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巅峰学霸 > 第110章 是数学年刊来着

第110章 是数学年刊来着

书名:巅峰学霸 作者:一桶布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1-26 02:52:54

乔喻当然没什么不敢接电话的,刚刚表现得犹豫了一下,是给导师面子……

他不能一直装傻不知道导师跟对面师祖之间的矛盾,或者说那样的话就不是装傻,是把人导师跟师爷爷当傻子了。

自作聪明的事情,乔喻很少做,但胆大包天的事情,他经常做。

所以田言真似笑非笑的说出那句话后,乔喻毫不犹豫的就当着导师的面接了电话。

“喂,爷爷,早……啊,不,中午好。”

“没呀,我还在导师这里呢……对对对,就是田导这边,他一大早就打电话把我叫来了……对,看论文……还在呢,他就在旁边,您要跟他通话吗?”

“哦,好……嗯,有啊,就是我妈妈……对,我妈妈,不瞒您说,是这么回事儿,刚才田导也问了我这个问题来着……对,除此之外就没有了……对,我之前也没跟田导说。”

“是啊,昨晚论文检查完之后,我就只给您跟田导发了邮件。这之前除了跟我妈妈说过我在写这篇论文外,就没跟其他任何人聊过这个事啊!”

“……这样啊,太谢谢爷爷了……嗯嗯……这个我明白的……我没有骄傲啊,真的……对了……就是那个您真不用跟田导聊几句吗……嗯,好……”

乔喻把手机从耳边放了下来,然后理直气壮的递给了就那么坐在那里,神色复杂看着他的田言真,说道:“田导,师爷爷,说想跟您聊两句。”

田言真怔了怔,但还是接过了耳机,平静了下心态,把已经有些发热的手机放到耳边,沉声说道:“袁老,您好。”

“我一直认为你运气是我学生中间最好的!现在看来,果然没错!”

听到熟悉的声音,田言真有些感慨。

换了十年前,他大概还会为这句话跟对面的老人家争辩几句,不过现在田言真的确觉得自己运气挺不错。

成就要比同代的华夏数学家高一点点,到了这个年纪收的学生也比同代数学家强了……不止一点点。甚至比对面老人家的学生要强了许多。

做科研,田言真不认为是运气,但收学生这种事,还真就是运气成分居多。

如果不是薛松给他发的那封邮件,转发了乔喻的论文,他又心血来潮,去了CMO现场,跟乔喻见面的时候,看了这小子电脑里那些学习心得,等到IMO之后再下手,说不定还真晚了。

所以把薛松调到燕北来,除了让他带着乔喻外,多少也有几分投桃报李的心思。

但让田言真半点不想争辩的理由还在于,他能听出语气中那股子酸味……

是的,别人或许听不出来,但他是能听出来的……

于是温言回道:“老师说的是,这些年的确一直运气还算不错。尤其是去年,也是偶然动了心思,想出去看看,结果就碰到一块璞玉,还要感谢老师帮着雕琢。”

对面沉默了片刻,说道:“虽然你的学问终究是差了些,但既然我孙子甘心拜你为师,也请你多花些心思,你也这个年纪了,少些争名夺利,踏踏实实把学生培养出来才是正途。”

田言真立刻回道:“老师请放心,燕北这边真有一套针对乔喻培养方案。我相信他未来的成就必将超越我们所有人,华夏能出这样一个天分不输于任何人的数学家不容易,言真自会全力以赴。而且……”

说到这里,田言真话锋一转,开始举例了:“其实教授这孩子也不需要那么细致,那天我教他关于数学上量子化的问题,他也不过用了十分钟便融会贯通,还能用到论文的实例之中。

就体现在这篇论文关于量子化同调范畴群引理3、4的证明过程之中,您可以仔细再看看这两个引理,大概就能明白讲解那十分钟的意义。”

对面再次沉默了很久,然后一句话飘进田言真的耳朵:“那你好自为之,我挂了。”

“老师保重身体。”

……

手机交还给乔喻时,对面已经挂了电话,田言真顺便上下打量了一番乔喻,打趣道:“认了个爷爷?”

