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神豪:金牌投资人 > 121 科研的三种模式

121 科研的三种模式

书名:神豪:金牌投资人 作者:dos2000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1 10:34:49

不一会儿,李里就带着邹娴来了。

因为邹娴是科学院的研究员,高思一向对科学家十分尊敬,就用‘老师’来称呼她。

“邹老师,我之前不知道你不在魔都,所以唐突了,辛苦你大老远跑过来。”

邹娴打趣道:“哪有的话,高总为我的事情这么上心,还把樊教授也一起请来,只要我还在地球上,就必须随叫随到啊。”

李里见两个人说话生分,就道:“哎呀,都是自己人,什么邹老师高总的,叫着多别扭。就直接叫高思、娴姐就行了。”

高思笑道:“行,那我就不客气了,以后就叫你娴姐。你的研究我看了,特别厉害,我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邹娴笑道:“哪有你说得那么厉害。我们化学所搞研究,就是一半靠辛苦,一半靠运气。咱们国家是化学科研大国,但是很多新材料、新工艺最后能做出来,都是靠汗水堆出来的。”

高思知道邹娴说的都是实话,就问道:“现在碳中和是个大趋势,你这个能吸收二氧化碳的新材料,很有用武之地啊。我想问问你,如果你拿到资金了,是打算把这种材料当做终身事业呢?还是会继续搞其他研究?”

邹娴凝神思考了一下,答道:“应用和推广我不擅长,不过我也不喜欢纯理论研究。这也是我选择化学的原因。化学研究比较重视应用价值。我觉得,我应该会去做其他研究吧。”

“娴姐以前接触过材料预测吗?”高思问道。

“接触过呀。像我们搞材料科学的,谁不想在合成一种物质之前提前知道理化性质啊。不过预测的准确率太低了。无机物都偏差很大,到了有机物,那就更不行了。”

高思与邹娴是第一次见面,却颇有一点一见如故的感觉。

很快聊到李里的知识盲区,她就没有兴趣继续听了。

李里道:“你们聊着,我去给大家准备晚饭。”

高思立即阻止。

他道:“别忙了,歇会儿吧。让梦鸽姐帮忙安排一下。”

他给赵梦鸽打了电话,让她帮忙安排晚饭,顺便过来参加聚会。他觉得今天这么重要的事情,赵梦鸽还是应该在场才对。

原本是一次未来女婿见岳父岳母的家宴,由于乐观汽车的投资事件,扯上了邵天祥;

由于国家悬赏问题,扯上了徐荣才和吴军;

由于超算资源的事情,扯上了林媛;

由于科研经费赞助机构的事情,扯上了李里和邹娴;

由于各种股权关系变更问题,扯上了赵梦鸽。

聚会规模从4个人增加到了11个人,彻底变成了一次大聚会。

……

不到20分钟,赵梦鸽就到了。

见赵梦鸽来了,高思就问:“姐,你怎么来这么早?咱们的晚饭呢?”

赵梦鸽笑骂道:“臭小子就知道吃。也不问问我累不累,帮我倒杯水?放心吧,我都安排好了,也不知道开会要开多久,我安排了自助餐,一会儿就能送到。”

“姐,你累不累?坐下喝水吧。”高思立即把赵梦鸽的话重复了一遍。

赵梦鸽给了高思一个白眼,就去跟众人打招呼了。虽说她是高思创投的合伙人,其实干的是大总管的事情,每一次股权变动,她都亲自参与,与所有人都很熟。

打了一圈招呼之后,赵梦鸽看到了邹娴,就笑道:“高思,有新朋友怎么也不给我介绍一下?你是做哪个项目的?”

高思道:“哦,差点儿忘了。这位是赵梦鸽,我的投资合伙人。这位是邹娴,科学院化学所的科学家。她今天来,是一起商议如何成立一个‘科研经费赞助机构’的。”

赵梦鸽伸手与邹娴握了握手,笑道:“我们这个高总啊,钱太多了,撒钱都撒不完。早就盯上你们科学研究这块肥肉了。赞助机构只花钱不赚钱,真的是太适合高总了。”

邹娴听罢,有些不好意思。她不太清楚赵梦鸽这话是正话还是反话。

高思注意到邹娴不太自然的表情,就出言解释道:“梦鸽姐在开玩笑呢,我们做的是商业投资,肯定要考虑商业回报的。只不过,我们都不了解科研圈,也不清楚你们科学家能接受什么样的回报方式。”

邹娴道:“我以前从来都没想过这件事情,你有没有选项可以给我选择?”

高思道:“最简单的模式我刚才已经说过了,就是直接拉科学家下海,把研究和应用结合起来。说白了就是把科学家变成企业家。”

邹娴挑眉问道:“那其他选项呢?”

高思道:“第二种模式,是我们立项,然后公开我们的研究,包括每项研究的资金情况。你如果感兴趣,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加入进来,模式有点儿类似于游学。研究期间,你可以享受一定金额的津贴,发表论文。”

邹娴追问道:“如果研究成果中产生专利,该如何分配?”

“专利会由我们与科学家共同持有。”

邹娴点头,表示理解。旋即又问道:“如果没有适合我的项目怎么办?”

“那就走第三种模式。就是直接发起一个新的科研项目。你可以自己申请,也可以拉上一个团队一起申请。研究过程中产生的论文仍然归研究者所有,但专利会完全归我们所有。参与的科学家只享受科研津贴。”

“说白了,就是你出钱给科学家们满足好奇心?但是产生的价值不会跟科学家分享?”邹娴问道。

“你理解的没错。这就是风险投资的底层逻辑。你承担的风险越多,享受的利益就越多。你觉得,我设定的这三种模式能吸引到科学家或者科研项目吗?有什么潜在的问题?”

邹娴沉吟了片刻,说道:“如果是我,只要你的科研津贴能让我满意,我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第三种模式。为了满足好奇心而进行的科研,才是最纯粹的科研。”

“我觉得还缺少点儿什么。”旁边的李里出言说道。

“哦?缺什么?”高思好奇。

“你只考虑了职业科研人员的需求,还有一些人,他们也在做着研究工作,也很有意义,他们也需要钱。”李里说道。

高思一时间没有理解李里在说什么,就追问道:“能举个例子吗?”

李里道:“比如,马天培一直在研究空间识别算法,沈云妹在研究如何让人工智能作曲,还有那个符锴,他研究如何用眼控设备打游戏,这不都很有意义吗?能不能给他们更多支持?”

对于这个问题,高思直觉里的反应是:应该支持!

但该怎么支持?谁来审核项目?如何产生效益?高思心中没有答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