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缘,由天定 > 第173章 天下安定

第173章 天下安定

书名:缘,由天定 作者:千百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2 14:51:58

“既然计划已定,那么我和玲儿就先回大丽了,大安陛下,希望你今日所说皆是真的,否则大丽也绝不任人宰割。”李师傅看着欧阳天青说道。

“李师傅放心!”欧阳天青淡定的回着仿佛没听出李师傅话语中暗藏的意思。

李师傅看了一眼欧阳天青,然后边往前走边说道“替我向苏家丫头道个别。”

“好!”欧阳天青回着,也不知道走远的李师傅有没有听到?

李师傅和玲儿以及阿云他们都一前一后的回了自己的国家,开始准备实施这次的计划。

一个月后,夜色如墨,浓稠得化不开,冷风如刀,割在脸上生疼。李师傅与玲儿骑着快马,马身被汗水湿透,在月色下泛着幽幽的光,如黑色的闪电般朝着大丽国疾驰而去。马蹄声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仿佛是命运的鼓点,催促着他们奔赴这场关乎国家命运的变革。

临近大丽国都城门,城墙上的守卫举着火把,火光在风中摇曳,大声喝问:“什么人?”李师傅抬头,压低声音说道:“噤声,是我。”守卫认出来人是大祭司,虽面露犹豫,但还是赶忙打开城门。两人迅速穿过城门,进入城内。街道上冷冷清清,偶尔有几声犬吠,更添几分死寂。玲儿拉紧身上的披风,抵御着夜晚的寒气,神色忧虑地看向李师傅:“师傅,大丽国如今这般境况,咱们真能成功改变吗?”李师傅目光坚定,望着城中那座笼罩在黑暗中的宫殿,沉声道:“能!忠义之士从未断绝,民心可用,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必能拨云见日 。”

当夜,他们便来到一处隐蔽的庭院。庭院内,数位忠义之士早已等候多时。屋内烛火昏黄,众人的影子在墙壁上摇曳。李师傅走进屋内,抱拳环视众人:“诸位,大丽国如今已在悬崖边缘,皇帝昏庸无道,百姓苦不堪言,是时候为国家和百姓拼上一拼了!”一位身形魁梧的义士站起身,拍着胸脯说道:“李师傅,俺们早就盼着这一天了,只要您一声令下,上刀山下火海,绝不含糊!”一位白面书生模样的人也站起身,说道:“我虽手无缚鸡之力,但我可以用笔墨揭露皇帝的罪行,唤起更多人的觉醒。”众人纷纷起身,眼中满是决然,齐声应和。

此后,玲儿每日暗中穿梭于市井之中。集市上,人来人往,嘈杂喧闹。玲儿在人群中停下脚步,轻声却有力地向周围的百姓揭露皇帝的昏庸:“姐妹们,皇帝只顾自己享乐,咱们的赋税越来越重,日子还怎么过?长此以往,大丽国怕是要完啊!”一位老妇人拉着玲儿的手,眼中含泪:“圣女啊,你可得为我们做主,这日子实在没法过了。家里的男人都被抓去服劳役,田地都荒了。”玲儿轻轻拍着老妇人的手,安慰道:“大娘,放心,咱们一起努力,一定会好起来的。”庙宇里,香烟缭绕,前来祈福的人们围拢在玲儿身边,她诉说着国家的现状,众人听得义愤填膺,反抗的火苗在民众心中悄然点燃。一个年轻的姑娘愤怒地说:“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们要反抗!”众人纷纷点头。

与此同时,远在他国的欧阳天青和阿云也在紧张谋划。欧阳天青的西间,灯火通明,墙上挂满了地图。他在西间中来回踱步,眉头紧锁,对身旁的大臣们说道:“大丽国局势已到关键时刻,需让各国都知晓大丽皇帝的恶行,给其施加压力。”说罢,他精心挑选了一批机敏聪慧之人,将早已准备好的文稿交给他们:“务必将这些信息在各国散布开来,让更多人知道大丽皇帝的真面目。注意行事要隐秘,不可暴露身份。”