“咳咳……”乔喻干咳了两声后立刻答道:“田导,那是师爷爷啊,哦,对了,我就是习惯性化简了一下。我是您的学生嘛,我们学数学的,见到复杂公式能化简的习惯性进行化简已经成了一种生物本能,嗯,这个解释,您觉得还合理吧?”

听起来的确是很合理的。

但田言真只是静静的盯着乔喻看着,直到把这个少年看得都快不好意思了,田言真没忍住,嘴角渐渐往上翘了起来。

于是干脆点了点头,说道:“的确挺合理,那你的爷爷刚刚都跟你说了什么?”

虽然乔喻是当着他的面接的电话,但只能隐隐听到电话另一头的声音,具体说了只能靠猜。

乔喻老老实实的答道:“就跟您问的差不多啊,就是有没有跟其他人讨论过。哦,对了,爷爷说他帮我找人用华清的超算中心帮我进行一些验证,还说在没有得到数学界广泛认可之前,我的结论暂时只能算猜想,让我先别急着骄傲。”

田言真点了点头,说道:“袁老说的没错,你这篇文章很有价值,但在没得到广泛认可之前,的确暂时只能算猜想!不过只要能经过超算验证,即便是猜想,也已经证明了起码在已知曲线库里,你的结论是正确的。

这就跟你在论文中用到BSD猜想的部分结论是一个道理。虽然BSD猜想没有完全证明,但部分结论已经得到认可,大家该用还是一样用!

加上你的思路有许多创新,尤其是几何约束参数猜想这块的内容。所以这篇文章我认为在超算验证无误之后,给四大投稿没什么问题。你有没有特别想发的心仪期刊?”

乔喻摇了摇头说道:“没有啊,我就知道个四大,还是您之前跟我提到过的,说是数学界影响力最大的期刊。具体这四个期刊有什么区别,我不太懂,要不您看投给谁?”

田言真沉吟了片刻道:“那就投给Ann Math吧,这本数学年刊的编辑社就在普林斯顿大学,你还记得上次参加研讨会的张教授吧?他现在就在普林斯顿的高等研究院担任教授。”

看着乔喻迷糊的样子,田言真又解释道:“这不是说你这篇论文够不上Ann Math的标准,主要还是怕有些学术研究范围外的因素干扰。尤其是你今年才十六岁。对于数学界来说还是纯新人,有除了导师外的人为你做学术担保,能更顺利。”

乔喻下意识的问道:“学术担保是什么意思啊?”

田言真笑了,答道:“学术担保是件很严肃的事情,比如你这篇论文,如果一段时间内没有人能找到反例,针对所有已知近乎所有曲线都是有效的,那么就可能从猜想转化为定理。

也就是说你解决了一个数学世界性的难题,这个时候一位够分量的数学家站出来,告诉所有人,这个难题就是你独立解决的。没有假借他人之手,这就是学术担保。

我作为通讯作者也能为你做学术担保,袁老想来也不会介意为你做学术担保。但近些年我们主要在华夏数学活动,国际影响力并不算大。张教授如果愿意为你做担保,质疑声会小很多。

当然,可能不止是张教授,来访的罗伯特教授想来也愿意做这件事。总之越多的教授越来站出来为你做担保,各种学术之外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就越少了。毕竟你才十六岁!”

是的,说出这番话的时候,田言真是真有些庆幸那天他给张树文打了那个电话。

所以这篇论文就显现出有脉络可循的。

因为他也没想到乔喻能在这么短时间就完成一篇有资格投给四大的论文,这半年他让乔喻提前来燕北是想让他节省些时间,提前打好基础的,结果这家伙交了一份不一样的答卷!

田言真比任何人都相信乔喻肯定会成功,但他从没想过会这么快!才刚过完十六岁生日啊!

