职工,会种地。机务队的车长能提供各种农机服务。他们一结合就是互补,种个一两百垧地也问题不大。可是咱们家呢?没有专门种地的,也没有在机务队干过,搞家庭农场没有优势,没优势谁跟你合作啊?”

“也是哈。”

老爸老妈都沉默了。

搞家庭农场没人要啊!

这就有点丢人了,没人缘的表现。

“爸妈,这可不丢人。”

熊贵清知道他们的想法。

“家庭农场自负盈亏,谁说一定能盈利啊?没准一场大雨亏掉裤子呢!”

熊长禄和余秀华这才点点头,“也是哈。”

“干咱们最有优势的事,我爸养猪有经验,我也已经开始养了,咱们就继续养下去,别羡慕别人,家家都有难念的经。”

“嘿,你小子!”

老妈笑了。

今晚,分场的很多职工家都在议论。

还有些心急的早早的凑在一起,开始商量家庭农场的事。

今晚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搞串联的人大有人在。

就连熊家这趟房的西户刘家也来了好几个人,商量着今年要怎么干。

只有熊家,于家和毛家安安静静。

屋里的油灯亮了一阵后,陆陆续续的熄灭了。

时近午夜的时候,一轮圆圆的月亮挂在了天空。

这几天遮盖在头顶的乌云悄无声息的散开了。

几颗悬挂于悠远深空中的星星一眨一眨的打着信号,提示着这个时代的人们,岁月很长,时间很短,别留遗憾,坦然面对。

求首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