在大荣国繁华的茶楼酒肆,说书先生身着长袍,醒木一拍,绘声绘色地讲起大丽国皇帝的荒唐事:“那大丽国皇帝,为了修建奢华宫殿,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可他却在宫中花天酒地,整日与美人作乐,不理朝政。据说,他一顿饭的花费,够普通百姓生活一年呐!”台下的听众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人愤怒地拍着桌子:“这等昏君,就该被推翻!”在大安的街头巷尾,有人悄悄散发着单子,上面详细罗列着大丽皇帝的种种罪行。一位卖菜的大爷接过单子拿回家给自己读书的儿子看,看完之后气愤地向自家爹爹转达:“原来大丽国皇帝是这样的人,太可恶了!”舆论的浪潮,在各国迅速掀起。

大丽国皇宫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宫殿里烛火摇曳,皇帝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得可怕,看着下方噤若寒蝉的大臣,怒声质问:“最近外面风声鹤唳,你们都没听到?是不是有人心怀不轨,想要谋反?”大臣们纷纷跪地,额头紧贴地面,惶恐不已。一位大臣战战兢兢地开口:“陛下,或许是些谣言,臣等定会彻查。”皇帝却根本听不进去,他多疑的性格让他坚信身边的人都有背叛之心。

自此,朝堂之上人人自危,稍有不慎便会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一位忠心耿耿的老臣只因劝谏皇帝要关注民生,便被皇帝怀疑与乱党勾结,打入大牢。老臣在牢中悲愤不已,仰天长叹:“我一心为国,却落得如此下场!”一时间,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官员们无心政事,整个国家的运转陷入混乱。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丽国国内的不满情绪如火山下的岩浆,终于喷发。街头巷尾出现了小规模的抗议活动,百姓们举着简陋的牌子,上面写着“还我太平”“昏君退位”。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愤怒与期待,呼喊着要求改变现状。皇帝得知后,暴跳如雷,在宫殿里摔砸器物,立刻下令军队镇压。士兵们手持武器,步伐沉重地冲向抗议的人群,然而,面对手无寸铁的百姓,许多士兵心中也多有不忍,行动迟缓。一个年轻的士兵看着眼前衣衫褴褛却眼神坚定的百姓,心中一阵刺痛,手中的长枪不自觉地垂了下来。这更激起了民众的愤怒,抗议的规模迅速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抗议队伍中来,他们高呼口号,声音响彻云霄。

李师傅知道,时机已到。他带领着祭司一脉,身着象征神圣的服饰,服饰上的金线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庄重地站在城中广场的高台之上。广场上聚集了密密麻麻的人群,所有人都仰望着他们。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李师傅声音洪亮,传遍四方:“大丽国的子民们,祭司一脉今日在此,支持变革!这是顺应天理民心之举,唯有变革,大丽国才有未来!”民众们看到祭司一脉的支持,士气大振,高呼变革口号。人群中,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振臂高呼:“跟着祭司,推翻昏君!”众人纷纷响应,场面热烈非凡。

几乎同时,阿云站在大荣国的朝堂之上,神色凝重,声音低沉却充满力量:“今日,我要向天下公布一个真相。备受尊敬的阿莱依公主,是被大丽国皇帝暗中派人谋害的!”此消息一出,朝堂上下一片哗然,大臣们交头接耳,满脸震惊。阿云将收集的证据一一展示,有密信、证人证言等。一位大臣愤怒地说道:“大丽皇帝如此恶行,实在是天理难容!”大荣国百姓得知此事后,义愤填膺,民众们聚集在皇宫前,高呼要为公主报仇。

欧阳天青早已赶往了大安与大丽的边境,现在他就在边境军营中,神色冷峻。他身着战甲,威风凛凛地对着众人说道:“大丽国皇帝不仅残害他国公主,还对我大安百姓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大丽皇帝派出的花姐拐卖我大安女孩送往大丽做暗卫,还在各国之间进行罪恶交易,而这一切,都是大丽皇帝在背后指使!”说罢,他大手一挥,花姐被押到众人面前。花姐吓得瘫倒在地,脸色苍白,浑身颤抖,对罪行供认不讳。欧阳天青随即下令,大军压境,屯兵于两国边境,要求大丽皇帝给出交代。士兵们整齐列队,军旗飘扬,军威浩荡。骑兵们胯下的战马嘶鸣着,步兵们手持长枪,眼神坚定。