他还能说什么?本来那是一步放眼未来的提前布局,结果一转眼,才一个多月就要用上了,只能说世事无常,乔喻这小子更无常,不经意间就蹦出来了一个惊喜。

“这样啊!没人学术担保的话,会很麻烦?”乔喻恍然的点了点头,问道。

田言真犹豫了片刻,本来他觉得没必要让乔喻接触到学术界一些阴暗面,以免打击这孩子的学术研究积极性,但既然他已经能做出成绩,天知道之后还会有什么惊喜,不如让他提前知道。

“学术江湖,也是江湖。一个方向很多人都在研究,一般来说谁先发表,成果就是谁的。但数学方面的难题有时候很特殊,你宣称证明了某个论题,有可能因为证明过程出现一些瑕疵,或者不明确,就会有人质疑。

也会有人把瑕疵的部分补上,然后宣称自己证明了这个问题。更进一步认为甚至可能编造出之前他们的工作已经快出成果,结果关键时候原始研究泄密的这种事情。

所以这个江湖对于学术新人来说,并不友好。你能明白吗?”

乔喻点了点头,说道:“明白了,其实之前薛教授给我提过一些,不过他说的是实验室给人放水来着……那个,已经做出的成果,有全部研究手稿的情况下,也可能遇到这种情况?教授们不该大部分都是谦谦君子吗?”

田言真笑了:“不要太高估学术界的平均道德水准。你有空去查一下学术诚信分析方面的报告就知道了。其实理论数学方面还算好的了,跟理论物理、应用方面的一些研究比起来,算了,不说别人……

哎,总之,有人愿意为你的学术成果背书,你要记得感恩。因为人家是赌上了自己的学术声誉,为你作证明。尤其是在你起步阶段,这些都是雪中送炭。

你积攒的学术声誉越高,愿意为你学术担保的人也会越多。直到你成为了知名的大数学家,那个时候就不需要有人为你背书了,反过来,你将可以为他人背书。

但这个时候你更要注意,就像我刚刚说的学术担保是一件极为严肃的事情。你为他担保,如果他真的做了学术造假,也会影响到你的学术声誉。荣誉你分享不了多少,但一损俱损却是真的。”

乔喻认真的点了点头,表示他受教了。

之前听老薛说过一些事,他还觉得这位薛教授大概率是因为没在顶尖学界混,所以遇到的事跟人杂了些。

但听到田导也这么说,乔喻也意识到,大概越上面竞争可能越厉害。

听田导那言下之意,抢新人成果这种事情,学术界不但有,而且花样还挺多的……

这更增加了乔喻必须两边都要抓,且两边都要硬的决心。

背靠华清、燕北两杆大旗,意味着他以后做出成果,两边的大佬都会帮他撑着,这样想抢他成果,也得先掂掂自己的分量够不够。都说数学家是唯一还能单打独斗的领域,但现在看来,没有足够的实力之前,也得抱团取暖。

田言真随后补充道:“这也是我跟袁老都再三询问你有没有跟其他人探讨过这个问题的原因。不过你也不用过分担心。起码你这次的成果,不可能有人觊觎。

你的方法很新,而且恰好你刚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我们召开了一次研讨会,研讨会不但有张树文教授跟罗伯特教授参与,且全程都有录像。有这些证据,就算有人动歪心思,也足以取信国际学术界。”

乔喻扬了扬手,然后诚心诚意的说了句:“老师英明!”

毕竟那次研讨会是田言真一锤定音要办的。

田言真笑了笑,好吧,那天真就是一时起意,甚至有些想要炫耀一下自己关门弟子的心思,那个时候他根本没想过乔喻真能完成这个课题……只能说无心插柳。

不过田言真也没解释什么,而是换了个话题:“另外现在的情况,我也没办法把你当普通的学生对待了。所以学习方面你还是根据自己的方式按部就班的来,但你也要考虑下个课题做什么了。”

“课题?”

乔喻愣了愣,他好像还没正式开始上本科来着,根据他的理解,正式报备课题应该是研究生阶段。

于是立刻解释道:“那个,田导您可能有点误解。我做这个课题,主要是因为当时薛老师告诉我,对面有个天才,本科参加军训的时候投了一篇顶级会议论文。我想着作为您的学生,肯定不能比对面还差而已。

然后又正好碰到了这么个机会,有了点想法,就尝试着去做而已。我目前来说感觉是应该以学习为主,毕竟我基础知识这块还很欠缺,还需要努力补齐这块短板。”

