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仙侠 > 山河志异 > 戊卷 第一百七十二节 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戊卷 第一百七十二节 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书名:山河志异 作者:瑞根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11-24 23:12:31

根,骨,脉,髓,道体四基。

修仙一道,悟为先,无悟不修仙,而灵根为悟之本。

道骨则为法力承载之体,经脉为法力运行之径,血髓为法力释放之源,三者联系更为紧密,同为修行三要素。

但当修行积累需要突破,则需要以灵根为引,实现灵悟,方能突破。

对陈淮生来说,他本元灵根并不佳,但通过破窠易体,以凤凰涅槃之法,让灵根重生,现在的新灵根已经完全不同,需要与道体其他三基融合起来,进行实现修行的顺畅运行,而这就需要自身独具的鼎炉三灵来实现。

在这一点上,陈淮生已经有所体会,但如何更加精妙圆润地把鼎炉和三灵的妙用运用于日常修行中,自己还没有一个较为完整精准的方略,在方法诀要上怎么来完美实现,还需要一步一步探索摸索。

这中间宓家的这些修行探索类书籍,就能为自己免于走太多弯路,寻找到正确的途径。

“炼神凝髓,元鼎固神,归元洗骨,青阳壮根,……”陈淮生从书堆中找出几册,一页一页地翻阅,仔细咀嚼。

陈淮生翻阅着手中这本《元鼎入丹浅论》,作者是宓云松,看这本书落款年号,应该是还是大魏时代,著成于六百年前了。

“元鼎之说,颇多争议,涉及体内本元,本元自成,心境勾画,方为鼎势,……,鼎势聚神,可为鼎相,……,鼎相初成,可有元鼎之姿,……”

陈淮生凝神苦思,灵识化入道体中,细细感知。

这元鼎似乎就应该是指自己体内的鼎炉,但观其一说,似乎应该是相当高的层级才能化神为鼎炉。

这宓云松没有提及这鼎炉形成的灵境等级,估计就是他本人大概都没能修炼到那个层级,而是根据其他人的一些口传或者书籍来进行探析的,如果是这样,陈淮生估计起码都应该是金丹层级了。

金丹层级对自己来说未免太过遥远,现在的自己还需要一门心思向筑基七重冲击,下一步目标就是筑基巅峰,才能谈得上奔入紫府。

但这并不代表这本书册对自己无用,相反,陈淮生觉得这本书所探讨的元鼎应该是和自己体内的鼎炉有着某种特殊关联,自己体内出现的鼎炉则与自己当年在淫祀小庙中的奇遇导致二灵入体有直接关系。

奇遇给自己的道体带来了近乎于金丹之体的异象,鼎炉新生,另外还纳入了两个妖灵灵体与自己形成共生之象。

至于后续自己因为修行和体内元灵的变化成长,带来更多的可能。

这一册《元鼎入丹浅论》就描述了宓云松自己对这方面的理解,丹元成势,势聚成相,鼎相凝元,这一系列过程,似乎可以通过自己现在体内的鼎炉来描述,盖因自己体内存在的鼎炉和他所提及的元鼎颇多共通之处。

陈淮生现在就力图从这些修炼探索的书册中寻找到一些能为己所用,或者说能为自己开拓一下思维的路径,以便于自己能在下一步的修行中能有迹可循,或者避免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

“灵根新芽的滋壮成长可以由阴灵来导生,这一点自己已经尝试做到了,但灵根滋壮非一朝一夕之功,如何将三灵之功运用到对骨、经、髓的壮实强固上来,以便于其积累成长加快,这才是关键,而恰恰在这几方面,自己还没有找到门道,……”

陈淮生又翻了翻《青阳壮根术》,这本书册很薄,讲述的内容也相当晦涩,不过寥寥几页,但提出的观点却很有新意。

其中的内容主要还是专注于对灵根潜力的挖掘和培育,很有些另辟蹊径的感觉,陈淮生觉得颇为有用。

如果能将驱使三灵导生灵根新芽结合起来,陈淮生感觉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但这还需要慢慢尝试,自己现在连青阳壮根术中的法诀都还没有能悟透。

……

“炼神凝髓,贵在取神之精元,修天地菁华,引导入体,化神为精,入经脉,充丹海,润内腑,终其内缩,凝华为髓晶,……”

这是补髓凝髓之法,但也是语焉不详,一句“修天地菁华”,这“菁华”如何“修”,原书注疏是“入体炼化”,仍然是一头雾水。

下边有多人秘注,但都各说不一。

有说是炼丹入腹,也有说是食补炼化,还有说是日月浸润,亦有说氤氲熏染,总之好像没有哪个是成功实现了这一点一般。

陈淮生的理解,这个“修天地菁华”应该是一种状态,而这种状态可能会是多重因素达成,既可能是服食某些特殊灵宝使得状态突然飞升,也有可能是在修行到一定境地时突然突破了极致,还有可能是道体四基中其他三基某一环或者几环的进境带来了连锁反应,促成了血髓的升华。

以何种方式来实现所谓的“修天地菁华”,能不能以鼎炉内的三灵来实现,陈淮生觉得也可以尝试。

“元鼎固神,神化鼎中,化灵而固,吸元丹而自壮,壮丹炉而汇鼎,鼎盛神昌,四基皆成,……”

陈淮生默默咀嚼,元鼎固神术应该是对道体内的炉鼎的专修之术,所提及的灵,却是煞费思量,耐人寻味。

陈淮生觉得这不太像是指向自己体内三灵,因为他不相信宓家先辈就已经预料到自己体内鼎炉早成,而且孕育三灵,可以化三灵来固神定鼎,这个“灵”更像是指的是道体的“灵”,灵息,灵力,灵气,灵识,皆为灵。

宓家这本书册中提到了长灵识,升灵息,壮灵力,滋灵气,四者并行融和,方能固鼎成神,鼎成神定,便能反哺三基,这内里的辩证之法也深谙天地变化之理。

陈淮生隐隐悟到一些什么,但是却又捕捉不到。

沉思良久,最终还是只能黯然放弃,他知道这应该是自己的修行和悟知尚未达到那一步,水到渠成或者跨出那一步尚需时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