阿云在得知欧阳天青的行动后,立刻派遣军队,紧跟其后,协助施压。大丽国皇帝面对国内外的双重压力,四面楚歌,军队士气低落,民心尽失。他坐在空荡荡的宫殿里,看着曾经金碧辉煌如今却显得格外冷清的宫殿,眼神空洞,意识到自己大势已去。最终,他被迫宣布退位,欧阳天青和阿云在得知大丽皇帝已经退位之后,这才宣布士兵退回边境守卫,欧阳天青还派人把花姐的人头砍了下来,扔在了大丽老皇帝的龙榻上,吓得那大丽老皇帝顿时晕厥,听说之后身体就慢慢的不太好了。

而大丽国在祭司一脉的举荐下,五皇子洛遥轩登基为大丽新皇,新皇上位后,请大祭司协助,共同管理大丽,洛遥轩深知国家已千疮百孔,当务之急是与各大国修好,恢复民生。

他迅速派出使者,前往大安和大荣,表达歉意与修好之意。使者来到大安,向欧阳天青呈上国书,国书用精美的丝绸包裹,上面印着大丽国的国徽,恭敬地说道:“大丽皇帝已退位,现已有新皇登基,新皇深知大丽国之前的过错,希望能与大安化干戈为玉帛,共同发展。新皇愿意开放边境贸易,加强文化交流。”

欧阳天青接过国书,沉思片刻后说道:“只要大丽国真心悔过,与我们友好往来,之前的事便既往不咎。”在大荣国,使者同样受到阿云的接见,阿云表示愿意与大丽国重建友好关系。

同时,新皇在国内推行一系列改革,减轻赋税,兴修水利,鼓励农桑。他亲自到农田视察,鼓励农民积极耕种:“大家放心,如今朝廷会支持你们,努力让日子好起来。”他还召集工匠,制定水利修建计划,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在新王的治理下,百姓们的生活逐渐改善,脸上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大安宫中,苏子衿身着华服,端坐在宫殿之中,苏子衿现在是住在欧阳天青的宫殿,他们夫妻二人并没有住两个宫殿,现在象征着皇后身份的未央宫,苏子衿和欧阳天青决定就留给父皇和母后,他们两人一起住在长乐宫。

阳光透过雕花窗户洒在她身上,她手中拿着欧阳天青给的大丽国传来的消息,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轻声呢喃:“终于,一切都结束了。”她的眼神中,满是对未来和平的期许。

在新皇英明睿智的治理之下,大丽国犹如久旱逢甘霖的大地一般,逐渐焕发出勃勃生机。昔日因战乱而凋零的田野重新变得肥沃,荒芜的城镇又再度热闹起来。与此同时,三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愈发紧密,如同一座无形的桥梁将彼此连接在一起。

在大丽国的边境关卡处,每天清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便能看到一支支满载货物的商队鱼贯而入。这些商队来自不同的国家,他们带着各自的特产,怀揣着对财富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踏上这片土地。其中,大荣国那精美绝伦的丝绸和巧夺天工的瓷器总是能吸引众多目光,无论是大安还是大丽国的人民都对其爱不释手;而大安所盛产的书籍和独具匠心的工艺品同样深受大荣及大丽国民众的喜爱,它们如同知识与艺术的使者,在三国之间传递着智慧与美好。

由于大丽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它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三国贸易的关键枢纽。这里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商业氛围浓厚,不仅有繁华喧闹的集市,还有规模宏大的港口。无数的商人在此汇聚,各类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曾经,这片土地被战争的阴影笼罩,硝烟弥漫,烽火连天。但如今,那些痛苦的记忆已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眼前的繁荣昌盛与和平安宁。百姓们终于可以在自己的家园里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他们辛勤劳作,春种秋收,用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未来。孩子们在街头巷尾尽情地嬉笑玩耍,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空中;老人们则悠然自得地坐在门口,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回忆着往昔岁月,讲述着那段从纷争走向和平的传奇故事。商人们忙碌于店铺之中,热情地招待每一位顾客,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三国的百姓们深深明白,这份和平得来不易,是无数人的鲜血与汗水换来的。因此,大家都格外珍惜这难得的安宁时光,齐心协力守护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共同谱写着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