虽然乔喻心里一直死不要脸的认为未来扛起华夏数学大旗的人选也就是他了,但这并不代表现阶段他想给自己加担子。

他的想法也很简单,完成了这篇论文,也就奠定了他在田导跟对面师爷爷心目中的地位,接下来他就可以轻松一段时间了。

夯实基础对他而言真的很简单,这半年每周只需要看看书,看看论文,以一个轻松的心态参加IMO的特训。拿个第一回来后,明年入学,开始正式享受本科生活。

跟舒尔茨一样两年修完学分,然后再开始毕业读研,做课题。

这其中的重点在于,享受两年的本科生活。

有了这篇论文打好的基础,他现在都不敢想,未来这两年本科生活他过的能有多爽。想想看吧,两尊大佛罩着,他能同时在两所大学的数学院跟数学研究所里横着走。

顺便享受一下身边同龄人的顶礼膜拜,专业课想上就上,不想上,想来教授也不会为难他,而是检讨自己为什么留不住他。毕竟根据他的了解,哪怕是燕北教授大半人也都没能在数学四大顶刊上发过文章……

这样的生活想想都很美。

但如果摊上做课题的任务就不一样了。

看陈师兄就知道,一旦任务压到身上,可能连觉都睡不好,别说出门玩了,他大概连在同学面前秀优越的心情都没有了。

数学研究应该是件很快乐的事情。但背负上科研重担就不一样了。

前者没做出成绩是正常的,做出了成绩就是惊喜。

后者没做出成绩会感觉对不起老师的期待,学校的培养;做出了成绩才是正常的!

显然,乔喻希望能先过两年前者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

然而田言真显然并不会被他这番说辞所打动,温言道:“年纪不是问题,基础更不是问题。人真能做出成绩的数学生命是很短暂的,时间不容浪费。

你要没那个能力也就罢了,有能力当然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你既然曲线有理数点上界这块这么有兴趣,不如尝试着做BSD猜想的相关问题吧?

当然,我不是说一定要你立刻把这个猜想完全解决。比如你可以先研究一些特定椭圆曲线有理点秩,又或者研究L-函数在s=1处的性质,包括零点的重数跟极点的关系等等这些。

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我今天就给你推荐几篇论文,你先回去研读,确定好命题之后,下周我们碰头的时候,把更具体的方向确定下来。”

乔喻看出来了,田导是认真的。

他亲爱的导师不打算讲武德了!

很想到对面去找爷爷告状,但突然觉得别的事情告状,爷爷大概率会站他这边,唯独这种事情,可能不但不站他这边,还会要给他加码,一时间心态有些崩。

不过转念一想,虽然这事反抗不了,但研究方向上,必须要有自己的主见。

毕竟他对研究曲线有理数问题并不是那么太感兴趣,于是干脆说道:“那个田导,那既然一定要选题,其实我一直想做关于素数分布的研究。要不,我直接做黎曼猜想吧?”

这次换田言真盯着乔喻无语了……

好家伙,BSD猜想已经有眉目了,让这小子做他不肯,干脆换一个更有挑战性的。

呵呵,黎曼猜想!

沉默良久后,田言真才缓缓开口说道:“不如你再回个电话给对面的袁老,问问当年他的导师给他推荐的题目是什么?”

乔喻沉稳的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啊,就是黎曼猜想!薛老师跟我说过的。”

田言真问道:“那你还选择黎曼猜想?”

乔喻说道:“我对素数分布真的很感兴趣啊!”田言真沉吟片刻后,说道:“你是想提出一个不切实际的命题,然后做不出来也没什么心理负担吧?对素数分布规律有兴趣并不一定就要做黎曼猜想。

这样,我给你定个课题,做解析数论的随机性。具体就是研究随机素数生成模型,探索模型在预测素数分布中的有效性。要求是做出一个更准确的素数预测模型,又或者公式,用于描述素数分布。”

乔喻有些急了,说道:“田导,让我做黎曼猜想吧,我真感觉我能行。”

田言真点了点头,不容反驳的说道:“我也没说你不行,但你选黎曼猜想总得先确定一个切入点吧?就直接闷着头研究?闭门造车?我觉得这个命题能为你未来着手解决黎曼猜想提供更成熟的思路。

这也是针对你基础差的问题提出的课题。随机性研究需要跟概率论、组合数学相结合。另一方面,你要习惯利用计算机进行实验跟数值模拟。

这个课题不但能锻炼你的理论分析能力,还需要你频繁利用超算做实际计算验证,让你快速熟悉前沿数学研究的技术手段。课题就这么定了!”

乔喻深吸了口气,然后苦着脸点了点头,答道:“行,田导,我听您的。”

“嗯,回头我在微信上给你发个超算账号,你回去登陆学校超算中心官网,熟悉超算的使用规则。不过我给你的账号不需要排队,资源也随便你用,但不要浪费。

对了,这篇论文的验证你就不用操心了。我会安排人去帮你做验证。有结果了如果需要修改或者微调,会通知你。你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好好思考如何着手接下来的课题。

每周提交一份课题进度报告,当然日常的学习也不能落下了,每周的读书心得,论文心得周一还得提交,干脆一起交吧,我一起看。”

田言真一项项的叮嘱道。

乔喻麻了,闷闷的说道:“那个……田导,我三月初IMO一阶段训练要开始了,训练期间就不做要求了吧?”

田言真笑着看了乔喻一眼,想了想,说道:“嗯,行吧,两阶段的训练跟出国参加IMO考试你就当放假了,不过除了这三段时间外,包括未来的寒暑假,以上就是日常作业了,都必须要提交的。

当然课题进度报告,等完成之后,就不需要了。别觉得累,你跟陈卓阳不是已经熟悉了吗?你可以问问他是不是一样的要求,学术科研不是那么轻松的。”

乔喻无奈的点了点头,他不想着争论自己还是本科,对方是博士这件事。

导师这么说了,就是已经把他当成研究生在培养了。争论无非是自取其辱而已。

他只能扛上本不该他这个年纪扛起的重担……

听听……为了出征IMO的阶段性特训,都当是给他放假了!

这种没天理的话都说出口了,意味着没有半点转圜的余地了。

“明白了,田导。”

“行了,去吃饭吧,今天可以稍微轻松一下,去湖边转转,或者去体育场玩一下。给自己放半天假,明天再开始努力也来得及,别愁眉苦脸的了。”

“嗯,谢谢田导关心!”

……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去食堂的路上,乔喻一遍遍的背着这篇《孟子·告子下》,心情终于舒畅了些。

没办法,人总是要擅长心里安慰的。

日子过得苦了,还没有一点心灵支柱,情绪就容易崩掉。但能怪谁呢?终究还是他太过优秀嘛。

何以解忧,唯有美食。

燕北大学的食堂很好的抚慰了乔喻心头的伤口。

吃完饭,本想着听导师的吩咐,去湖边溜达一圈,去看看漂亮的学姐,平复一下郁闷的心情,但到了研究中心门口,又懒得动了。

其实也没啥好看的,毕竟学姐不能帮他做课题,不如回去睡一觉。

刚回寝室没多久,老薛来了。

“早上去上课了?这些天你不是说要把论文写出来吗?”

乔喻觉得老薛最近也有些奇怪,好像一天没见到他就不舒服一样,每天都会来一趟。

其实他现在已经度过了最初的适应期,不需要有人天天这么看着了。不过老薛每天喜欢来看看他也挺好的,毕竟人总是要跟外界接触的。

“昨天写完发给田导了,田导早上把我叫过去,让我待在他的办公室里陪他看论文来着。”乔喻解释道。

“哦?田导怎么说?”老薛来了兴趣。

对于乔喻的论文水平他是了解的,所以他不担心那些基础方面的东西,问的自然是对于结果跟证明过程的评价。

“田导说我验证的样本不够,需要用超算验证。如果跟数据库里保存的结果都能对上的话,就有资格发四大顶刊了!如果对不上,那论文可能还要改。

对了,田导还建议我发普林斯顿的数学年刊,薛老师你在普林斯顿读过博士,那个……能发数学年刊很厉害吧?”

说到这个,乔喻终于克服了沮丧的心态,变得开心了些。

毕竟是那是世界公认的数学四大期刊之一。很多教授都以能在这种等级的期刊上发表文章为荣。

不过乔喻好像忘了老薛也是其中一员,他这句话其实也无异于往老薛胸口捅刀,虽然他真没这个意思。

于是他听到老薛不咸不淡的答了句:“嗯,厉害。”

这语气,乔喻心有所感,有些忧郁,不是吧,他现在一不小心就会触碰到教授内心敏感的部分了?

想了想,找补了句:“没事,薛老师,这不是还没验证成功吗?说不定过不了超算验证,我还得改呢。”

薛松想了想,似乎觉得他的情绪的确很没道理,于是主动笑了笑说道:“行了,你就得意吧。这么说吧,我在普林斯顿读博的时候,我的导师跟《数学年刊》的主编洛特·杜根教授是很好的朋友。

但即便如此,我也没能在《数学年刊》上发表过文章。当然不是我不想,也不是导师刻意避嫌,不愿意帮我推荐,纯粹是因为我的成果够不上那个层次,所以你小子就偷着乐吧。”

“嘿嘿……”乔喻干笑了两声。

老薛这人厚道,他不能在厚道人身上找乐子,这是他的道德底线。

而且他身边不厚道的人挺多的,比如余永俊、余伟,都不属于厚道人。

“行了,我主要就是来看你一眼,就不陪你庆祝了,我先去忙了。”说完,薛松毫不犹豫的转身就走。

虽然做乔喻的导师有种养成系的快乐,但也不可避免的也会被打击的感觉。他也需要做好心理调节工作。

就好像他说的那样,他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都没能在《数学年刊》上发表一篇文章,先不提乔喻的文章最终能不能发表,但起码是华夏最顶级的数学家认证有资格在上面发表的论文。

仅此一点,乔喻就已经秒杀了全华夏百分之八十的数学研究者。

这其实让薛松很开心,但如果这百分之八十中还包括他的话,又觉得不那么开心了。心情过于复杂,自然需要调节。

乔喻看着老薛毫不犹豫的告辞,心情其实也挺复杂的,但他能怎么办呢?也只能冲着老薛的背影说了句:“薛老师,您慢走,我就不送了。”

薛松也没回头,就那么随意扬起手,挥了挥。

乔喻叹了口气,刚打算先睡一觉,楼上的陈师兄一手拿着装订好的A4纸,一手端着他的茶杯走进了他的房间,进门后还没忘记解释一句:“刚在窗口正好看到薛教授走我才下来的。”

果然运气不好的时候,想干点啥都不行,乔喻在心里叹了口气,还是热情的接待了师兄。

“陈师兄,你坐,这是论文已经完成了?”

“嗯,对,其实上个月就已经快完成了,这不是想做到精益求精,一直在改一些内容,要把证明过程更完善。想着你周三就要去华清那边,我先拿给你看看,你有什么建议的话,我明天还有时间改改。”

陈卓阳态度很诚恳的说道,让乔喻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额,我哪有资格帮师兄点评论文啊,我就随便瞅一眼,学习学习。”说完,乔喻接过了陈师兄的论文。

陈卓阳直接坐到了乔喻桌前的凳子上,把茶杯放到乔喻桌上,说道:“哎,你也别客气。这么快就能完成一篇论文,还能被老板叫去当面聊了一早上,说明你写论文的确是有心得。

不瞒你说,我到现在都还没有过导师专门叫我过去讨论论文的待遇。基本都是提些意见让我修改,或者重写。对了,导师怎么说的?建议你投哪?”

乔喻已经翻开了陈师兄的论文,然后随口答了句:“导师说还要用超算验证,如果能通过的话,建议我发数学年刊。”

陈师兄点了点头,随口问了句:“哦,双旦大学那个数学年刊吧?很不错的,B辑的话是SCI一区核心期刊呢。对了,你应该是直接发数学年刊B辑吧?也对,发A辑还不如发我们的数学进展。”

“额?双旦大学也有个数学年刊?还分AB辑?”乔喻抬起头问了句。

“老板不是都建议你在上面发表了嘛?他没跟你解释?A辑是中文双月刊,B辑是英文季刊,当然是……等等,你不是发双旦大学的数学年刊B辑?那你说的是……”陈卓阳反应过来,有些茫然的看着乔喻。

“田导说是普林斯顿那个数学年刊,好像不分AB辑吧?”乔喻老老实实的说道。

“哦,这样啊,那个……的确不分。还有啊……”陈卓阳嘴唇抖着答道,欲言又止。

乔喻好奇的看着师兄问道:“还有什么啊师兄?”

陈卓阳沉默了片刻,说道:“下次别人问你,别说数学年刊了,直接说Ann of Mathematics的简称,能直接把它跟其他数学年刊区分开。”

乔喻了然,诚心的道了声谢:“这样啊,谢谢师兄给我科普,你懂得真多。”

看着对面陈师兄,似乎手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的样子,乔喻终于感觉心里舒坦了许多。

其实被导师安排任务也没什么不好的。只要出了成果,能让师兄羡慕到直打哆嗦。

而且真不是他主动想要炫耀,或者嘚瑟,都是师兄主动问的,他只是如实回答而已。

“呵呵……”大概是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乔喻这句道谢,陈卓阳干笑了两声。

乔喻也低下头看起了论文,眼角余光却始终留意着师兄那双手的动向,万一陈师兄想不通,拿起茶水杯直接泼他就不好了,也不知道茶水杯里的水烫不烫……

情况不对他打算马上站起来,绝不给师兄物理舒坦的机会。

好在能看出师兄明显一直在走神,并没有任何异动。

挺好的,乔喻也能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论文本身上了。

然后很快他发现,师兄写论文这块的基本功是真不差。不管是引言部分,还是后面那部分证明过程,起码是老薛那些研究生没法碰瓷的。

论文结构很清晰,逻辑严谨,论点也很明确,语言也很流畅,词汇还特别丰富,格式更是挑不出半点毛病。总之乔喻本以为让导师不满的那些缺点这篇论文都找不到,甚至可以说写作技巧比他还要牛的多。

真的,论文乔喻感觉看起来很舒服。

当然他也不是完全看不出问题。比如师兄用的工具,他依稀都在之前什么地方看到过,最多也就是有些变形,大概浏览了一遍论文,也没感觉受到什么启发。嗯,大概感觉就是如看……

换言之这大概就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水文,没有什么创新的思想,也没什么新颖的工具,既然没解决什么天大的难题,也没有什么提出什么新的猜想。

同篇论文读完之后,乔喻发现这篇论文果然也不是他有资格修改的……

当然也不是说完全不行,但如果让他来改的话,引入一堆新的东西那似乎也不能叫修改了,而是重写。

“嗯,师兄,你的论文写的很好啊,逻辑严谨,通俗易懂。”把论文简单翻了一遍后,乔喻很真诚的给出了评价。

“呵呵……”

陈卓阳自嘲的笑了笑,说道:“你说的没错,通俗易懂其实就是老板一直觉得我还不能毕业的原因。太过通俗易懂了,没什么创新点。只是把一些现有的工具作了延拓。”

乔喻想了想,安慰道:“其实如果换个地方,以师兄你的水平,肯定已经毕业了。而且如果只是当授课型教授的话,你的水平肯定够了!”

这句话让陈卓阳想哭。

真的,认识了乔喻这么久,这位让他羡慕嫉妒恨的小师弟终于有句话说到他心底去了。

只要不是在这里,他说不定早就能毕业了,甚至如果他换了一位导师,说不定也能硬着头皮毕业了,谁知道现在阴错阳差的卡在这里了,他甚至都不好意思有什么怨怼的情绪。

在他前面毕业的师兄弟,论文网上都能查到,甚至师兄弟做毕业答辩的时候,他还在现场旁听过,自然很清楚田导的要求是什么,他的差距又在哪里。

简单来说,他花了整整四年时间确定了一件事,他就不适合搞科研!

“所以啊,小师弟,师兄这事你可一定要多费心,只要能让袁老帮我指点两句,师兄感激不尽。”

“那个,师兄,我一定尽力去求求师爷爷!”乔喻郑重的承诺道。

感谢虾皮打个的打赏鼓励!

PS:万字更新第27天打卡完成!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